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學書院
- 創建時間:雍正二年(1724年)
- 人物:田蘭芳、黃舒昺
- 學派:洛學學派
- 意義:中州洛學一脈的延續
洛學書院創建,洛學簡介,書院創建及遷徙,書院詩文,清末書院重建,重建概況,書院山長簡介,洛學書院著作,書院學派,書院影響,
洛學書院創建
洛學簡介
洛學是以北宋政治文化中心洛陽程顥、程頤兄弟為首的學派。洛學奠定了宋明理學的基礎,在中國哲學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後,宋代的朱熹、陸九淵,明代的王陽明等人,又在二程開闢的方向上發展了理學。宋明理學是宋代之後漫長中國封建社會秩序的理論基礎和精神支柱。洛學有“宋興伊洛,元大蘇門,明清衍於睢水”之說。
書院創建及遷徙
洛學書院,以研習宋明以來程顥、程頤和王陽明為代表的理學而得名。
入清以後,由於睢州故城在明崇禎十五年壬午被農民軍決河淹毀,睢州陷入長期沒有固定學址的狀態。名儒田蘭芳就求借於新城的袁可立尚書府第借所講學,袁可立的“石仙堂”從這時起就成了田蘭芳講學的大課堂。“袁司馬石仙堂,李當陽秋堂,為吾州二勝,遠邇婦孺皆知之。”(清 田蘭芳《逸德軒遺詩·石仙堂即事》)根據田蘭芳文集中自己的記載:“康熙甲子(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授徒於故袁氏之石仙堂。去仲方(仲方即袁可立仲孫袁賦諶)僅隔一屋,時命童子持詩來質。”(田蘭芳《逸德軒遺詩·敘袁仲方甲子秋冬詩》)這說明早在清雍正二年(1724年)睢州知州劉薊植創建洛學書院之前至少40年,最早的洛學書院授業活動事實上已經在袁可立尚書府第“石仙堂”內開始了,而且這時候的書院山長就是布衣名儒田蘭芳。這至少比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知州馬恕將洛學書院再次求借移建於睢州公署之西袁氏(袁可立)故宅早了一百多年,這個記載說明袁可立故宅不但是後來的洛學書院學址,也是入清後最早的洛學書院前身,可以說這座在明末曾經吸引過眾多名人學士又發生過許定國刺殺高傑事件的袁尚書府第與睢州洛學書院的關係是源遠流長的。
“今睢縣行政公署為清之洛學書院,然本明袁尚書可立故宅也。東西臨街二石坊,左曰‘三世司馬’,右曰‘宮保尚書’,皆距大門五十步之遙,略如公署轅門式。”(《河南通志·睢縣採訪稿·袁尚書故宅》)
按許定國刺高傑處相傳在今洛學書院後院藏書樓下,清鹹豐中皖匪焚州署,止余西花廳院未毀。亂平後,因地址西與書院毗連,故遂假書院為治所,而門樓匾額照舊懸焉。當時其宅本袁尚書可立府第,不知何以為許賊占據。想闖賊破城,袁氏避亂外處空其宅,故許得宴飲行刺其中也。至今樓不設棚板以為紀念,此次睢之大亂殺掠之慘又甚於失城之時焉。”(《河南通志·睢縣採訪稿》)
有田蘭芳詩作一首可考其當年在袁尚書府第石仙堂內授徒諸生痕跡種種,即今讀之令人感慨。
留別石仙堂諸生口號
(清) 田蘭芳
石仙堂上掛壺盧,叩去叩來片響無。
混沌未經開一竅,先生哪得不如愚。
每怪當年馬季長,諸生不許擅登堂。
欲知往事推今日,多恐人來費抵當。
來時亦道公求我,去後方知我負公。
