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學歷,語言程度,專業領域,課程與教學,項目與資助,獲獎與成就,學術職銜,學術聯繫,工作經歷,學術活動與考察,論著目錄,著作,文章,諮詢報告,譯文,古籍整理,編寫,
簡介 學歷 1994年,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UK)東方學系,博士後研究。
王小甫教授 1986--1989年,
北京大學歷史系 博士研究生,1989年7月獲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唐·吐蕃·大食關係史”。
1984--1986年,
北京大學歷史系 碩士研究生,1986年9月轉為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1978--1982年,
北京大學歷史系 中國史專業本科生,1982年畢業並獲學士學位。
語言程度 英語(English):能聽、說、譯、寫。
俄語(Russian):能聽、說、讀、譯。
阿拉伯語(Arabic):專業學習二年、能閱讀、翻譯專業史料。
日語(Japanese):能閱讀專業論著。
藏語(Tibetan):學過一年,能藉助詞典閱讀專業史料。
波斯語(Persian)、維吾爾語(Uyghur):均能藉助詞典閱讀。
專業領域 中國古代史,尤其是隋唐史、中國少數民族史、中國與周邊關係史。
課程與教學 1990~1991學年第二學期開①“古代中西交通史”(助教進修班課程);
1992~1993學年第一學期開②“中國傳統文化專題”(留學生課程);
1994~1995學年第二學期上③“中國古代史(下)”(本系本科生基礎課);
1995~1996學年第二學期上“中國古代史(下)”(本系本科生基礎課);
同學期為歷史系韓國進修生上④“漢語泛讀”;
1996年起招收隋唐史碩士研究生;
1996~1998年接受蘇丹來華博士後研究人員一名;
1996~1997學年第一學期開⑤“隋唐史研究”(研究生課程);
同學年第二學期在韓國
高麗大學 開⑥“古代北方民族與中國政治”、“古代中西交通史”(本科生限選課)和⑦“唐代西域史”(研究生選修課);
1998~1999學年第一學期開⑧“中國與周邊關係史”(本科生選修課);
1998~1999學年第二學期上“隋唐史研究”(研究生課程);
1999~2000學年第二學期上“中國古代史(下)”(古典文獻及考古本科生基礎課)、開“中國古代史學史”(研究生必修課,與人合開);
2000年起招收隋唐史博士研究生及碩士外國留學生;
2000-2001學年第一學期開⑨“隋唐史專題”(本科生選修課);
同學年第二學期上“中國古代史(下)”(文科試驗班基礎課)、“隋唐史研究”(碩士課程班選修課)、“中國古代史研究”(碩士課程班必修課,與人合開);
2001-2002學年第二學期上“中國古代史(下)”(本系本科生基礎課);
2002-2003學年第一學期上“隋唐史專題”(本科生選修課);
同學年第二學期上“隋唐史研究”(研究生選修課);
2003-2004學年第一學期在香港珠海書院上“中國通史”(本科生必修課)、“中西交通史”(研究生選修課);
同學年第二學期開⑾ “唐代典志選讀——《唐六典》”(研究生讀書課);
2004-2005學年第一學期開⑿“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專題”(本科生選修課);
同學年第二學期上“隋唐史專題”(本科生選修課);
同上上“唐代典志研讀——《唐六典》”(研究生選修課)。
2005-2006學年第一學期開⒀“中國民族史名著研讀”(研究生選修課);
同學年第二學期上 ⒁“隋唐五代史研究”(研究生選修課)
2006-2007學年第一學期在德國維爾茲堡大學和
圖賓根大學 開⒂“ 中國邊疆地區史 ”( 漢學系選修課)
同上學年第二學期上“中國邊疆地區史”(全校公選課)
2007-2008學年第一學期上“隋唐五代史專題”(全校公選課)
同上學年第二學期上“唐代典志研讀——《唐六典》”(研究生選修課)
項目與資助 1. 1990年受國家青年社科基金項目資助(成果已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首屆優秀成果專著類三等獎、國家教委第二屆全國高校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特等獎)。
2. 同年受國家教委第三批博士點專項基金資助。
3. 1992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平山郁夫絲路獎學金”資助。
4. 1993年獲英國學術院(The British Academy)王寬誠獎學金資助。
5. 1997年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赴美國哈佛大學留學資助。
6. 1998年獲韓國基金會(the Korea Foundation)1999年韓國研究獎學金資助。
7. 1999年參加北京大學文科重點項目“盛唐工程”。
8. 同年參加北京大學文科重點項目“中華文明史”
9. 2000年獲國家社科基金自選項目資助。
10.2002年獲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規劃重點教材立項資助。
11.2002年主持“三至十四世紀中國歷史的多元文化環境研究”獲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立項。
12.2003年獲教育部文科科研基地重點課題資助。
13.2010年主持“6-10世紀中國的族群凝聚與國家政治體制演進研究”獲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立項。
獲獎與成就 1. 1991年獲“北大青年優秀成果”二等獎。
2. 1992年獲“北大青年科研成果光華安泰獎”。
3. 1993年獲“北大505中國文化獎”學術成果二等獎。
4. 同年被英國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選為1994年米迦勒節學期(Michaelmas Term)海外訪問學者。
