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勾》是蓮池大師作詞,蔣明作曲並演唱的歌曲,收錄於專輯《故紙堆 第二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筆勾
- 所屬專輯:故紙堆 第二冊
- 歌曲時長:7分57秒
- 歌曲原唱:蔣明
- 填詞:蓮池大師
- 譜曲:蔣明
- 發行日期:2021年6月12日
- 歌曲語言:國語
《七筆勾》是蓮池大師作詞,蔣明作曲並演唱的歌曲,收錄於專輯《故紙堆 第二冊》。
《七筆勾》是明代末期浙江杭州雲棲寺僧袾宏創作的作品,出自《聖言善語》。詩詞原文袾宏詩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①。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②。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③?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④。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筆勾⑤。鳳侶...
《七筆勾》是蓮池大師作詞,蔣明作曲並演唱的歌曲,收錄於專輯《故紙堆 第二冊》。歌曲歌詞 恩重如山丘 五鼎三牲未足酬 親得離塵垢 子道方成就 出世大因由 凡情怎么剖 孝子又賢孫 好向真空究 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筆勾 鳳侶又鸞儔 恩愛牽纏何日休 歡愉兩相守 緣盡且分手 為你兩綢繆 披枷又帶杻 覷破個冤家 ...
一筆勾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yī bǐ gōu ,是指破除一切塵緣。出處 明·蓮池大師曾作《七筆勾》歌訣勸世,有“五色金章一筆勾”、“魚水夫妻一筆勾”等共七首。謂一切俗世塵緣皆能放下。後引申為不提前事,或將某事完全取消,不再提起。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相思事,一筆勾。”毛澤東...
《鐵窗八年》作者七筆勾,是一部言情小說類小說,連載網站紅袖添香網。內容簡介 七筆勾 半步橋頭,霧靄氤氳剎氣稠 獬豸撫角憂,魑魅魍魎吼 千斑鐐黯銹,咫尺飄屍臭 一入斯門,此生便罷休 因此上,把浪子回頭一筆勾 遺恨難休,養育之恩何以酬 卻念舊風流,門楣今蒙羞 病榻莫能守,遙拜魂西遊 淒涼荒冢,唯有淚常流 ...
多樣風情民俗。吃不夠,燴菜湯麵,大口喝酒大口肉,雜糧農宴,上一份桃花泉水點豆腐。歷史長河經不住,往昔歲月不可追,但看今朝潮頭立,改革轉型馬上催。居內陸胸懷八方,抓機遇崛起騰飛,數遍陝甘寧蒙晉,區域中心仍在榆。昔日種榆榆成林,今日載柳柳成蔭,來人不見當年“七筆勾”,卻道是好個塞上江南!
天台教觀綱宗」、「般若心經」、「佛說阿彌陀佛經」、「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釋教三字經」、「佛說業報差別經」、「維摩詰經」、「勸發菩提心文」、「普賢菩薩行願品」、「佛說八大人覺經」、「妙法蓮華經」、「六祖壇經」、「沙彌律儀要略」、「四分比丘尼戒本」、「蓮池大師七筆勾」......
計:漢、蒙文御碑各一,史致康碑記一,果親王諭碑一,另有果親王感事《七筆勾》石碑尚未尋獲。各碑簡介 碑一 泰寧惠遠寺文碑 曙色歡欣動列屯 西南蜀國共朝暾 滴酥熬芋充供佛 宣德還稱樂自樽 雍正乙卯元旦果親王奉使泰寧作 四川雅州府知府 張桂 敬刊石 碑二 王諭惠遠廟奉 旨掌賜達賴喇嘛第子七十餘人...
《七筆勾》《僧約十條》《修身十事》《傷足自規》《自警》《警策大眾八條開示》歷史遺址 鳥巢禪寺 窵窠禪寺又名道林院、興教院。在鑑湖鎮下謝墅村窵窠山。初名道林院,五代後晉天福四年建,相傳窵窠道林禪師結茅於此,作為道場,俗呼窵窠石寺。宋治平二年改稱興教院。宋末毀。清嘉慶年間重建。民國...
五、民國年間流傳於西北的“七筆勾”後記 目錄 紅軍西征 紅軍西征在海原 艱難的歲月 紅軍西征在海原重要文獻摘編 抗戰烽煙 攻占劉家湖 ——記台兒莊大戰序幕戰臨沂戰役的一次重要戰鬥 青年軍的悲歌 抗日戰爭時期海原縣的回族社團組織 解放海原 目睹解放軍進海原城 解放前後的海原 剿匪平叛 勸降匪首馬紹武的經過 海原縣...
