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的創製歷程》是一本202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詩經》的創製歷程
- 作者:李山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22年7月
- 頁數:467 頁
- 定價:88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101157819
《《詩經》的創製歷程》是一本202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山。
《《詩經》的創製歷程》是一本202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山。 內容簡介本書是作者在吸收學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詩經》一些篇章作品進行年代判斷,其論證方法主要有三:一、記載有相關內容的文獻,二、作品本身的風格差...
根據李山教授考證,這幾篇其實都是西周中期的祭文(見《〈詩經〉創製的歷程》)。祭祀最主要的是心誠,因此,這些祭文中所講述的一些事跡是可以作為史實依據的。當然同時也要注意,其中必然也有周天子粉飾自己統治之詞。比如,周人的祖先姜嫄感而受孕等,這些本不可信,實為統治者強調權自天授之言。但《生民》里說...
藉助這些,本書將再作一次重回“詩經世界”的新旅,精選其中一百一十篇佳作——重新審讀其字句、篇章,重新考訂其創製年代,勾勒其禮樂背景,體味其文化意蘊,欣賞其藝術風雅,考察其歌唱方式……一言以蔽之,讓古老詩篇的豐厚與粹美,流向大眾心田。力求將《詩經》的曼妙美好再次直觀而動人地呈現於世人面前。本書...
如《左傳莊公十九年》 “水昏而正栽”。先秦古籍中談到天象時所說的火也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恆星中的大火,特指心宿二,在西方則天蠍座的α星,如《詩經》中的“七月流火”。二、二十八宿、四象 古人觀測日月五星的運行是以恆星為背景的,因為恆星相互間的位置相對穩定不變,可以用它們來做日月五星運行...
從商代到周代,音樂集中在《詩經》中。所以,從聖賢以下,大多通曉音樂。譬如伏羲氏減瑟、周文王足琴、孔子擊磬、子路彈瑟、漢高祖擊築、漢元帝吹簫。漢高祖初年,叔孫通因襲秦人制定了漢代宗廟裡所使用的音樂。迎神於廟門時,奏《嘉至》樂,如同古代迎神時所奏的音樂。皇帝進入宗廟,奏《永至》樂,以合...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彼月而食則維其常,此日而食,於何不臧?”《詩經·小雅》中的這段話,不但記錄了一次日食,而且表明那時已經以日月相會(朔)作為一個月的開始。一些人認為,這次日食發生在周幽王六年,即公元前776年,也有人認為發生在周平王三十六年,即公元前735年。《詩經》中還有許多...
”現仍有《詩經》詩句在湖北一帶盛傳 中國河北人說尹吉甫是西周封鉅(今河北滄州南皮)人的依據是---尹吉甫在滄州南皮今碑文尚存。尹吉甫墓位於河北滄州南皮縣城東3公里處,現墓封土很小,墓碑現存於縣文保所。文武兼備,是周朝有名的“文以附眾,武以威敵”的賢臣,死後葬於此地,專家多次考證,以及有關史料...
中華八千年文明史上,曆法最早源於《伏羲女媧歷》(《聖太一天曆》),其後千年有神農炎帝《連三歷》,其後軒轅黃帝《六合曆》(《黃帝紀元歷》)以及《夏曆》等。中華傳承曆法是中華八千年歷史的時間坐標。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華文明敬天信仰和法祖歷史的雙核心。三皇 據《尚書》《詩經》《逸周書》《左傳》等古...
弟子甚多,以韓非、李斯和漢初傳授《詩經》之浮丘伯最著名。出身儒家,尊崇孔子,又廣泛吸取各家精華。其思想「近於法家」,「又有近於墨家者言」(傅山《荀子評註》手稿)。對先秦哲學進行總結。批評天人合一和世俗迷信,強調「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反對孟子的「性善論」,主張「性惡論」。認為人性即人...
