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是202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拜根興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
- 作者:拜根興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
- 頁數:327 頁
- 定價:138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0168113
- 叢書:陝西師範大學史學叢書
《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是202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拜根興 。
《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是拜根興創作的歷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03年5月。該書主要論述了七世紀中葉唐朝與新羅的關係,同時也涉及到唐與百濟、高句麗的交涉,以及唐羅摩擦對立乃至交戰的“唐羅戰爭”諸問題,並對蘇定方、劉...
《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是202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拜根興 。內容簡介 本書稿共分為三部分,上篇“七世紀中葉唐朝與新羅的關係”,以時間為軸,敘述了自新羅真德王時期至文武王時期的唐羅關係,重點論述了金春秋父子入唐交涉,唐羅聯合滅亡百濟的前因後果,以及七次赴唐的金仁問的...
《唐朝與新羅關係史論》是2009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拜根興。內容簡介 本書是《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一書的續篇,對唐與新羅關係的研究延伸至九世紀。作者對唐與新羅問題的研究,在學術界處於較高的水準,前一著作曾連獲省部級優秀成果一等獎、省部級高校優秀成果一等獎。作者簡介 拜根興,...
姜清波. 新羅對唐納質宿衛述論.《CNKI;WanFang》,2004 劉德增. 中秋節源自新羅考.《WanFang》,2003 李英順. 試述唐朝與新羅文化的交流及影響.《CNKI;WanFang》,2005 韓昇. 白江之戰前唐朝與新羅、日本關係的演變.《CNKI》,2005 拜根興. 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查看全部 ...
著有《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2003),《唐朝與新羅關係史論》(2009),《唐代高麗百濟移民研究:以西安洛陽出土墓誌為中心》(2012)等學術專著,共同主編《池田大作與香峰子思想的新探索》(2014);在海內外權威、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80餘篇。主持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項目、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
1998-2002年赴韓國國立慶北大學留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專業方向為韓國古代新羅史。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牛導師。在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出版《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等專著5部,主編、合著四部。榮獲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三等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及教育部新...
二 朝鮮半島七世紀之前主要石刻碑誌簡目 索引 後記 作者簡介 拜根興,男,陝西大荔人。1998-2002年赴韓國國立慶北大學留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專業方向為韓國古代新羅史。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出版《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等專著5部,主編、合著四部...
在經濟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唐文化對新羅產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響。如新羅善德女王(632—647)時,曾引進唐朝的典章制度以期統一朝鮮半島。新羅統一後開始採用唐朝的曆法。不久又在首都慶州設立國學,教授儒家經典。八世紀中葉,仿效唐朝的政治制度改建其行政組織,並採用科舉制來選拔官吏。中國的典籍如諸子書、《文選》...
2000年7月, 考察古代東北亞民族與文化會聚線的移動:河北、內蒙古、遼寧毗連地區。2000年9月21-22日,參加“第5屆亞太地區韓國學國際學術會議”(北京),提交論文《唐朝與新羅關係史論》並發言。2000年10月6-7日,參加第一屆新羅史國際學術會議(韓國慶州),提交論文《8-9世紀唐朝與新羅關係論》並發言。2001...
研究綜述 蒙古法制史研究動態 藏傳佛教與清朝國家關係研究的回望與反思 書評 一部探究邊緣族群之力作——《羌在漢藏之間》讀後 國外論著譯文 契丹古城和日本.登吉與和碩一柴達木碑銘上的托固城——八世紀早期土拉河城市的起源與種族文化屬性問題 統一新羅的繁榮與西海 清代遷入中國東北和呼倫貝爾的衛拉特諸部 英文摘要...
而東方,如日本,又是在中國封建文化的影響下,才於7世紀中葉開始進行大化革新,逐步確立封建制度的。在世界各地步入封建社會時,隋唐時期的中國,封建制度已發展1000多年,各種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制度,業已完備,大大影響了世界、特別是東亞周邊國家封建化的進程。經濟發達 封建社會的主要經濟生產部門農業,在隋唐...
十八世紀朝鮮學者李德懋的詩作《客中逢曾若將游白馬江》“瑟碧寒江漾客舟,濟王宮樹不禁秋。只緣當日龍耽馬,唐將靴痕石上留。”便引用了這一典故。藏軍洞 據《新增東國輿地勝覽》記載,藏軍洞“在縣北九里,與太祖峰相對,中有大路,洞門曲狹,行人見之,疑若無洞,深入其內,極廣闊,可藏萬餘兵,...
代表作《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獲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05),陝西省政府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7)。《唐朝與新羅關係史論》獲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011),第十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2)。政協陝西 省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科研成就 發表論文 1. ...
《嘉峪關外:清代中亞經濟、種群和帝國,1759—1864》(李冠南)克勞斯·米爾海恩:《樣板殖民地膠州的壓制與反抗:1897—1914年中德之互動》(費南山撰/陳倩 譯)佐藤慎一:《近代中國的知識分子與文明》(劉岳兵)胡寶國:《漢唐間史學的發展》(牛潤珍)拜根興:《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馬一虹)
其他水利設施 三十 中國古代灌溉工程的營造法式 一、引水堤壩的修築 二、輸水渠道的開鑿 三、渠道設施及其維護 叢書信息 陝西師範大學史學叢書 (共189冊), 這套叢書還有 《牛致功隋唐史論集》,《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從城邦到帝國》,《疾病如何改變我們的歷史》,《南北朝佞佛與廢教事初探》 等。
這一切的變化與國家間關係的嬗變是分不開的。新羅緊緊地靠在了唐朝的一邊,使得其與高句麗、百濟相比在政治外交上占了上風。國與國之間之所以能夠密切聯繫,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外交使節的派遣。新羅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頻繁地向唐朝派遣使節。遣唐使也因此成為溝通新羅與唐朝的橋樑,其所擔負的重任在七世紀時...
