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戰七捷》,1995年翟俊傑執導的作品。
相關詞條
- 七戰七捷(解放戰爭)
七戰七捷是指,蘇中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戰略防禦階段初期,華中野戰軍在江蘇中部地區反擊國民黨軍進攻而連續進行的7次作戰的總稱,因而又稱其為蘇中“...
- 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
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位於江蘇海安市城中心,長江中路68號,建於1986年,原名“蘇中七戰七捷紀念碑管理處”,1998年更名為“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是國家“紅色旅遊...
- 蘇中七戰七捷
“蘇中七戰七捷”,指解放戰爭初期華東野戰軍在江蘇蘇中地區取得的連續7次大勝,具有解放戰爭初戰的性質,鼓舞了解放區軍民的信心。今在江蘇海安建有蘇中七戰七捷紀念...
- 七戰七捷(1995年翟俊傑執導的電視劇)
《七戰七捷》,1995年翟俊傑執導的作品。...... 迎戰十二萬美械裝備的蔣軍,殲敵五萬餘人,獲取蘇中“七戰七捷”的偉大勝利,再現了我黨我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
- 七戰七捷紀念館
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位,長江中路68號,建於1986年,原名“蘇中七戰七捷紀念碑管理處”,1998年更名為“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是國家“紅色旅遊”景區、國家“AA”...
- 漣水戰役
在蘇中方向上,我華中野戰軍在粟裕司令員、譚震林政委等指揮下,奮起迎擊4倍於己之敵的進攻,連續作戰,七戰七捷,共殲敵五萬餘人。然而在其他幾個方向上,我軍卻連...
- 七地鄉
不久改任十縱隊政委、1946年7至8月,在粟裕等人指揮下,與謝祥軍司令員率十縱隊四個團和華中第二軍分區兩個團,與兄弟部隊協同對敵作戰,取得蘇中戰役“七戰七捷...
- 7月13日
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 華中野戰軍在蘇中進行自衛反擊,七戰七捷,殲敵6個旅和5個交通警察大隊,共5.3萬餘人,占當面進攻之敵全部兵力的2/5。...
- 粟裕
粟裕組建的華中軍區和華中野戰軍,實現了由游擊兵團向正規軍、由游擊戰向運動戰的戰略轉變,在粟裕的指揮下,依託蘇中解放區連續作戰七次,並且“七戰七捷”,鼓舞了...
- 七雄烈士亭
1946年底,我軍主力在蘇中七戰七捷後向山東作戰略轉移。國民黨反動派向我蘇北根據地猖狂進攻,於1947年1月10日占領沭城。時仲灣鄉(在今七雄鄉境內)歸章集區管轄...
- 翟萬臣
七戰七捷1991 飾演 蔣介石 導演 翟俊傑 主演 謝偉才 [2-4] 翟萬臣廣播劇 《兼併》 《抉擇》 《街謠》 與李慧敏共同錄製《長篇經典-老人與海》(3張) 《...
- 黃百韜
解放戰爭開始後,黃率整編25師進入蘇中,進攻邵伯,雖未成功,但也是粟裕蘇中七戰七捷收穫最小一仗,國軍傷亡2千餘人,解放軍傷亡1千餘人。隨後在46年4至12月黃對...
- 方國珍
國珍七戰七捷。會士誠亦降,乃罷兵。 6. 《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傳第十一》:先是,天下承平,國珍兄弟始倡亂海上,有司憚於用兵,一意招撫。惟都事劉基以...
- 劉先勝(開國中將)
1946年7月至8月,協助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運用靈活的戰略戰術,指揮了宣(家堡)泰(興)等戰鬥,殲敵6個旅計5.3萬人,取得了蘇中七戰七捷的勝利,受到黨中央、...
- 張靈甫
此時華野主力正在蘇中作戰(即蘇中七戰七捷),山野主力則在沭陽以南。在國軍發起攻勢後,解放軍以華野9縱在運河與洪澤湖之間設定三道防線,作為防禦正面。...
- 謝受康
15歲參加新四軍,參加過蘇中七戰七捷、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戰役,大小戰鬥數十次,多次立功受獎。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曾任志願軍某部副指導員和《戰地報》記者...
-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
解放戰爭初期,任華中軍區副政委兼華中野戰軍政委,同粟裕指揮蘇中戰役,七戰七捷。後兼任內線兵團政委,與許世友一起指揮膠東保衛戰,並參與指揮濟南戰役。淮海戰役中,為...
- 申宗堂
其作品被東坡書畫藝術研究院永久收藏;首屆中國紅色之旅《井岡山》杯文學藝術大獎賽銀獎;緣天奄中國書畫大賽區銀獎;在蘇中七戰七捷、捷字書法大賽“捷字”作品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