猶喜太虛無點染,鄙夫留得舊空空。
田蘭芳《逸德軒詩集》
清雍正二年(1724年),睢州知州劉薊植創建洛學書院,74年後,嘉慶三年(1798)被水淹沒,址在小蓬萊東北隅(今縣城袁山路中段路東)。
道光(二十七年1847)時馬公(恕)移建於署西袁氏(袁可立)宅,與州署鄰。鹹豐九年(1859),州衙遭兵火焚毀,借洛學書院辦公,遂與袁尚書故宅相通,而官方又無力承修,一時間,睢州州署和洛學書院均合於袁可立府第,一時間弟子云集,頗負盛名。“鹹豐九年(1859),署焚於火,有司者不及修葺,牆既仆,與書院通,因假而宅焉。久之,州署止存東廳一所,門亦廢,塞出入書院之門。”
將書院移至東大街蔣氏故宅(今縣實驗國小院內),是由當時的開歸陳許道陳彝、前歸德知府李廷簫、睢州知州王枚捐俸合建,至光緒十七年(1889)方告成。洛學書院面陽背陰,高牆厚門,氣勢雄偉。門內為廳堂,堂後為廳事,再後為正室。左右為齋舍總計四十間。建成後,考慮到洛學書院是方圓百里的教化中心,辦學費用不宜睢州獨自承擔,又讓商丘、永城、鹿邑、睢州每年各捐五十兩、歸德府每年捐二百兩,並成為常例。書院建立後,來求學者日益增多,以至院舍難以容納,又捐資在祠前建造房屋二十間。先講“國小”,次課經書,擴以《史鑑》,因材施教,不拘一格,培養了大批的人才。
其址計三處:一處在今袁家山東,清乾隆二年(1737年)知州劉薊植建,後淪於水;一處在舊縣政府所在地,即袁尚書府,建於清道光年間,後改建為州署;一處在今縣實驗國小,建於清光緒年間,民國二年改稱“勸學所。後為睢縣第一完小校址,1939年被日軍焚毀。
書院詩文
洛學書院八景記
(清)王澄慧①
乾隆二年(1737年)春,予得告歸里,足疾不能出門戶。聞州牧劉君②建洛學書院於小蓬萊③之東,既落成,於其地撰八景焉。心慕之,未及往視也。明年夏,劉君以母喪去,遺予作書院紀事文,並八景詩一冊。披而讀之,始知所謂八景者,惟雙橋為新造,其餘皆舊跡也。書院之左高者日“崗”,其前後環而下者日“池”,其南掘廢井而復之日“甘泉”,東南隅面城則擬日“金帶”。城上奎樓可以遠眺,東北兩寺則取其“曉鐘”,謂可發人深省焉,其西南則袁氏之別業廢址,土阜上有道宇叢柏,即小蓬萊也(今袁家山),日“仙峰滴翠”。吾於是重有感矣。夫地之興廢,莫不有數。其廢也,非地之廢也,人廢之也,數之窮也;其興也,亦非地之自能興,人興之也,數之通也。如此八景者,孰非前人所竭力經營,欲其永永而不至於廢者?然其間百餘年,或數十年,甚且十餘年,皆為荒落寂寞之區,何者?彼固皆悅耳娛目之為,而非真有關乎人心世教之實也。今洛學書院成,遂為人人所嚮往。工乎詩者歌以詩,工乎繪者為之圖,而八景之名於是大著。使書院不作,即作而無異於世俗所謂悅耳娛目者,吾知八景亦猶然荒落寂寞之區也。然則八景之著以書院,書院之盛以洛學也。雖然,固在乎振興者之有其人也。是不可以不記。
註:①王澄慧:清代睢州人,王紳侄,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進士,官江南蘇松兵備道按察司副使。
②州牧劉君:即時任睢州知州劉薊植,湖南長寧人,任內捐俸創建洛學書院。
③小蓬萊:即今袁家山,原為一土阜,明末睢州人袁可立建為別墅,入清為道觀。四周環水,望之如海中仙山,故名“小蓬萊”,為睢縣古今名勝。
