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2006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一九八四》是2006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 喬治·歐威爾,譯者是董樂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九八四
  • 作者:喬治·歐威爾
  • 譯者:董樂山
  • 出版時間:2006年8月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頁數:283 頁
  • ISBN:9787532739974
  • 定價:13 元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一九八四》是奧威爾的傳世之作,堪稱世界文壇上最著名的反烏托邦、反極權的政治諷喻小說。他在小說中他創造的“老大哥”、“雙重思想”、“新話”等辭彙都已收入權威的英語詞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奧威爾式”(Orwellian)、“奧威爾主義”(Orwellism)這樣的通用辭彙,不斷出現在報導國際新聞的記者筆下,足見其作品在英語國家影響之深遠。

作者簡介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 1903-1950),英國作家。本名埃里克·亞瑟·布萊爾(Eric Arthur Blair),生於印度,父親為殖民地官員。14歲考入伊頓公學,獲取獎學金。1921從伊頓公學畢業後考取公職,到緬甸作了一名帝國警察,在那裡,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慘生活刺激了奧威爾的良知。他1927年辭職,後來寫下與此段經歷有關的《絞刑》(A Hanging, 1931),《緬甸歲月》(Burmese Days, 1934)和《獵象記》(Shooting an Elephant, 1936)這些紀實性作品。
1928年1月回國後,奧威爾深入到社會底層,四處漂泊流落。在巴黎、倫敦兩地,當過洗盤子的雜工,住過貧民窟,常常混跡在流浪漢和乞丐之中。次年,寫下了關於這段經歷的紀實性作品《巴黎倫敦落魄記》(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 1933),真切地描述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的苦難。正是在為這部作品署名時,他用了“喬治·歐威爾”這一筆名。
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同年年底,奧威爾與新婚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於保衛共和政府的戰鬥。奧威爾在前線擔任少尉,喉部曾受重傷。他為記述西班牙內戰而寫的《向卡特洛尼亞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 1938)一書,後來成為關於這場內戰的一部權威性文獻。
西班牙左翼共和政府的內部分裂,致使戰爭失利,而奧威爾差一點喪身在共和政府內部黨派之爭的傾軋中。這個慘痛的經驗對他影響巨大。他曾說自己“從1930年起就是一個社會主義者了”,而這時候,他又開始考慮“捍衛民主社會主義”的問題了。這個思想出發點,一直影響到他後期的影響最廣的兩部名作——《動物農場》和《1984》的創作。
1950年1月,奧威爾病逝,終年46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