5. 1994年獲“北京市高校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中青年優秀成果獎”。
7. 1995年獲國家教委“全國高校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8. 同年獲國家教委“第二屆全國高校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特等獎。
9. 同年所參與編寫《簡明中華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獲“首屆中國辭書獎”一等獎。
10.1996年獲韓國基金會(the Korea Foundation)特別研究獎。
11.1999年獲首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專著類三等獎。
12.2000年獲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13. 2001年獲北京市民族教育第五屆燭光杯獎。
14. 2002年所承擔“中國古代史”(主持人閻步克)被評為北京大學優秀課程。
15. 2002年被遴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平山郁夫絲路獎學金”獲獎人員代表。
16. 2004年所參與編寫《中華文明大視野》(青少年版)(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2年)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本人為其第四、第五冊撰稿人之一)。
17. 2005年所參與編寫《中國歷史》(六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獲國家級教學成 果一等獎(本人為《隋唐宋卷》署名編者之一)。
18. 2006年所撰論文《契丹建國與回鶻文化》(《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獲國家民委首屆(2000-2005年)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論文類二等獎。
19. 2006年所指導馬自力博士論文《中唐文人之社會角色與文學活動—以職事的考察為中心》獲北京大學2006年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二等獎(與中文系袁行霈合作)。
20. 2008年獲北京大學改革三十年文科“百項精品成果獎”。
21.2010年10月《拜火教與突厥興衰》(《歷史研究》2007年第1期)獲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2006—2009年度)優秀論文一等獎。
學術職銜 學術聯繫 英國劍橋大學
聖約翰學院 (St. John's College)終生成員(Life Member)
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
國家留學基金評審專家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評審專家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審專家
北京大學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國學研究》編委
唐研究基金會(The Tang Research Foundation)學術委員會委員、《唐研究》編委
《東方歷史學術文庫》出版評審委員
《東方文化集成·中亞文化編》編委
《新疆通史》編委
北京大學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
工作經歷 2009年8-12月,
龍谷大學 (日本京都)佛教文化研究所訪問研究。
2006年10月-2007年2月,德國維爾茲堡大學、圖賓根大學客座教授。
2003年9月-2004年1月,香港珠海書院客座教授。
1999年7月--9月,韓國
高麗大學 中國學研究所訪問研究員。
1997年8月--1998年6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校區)東亞與太平洋研究中心訪問研究員。
1997年3月--6月,韓國
高麗大學 東洋史學系訪問教授。
1994年10月--12月,英國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米迦勒節學期(Michaelmas Term)海外訪問學者。
1992年8月-1999年6月,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1989年8月--1992年8月,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講師。
1982年9月--1984年7月,新疆社科院中亞所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與考察 1983年9月--10月,與張廣達教授等考察塔里木盆地緣邊各綠州古代文化。
1986年8月--9月,考察中國西北古代交通:從伊犁河谷經天山山地、吐魯番盆地、敦煌、柴達木盆地到西寧。
1993年7月--9月,考察青藏高原通其西北之路:蒙古、西伯利亞(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以及中國新疆西南和西藏阿里地區。
1996年5月, 參加中美合作吐魯番項目考察。
1997年12月6-7日,參加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舉行的“中亞絲綢之路最新研究”國際會議。