身著道士服,腳著布編茸鞋。右手執銅鈴(俗稱“令丁”),左手提托燈籠,燈內點燃蠟燭。壇場上按五方設五張供桌。舞時,表演者在打擊樂或民間音樂《七筆勾》、《春夏秋冬》的伴奏下,腳走“平步”或“圓場步”,成“S”形沿著供桌穿插,繞走。畫面多變,快慢相間,於燭光閃動中,飄忽遊走,流暢自如。
半時 半時,讀音bàn shí,漢語詞語,意思為半個時辰。解釋 半個時辰。出處 《廣州軍務記》:竟天(整天)作黃金色,約半時許,不敢久視,變朱紅色,亦半時許方晡(午後三時至五時叫晡,此處指太陽將落時)也。《七筆勾》中:“生死跟前,半時難相救”。
或作“夢覺黃粱”。《蓮池大師七筆勾》:“多少枉馳求,童顏皓首,‘夢覺黃粱’,一笑無何有,因此把富貴功名一筆勾。”或作“夢熟黃粱”。徐枕亞《玉梨魂.第二十六章.鵑化》:“天雞唱午,‘夢熟黃粱’。”或作“一枕黃粱”。《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八回》“錦樣年華水樣過,輪蹄風雨暗消磨。倉皇...
新七筆勾 改正七筆勾 天如醒言 甚么話 正得是 纂得確 纂得確二集 快活方第一 卷之四 快活方第二 知世事第一 卷之五 知世事第二 安樂銘 多能集第一 卷之六 多能集第二 天福編 神童詩 正學歌 天福編女訓 童禮知要 常禮須知 坐點陣圖注 發答心言 名人快活歌 卷之七 笑得好 天基樂事 天基清戒 ...
袾宏二十七歲喪父,三十二歲母亦永訣,遂決志出家修行,與妻子湯氏決別,作七筆勾詞棄家,投西山性天和尚落髮,其妻隨後也削髮為尼。修學參訪 袾宏受具足戒後,策仗遊方,遍參 蓮池大師 知識。參學遍融禪師,老禪師教喻:“勿貪名利,唯一心辦道,老實持戒念佛。”大師拳拳服膺。後參笑岩寶祖,辭別向東昌的...
無定河兩岸的人家家會熟皮子,這裡我附一首清朝一位朝官來巡視三邊,寫首七筆勾其中一首:“沒麵皮裘,四季常穿不肯丟。紗葛不需求,褐衫耐久留,褲腿寬而厚,破爛且將就,氈片遮體被褥全沒有,因此上把綾羅綢緞一筆勾”,這首詩說明我們懷遠人民當時情景。我小時去響水師範學校念書,只拿一領破皮大襖...
新七筆勾 改正七筆勾 天如醒言 甚么話 正得是 纂得確 纂得確二集 快活方 快活方二集 快活方三集 快活方四集 多能集 天福編 神童詩 正學歌 天福編女訓 童禮知要 常禮須知 坐點陣圖注 發答心言 快活歌 天基樂事 天基清戒 飲食部 起居部 衛生必讀歌 真益箋 傳家寶全集第二集 人事通 俗語正訛 金言 ...
什麼話 莫愁歌 正得是 纂得確 纂得確二集 快活力 知世事 知世事二集 安樂銘 齊家篇 有福人歌 好男兒歌 好女娘歌 天福編女訓 新七筆勾 改正七筆勾 多能集 多能集二集 增改名人快活歌 快活歌二集 快活歌三集 常禮須知 天基樂事 天基清戒 長生之飲食部 長生之起居部 衛生必讀歌 衛生必讀歌二集 ...
號蓮池,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少習儒,十七歲為諸生。三十二歲出家,作《七筆勾》以明志。遊歷四方,參遍融、笑岩諸大德於京師。歸杭,居五雲山雲棲寺,弘揚淨土法門,皈依者極眾。住山三十餘年,示寂後,全身塔於五雲山麓。著作甚豐,有《禪關策進》、《彌陀疏鈔》、《雲棲法匯》等二十餘部。
五、民國年間流傳於西北的“七筆勾”後記 作者簡介 寧夏中衛市海原縣政協主席——李有成 簡歷 李有成,男,漢族,1962年3月出生,寧夏海原人,1986年7月入黨,1983年7月參見工作,寧夏黨校法律專業畢業,大學學歷。歷程 1980.09--1983.07 固原農校水利班學習 1983.07--1983.12 海原縣黃石崖引水工程技術員 ...
