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坪遺址

七里坪遺址

七里坪遺址,位於河南省洛陽欒川縣,為舊石器時代的古遺址。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七里坪遺址是國內涵蓋長江和黃河流域舊石器特點最明顯的遺址之一,對研究豫西遠古文化和南北兩大流域史前文化的交流,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里坪遺址
  • 文物類型:古遺址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七里坪村東嶺
  • 級別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文號:國發(2013)13號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公布時間:2013年5月
  • 編號:7-0261-1-261
  • 年代:舊石器時代
  • 氣候: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半濕潤)
歷史沿革,考古評價,漫長艱難的起步工作,孫家洞遺址考古發掘,

歷史沿革

2000年9月25日,七里坪舊石器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七里坪遺址
2006年欒川縣人民政府將該遺址綠化建成遺址公園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考古評價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呂遵諤教授
七里坪舊石器遺址位於欒川縣七里坪村東嶺(欒川縣城東3.5公里處)。1999年元月,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博士周軍對遺址作了初步調查和探方試掘。同年3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呂遵諤教授又對該遺址進行了調查,並對遺址內採集的舊石器標本進行分析研究,確定其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晚期(約13萬年以前),是國內涵蓋長江流域、黃河流域舊石器特點最明顯的遺址之一(標本大多為白色透明的石英岩,器形主要為石核、石片、砍砸器、尖狀器)。七里坪舊石器遺址對研究豫西遠古文化和南北兩大流域史前文化的交流,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王幼平教授
七里坪遺址在紅土層中發現數量較多的大石器標本,時代應該不會晚於S1,也就是距今10萬年左右。從其他地點採集的石器來看,礫石石器比較多,時代應該還有更早的。除了大型礫石石器之外,今天在現場採集到幾件很小的石製品,其中一件可能是石核,與之前發現的風格不一致,可能屬於不同時代。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張宏彥教授
七里坪遺址面積之大,在舊石器考古發現中非常罕見,保護工作做得很好。遺址位於中國南北交界處,遺物埋藏在土狀堆積中,既有豐富的人類文化遺存,也包含著豐富的環境信息,是一處研究中國南、北文化關係的理想之地,有著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但除了以前曾做過小規模試掘外,目前(2011年)對遺址內涵的了解有限。今後應有計畫地開展一些發掘,並進行多學科協作研究,以充分認識這一大型遺址的文化內涵與價值。

漫長艱難的起步工作


  
欒川舊石器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末的七里坪遺址,該遺址位於欒川縣七里坪村東嶺。1999年1月,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周軍博士對遺址做了初步調查和發掘,同年3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呂遵諤教授又對該遺址進行了調查,並對遺址內採集的舊石器標本進行分析研究,確定其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晚期,是國內涵蓋長江流域、黃河流域舊石器特點最明顯的遺址之一。2000年9月25日,七里坪舊石器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欒川縣人民政府將該遺址建成遺址公園,2013年5月,該遺址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給欒川舊石器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契機,普查發現大量出土石器、動物化石等的洞穴。2009年底,河南省文物局從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撥出專款,成立聯合考古隊對欒川蝙蝠洞洞穴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和試掘,獲得了重大的突破。

孫家洞遺址考古發掘


  
2012年3月左右,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制定了對欒川舊石器的考古工作計畫,並邀請專家對發掘地點進行勘察,最後確定了3個洞穴作為備選目標,分別是後坪洞、孫家洞和君臣洞。考古隊最初的發掘定在欒川西河鄉的後坪洞遺址,但是沒過多久就發現該遺址價值不大,只發現有少量的碎動物化石。另外備選的君臣洞離縣城相對較遠而孫家洞離縣城較近,為了銜接之前後坪洞工作的掃尾,考古人員選擇孫家洞先進行發掘。孫家洞海拔691米,原有洞口朝北,呈扁長形橢圓狀,寬2.65米,高0.7米,但是較難出入。而現在進出的洞口則是由山體裂隙擴展而來,寬0.2-0.85米,高1.7米,在原有洞口下方7米處。
孫家洞內部構造複雜、高低不平,可以分為前後兩個空間,前廳長約5.2米,寬約3米,後廳長約2-4.1米,寬約6米,前後兩廳之間的連線通道大約2.5米。考古隊為方便進出工作,搭建鋼管架梯子到洞穴進出口。孫家洞遺址在發掘前遭到了老百姓破壞,遺址內的土層被運送到洞口下面的河堤上。考古隊決定對堆積在外面的明確是洞穴內的土進行淘洗,孫家洞遺址的考古工作就此全面展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