1998年2月21日,向在美國印地安那大學布魯明頓分校舉行的“第五屆中央歐亞研究年會”提交題為“中世紀早期西藏高原通其西北之路”的論文(英文)。
同年3月31日,參加在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舉行的“中國歷史上中原王朝與少數民族關係”研討會,並作了題為“歷史上西藏與中原的文化聯繫”的發言(英語)。
同年7月11-12日,向在美國耶魯大學舉行的“第三次絲綢之路國際會議”提交了題為“吐魯番的吐蕃與藏傳佛教遺蹟”的論文摘要(英文)。
1999年8月,考察百濟、新羅歷史遺蹟遺物:韓國公州、扶餘、慶州及東海岸。
1999年12月17-19日,參加“中韓日文化交流與互動國際學術會議”(北京大學),提交論文《也談所謂“黑貂之路”》並作主題發言。
2000年5月21-23日,參加“Freeman 基金會特別研究員上海年會及項目發展研討會”。
2000年6月22-23日,北京大學“波斯語言文學國際研討會”,作題為《伊朗學與東亞歷史文化研究》的發言。
2000年7月, 考察古代東北亞民族與文化會聚線的移動:河北、內蒙古、遼寧毗連地區。
2000年9月21-22日,參加“第5屆亞太地區韓國學國際學術會議”(北京),提交論文《唐朝與新羅關係史論》並發言。
2000年10月6-7日,參加第一屆新羅史國際學術會議(韓國慶州),提交論文《8-9世紀唐朝與新羅關係論》並發言。
2001年3月20日,在
法國遠東學院 歷史文化系列講座發表演講(北京),題目是“隋唐五代燕北地區的民族遷徙與分布”。
2001年8月6日,應邀到國立新加坡大學中文系就“中國史學發展新動向”發表演講。
2001年9-10月, 考察草原之路與北方民間宗教:內蒙古及山西、陝西交界地區。
2002年被遴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平山郁夫絲路獎學金”獲獎代表,出席該組織於同年11月18-21日在西安舉行的慶功大會及聯合國2002文化遺產年與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第30屆年會,發表學術演講並主持討論(英語)。
2002年12月4-8日,應韓國漢城
成均館大學 大東文化研究院的邀請,到該校演講“絲綢之路及其研究近況”。
2003年6月17-22日,赴吉林集安考察高句麗古蹟。
2004年7月19-23日,參加教育部文科重點基地北大中古史中心“唐宋時期的社會流動與社會秩序”項目研討會(北京)並赴山西大同考察,本人提交了《2004年7月20-22日大同考察所得》。
2004年8月3-16日,參加教育部文科重點基地北大中古史中心“3-14世紀中國歷史的多元文化環境研究”項目野外考察團,赴蒙古國考察自然環境與歷史文化的關係。
2004年8月20-22日,參加山東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等單位主辦的“登州港與中韓交流國際學術討論會”(山東蓬萊),發表論文《新羅北界與唐朝遼東》並主持分組討論。
2004年9月1-7日,應北京大地規劃設計研究院之邀,赴西安考察歷史文化遺產的現狀、保護和開發、利用,本人所撰《西安旅遊發展規劃古蹟文物考察報告》已為該發展規劃所採用。
2004年9月24-26日,參加
西北大學文博學院 舉辦的“新時期新史學”學術研討會,該研討會的《座談紀要》已經正式發表在《史學集刊》2004年第4期。
2005年2月1-2日,在烏魯木齊參加《新疆通史》編委會第一次會議。
2005年4月7-9日,參加陝西省文物局與西北大學在西安聯合召開的“唐代日本留學生井真成墓誌學術 研討會”並發表題為“由遣唐使看古代日本對外政策的變化”的論文。4月10日,應邀在
西北大學文博學院 講演,題目是“歷史學科的創新思維”。
2005年4月27-29日,赴西安參加蓮湖區旅遊發展規劃諮詢。
2005年6月4日,參加“近現代東北亞國家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討論會(北京)並發表評論。
2005年6月15-28日,參加教育部文科重點基地北大中古史中心“3-14世紀中國歷史的多元文化環境研究”項目野外考察隊,赴中國東北及朝鮮鹹鏡北道考察渤海國故地歷史遺蹟和環境文化。
2005年7月16-21日,赴內蒙古呼倫貝爾參加“草原文化高層論壇”並考察呼倫貝爾草原和大興安嶺林區歷史民俗(發言摘要載《光明日報》2005年8月9日第十版)。
2005年7月28日-8月1日,赴日本東京參加人民日報社和朝日新聞社共同主辦的“中日文化交流論壇·遣唐使研討會”,提交論文《由遣唐使看古代日本對外政策的變化》並參加研討。(有關報導見《人民日報》2005年7月30日第一版和第三版,《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7月30日第一版和第二版,《環球時報》2005年8月1日第二版;發言摘要載《人民日報》2005年7月31日第七版,日本《朝日新聞》2005年8月13日第二版第4頁)
2005年8月24-27日,赴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參加“
河套文化研討會 ”並作題為“隋唐五代河套的交通與交流”的發言。(有關報導見《光明日報》2005年8月24日第八版,《巴彥淖爾日報》2005年8月26日第一版,《巴彥淖爾晚報》2005年8月26日第一版;發言摘要載《巴彥淖爾日報》2005年8月26日第二版,《巴彥淖爾晚報》2005年8月26日第八版)
2005年10月28日,應邀到北京大學醫學部演講,題目是“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
2006年1月10-12日,在
上海興國賓館 講“隋唐民族與周邊關係”共三講。
2006年6月26-27日,在北京參加“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中韓關係”國際學術討論會,提交論文“中韓關係視野下的《三國史記》撰作”並發言、主持階段討論。
2006年8月12日,在北京參加“內陸亞洲的歷史與社會”
日本大學 —
石河子大學 —北京大學聯合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摘要“古突厥鬥戰神研究”並發言、主持階段討論。
