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中國科學技術史話》是2009年 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簡明中國科學技術史話
- 作者:陳美東
- ISBN:9787500685944
- 頁數: 595頁
- 定價:56.00元
-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2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出版信息
出版年:2009-2
頁數:595
定價:56.00元
ISBN:9787500685944
頁數:595
定價:56.00元
ISBN:9787500685944
內容簡介
《簡明中國科學技術史話》由陳美東編寫。中國科學技術史,是整個人類文化史的一部分。在它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吸取了世界各民族、地區和國家的許多成果,同時也把自己的許多成果傳到國外,貢獻給全人類。關於中外科技交流,《簡明中國科學技術史話》也給予一定的注意。
儘管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吸取了許多國外成果,但是,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道路、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卻有不同於其他國家的、具有獨立性和特異性的特殊傳統。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有它自己的體系。一般認為,所謂“體系”是指嚴密的理論體系,而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帶有經驗性和實用性,恰好缺乏嚴密的理論體系。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是否完全缺乏理論體系,這個問題也有不同意見,現在我們暫且撇開不說。但是,從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獨具一格的這一特點來看,不論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整體或者是各個分支學科,也完全稱得上是自成體系的。
在這《簡明中國科學技術史話》的最後。我們還將試對中國科學技術史上若干規律性問題加以探討。這些意見雖然還只是初步的,不成熟或者不完備,甚至有錯誤,但是可以引起大家去進一步研究,也有助於讀者從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經驗中獲得有益的借鑑和啟示。
目錄
前言
第一編 中國科學技術的萌芽和奠基
(遠古到春秋戰國時期)
第一章 原始社會時期(遠古到距今4000多年前)
一 中國科學技術史的開端
科學技術史的開端就是人類史的開端
猿人階段
化石智人階段
新石器時代文化
原始公社制逐漸走向崩潰
原始社會時期還只有技術
二 原始社會時期幾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技術發明
技術進展緩慢卻有幾項重大發明
石器的改進
弓箭的出現火的使用
陶器的發明
原始農牧業的產生
蠶絲的利用
三 寓於技術中的科學
原始社會時期科學只以萌芽狀態存在
天文學知識萌芽
數學知識萌芽
力學知識萌芽
化學知識萌芽
地學知識萌芽
生物科學和醫藥學知識的萌芽
四 原始自然觀
原始自然觀主要寓於神話中
萬物起源和萬物主宰的神話
關於和自然鬥爭的神話
原始自然觀還常和原始宗教思想交織在一起
原始自然觀是理論科學的萌芽
第二章 奴隸社會時期(夏、商、西周)
一 我國奴隸制度的出現
從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
從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的生產力發展標誌
二 我國奴隸社會青銅冶鑄技術的發展
夏、商、周文化遺址里發現青銅器冶鑄作坊
這一時期遺址和墓葬里出土的青銅器
青銅冶鑄技術的發展過程
三 奴隸制為科學從技術中分化出來創造了條件
奴隸制下的生產力發展促進了社會大規模分工
腦力勞動者從體力勞動者中間分化出來是科學從技術中分化出來的直接條件
四 《夏小正》、甲骨卜辭、《詩經》等資料里反映的科學知識
商代、西周的數學知識
夏、商、周的天文曆法知識
夏、商、周的生物、物候、氣象、地學知識
夏、商、周的醫藥知識
五 《夏小正》、甲骨卜辭、《詩經》等資料里反映的農業生產和技術
夏、商的農業生產和技術
西周的農業生產規模
西周的農業耕作制度
西周的農業技術
六 從商周時期的遺存看建築、車輛、紡織等手工業技術
奴隸社會的建築比原始社會大有進步
奴隸社會的城堡建築
夏、商、周的車輛製造
商周的紡織和染色技術
夏、商、周的釀酒技術
商周制陶技術的進步和原始瓷器的出現
七 天命觀和陰陽五行說
由“萬物有靈”的觀念轉變到天命觀
早期的陰陽學說是樸素的唯物辯證法的自然觀的反映
早期的五行學說是對客觀物質世界的樸素的唯物主義的概括
陰陽五行說的兩面觀
第三章 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時期(春秋戰國時期)
一 社會大變革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
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是從科學技術發展開始的
封建制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相輔相成
百家爭鳴更為科學技術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 青銅冶鑄技術的發展和鐵器的使用
