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安紅色遺址,為江西撫州市樂安縣紅色旅遊遺址。主要包含鰲溪鎮毛澤東、周恩來舊居、金竹畲族鄉毛澤東舊居、朱德講武堂舊址、港下屋鄧小平舊居等著名景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樂安紅色遺址
- 地理位置:江西撫州市樂安縣
- 類型:紅色遺址
- 組成:鰲溪鎮毛澤東、周恩來舊居等
遺址景觀,地理環境,遺址歷史,旅遊信息,
遺址景觀
1、鰲溪鎮毛澤東、周恩來舊居:現還存有大量當年紅軍留下來的宣傳標語,計80多條,散寫在一些古民宅天井四周內牆和過道木板牆上,保存完好。這些標語是1933年2月底工農紅軍取得黃陂戰役大捷後,由駐守在樂安的紅軍第三軍團部隊題寫。
2、金竹畲族鄉毛澤東舊居、朱德講武堂舊址:現還存有紅軍標語、紅軍橋等革命遺址。
3、港下屋鄧小平舊居:
位於南村鄉南村街。港下屋為清中期硬山二坡頂磚木結構建築,面闊12米,進深15米,高6.5米,占地約180餘平方米。1933年5月中旬,“左”傾錯誤路線執行者王明在江西開展所謂反“江西羅明路線”鬥爭,指責鄧小平等人是江西羅明路線的主要代表,錯誤地撤銷鄧小平省委宣傳部長職務,並下放到樂安南村任區委巡視員。鄧小平任巡視員期間在此居住不到半個月,即被召回寧都七里坪省委機關。
4、登仙橋戰役舊址:
位於谷崗鄉登仙橋村。登仙橋始建於北宋天寶年間,寬6米,長19米,高6米,拱跨17米,全用麻石砌成。1933年2月27日至3月1日,周恩來、朱德指揮中央主力紅軍在黃陂、蛟湖和登仙橋一帶,採取聲東擊西與大兵團伏擊的戰略戰術,殲滅了敵軍52、59兩個師,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重大勝利,即舉世聞名的“黃陂、登仙橋大捷”。1985年,樂安縣在橋東岸建了一座小型紀念碑。登仙橋已成為人們參觀旅遊、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景點,每年接待眾多遊客。2006年5月,登仙橋被中共撫州市委批准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3年10月27日,樂安縣文物管理部門在修葺縣級革命文物保護單位--登仙橋村“迪德堂”時,意外發現一塊保存完好的紅軍軍事“留志”。“留志”全文為:“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我軍與敵激戰數小時,即活捉白軍師長、參謀長、旅長各一名,繳獲無線電機一架,機槍、步槍數千支,大洋百餘萬元,其他軍用品無數。此志。”落款是“中國工農紅軍二十一軍政治部”“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5、紅一方面軍大湖坪整編舊址:
位於湖坪鄉湖坪村“國寶公祠”。該祠為五進式,寬23米,縱90餘米,總面積為2097.6平方米,與總孝節祠、子祥公祠並排相連,始建於乾隆辛酉(1741年),後經過重修,祠前建立文獻石牌坊與圍欄石板,十分壯觀(牌坊後毀於文革,只留下四個須彌座)。這也是當年紅軍教導團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的場地,如今是湖坪國小的一部分。此古老祠堂天井裡有棵桂花樹,仍像當年一樣枝繁葉茂。舊址保存完好。
1933年5月至7月上旬,紅一方面軍在大湖坪、善和等村進行了一次重要的軍事整編,即“大湖坪整編”,國寶公祠和旁邊操場即為紅三軍團主力的駐地和練兵場,彭德懷、肖克、張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住在該祠堂里。在這裡紅一方面成立了“東方軍”,進行了東征誓師大會。紅一方面軍總政委周恩來在會上作了動員報告。雖然太湖坪整編受“左”傾錯誤路線影響,但在我黨黨史、軍史上仍是一次重大歷史事件。因此,這幢祠宇是個寶貴的活教材,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6、紅一方面軍總司令舊址、朱德舊居:
位於湖坪鄉善和中村“庵下大屋”。1933年5月至7月上旬,奉中革軍委的命令,紅一方面軍第一、第三、第五軍團所屬各部隊,分別分別進駐永豐滕田、樂安太湖坪和善和中村等地進行整編。部隊整編期間,朱德隨總司令部駐在善和安下村。
7、紅三軍團指揮部、東方軍誓師大會舊址,周恩來、彭德懷舊居:
位於湖坪鄉湖坪村。1933年5月至7月上旬,紅三軍團在軍團長彭德懷、政治委員滕代遠和周恩來親自指導下,在樂安太湖坪進行整編,史稱“太湖坪改編”。紅一方面軍總政委周恩來,和彭德懷一起隨紅三軍團指揮部駐在湖坪村的“萬壽宮”。1933年7月上旬,以紅三軍團(暫缺第六師)和第十九師組成的“東方軍”一萬餘人出發進行入閩作戰之前,在太湖坪舉行了東征誓師大會。