2006年8月25-28日,赴日本京都參加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北大歷史系第5次共同學術討論會,提交論文“拜火宗教與突厥興衰”並發言。
2006年9月9-12日,赴新疆
石河子大學 參加“新疆屯墾與文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第一次學術會議”,在系列學術報告會上作題為“隋唐民族形勢和周邊關係”的演講。
2007年8月9-10日,在北京參加“回憶、思考與展望——紀念全面抗戰爆發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評議。
2008年1月5-6日,在北京參加“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全體會議與分組研討。
2008年3月16-19日,赴新疆
石河子大學 參加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北大歷史系第6次共同學術討論會,提交論文“從草原突厥石人看東西文化交流”,發言並擔任評議。
2008年3月20-23日,赴日本福岡參加“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古代史組研討並考察大野城、水城、太宰府及對馬島。
2008年4月19-24日,在浙江紹興參加“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古代史組中方研討並考察餘姚河姆渡、寧波天一閣等處。
2008年5月4-5日,在濟南參加“中日共同歷史研究”第二次全體會議與分組研討。
2009年8月10日—12月8日,在
龍谷大學 (日本京都)佛教文化研究所訪問研究。
2009年8月22—25日,赴名古屋參加“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北大歷史系第7次共同學術討論會”並作討論發言。
2009年,應聘擔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度一般項目網上通訊評審專家。
2009年10月9日,在日本
龍谷大學 與東洋史研究生座談中國大學古代史研究近況。
2009年10月30日,在日本東京
御茶水女子大學 演講“隋唐時代東亞國際關係問題”。
2009年11月4日,在日本京都大學京大會館向日本唐代史研究會演講“中國中古的族群凝聚——以唐代為中心”。
2009年11月13—17日,赴台灣成功大學(台南)參加“宗教傳播與宗教衝突”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牟羽可汗改宗摩尼教新探”並作大會發言。
2009年11月21日,在日本河合塾京都校舍向該校內藤湖南研究會、東亞研究會、世界史研究會演講“白江口之戰研究新進展——比較中日學界現狀”。
2009年11月27日,在日本
龍谷大學 大宮學舍清和館3樓大廳向該校東洋史研究會演講“吐魯番的吐蕃及藏傳佛教遺蹟”。
2009年12月4日,在日本
龍谷大學 與東洋史研究生座談“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
2010年8月27—28日,在北大參加北大歷史系與日本
駒澤大學 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七世紀東亞國際秩序的形成與中日關係”,並發言,主持階段研討。
2010年11月9—10日,在北大參加第五屆北京大學“伊朗學在中國”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中古內亞與伊朗文化”,並參加研討。
2010年12月18—19日,在北大參加“中日文化交流兩千年: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如何看待日本遣唐使學習中國文化的成就”,並參加研討。
2011年10月3-6日,赴韓國公州參加“第57屆百濟文化節”國際學術大會,並就“古代東亞的佛教與王權”發表評論。
2011年7月28日,在國家圖書館報告廳為“絲綢之路生態文化萬里行”大型文化系列活動演講“絲綢之路與中亞歷史文化”。
2011年9月5日,參加中國社科院舉辦的“中國與伊朗關係國際研討會”,並就“絲綢之路與古代中伊交通”發表評論。
2011年11月11-12日,在北大參加“東亞歷史上區域間的認識與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就“東亞的文化交流和聯絡網”發表評論。
2011年12月12-13日,在北大參加“北京大學-喬治城大學卡布斯蘇丹講席聯合研討會”,並作題為“唐代中阿關係的幾個問題”的發言。
2011年4月27-28日,在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演講“中國歷史上的邊疆民族政策”和“隋唐時代的國際關係問題”。
2011年5月12日下午,在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演講“中國中古的族群凝聚與國家政治體制演進”。
2011年6月26日,在雲南昆明滇池春天溫泉會館為中國文化書院昆明論壇演講“大唐興衰史”。
論著目錄 著作 1. 《天涯若比鄰——中外文化交流史略》(與張廣達教授合著),香港:中華書局,1988年初版。
2. 《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年初版,1995年第二次印刷。有關書評5篇:
①《澳門日報》1993年8月6日;
②《北京大學學報》(哲社)1994年第一期,122~123頁;
③《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第二期,206~207頁;
④美國《中亞雜誌》(Central Asia Journal) 39卷第2期(1995年),326~327頁;
