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達爾效應
- 外文名:Tyndall effect
- 別名:丁鐸爾現象、丁鐸爾效應
- 命名者:約翰·丁達爾
- 時間:1869年
- 實際套用:用於膠體與溶液的鑑別
- 現象名稱:樹林現象、膠體現象、暗室現象
命名始源
產生原因
實際套用
實驗例證
丁達爾現象
![左為CuSO4溶液,右為Fe(OH)3溶膠 左為CuSO4溶液,右為Fe(OH)3溶膠](/img/0/ada/1kDO1MDNxQGMkFjZ4UjM0cTYjVTN2UG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膠體現象
暗室現象
![自然中的丁達爾現象 自然中的丁達爾現象](/img/e/f07/5IGO0QmZ2IWZ5cDMjlzNwEGZmRTN4MG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樹林現象
![城市中的丁達爾現象 城市中的丁達爾現象](/img/9/eb5/QO2gTY0IjNmNjNiZTOwUmYmhDN0EWN2gjYjJ2NhN2NkNjZjBTZwMz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耶穌光
![耶穌光 耶穌光](/img/4/7fe/gZiZTOxQmNzcTZ0UzYlR2NjRjZzcDMlNWMwkzM5UWMwATMkhTOkR2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丁鐸爾效應一般指本詞條
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象,也叫丁達爾效應(Tyndall effect)或者丁鐸爾現象、丁澤爾...
這種分散體系有很大的相界面,很易破壞而聚沉且不能復原,其特性是不穩定性、不可逆性、不均勻性和特有的分散度。具有布朗運動、丁鐸爾效應和電泳、電滲等現象。
10.2.1丁鐸爾效應28610.2.2瑞利(Rayleigh)公式28610.3溶膠的動力學性質28810.3.1布朗運動28810.3.2擴散運動28810.3.3沉降和沉降平衡289...
2.4.1丁鐸爾效應 2.4.2瑞利散射原理 2.4.3散射光的檢測 2.5膠體的電動現象 2.5.1膠體表面電荷的來源 2.5.2擴散雙電層 2.5.3膠體電泳與電滲 2.6高濃度膠體懸...
5.4.1丁鐸爾效應965.4.2二甲酚橙檢驗975.4.3電導滴定975.4.4溶水量和最大溶水量的測定975.4.5相區變化的觀測985.4.6微乳液的量熱滴定和光譜研究985.5與...
6.4.1 丁鐸爾效應 133 6.4.2 瑞利散射定律 134 6.5 溶膠的電性質 135 6.5.1 電動現象 135 6.5.2 膠體粒子帶電的原因 136 6.5.3 膠體粒子的雙電層...
丁鐸爾效應 【丿】 幾率 幾率密度 幾何異構 人造毛 人造革 人造棉 人造元素 人造石油 八隅體 八隅規則 三畫 【一】 乾冰 乾餾 乾電池 乾燥劑 乾燥器 乾法...
1、光學性質:丁鐸爾效應2、電學性質:界面動電現象3、運動學性質:布朗運動4、穩定性:熱學不穩定體系溶膠對電解質特別敏感,加入親水性高分子溶液,使溶膠劑具親水...
1939年,K.卡勒首次利用丁鐸爾效應直接測量海水中懸浮物的含量,1953年,N.G.傑爾洛夫套用光學方法測定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紅海和地中海的懸浮物的時空分布。
小尺寸,大效應/16會發七色光的“點”/18生活中的丁鐸爾現象/20燒開水,打銀器/22感應出來的磁場/24霧霾與納米/26霧霾里的丁鐸爾效應/28...
9.3溶膠的光學性質330 9.3.1丁鐸爾效應330 9.3.2瑞利公式330 9.4溶膠的動力學性質331 9.4.1布朗運動331 9.4.2擴散332 9.4.3沉降和沉降平衡332 ...
一、丁鐸爾效應與光散射二、靜態光散射的測量三、動態光散射及其測量四、光散射的套用第三節 膠體的電學性質一、帶電的膠體粒子二、電動現象...
1939年,K.卡勒首次利用丁鐸爾效應直接測量海水中懸浮物的含量,1953年,N.G.傑爾洛夫套用光學方法測定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紅海和地中海的懸浮物的時空分布。
B.41夕陽的色彩:丁鐸爾效應 B.42一種古老的膠體:墨汁 B.43罐裝熱量:酒精凝膠 B.44“黏泥”:聚乙烯醇與硼砂的凝膠化 B.45振盪下的流動:搖溶現象和剪下變...
一、丁鐸爾效應與光散射66二、靜態光散射的測量68三、動態光散射及其測量68四、光散射的套用68第三節膠體的電學性質70一、帶電的膠體粒子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