加強世界史隊伍建設,促進世界史學科繁榮 弘揚主流價值觀,著力研究大問題 名師風範後學楷模——讀《齊世榮史學文集》附錄 叢書信息 陝西師範大學史學叢書 (共189冊), 這套叢書還有 《大唐英雄傳》,《秦漢社會觀念與政治秩序論稿》,《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明代陝西四鎮長城》,《陝西帝王陵》 等。
陝西師範大學池田大作池田香峰子研究中心主任,文科基礎教學部副主任。中國唐史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朝鮮史學會理事;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轄下中韓專家聯合研究委員會中方委員,中韓友好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韓國韓國史研究會海外理事。出版學術專著3部,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專著《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榮獲...
公元6世紀,中國三論、成實之學已傳到朝鮮。新羅統一朝鮮半島時正值中國盛唐,佛教輸入新羅並獲得長足發展。公元8世紀中葉,密宗與淨土宗也在朝鮮流傳起來。直至公元13世紀之後,高麗王朝的佛教進入成熟期,史有“五教二宗”之說,即戒律宗、法相宗、法性宗(三論宗)、華嚴宗、天台宗、寂宗(禪宗)和曹溪宗(知訥...
671年,百濟故地併入新羅。900年,新羅土豪甄萱建立後百濟,但跟扶餘氏的百濟國並無關係。疆域 領土範圍 百濟的發祥地在今韓國漢江下游,3世紀中葉形成國家政權後開始擴張,兼併馬韓其他部落,到4世紀中葉的近肖古王時期統一了馬韓諸部,奠定了百濟疆域的基本範圍,即北至北漢山,東抵小白山脈,西、南至海,包含今...
朝鮮半島從此進入三國時代(高句麗,百濟和新羅)。6世紀高句麗的擴張使高句麗和隋的關係緊張。598年,高句麗攻遼西,引發第一次高句麗與隋的戰爭。不過隋不敵高句麗的大軍。在隨後的612年,613年和614年的戰爭中,隋都沒有勝高句麗。612年,隋對高句麗的戰爭是損失最為嚴重的一次。隋的百萬大軍從陸路和...
同一時間裡,半島對岸的倭國尚未統一,九州的熊襲仍未臣服大和朝廷,但神功皇后卻做出暫討熊襲先征新羅的決定,並且結盟百濟,插手半島事務。高句麗的南下伐濟與倭濟聯盟的伐新產生了巨大了利益碰撞,由此展開了高句麗助新羅抵禦倭濟聯盟的侵擾的系列戰爭,從四世紀末拉開帷幕,直至五世紀中葉才有所緩和。二、好...
由於文獻資料對這一民族的記載很少,這塊刻有1775個漢字的石碑記載的史實比較完整,涉及面廣,而且源於高句麗政權的鼎盛時期,因此對研究高句麗的政治、軍事、文化、制度、傳統和它與新羅、百濟及日本列島的關係都有很重要的意義。事實上,這通價值連城的石碑,卻被荒煙蔓草整整湮沒了十個世紀之久。直到1877年(...
閩南人移居台灣大規模遷移是在1 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台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它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共同的生活和鬥爭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台灣人民的口中。大陸與台灣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灣的父老...
難波宮根據時代不同而分為前期難波宮(七世紀中葉後的孝德、天武朝)和後期難波宮(八世紀前期聖武朝)。前期難波宮,修建有天皇居所內里和處理重要政務、儀式的朝堂院,並於東西配置役所,全都是掘立柱結構。後期難波宮則興建了大極殿和朝堂,並對前期難波宮加以整修。朝鮮 平壤:918年高麗太祖王建推翻弓裔,在高...
統一的新羅在唐帝國律令的影響下,進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權封建國家政治體制;在土地制度上模仿唐的均田制實行丁田制;在文化上向唐派出大批留學生,自覺地吸收唐文化。8世紀日本與新羅曾多次交換使節,但由於日本對新羅採取大國主義姿態,將其當作屬國看待,所以雙方關係惡化。7世紀末靺鞨族首領在今中國吉林敦化縣附近的...
公元9世紀中葉,新羅人金可記從島國高麗出發向大唐長安跋涉而來,他是前來留學參加科舉考試的,在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中他清塵脫俗,才華無法遮擋,很快 他考取了“賓貢進士”,位進士並沒有打算留在長安城等待皇帝任命,而是出了城門上了終南山,唐朝時期長安城朱雀門朝南是南五台,雖然都城的中軸線不再對應子午谷...
百濟僧謙益由中國到中印度專攻梵語和律部,回國時帶回許多梵本加以翻譯和研究,促使律宗在三國迅速傳播;新羅僧惠超,曾踏遍五天竺,著《往五天竺國傳》,介紹了印度及其周邊諸國的地理、交通、文化和風俗,促進了中印文化交流。赴日開宗 朝鮮三國時期的佛教對中國佛教傳入日本起了橋樑作用。6世紀中葉,百濟的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