詩經是貴族創製——繼承古代士大夫高貴的人文精神與高雅的審美情趣——高貴靈魂的基本特徵——真正的詩 第二章 器識與胸襟 情感、器識、胸襟與文藝創作——胸襟是什麼——兩種偽胸襟 第三章 體性與門徑 詩詞體性的三個特徵——學詩的門徑——不可只盯唐宋,須學晚清 第二編 詩說 第四章 聲韻與格律 什麼是...
②率賓:出自《詩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譯文】 他們愛撫、體恤老百姓,使四方各族人俯首稱臣。普天之下都統一成了一個整體,所有的老百姓都服服貼貼地歸順於他的統治。鳴鳳在竹,白駒①食場。化被②草木,賴及萬方。【注釋】①駒(jū):小馬。②被(pī):通“披”,覆蓋...
李山,文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師從啟功、聶石樵、夏傳才等學界耆宿。在中國古代文學和中國文化史領域皆有研省,尤以《詩經》研究成就斐然。曾出版《詩經的文化精神》《詩經析讀》《中國文化史》《西周禮樂文明的精神建構》《〈詩經〉的創製歷程》等多部專著,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在學界有...
《律音匯考》以復原古樂為方向,結合《周禮》、《尚書》、《詩經》等內容,熔歌、舞、禮、樂於一爐編纂而成,最末以琴瑟譜復原演奏《詩經》原文,是當時的一大創舉。邱之睦祖籍瀏陽太平鄉水圍村,自幼有志音韻之學,他感到古樂流傳失律,紛雜亂章。遂棄科考仕途專心於古樂的研製,他從茫茫書海中找到了朱熹...
他要在極其廣闊的規模上,展現自己大半生追求理想美政的歷程,和在這一鬥爭中所經歷的歡樂、憂慮、痛苦和失望。這樣繁複的生活內容和豐富的思想感情,在短短十幾句、幾十句的篇章中,是怎么也容納不下了。為此,屈原一面從《詩經》中那些已經突破了抒情短章體制的詩歌吸取成功的經驗,一面又將戰國以來縱橫家們鋪陳...
被人們稱之為讀書岩的這個岩洞,那時候洞外灌木雜草叢生,洞內陰森潮濕,不時還有蝙蝠、石燕、小麻蛇出沒,李郃視而不見,自顧聚精會神地讀“子曰”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以及《詩經》《易經》《尚書》《禮記》《春秋》四書五經等等書籍,背得滾瓜爛熟。讀書之餘,在...
四 《夏小正》、甲骨卜辭、《詩經》等資料里反映的科學知識 商代、西周的數學知識 夏、商、周的天文曆法知識 夏、商、周的生物、物候、氣象、地學知識 夏、商、周的醫藥知識 五 《夏小正》、甲骨卜辭、《詩經》等資料里反映的農業生產和技術 夏、商的農業生產和技術 西周的農業生產規模 西周的農業耕作制度 西周...
《詩經》《書經》中述說殷中宗和殷高宗,都列於大雅;少康功績美行超過了二宗,列在大雅是明確的。少康更優秀,應當像您說的那樣。”崔贊、鐘毓、虞松等人議論道:“少康雖然積累了仁德,但向上承蒙了大禹遺留下的恩澤和幸福,在內有虞、仍的援助,在外有靡、艾的幫助。寒浞邪惡,不對百姓施行德政,澆、豷沒有...
曹植自小非常聰慧,才十歲出頭,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及先秦兩漢辭賦,諸子百家也曾廣泛涉獵。他思路快捷,談鋒健銳,進見曹操時每被提問常常應聲而對,脫口成章。再加之性情坦率自然,不講究莊重的儀容,車馬服飾,不追求華艷、富麗,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漸漸地,曹操開始把愛心轉移到曹植身上。建安十一...
繼《詩經》三百篇之後,在中國文學史上放射出萬丈光芒的詩歌就是“楚辭”。“楚辭”主要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作品,是他在學習民歌的基礎上創造的新詩體。由於戰國時代社會的根本變化,私人著書的風氣大盛。 我們習慣向來是“風”、“騷”並稱的,“風”指十五國風,代表《詩經》,“騷”指《離騷》,代表楚辭...