8、樂安縣革命烈士紀念塔:
距縣城西邊約400米處有一座小山,山間種有杉、柏、松、樟、桐、栗、竹,參差成林,景色幽靜宜人。在小山山巔,矗立著一座高高的塔,把小山裝點得格外莊嚴肅穆,這就是樂安縣革命烈士紀念塔。
樂安革命烈士紀念塔興建於1964年年初,同年8月30日竣工。整個紀念塔占地30畝,建築面積為390平方米。紀念塔高16米,塔碑為四方柱型,四周鑲嵌著漢白玉。碑體正面刻著“無上光榮”四個鎦金大字,碑體的背面是朱德委員長的題字“死難烈士萬歲”,碑體的東西兩側分別題有“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頂鑄有一顆紅星,象徵著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光輝日月。
地理環境
樂安是革命老區。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起,樂安便處於革命根據地的前哨,是中央蘇區的北大門,對發展革命武裝力量,打擊敵人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929年,樂安就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樂(安)宜(黃)崇(仁)中心縣委會,領導工農大眾打土豪分田地,為建立蘇維埃政府而革命鬥爭。1930年,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到樂安金竹等地領導革命鬥爭,鼓舞了一大批樂安熱血兒女走向革命。在1933年第四次反圍剿中,樂安獨立團配合紅一方面軍在登仙橋戰役中給予了敵人致命的打擊,殲敵兩個師總計萬餘人。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到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勝利,樂安的張方說、張英、曾繼棟、曹作新、陳明輝等2237名樂安的優秀兒女為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而壯烈犧牲。2003年6月,該縣對紀念塔進行了全面修復。2006年5月,樂安革命烈士紀念塔被撫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遺址歷史
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
1932年12月,國民黨在結束了對鄂豫皖、湘鄂西的第四次“圍剿”後,調集了近40的萬兵力,分左、中、右三路,採用“分進合擊”的戰術,向紅一方面軍和中央根據地發動了第四次“圍剿”。紅軍為奪取反“圍剿”勝利,於次年1月發動了建(寧)黎(川)泰(寧)戰役。此後,敵人在撫河流域集結重兵。為粉碎敵人兩面夾擊紅一方面軍的計畫,紅軍又發動了金溪戰役,取得了黃獅渡和滸灣戰鬥的勝利。1933年1月末,蔣介石到南昌重新部署對中央蘇區的“圍剿”,以陳誠的中路軍為主攻部隊,尋找紅軍主力作戰。這時,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統治下的臨時中央由上海遷到瑞金,並累電紅一方面軍總部攻占敵重兵駐防的南豐、南城,並拒絕周恩來、朱德陳述不能打南豐、南城的正確意見。2月9日,紅一方面軍按中央指令從黎川向南豐推進。12日,向南豐城發起總攻,在紅軍強攻南豐不利的情況下,周恩來、朱德當機立斷,改強攻為佯攻,將主力撤出戰鬥,秘密西移至東韶、洛口地區隱蔽集結,待機殲敵。26日,敵52、59師分兩路從樂安向廣昌進發,兩路中間隔著摩羅嶂大山。紅軍以紅1、3軍團和紅21軍為左翼隊,以紅5軍團、紅12、22軍和獨立5師為右翼隊,在黃陂進行了大兵團伏擊戰,殲敵52師全部和59師大部,俘敵師長李明(後重傷斃命)、陳時驥。此後,紅軍主力轉移到宜黃南部集結。敵軍由左、中、右三路改為前後兩梯隊。3月20日,敵後縱隊的11師進至宜黃草台岡,9師尚在東陂,兩師之間隔著雷公嵊大山。紅軍主力又在草台岡大兵團伏擊敵11師,全殲該師。兩役殲敵近三個師,俘敵萬餘,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第四次反“圍剿”中殲滅的國民黨軍均系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裝備好,戰鬥力較強。蔣介石和陳誠非常傷心,也非常惱怒。戰後蔣介石在給陳誠的手諭中寫道:“唯此次損失慘淒異常,實有生以來的隱痛!”陳誠則於手諭後尾寫道:“誠雖不敏,獨生為羞!”
