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智力

一般智力是1904年在心理學領域中,為了解決對智力發育遲滯兒童進行特殊教育的實際問題,法國教育管理部門支持了智力測驗的研究,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智力量表——比奈西蒙兒童智力測驗量表。1918年,美國修訂比奈西蒙智力量表時提出了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的概念。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有數十種智力量表問世,對智力的定義和分類也是多種多樣。1904年斯皮爾曼(Spearman)提出一般智力(g因子)的概念,它代表構成智商(IQ)的各種能力中的一般和共同的N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般智力
  • 適用領域:心理學領域
  • 提出時間:1904年
  • 主要適用症:解決對智力發育遲滯兒童進行特殊教育的實際問題
校園環境
現代智力測驗的兩大主要起源,比奈測驗(1905)和韋氏智力測驗(1939)都試圖測驗出一般智力,在理論上,它應該與教育和環境閃素無關,對每個正常成年人是恆定的。實際上,絕大多數智力測驗不僅測定一般智力,也測定其他一些更特殊的能力。一般智力的理論與當前許多智力測驗方法的發展已經分道揚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