⑤英國《皇家亞洲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3輯6卷1冊(1996年),146~147頁。
3. 《唐朝對突厥的戰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
4. 《中韓關係史·古代卷》(合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6.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7.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國 開明開放》,台北:三民書局,2008年。
8. 《創新與再造:隋唐至明中葉的政治文明》,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年3月。
9. 《中國中古的族群凝聚》,中華書局,2012年8月。
文章 1. 試析《資治通鑑》中關於突厥的記載,《新疆社會科學研究》1983年第18期,1~12頁。
2. 從回鶻西遷到黑汗王朝,《新疆社會科學研究》1984年第14期,1~13頁;後被收入《西北民族文叢》第二輯(1984年),94~108頁。
3. 試論碎葉城與八喇沙袞城的興替,《中亞研究資料》1984年第1期,37~43頁。
4. 中亞研究書目介紹(之一,與張廣達教授合撰),《中亞研究資料》1984年第3期,70~73頁。
5. 同上之二,同上刊1984年第4期,76~81頁。
6. 同上之三,同上刊1985年第1期,64~68頁。
7. 穆格山城堡遺址,《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341~342頁。
8. 先秦我國西北的塞種,《西北史地》1987年第1期,57~64頁。
9. 古代遊牧部族入侵農耕地區問題的研究,《史學情報》1988年第3期,80~82頁。
10. 西藏——新疆間最早的交通路線,《北京大學校刊》(學術理論副刊)第7期(1989年3月),第三版。
11. 新—藏古道的地名考察,《地名知識》1989年第6期,33~35頁。
12. 引言(論倫理道德),姚鵬等人主編《東方思想寶庫》第2部分,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0年,208~210頁。
13. 安史之亂後西域形勢及唐軍的堅守,《敦煌研究》1990年第4期,57~63頁。
14. 劉郁〈西使記〉不明地理考,《中亞學刊》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99~213頁。
15. 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博士論文摘要),陳慶英主編《藏學研究論叢》第三輯,拉薩: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1年,127~160頁。
16. 唐初安西四鎮的棄置,《歷史研究》1991年第4期,117~128頁。
17. “弓月”名義考,李諍等人主編《季羨林教授八十華誕紀念論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351~363頁。
18. 論安西四鎮焉耆與碎葉的交替,《北京大學學報》1991年第6期,95~104頁。
19. 古藏文Kog(gog) yul為俱位考,《民族語文》1992年第6期,61~67頁。
20. 盛唐與吐蕃在西域的較量(720~755年),《新疆大學學報》 (哲社) 1992年第4期,70~77頁。
21. 弓月部落考,拙著《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附錄貳,243~256頁。
22. 四鎮都督府領州名稱及地望略考,同上書附錄肆,266~269頁。
23. 〈新唐書〉點校疑誤舉例,周紹良等人編輯《周一良先生八十生日紀念論文集》,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3年,93~101頁。
24. 對〈劍橋大學中國學的歷史與現狀〉一文的補正,《 中國史研究動態》1995年第10期,20~24頁。
25. 獎掖後進 不遺餘力,《人格的魅力——名人學者談季羨林》,延吉:
延邊大學出版社 ,1996年,209~216頁。
26. 我對隋唐與周邊關係史的研究,胡戟主編《唐研究縱橫談》,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6年,40~49頁。
27. 客觀反映我國西域研究現狀——評〈西域考察與研究〉,《北大史學》第4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76~295頁。
28. 七、八世紀之交吐蕃入西域之路,田餘慶主編《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4~85頁;後又收入北京大學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編《北京大學百年國學文粹·史學卷》,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年,707-717頁。
29. 隋初與高句麗及東北諸族關係試探——以高寶寧據營州為中心,《國學研究》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157~176頁。
30. 朝鮮為“來朝之韓”說,《“中日韓三國關係與東北亞的和平發展”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環日本海論叢第13號),新瀉大學環日本海研究會,1998年1月,74~80頁;後收入拙編《盛唐時代與東北亞政局》附錄,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3年。