1932年12月,國民黨在結束了對鄂豫皖、湘鄂西的第四次“圍剿”後,調集了近40的萬兵力,分左、中、右三路,採用“分進合擊”的戰術,向紅一方面軍和中央根據地發動了第四次“圍剿”。紅軍為奪取反“圍剿”勝利,於次年1月發動了建(寧)黎(川)泰(寧)戰役。此後,敵人在撫河流域集結重兵。為粉碎敵人兩面夾擊紅一方面軍的計畫,紅軍又發動了金溪戰役,取得了黃獅渡和滸灣戰鬥的勝利。1933年1月末,蔣介石到南昌重新部署對中央蘇區的“圍剿”,以陳誠的中路軍為主攻部隊,尋找紅軍主力作戰。這時,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統治下的臨時中央由上海遷到瑞金,並累電紅一方面軍總部攻占敵重兵駐防的南豐、南城,並拒絕周恩來、朱德陳述不能打南豐、南城的正確意見。2月9日,紅一方面軍按中央指令從黎川向南豐推進。12日,向南豐城發起總攻,在紅軍強攻南豐不利的情況下,周恩來、朱德當機立斷,改強攻為佯攻,將主力撤出戰鬥,秘密西移至東韶、洛口地區隱蔽集結,待機殲敵。26日,敵52、59師分兩路從樂安向廣昌進發,兩路中間隔著摩羅嶂大山。紅軍以紅1、3軍團和紅21軍為左翼隊,以紅5軍團、紅12、22軍和獨立5師為右翼隊,在黃陂進行了大兵團伏擊戰,殲敵52師全部和59師大部,俘敵師長李明(後重傷斃命)、陳時驥。此後,紅軍主力轉移到宜黃南部集結。敵軍由左、中、右三路改為前後兩梯隊。3月20日,敵後縱隊的11師進至宜黃草台岡,9師尚在東陂,兩師之間隔著雷公嵊大山。紅軍主力又在草台岡大兵團伏擊敵11師,全殲該師。兩役殲敵近三個師,俘敵萬餘,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第四次反“圍剿”中殲滅的國民黨軍均系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裝備好,戰鬥力較強。蔣介石和陳誠非常傷心,也非常惱怒。戰後蔣介石在給陳誠的手諭中寫道:“唯此次損失慘淒異常,實有生以來的隱痛!”陳誠則於手諭後尾寫道:“誠雖不敏,獨生為羞!”