乾隆二年(1737年)春,予得告歸里,足疾不能出門戶。聞州牧劉君②建洛學書院於小蓬萊③之東,既落成,於其地撰八景焉。心慕之,未及往視也。明年夏,劉君以母喪去,遺予作書院紀事文,並八景詩一冊。披而讀之,始知所謂八景者,惟雙橋為新造,其餘皆舊跡也。書院之左高者日“崗”,其前後環而下者日“池”,其南掘廢井而復之日“甘泉”,東南隅面城則擬日“金帶”。城上奎樓可以遠眺,東北兩寺則取其“曉鐘”,謂可發人深省焉,其西南則袁氏之別業廢址,土阜上有道宇叢柏,即小蓬萊也(今袁家山),日“仙峰滴翠”。吾於是重有感矣。夫地之興廢,莫不有數。其廢也,非地之廢也,人廢之也,數之窮也;其興也,亦非地之自能興,人興之也,數之通也。如此八景者,孰非前人所竭力經營,欲其永永而不至於廢者?然其間百餘年,或數十年,甚且十餘年,皆為荒落寂寞之區,何者?彼固皆悅耳娛目之為,而非真有關乎人心世教之實也。今洛學書院成,遂為人人所嚮往。工乎詩者歌以詩,工乎繪者為之圖,而八景之名於是大著。使書院不作,即作而無異於世俗所謂悅耳娛目者,吾知八景亦猶然荒落寂寞之區也。然則八景之著以書院,書院之盛以洛學也。雖然,固在乎振興者之有其人也。是不可以不記。
註:①王澄慧:清代睢州人,王紳侄,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進士,官江南蘇松兵備道按察司副使。
②州牧劉君:即時任睢州知州劉薊植,湖南長寧人,任內捐俸創建洛學書院。
③小蓬萊:即今袁家山,原為一土阜,明末睢州人袁可立建為別墅,入清為道觀。四周環水,望之如海中仙山,故名“小蓬萊”,為睢縣古今名勝。
洛學書院八景詩
(清)李繼聖
環池芳草
非池圓轉水圓池,圓轉池頭草暗滋,草散眾香香在水,蜻蜓鮎水上花枝。
錦城金帶
廻環古堞自誰修,虉綬沿壕彩色浮,畱贈山門堪似此,笑時四大鎮時收。
雙橋彩虹
綠荷青荇白苹間,蕩漾雙橋水一灣,潭底倒騎龍影岀,浮光空自眩斑斕。
仙峰滴翠
鶴翻貝闕雲如繪,鴉帶殘陽雨欲濃,五色旁門麾石子,青青到底一孤峯。
奎樓遠眺
遠眺何妨上此樓,一絲不掛古今愁,西來況是無文字,刷去魁星禿筆頭。
岡巒夜月
氷輪乍涌破黃昏,人在岡巒影在原,寒空莫現∴三點,莫流螢弄坐墩。
雙寺曉鐘
一遞一聲夾岸來,一聲來處黑林開,幻魔都落聲邊去,耳畔從今不怕雷。
洌井甘泉
沁入心脾淡味甘,靈根靈液井為圅,游魚幾見潛淸冷,惟有老龍臥正酣。
清末書院重建
重建概況
(光緒十年1884年)新建洛學書院在東大街,系蔣氏故宅(清朝睢州蔣氏,祖孫三代翰林)。前開歸陳許道陳公彝,前歸德知府李廷簫、知州王枚捐俸合建。……文正逝世雍正間,州牧劉君薊植創建洛學書院。乾隆時州牧張君足法移建於署東社,以學文正之學。此洛學書院之有其地也。歲久遭兵燹,官署十不一二存,遂併入書院據焉。光緒癸未,儀征陳公六舟自滇來豫,道謁文正祠,詢及書院,悵然,欲別建之。商諸郡守李公,州牧饒君,未果而饒去任,枚來承其乏。於是陳公捐俸,由郡遴元來睢,於署東購蔣氏宅令枚重建。今洛學書院面陽背陰,高牆厚閎。(清光緒十八年《睢州志·學校》)
書院山長簡介