31. 文成公主與松贊乾布,袁行霈主編《中華文明之光》第二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75-89頁。
32. 南詔的文化成就,同上書,234-249頁。
33. 回紇的文化成就,同上書,250-265頁。
34. 回憶鄧廣銘先生,《仰止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450-458頁。
35. 試論北齊之亡,《學術集林》卷16,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年,120-160頁。此文又改題為“試論北齊統治者內部的鮮、漢鬥爭”,被收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合編《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手冊·文史哲卷 》歷史學分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年8月,54-73頁。
36. 疑義相與析——答薛宗正先生,《北大史學》第6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261-271頁。
37. 《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簡介,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編《首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評獎獲獎成果簡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761-769頁。
38. 唐朝與新羅關係史論——兼論統一新羅在東亞世界中的地位,《唐研究》第六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55-171頁。
39. 七至十世紀西藏高原通其西北之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研究獎學金”資助考察報告,《春史卞麟錫教授停年紀念論叢》,釜山: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12月,305-321頁。
40. “黑貂之路”質疑——古代東北亞與世界文化聯繫之我見,《 歷史研究 》2001年第3期,81-90頁。
41. 唐與吐蕃戰爭,《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增補本條目,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2年,462-464頁。
42. 唐與大食戰爭,同上書,462頁。
43. The Silk Roads Not Lines, but a Web. UNESCO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Silk Roads 2002 , Presentation Paper, Organized by UNESCO, November 18 to 20, 2002, pp.198-205.
44. 總論:隋唐五代東北亞政治關係大勢,拙編《盛唐時代與東北亞政局》,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3年,1-33頁。
45. 白江口之戰相關史地考論,同上書,343-354頁。
46. 隋唐五代燕北地區的民族遷徙與分布——2000年暑期考察的初步報告,同上書426-438頁。
47. 2001年秋季華北考察簡報(附英文),同上書,439-443頁。
48. 契丹建國與回鶻文化,《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186-202頁。
49. 絲路是一張網,《生命世界》2005年第2期,27頁。
50. 新羅北界與唐朝遼東,《史學集刊》2005年第3期,41-47頁。後收入陳尚勝主編《登州港與中韓交流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312-27頁。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5年第6期,56-61頁。
51. 序二,馬自力著《中唐文人之社會角色與文學活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序文3-5頁。
52. 由遣唐使看古代日本對外政策的變化,《周秦漢唐文化研究》第4輯,
三秦出版社 ,2006年3月,174-180頁。
53. 隋唐五代河套的交通與交流,王建平主編《河套文化論文集》,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90-102頁。
54. 拜火教與突厥興衰,《歷史研究》2007年第1期,24-40頁。日譯文《拝火教と突厥の盛衰》(河上 洋譯),收在《研究論集》第4集,名古屋: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2007年6月,33-47頁。
55. 中韓關係視野下的《三國史記》撰作,
北京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 編《韓國學論文集》第16輯,遼寧民族出版社,2007年,1-6頁。
56. 板凳寧坐十年冷——回憶我在北大上學,趙為民、郭俊玲主編《精神的魅力·2008》,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200-206頁。
57.《鬥戰神、拜火宗教與突厥興衰》,《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5月5日第7版。
58.《蒙古崛興與政治文化》,《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9年第3期,121-135頁。