青銅冶鑄技術發展到更高階段
我國鐵器的使用
冶鐵業的發達和冶鐵技術的進步
三 從《考工記》看手工業技術的發展
《考工記》是我國第一部手工業技術規範匯集
車輛的製作工藝和規範
製作弓箭的材料要求和技術要求
樂器的製作和樂音知識
練絲帛、染色和皮革加工技術
城市和宮殿建築
《考工記》是我國最早一部經驗科學著作
四 從現存最早四篇農學論著看我國精耕細作傳統的形成
我國農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農家學派和專門農書的出現
闡述農業理論和政策的《上農》篇
《任地》、《辯土》、《審時》三篇論述了一整套農業生產技術和原則
這四篇農學論著具有樸素的辯證思想
五 大型水利工程的興建
興建大型水利工程是時代的需要
芍陂
漳水十二渠
都江堰
鄭國渠
通航運河——邗溝和鴻溝
堤防工程
六 區域地理著作的出現
地理知識增長達到一定的水平
《山海經》
《禹貢》
《管子》一書里的地理學知識
七 天文學和數學的進步
農業生產的發展促進天文曆法的進步
關於五大行星的知識
二十八宿和關於恆星的觀測
天象觀測
古四分曆法
天文觀測儀器
籌算法的發展和十進位值制的確立
八 《墨經》里的數學、力學和光學知識
《墨經》是《墨子》里的重要篇章
數學知識和時空觀念
力學知識
光學知識
墨家所開闢的科學道路後繼無人
九 生物學知識的系統化和醫學理論的初步建立
人們對動植物的認識更加深化
《爾雅》一書為我國動植物分類系統奠定了基礎
醫和巫的進一步對立
出現了專門的醫藥學著作
祖國傳統醫學中的整體觀念
臟腑、經絡學說和陰陽、五行學說
病因說和以防為主的醫療思想
人體解剖方面的知識
《內經》是中醫理論的經典著作
十 戰國時期諸子的自然觀
百家爭鳴的生動局面
無神論思潮的興起
關於萬物本原問題的探索
關於宇宙結構問題的探索
樸素的唯物自然觀是科學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
本編小結
第二編 中國科學技術體系的形成和完善
(秦漢到南北朝時期)
第一章 封建社會前期的社會狀況和科學技術
一 秦漢時期封建制度的鞏固和科學技術
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封建國家的建立和科學技術
西漢前期的經濟發展使科學技術得到發展
東漢前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又一個重要時期
秦漢時期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體系形成的時期
二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狀況和科學技術
南北對峙中的相對穩定時期的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
民族大融合和民族間科技文化交流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科學技術體系得到充實和提高
第二章 數學和天文學體系的形成
一 數學體系的初期代表作《九章算術》
秦漢時期的最早數學著作
《九章算術》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
《九章算術》的內容
《九章算術》的影響
二 劉徽和祖沖之的數學成就
劉徽注《九章算術》
劉徽的“割圓術”和《海島算經》
祖沖之的圓周率和祖暅原理
三 獨具一格的曆法體系
西漢的太初曆
東漢的四分曆和乾象曆
三國時期曆法方面的進展
南北朝時期的元始歷和大明曆
歲差現象的發現
南北朝後期張子信對改進曆法的貢獻
我國古代曆法體系的特點
四 天文儀器的製作
我國古代特有的天文儀器
渾儀的改進
圭表和漏壺的改進
渾象的創製
星圖的製作
五 關於宇宙結構的理論
漢代的言天三家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宇宙論
關於宇宙無限、宇宙演化和地動的思想
六 豐富翔實的天象記錄
我國古代天象觀測和記錄的優良傳統
天象記錄趨於齊備
天象記錄趨於詳盡精細
七 東漢偉大科學家張衡的貢獻
張衡的生平簡介
張衡在天文學上的貢獻
張衡的候風地動儀
張衡的其他科技成就
第三章 地學的新進展
一 地圖的製作
馬王堆出土的地圖
裴秀的製圖六體
二 地理著作的編撰
《漢書·地理志》
《水經》和《水經注》
第四章農業科學技術和水利工程
……
第三編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高峰
(隋唐到元代)
第四編 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緩慢發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入
(明清時期)
第一編 中國科學技術的萌芽和奠基
(遠古到春秋戰國時期)
第一章 原始社會時期(遠古到距今4000多年前)
一 中國科學技術史的開端
科學技術史的開端就是人類史的開端
猿人階段
化石智人階段
新石器時代文化
原始公社制逐漸走向崩潰
原始社會時期還只有技術
二 原始社會時期幾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技術發明
技術進展緩慢卻有幾項重大發明
石器的改進
弓箭的出現火的使用
陶器的發明
原始農牧業的產生
蠶絲的利用
三 寓於技術中的科學
原始社會時期科學只以萌芽狀態存在
天文學知識萌芽
數學知識萌芽
力學知識萌芽
化學知識萌芽
地學知識萌芽
生物科學和醫藥學知識的萌芽
四 原始自然觀
原始自然觀主要寓於神話中
萬物起源和萬物主宰的神話
關於和自然鬥爭的神話
原始自然觀還常和原始宗教思想交織在一起
原始自然觀是理論科學的萌芽
第二章 奴隸社會時期(夏、商、西周)
一 我國奴隸制度的出現
從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