黃舒昺是清末湖南一位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理學家。前後十餘年間,作為程朱理學信徒的黃舒昺奔走湘、豫,主講席於河南洛學、明道以及湖南求實等書院,河南、湖南兩省士林竟相羅致,形成了晚清歷史上一個引人矚目的文化現象,與新學的傳播活動形成鮮明對比,展現出堅守儒家信仰的一批士人對時代變革的別樣思考。論述黃舒昺的生平事跡、他在洛學、明道兩書院制定的學規、章程、講學的主要內容等,從而得出黃舒昺崇宋抑漢,培養既講義理又有經世能力的人才,溝通洛學與湘學的書院講學的主要特色。袁緒欽在《祭徴君黃恕軒師文》中提到:“都講睢陽,萬流仰敬,望翕河汾,化行汴洛”。這裡的睢陽指睢州(今睢縣),可見黃舒昺講學洛學書院影響之大。
光緒十一年(1885年)陳彝主政河南,禮聘黃舒昺到睢州主洛學書院講席,期圖重振中州地區的程朱理學,是年三月,黃舒昺在屢辭不獲之後到任洛學書院;之後河南巡撫倪文蔚又曾再次禮請黃舒昺。光緒二十年(1894年)河南學政邵松年增修明道書院之後,禮聘黃舒昺為主講。從此,黃舒昺長期兼任洛學、明道兩所書院山長,直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培養出一大批人才,影響清末、民國,如牛太史景式、李太史月生、畢太史覲文,以及孟津許士衡、郭芳五、萬葆真、孟縣閻春台、南陽張嘉謀(張中孚)、郟縣白壽庭、睢縣施虞琴(施景舜)諸人,皆有所著述。
光緒二十六年黃舒昺南返時,諸生相送者百餘人,夾車而行,至睢州東門外。洛學書院為黃舒昺建立生祠,設長生牌位,諸生晨夕參謁,如其在院之時。
洛學書院著作
洛學書院山長黃舒昺在洛學書院制定《洛學書院學程》《洛學書院學規》《洛學書院規約》《洛學書院勸學說六篇》,編著《中州名賢集》《洛賢詩鈔》《洛賢語錄》《洛賢傳略》《先正學規》《洛學書院講習錄》《洛學課餘偶鈔》等。
《洛學書院勸學說》光緒間河南睢縣洛學書院山長黃舒昺撰,載{求實書院:藝規續抄3。有勸少年、中年、老年、寒士、富貴人、中州士人勤奮學習等六篇文章,每篇針對一種人,分析其優缺點。指出其應注意之處,以勸勉其努力。如長勸少年入學》,指出少年正是年盛力優,習染未入,記性、悟性過人之期,如一年之初春,正須乘此發憤用功,以期有所成就。相反,倘如自恃才華,不惜蹉跎歲月.則實如“自系其足而冀騰千里”。《勸寒士說》,則指出古來凡有成就者大都從乾嘻百鍊中來。“天欲成就斯人不凡之材,則必先歷奇窮之境以試之。”願有志於學之士,專意“螢窗雪案”以期於成。其他如噻勸中年人學》、《勸老年入學》、《勸富貴人學》和《勸中州土入學》等篇大抵類此。
《洛學書院學規》 清光緒十年(1884)洛學書院重修寸山長黃舒昺訂立,載《求實書院學規續抄》。內容分進德之規、修業之規、考課之規、勸約和戒約。退德以倫常孝友為本,修業以講習實事為本-考課每月初五、十五、廿五3次,初五考經解兼議義;十五考史淪兼國小、性理;才五號格致課。成德者上等,達才者次之,有過者輕則申傷,電則停發膏火或令其莊齋。勸約包括勸幟籌、積威,重在積累。戒約包括戒奸名、奸私等私心,要求生童珍惜時光,以勤廠業,砥礪品行,“凡持身涉世,總以守義安命為主”。