第四次反“圍剿”前期戰役戰鬥:
樂宜戰役: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前期的一次戰役。1932年8月8日,中革軍委下達樂安、宜黃戰役軍事訓令。15日,紅一方面軍總部令紅1軍團攻打樂安縣城,紅3軍團進至宜黃南部截擊援敵,紅5軍團為攻城預備隊。16日拂曉,紅1軍團分兩路包圍樂安縣城。6時總攻擊開始,守敵第27師高樹勛部緊閉城門待援,組織密集火力,封鎖通向城內的5條大道。中午,前線指揮部在丁家腦召開緊急會議,決定重新部署兵力。17日拂曉,紅軍發起總攻,於上午9時從北門攻占樂安縣城,全殲敵27師1個旅。19時,紅1、3軍團會攻宜黃縣城,困守該城的敵27師約4個團被殲大部,殘部往撫州逃竄,紅軍追至龍骨渡地區將其大部殲滅。
樂宜戰役: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前期的一次戰役。1932年8月8日,中革軍委下達樂安、宜黃戰役軍事訓令。15日,紅一方面軍總部令紅1軍團攻打樂安縣城,紅3軍團進至宜黃南部截擊援敵,紅5軍團為攻城預備隊。16日拂曉,紅1軍團分兩路包圍樂安縣城。6時總攻擊開始,守敵第27師高樹勛部緊閉城門待援,組織密集火力,封鎖通向城內的5條大道。中午,前線指揮部在丁家腦召開緊急會議,決定重新部署兵力。17日拂曉,紅軍發起總攻,於上午9時從北門攻占樂安縣城,全殲敵27師1個旅。19時,紅1、3軍團會攻宜黃縣城,困守該城的敵27師約4個團被殲大部,殘部往撫州逃竄,紅軍追至龍骨渡地區將其大部殲滅。
第四次反“圍剿”主要戰役戰鬥
黃陂戰役、登仙橋戰役:
1932年12月13日,紅軍強攻敵有重兵固守的南豐城不克,主動從南豐撤圍,以紅11軍佯裝主力回到黎川附近活動,迷惑敵人跟進,紅軍主力則秘密轉移到寧都東韶一帶隱蔽集結,待機殲敵。
陳誠被紅11軍的行動迷惑,以為紅軍主力撤回黎川地區,中路軍為尋紅軍主力決戰,遂以第1縱隊於宜黃以南地區集中,然後出廣昌、寧都堵截紅軍歸路;第2縱隊由南城、南豐出康都側擊黎川、建寧;第3縱隊由金溪地區南下,從正面向黎川方向進攻,企圖合擊紅軍主力於黎川、建寧地區。據此,敵第1縱隊52、59師準備由樂安地區東進宜黃黃陂,由宜黃南下與第11師會合。
紅軍鑒於敵第1縱隊與第2、3縱隊相距較遠,態勢孤立,且敵第52、59師由樂安向黃陂開進所必經的登仙橋以東地區山高林密,便於大兵團伏擊。遂決定在樂安谷崗、登仙橋以東,宜黃河口、黃陂以西地區,選擇有利地形,伏擊敵第52、59師。
26日,敵52、59師由樂安分兩路向黃陂前進,由於兩師之間有摩羅嶂大山相隔,聯絡協同較為困難,加之當時細雨濃霧,為紅軍在黃陂山地伏擊敵軍創造了有利條件。27日下午,戰鬥打響。紅1、3軍團和紅21軍在樂安登仙橋地區與敵第52師激戰至28日上午11時,全殲該師。紅5軍團和紅12、22軍在霍源一帶與敵第59師激戰一天,殲該師大部。
黃陂戰役殲敵近2個師,俘敵師長2人(其中1人傷重斃命)及以下官兵1萬餘人,繳槍1萬餘支,機槍百餘挺,無線電台一部。紅軍戰史上大兵團伏擊戰的成功先例。
旅遊信息
樂安紅色之旅線路:
1、南村鄧小平舊居----大華山(江南十大道教名山之一)----登仙橋戰役舊址----金竹畲族鄉毛澤東舊居、朱德講武堂舊址
2、南昌----撫州(臨川)----宜黃(黃陂、東陂大捷舊址)----樂安(毛澤東、周恩來鰲溪鎮舊居、鄧小平南村舊居、登仙橋戰役舊址)----井岡山
2、南昌----撫州(臨川)----宜黃(黃陂、東陂大捷舊址)----樂安(毛澤東、周恩來鰲溪鎮舊居、鄧小平南村舊居、登仙橋戰役舊址)----井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