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
- 開始時間:2003年3月
- 首屆舉辦地:清華大學
- 成員數量:12所
簡介,成員大學,歷屆會議,2003年4月,清華大學,2004年4月,上海交通大學,2005年5月,南京大學,2006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8月,哈爾濱工業大學,2008年10月,浙江大學,2009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學,2010年10月,復旦大學,2011年8月,北京大學,2012年10月,浙江大學,2013年10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10月,清華大學,
簡介
研討會於2003年在清華大學舉辦了首屆,以後每年召開一次,由各校輪流承辦,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國防科工委、中國科學院負責人和各大學校長帶隊出席。九所成員大學被認為是中國大陸的頂尖大學、常春藤盟校。
成員大學
研討會的九所成員大學是中國國家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首批入選985工程、211工程的大學。在全國高校中,它們的數量占1%,而長江特聘教授占高校總數的一半以上,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超過60%,重點實驗室約占近50%,年科研經費約占1/3,在校碩士生占20%,博士生占30%。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復旦大學
浙江大學
南京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九校中前七所為教育部直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隸屬中國科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隸屬國防科工委,同時後七所為與所在省市共建高校。
歷屆會議
2003年4月,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
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
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廈門大學、華南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
2004年4月,上海交通大學
北京大學校長,清華大學校長,復旦大學校長,浙江大學校長,南京大學校長,上海交通大學書記馬德秀、校長謝繩武,西安交通大學校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朱清時,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
2005年5月,南京大學
江蘇省副省長王湛
北京大學校長,清華大學校長,復旦大學校長,浙江大學校長,南京大學校長蔣樹聲,上海交通大學校長,西安交通大學校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
2006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北京大學副校長張國有,清華大學副校長康克軍,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張一華,浙江大學校長楊衛、常務副校長倪明江,南京大學校長陳駿,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馬德秀,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鄭南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郭傳傑、校長朱清時,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王樹國
2007年8月,哈爾濱工業大學
2008年10月,浙江大學
-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傑、復旦大學校長王生洪、浙江大學校長楊衛、南京大學校長陳駿、中國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許武、校長侯建國、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王樹國、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鄭南寧
- 澳大利亞八校聯盟秘書長Michael Gallagher
2009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學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 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秦紹德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傑 浙江大學校長楊衛 南京大學副校長程崇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侯建國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王樹國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鄭南寧
2009年10月9日,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的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上,經過充分研討,友好協商,一致同意按照“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原則,簽訂《一流大學人才培養合作與交流協定書》,共同培養拔尖人才,這標誌著人才培養戰略發展中的強強聯合進入前所未有的嶄新階段。根據協定書,9所首批“985工程”建設高校(中文簡稱9校,英文簡稱C9)將不斷加強深層次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優質辦學資源互補優勢,發揮人才培養中的示範與引領作用。
2010年10月,復旦大學
10月11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9所國內高水平大學的負責人,圍繞“世界一流大學的中國模式”主題展開深入探討。上海市委副書記殷一璀出席歡迎晚宴並致辭。副市長沈曉明出席開幕式。
本次研討會特別邀請了國務院學位辦副主任郭新立,作題為 《以教育規劃綱要精神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報告,還邀請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澳大利亞部分一流大學的校長參加。研討會後,國內九所大學和澳大利亞八所高水平大學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
2011年8月,北京大學
8月12日,由北京大學承辦的“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2011”在深圳舉行。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司副司長賈德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郭新立,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王樹國,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傑,南京大學校長陳駿,浙江大學校長楊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侯建國,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鄭南寧以及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出席了本次會議。澳大利亞八校聯盟(Go8)主席、昆士蘭大學校長保羅·格林菲爾德(Paul Greenfield)也應邀出席會議。
2012年10月,浙江大學
10月8日上午,以“面向2020的協同創新道路”為主題的“2012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在浙江大學開幕。來自C9和Go8、AAU、LERU等中外大學聯盟的高校領導相聚浙大,共同交流、探討協同創新之路和中外大學聯盟的發展與合作。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夏寶龍,教育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杜玉波,浙江大學黨委書記金德水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浙江大學校長楊衛主持開幕式。