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就像地下的養分,一直滋養著我們的生活之樹。前幾年我們常提的“與時共進”就是出自《周易》。近幾年我們提倡的“和諧”社會就是出自於《詩經》。而我們常說的“小康”則是出自於《禮記》。至聖孔子對人生三件大事的思考依舊是我們人生的指南。《論語》開篇第一句便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史書記載,她出世五月即能言,四歲讀《詩經》,八歲會寫 文章。父親徐孝德讓她仿照《離騷》寫一篇騷體詩,她寫了《擬小山篇》,詞甚典美,曰:“仰幽岩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 [5] (P3472)自此,她“徧涉經史,手不釋卷”。太宗聞知她的才名,納為才人。入宮後,...
概述了中國詩歌的發展史,詳細介紹了《詩經》的內容以及它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除詩歌外,馬禮遜指出中國還有賦、曲、辭、詞、並翻譯了《寄友人·憶父》、《送春辭》、《江南曲》等。——《中國大觀》《中國大觀》(A view of China)是馬禮遜繼《通用漢言之法》之後的第二部文學著作,由東印度公司資助,於...
第五節 籍田禮 一 金文中的籍田禮 二 《詩經》中的籍田禮 三 《國語》中的籍田禮 第六節 冊命禮 一 冊命禮的歷史變化 二 冊命禮涉及的問題 三 冊命禮的美學意義 小結 ……第四章 樂舞:西周禮樂美學的顯現 第五章 物態:西周禮樂美學的展開 第六章 僭越:西周禮樂美學的崩壞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後獲得北京大學文學博士,任副教授。萬希,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 ,曾任職於北京國學院,離職後創辦雒誦堂國學私塾,任堂主暨吟誦總教習,兼任厚朴中醫學堂吟誦教師。以皖南私塾調為基礎,創製雒誦堂吟誦調,長期教授《四書》《詩經》、古文及詩詞吟誦。出版有《李煜》《中國歷史感應故事(註譯)》(合著)。
《詩經·小雅·大東》中有八字云:“維天有漢,監亦有光。”這裡的“漢”,自然是指“銀漢”、“天河”,又稱“雲漢”、“天漢”,並無任何社會頌揚之意,但當地理上的漢水、漢中被一種社會組織,社會群體而因之命名時,詩經八字就寓示著它們富有光彩的未來。漢朝的創立人及其後繼者並沒有足夠地意識到民族發展...
《詩經·緜》便有“緜緜瓜瓞,民之初生”的記載,這是古文獻所見把人之由來,追溯到葫蘆瓜的最早一例。而後在民間神話中,葫蘆剖判的母題衍生出大量洪水方舟型的故事,葫蘆作為容器成為人類再生的象徵,並進而將葫蘆人格化為是盤古、伏羲。盤古神話最早的文字記載是三國吳人徐整的《三五歷記》,此書已佚,《太平...
另外,《夏小正》和《詩經》中還提到除草工具和一種用來碎土平田的木質榔頭,並有“或耘或耔”等記述,表明在農田操作中已有了整地和中耕、除草、壅土的內容。其次,與農具的發展相聯繫,土地的占有制和利用方式也有變化。西周曾行井田制。規定土地為國家公有,由國王將全國土地層層分封給各級貴族,按井字形劃分為九...
小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公元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創製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從秦朝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因為其字型優美,頗有古風古韻,所以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
長短句是詞的形式特點之一。詞和唐代近體詩的不同主要還在於它是作為歌詞,在於它和音樂結合的關係上,並非由於句式的異同。所以把詞稱為長短句,並不能標舉出它的主要特性。以前有人把詞的起源一直溯源到《詩經》,以為《詩經》里的詩句已有很多是用長短句的,這就是錯誤地把長短句看作是詞的全部特點的緣故。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