二 《十空曲》與《新七筆勾》等 三 勸孝論善等說教類道情 四 元、明兩代黃冠體散曲回顧 五 清代黃冠體散曲的特點 六 對黃冠體散曲應適當寬容些 第四節 清代女性生活題材的散曲 一 清代文人散曲中的女性生活題材描寫 二 清代女性散曲作家的創作 三 清代女性生活題材散曲的特點 第六章 清代散曲的藝術特徵研究...
第七章 亦敵亦友的第六識 1.這根竹長,這根竹短 2.通天通地第六識 3.肛門之眼 4.有賊 5.我變我變我變變變 6.如此一指禪 7.藏頭白 海頭黑 8.七筆勾 9.夢中獨頭 第八章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1.我是誰 2.《八識規矩頌》說末那 3.深山裡的老太太 4.有沒有原罪 5.你想當男人...
:“鄉入無何有,時還上古初。”宋 蘇軾 《和擬古》之一:“問我何處來,我來無何有。”《蓮池大師七筆勾》:“多少枉馳求,童顏皓首,‘夢覺黃粱’,一笑無何有,因此把富貴功名一筆勾。 ”宋 范仲淹 《上漢謠》:“天人兩相忘,逍遙何有鄉。”宋 蘇轍 《病退》詩:“病根欲去真元在,昨夜夢遊何有鄉。”
新七筆勾 改正七筆勾 天如醒言 甚么話 正得是 纂得確 纂得確二集 快活方 知世事 快活方二集 快活方三集 快活方四集 安樂銘 多能集 天福集 神童詩 正學歌 女訓 童禮知要 常禮須知 坐點陣圖注 發答心言 快活歌 笑得好 天基樂事 天基清戒 ...
蓮池警醒,七筆勾塵,舍妻離家雲遊。入定之時,他見魔佛互化,頓悟佛法在心,不必向外馳求。二遊方僧騙去蓮池行李後,陰差陽錯,被蓮池之兄南京禮部沈老爺發現蓮池度牒。沈老爺下令查訪,在蓮池病困瓦棺寺遭冷遇之際及時趕到。此時蓮池俗世之妻湯氏也出家修真,為孝義庵庵主,道風遠播,傳尼訓一篇。蓮池雲遊...
《陝北那扇門》是在雲中書城連載的一部作品,作者是shaohuiyang。內容簡介 我自許為一個黃土高原上,陝北土著文化的探秘者。 清光緒年間光緒皇帝派巡察官員、朝內翰林王培芬到“三邊”視察。王到“三邊”,面對滿目荒涼的景象,寫下格律《七筆勾》。王回京後,將《七筆勾》作奏章,建議朝廷把“三邊”割讓外夷作傳...
歷史印記,荒涼偏僻,文人騷客,有“七筆勾”。風水寶地蓄勢久,資源秉賦轉乾坤;昔日移民走西口,今日百鳳朝榆林。今賦榆林,精彩紛呈,秦有直道驛站,今有航空高速,包茂西包國道、濟青太銀鐵路雙交匯,省道支線輻射成路網,通江達海朝發夕至。更有空中大電網地上大通道地下大管線,立體構成西氣東輸西煤東運...
《七筆勾》《僧約十條》《修身十事》《傷足自規》《自警》《警策大眾八條開示》歷史遺址 蓮池大師墓 空山浮人影,茶閒萬碧青。雲棲竹寂處,蓮池映佛心。圓寂 大師一生致力於弘揚淨土法門,主持雲棲道場四十餘年,言傳身教接引無數佛子同歸淨土,臨終前半月預知時至,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1615)六月底,先往...
袾宏二十七歲喪父,三十二歲母亦永訣,遂決志出家修行,與妻子湯氏決別,作七筆勾詞棄家,投西山性天和尚落髮,其妻隨後也削髮為尼。修學參訪 袾宏受具足戒後,策仗遊方,遍參知識。參學遍融禪師,老禪師教喻:“勿貪名利,唯一心辦道,老實持戒念佛。”大師拳拳服膺。後參笑岩寶祖,辭別向東昌的歸途上,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