《洛學書院學程》 清光緒間山長黃舒昺訂之,載《求實書院學規續抄》。院在河南唯縣。分15條,分述有關學習步驟、方法及道德修養的規定。即立志向以定學之趨、培基本以啟學之端,勤格致以浚學之源、務體認以盡學之功、端祈向以勵學之業、養真心以完學之體、精造詣以致學之全、敦倫理以踐學之實、懋閒存以養學之原、廣切磋以集學之益、策擔當以任學之重、尋樂趣以暢學之機、完性分以全學之量,堅操履以貞學之力、嚴警戒以峻學之防。每條引有湯斌及程朱語錄,“奉前賢之矩蠖(尺度),為後學之指歸”,勉學子“相與游乎詩書之源,行乎仁義之途”。
書院學派
睢州學派:洛學書院屬於睢州學派、潛庵學派。清初以湯斌為代表的學派,因湯斌號潛庵,故名。湯斌(1627—1687),字孔伯,河南睢陽入。順治年間中進士,授國史院檢討,曾引用宋史元史成例,為順治初年明臣抗節致命者鳴不平,得到順治帝的慰勉。歷任陝西潼關道,江西嶺北道等職,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授江寧巡撫,今渚州縣立社學,獎廉懲貪,吏冶清廉,後被凋回京城任禮部尚書.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董漢臣上書指斥時事,語侵執政,湯斌因為之辯護而得罪權臣,議奪官,未幾疾作,年六十一卒。居官期間曾乞病養親,從孫奇逢於蘇門山講學,後與同道立“志學會”,建繪川書院。湯斌本從王學,但因清初順治帝提倡理學,王學不為當道所重,乃研習程朱。在古老的天人關係問題上,他不是以人從屬於天,而是從人事上知天,指出“人事外豈復有天下,不盡人事便是違天”(《湯潛庵集》卷上《語錄》)這相對於程朱理學的天理人慾說,乃是一個進步。在修養方法上,他談到頓漸問題,以為:“悟未有不頓者,但必學問真積力久,方有一旦豁然大悟者,是頓因於漸也。”(《場潛庵集》卷上《語錄》)與理學小言頓、王學不盲漸相比,潛庵之說似更有可取之處。清初理學為統治者所提倡,儒生中不乏以理學謀取利祿功名之輩,與他們相比,湯斌實為清初顯宦中講理學而能言行相顧的佼佼者。其著作流傳後世的有《湯子遺書》十卷,《洛學篇》二卷,另有補《睢州志》五卷。潛庵之學有其子湯溥、湯準,曾孫湯恆泰承傳,其弟子有沈佳、伍廷燦、彭定求等;其交遊者有耿介、田蘭芳、張沐、李來章、施潤章、汪琬;其從游者有竇克勤、姚爾申、冉覲祖等。
書院影響
睢陽洛學書院位於睢州,因位於湯斌弘揚理學,振興洛學之地,在清朝影響很大,直至清末。洛學書院山長黃舒昺在《重修洛學書院記》中提出,“在宋有睢陽書院,與嵩陽、嶽麓、白鹿有四大書院之稱,歲久亦既淹沒,無復遺址,惟睢州洛學書院,為故禮部尚書湯文正公講學之所,其地屬於宋而近,猶可補睢陽之缺。”湯斌等在此講授洛學,儼然是北宋睢陽書院之延續,可見洛學書院影響之大。
洛學在清末河南有振興之勢,但位於西學東進大勢之下,中西文化衝突明顯,最後中學以失敗而告終,但在中華文化復興之時,重提洛學,汲取營養,研究統治中國上千年的理學,意義重大,希望後來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洛學書院舊址,在原縣政舊址,本明袁可立尚書故宅。數百年來,文化血脈連綿相續,滋養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睢縣人,近現代睢縣很多傑出人物,都曾在此地就讀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