59.《從草原突厥石人看東西文化交流》,《國學研究》第23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1-20頁。
60.《草原地帶の突厥石人から見た?|西文化交流》(日譯文)(高木尚子譯),收在《研究論集》第6集,名古屋: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2009年,45-63頁。
61.《文化整合與吐蕃崛興》,《歷史研究》2009年第4期,15-33頁。
62.《回鶻改宗摩尼教新探》,《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10年第4期,88—106頁。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10年第6期41—59頁全文轉載。
63.《封常清伐大勃律之路》,《張廣達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557—580頁。
64.《唐五代北邊的內外之際與國家認同》,《唐研究》第十六卷,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年12月,1-25頁。該項成果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1年第6期80-81頁摘要轉載。
65.《八世紀東亞歷史的構造》,[韓]李基東、延敏洙主編《八世紀東亞的歷史狀況》,首爾:東北亞歷史財團,2011年8月,77-109頁。
66.《中古波斯宗教與東亞政治文化》,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編:《輿地、考古與史學新說——李孝聰教授榮休紀念論文集》,中華書局,2012年6月。
諮詢報告 1、西安歷史文化與文物古蹟保護專題研究報告(修訂稿),《西安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大綱》附屬檔案,北京
大地風景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西安市旅遊局,2005年3月。
譯文 1. 國內外有關東土耳克斯坦古代歷史文化的研究(譯自俄文),《中亞研究資料》1983年第1期,26~35頁。
2. 塔米姆·伊本·巴赫爾回鶻遊記(譯自英文),《中亞研究資料》1983年第3期,62~64頁。
3. 加爾迪齊著〈記述的裝飾〉摘要(譯自俄文),《西北史地》1983年第4期,104~115頁。
4. 紀念巴托爾德學術報告會(譯自俄文),《 中亞文化研究協會通訊》第4期(1986年),16~19頁。
5. 東方文獻主編部1986年工作計畫(譯自俄文),《中亞文化研究協會通訊》第4期(1986年),20頁。
6. 論中央歐亞(譯自英文),[美]丹尼斯·塞諾著、
北京大學歷史系 民族史教研室譯《丹尼斯·塞諾內亞研究文選》,中華書局,2006年,1-24頁。
古籍整理 1. 《新唐書》(簡體橫排二十六史之一),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年。
2. 《中國名著選譯叢書三編——〈新唐書〉卷》,香港:錦繡出版公司,1997年。
編寫 1. 丁守和主編《中華文化辭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本人與編委張廣達教授合撰了其中第25章“中外文化交流”。
2. 姚鵬等人主編《東方思想寶庫》,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0年。本人作為編委之一,主持編寫了其中第2部分“倫理道德”。
3. 吳小如等主編《365天中外名人大事辭典》,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1992年。本人作為編委之一,主持編寫了其中隋唐五代史部分。
4. 戴逸主編《二十六史大辭典》,長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3年。本人作為編委之一,主持編寫了其中事件、人物兩卷的隋唐五代部分,以及典章制度卷的方域編。【本書已獲中宣部1994年“
五個一工程 ”獎】
5. 侯仁之主編《黃河文化》,北京:華藝出版社,1994年。本人作為編委之一,負責編寫了其中的古代中外文化交流部分。
6. 《簡明中華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本人作為編者之一,負責編寫了其中有關民族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條目。【本書於1994年獲“首屆中國辭書獎”一等獎】
7. 劉化綿等主編《中華風雲人物通覽》,武漢:武漢出版社,1996年。本人作為分卷主編,主持編寫了第4冊即隋唐卷。
8. 張豈之等主編《中國歷史·隋唐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本人作為署名編者之一,撰寫了其中的第五章《隋唐五代的民族關係》。
9. 胡戟等主編《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本人作為編委之一,撰寫了其政治卷的第七章《內地與周邊民族》。
10. 袁行霈主編《中華文明大視野》(青少年版),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2年。本人為其第四、第五冊撰稿人之一。【本書於2004年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
11. 袁行霈等主編《中華文明史》第三卷,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4月。本人為第一、三兩章及第七章第一節史學部分的執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