2013年10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承辦的“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2013”今天在合肥舉行。中國科大校長侯建國主持開幕式,他對參加會議的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各級領導和兄弟院校一直以來對中國科大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會議期間,中國首批九所“985”大學(C9)校長或校長代表,與美國大學聯盟(AAU)、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LERU)、澳大利亞八校聯盟(Go8)的負責人,共同簽署了旨在闡釋現代研究型大學的主要特徵與使命的《合肥宣言》。
《合肥宣言》從全面追求卓越、開展具有深度和廣度的重大科研工作、源源不斷地輸出值得尊敬的畢業生、堅持科研誠信和相關道德準則的最高標準、有責任地行使學術自由、支持地區和國家的發展為國際健康發展做出貢獻等方面提出了研究型大學的十項特質。
通過共同簽署本宣言,四個大學組織機構承諾:共同推進和維護這些研究型大學特質;與自身組織內的成員大學合作,以確保這些特性的實現;在高等教育政策的發展過程中,推進這些特性的核心價值。
2014年10月,清華大學
10月9日,“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2014暨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在清華主樓接待廳舉行。9所首批獲得“985工程”支持的高校和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學校負責人,圍繞“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的一流大學建設”這一主題展開廣泛而深入的研討。
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主持開幕式。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瞿振元,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會長、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傑先後致辭。教育部部長助理、黨組成員林蕙青作了特邀報告。
陳旭在致辭中說,從2003年開始,首批得到“985工程”支持的9所大學輪流主辦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圍繞著我國一流大學建設面臨的重要問題進行深入研討,發揮集聚效應,啟迪領導智慧,已成為一流大學建設的重要交流平台,也對凝聚社會共識、爭取各方支持發揮了積極作用。當前,如何兼顧公平和效率,如何既承擔好社會責任、又著力提高辦學質量,如何確立研究型大學定位、創新發展模式和深化綜合改革等,是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建設一流大學需要深入思考和認真研究的重大問題。希望以本次研討會為契機,大家充分貢獻思考和智慧,凝聚改革發展共識,更好地引領我國的一流大學建設。
瞿振元表示,十八大以來,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成為黨和國家對教育改革發展的新要求。首批得到“985工程”支持的9所大學是高等學校的排頭兵和領頭雁,在學科建設、人才資源等多方面都具備顯著優勢,在高等教育面臨深刻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對新使命和新任務,希望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的一流大學建設道路上繼續走在前列,充分發揮好一流大學的引領和示範作用。高等教育學會將一如既往的支持9所大學開展各項工作,做好相應服務保障工作。
張傑回顧了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發展歷程,表達了對為中國高等教育不斷奮鬥與創新的中國大學校長們的敬意。他表示,大學校長聯誼會成立至今,為高校校長分享經驗、發展友誼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相信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國一流大學建設會取得更大成果,中國高等教育事業將取得長足發展。
特邀報告中,林蕙青表示,如何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行一流大學建設,是我們在這一特定國情和發展階段建設一流大學必須回答好的重大課題,必須深入研究、探索、創造出自己的道路模式。林蕙青圍繞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總體考慮、建設目標、重點任務和機制部署,國家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對一流大學提出的任務,以及加強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樹立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建設、鼓勵創新創業文化作了重點闡述。
與會的高校負責人圍繞“大學的分類管理與研究型大學定位”、“新高考方案下的社會公平與大學責任”和“創新驅動發展與大學的創意創新創業教育”3個分主題作了專題發言。
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在題為“大眾化階段的一流大學建設”的發言中指出,我國是第一個進入大眾化階段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國家,高等教育大眾化既要注重公平、提高普及率,又要促進競爭、提高質量,這給建設一流大學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需要轉變政府投入模式和大學建設模式,發揮一流大學的領跑作用,帶動整個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升。
圍繞大學的分類管理與研究型大學定位,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傑、香港大學副校長譚廣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侯建國分別作了“深化分類發展改革,構建一流師資隊伍”、“研究型大學的定位”和“協同與開放時代的研究型大學”的專題報告。大家表示,在新形勢在推進一流大學建設,需要重新思考大學分類的重要性,深化分類發展改革,不斷提升研究型大學的競爭力。同時,研究型大學應更加深入地思考各自的優勢和特色所在,堅守核心價值,以開放的意識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改革創新模式,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並在辦學過程充分體現教育公平。南京大學校長陳駿、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周玉、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吳志攀、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和浙江大學校長林建華分別闡述了所在學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和實踐。校長們指出,創新教育是研究型大學的重要使命,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造激情和創新能力為主要目標和基本價值取向的綜合活動;創業教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為教育的“第三本護照”,被賦予了與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高校應及時轉變以往單純的學術型人才的培養思路,拓展人才培養模式,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努力發展創新創業教。同時,高校要積極爭取社會各界更多的支持,探索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途徑,努力發展創新創業教育。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結合復旦大學的思考與實踐,作了題為“新高考方案下的社會公平與大學責任”的專題報告,圍繞如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做了闡述。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相關負責人參加了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