從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的生產力發展標誌
二 我國奴隸社會青銅冶鑄技術的發展
夏、商、周文化遺址里發現青銅器冶鑄作坊
這一時期遺址和墓葬里出土的青銅器
青銅冶鑄技術的發展過程
三 奴隸制為科學從技術中分化出來創造了條件
奴隸制下的生產力發展促進了社會大規模分工
腦力勞動者從體力勞動者中間分化出來是科學從技術中分化出來的直接條件
四 《夏小正》、甲骨卜辭、《詩經》等資料里反映的科學知識
商代、西周的數學知識
夏、商、周的天文曆法知識
夏、商、周的生物、物候、氣象、地學知識
夏、商、周的醫藥知識
五 《夏小正》、甲骨卜辭、《詩經》等資料里反映的農業生產和技術
夏、商的農業生產和技術
西周的農業生產規模
西周的農業耕作制度
西周的農業技術
六 從商周時期的遺存看建築、車輛、紡織等手工業技術
奴隸社會的建築比原始社會大有進步
奴隸社會的城堡建築
夏、商、周的車輛製造
商周的紡織和染色技術
夏、商、周的釀酒技術
商周制陶技術的進步和原始瓷器的出現
七 天命觀和陰陽五行說
由“萬物有靈”的觀念轉變到天命觀
早期的陰陽學說是樸素的唯物辯證法的自然觀的反映
早期的五行學說是對客觀物質世界的樸素的唯物主義的概括
陰陽五行說的兩面觀
第三章 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時期(春秋戰國時期)
一 社會大變革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
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是從科學技術發展開始的
封建制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相輔相成
百家爭鳴更為科學技術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 青銅冶鑄技術的發展和鐵器的使用
青銅冶鑄技術發展到更高階段
我國鐵器的使用
冶鐵業的發達和冶鐵技術的進步
三 從《考工記》看手工業技術的發展
《考工記》是我國第一部手工業技術規範匯集
車輛的製作工藝和規範
製作弓箭的材料要求和技術要求
樂器的製作和樂音知識
練絲帛、染色和皮革加工技術
城市和宮殿建築
《考工記》是我國最早一部經驗科學著作
四 從現存最早四篇農學論著看我國精耕細作傳統的形成
我國農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農家學派和專門農書的出現
闡述農業理論和政策的《上農》篇
《任地》、《辯土》、《審時》三篇論述了一整套農業生產技術和原則
這四篇農學論著具有樸素的辯證思想
五 大型水利工程的興建
興建大型水利工程是時代的需要
芍陂
漳水十二渠
都江堰
鄭國渠
通航運河——邗溝和鴻溝
堤防工程
六 區域地理著作的出現
地理知識增長達到一定的水平
《山海經》
《禹貢》
《管子》一書里的地理學知識
七 天文學和數學的進步
農業生產的發展促進天文曆法的進步
關於五大行星的知識
二十八宿和關於恆星的觀測
天象觀測
古四分曆法
天文觀測儀器
籌算法的發展和十進位值制的確立
八 《墨經》里的數學、力學和光學知識
《墨經》是《墨子》里的重要篇章
數學知識和時空觀念
力學知識
光學知識
墨家所開闢的科學道路後繼無人
九 生物學知識的系統化和醫學理論的初步建立
人們對動植物的認識更加深化
《爾雅》一書為我國動植物分類系統奠定了基礎
醫和巫的進一步對立
出現了專門的醫藥學著作
祖國傳統醫學中的整體觀念
臟腑、經絡學說和陰陽、五行學說
病因說和以防為主的醫療思想
人體解剖方面的知識
《內經》是中醫理論的經典著作
十 戰國時期諸子的自然觀
百家爭鳴的生動局面
無神論思潮的興起
關於萬物本原問題的探索
關於宇宙結構問題的探索
樸素的唯物自然觀是科學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
本編小結
第二編 中國科學技術體系的形成和完善
(秦漢到南北朝時期)
第一章 封建社會前期的社會狀況和科學技術
一 秦漢時期封建制度的鞏固和科學技術
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封建國家的建立和科學技術
西漢前期的經濟發展使科學技術得到發展
東漢前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又一個重要時期
秦漢時期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體系形成的時期
二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狀況和科學技術
南北對峙中的相對穩定時期的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
民族大融合和民族間科技文化交流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科學技術體系得到充實和提高
第二章 數學和天文學體系的形成
一 數學體系的初期代表作《九章算術》
秦漢時期的最早數學著作
《九章算術》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
《九章算術》的內容
《九章算術》的影響
二 劉徽和祖沖之的數學成就
劉徽注《九章算術》
劉徽的“割圓術”和《海島算經》
祖沖之的圓周率和祖暅原理
三 獨具一格的曆法體系
西漢的太初曆
東漢的四分曆和乾象曆
三國時期曆法方面的進展
南北朝時期的元始歷和大明曆
歲差現象的發現
南北朝後期張子信對改進曆法的貢獻
我國古代曆法體系的特點
四 天文儀器的製作
我國古代特有的天文儀器
渾儀的改進
圭表和漏壺的改進
渾象的創製
星圖的製作
五 關於宇宙結構的理論
漢代的言天三家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宇宙論
關於宇宙無限、宇宙演化和地動的思想
六 豐富翔實的天象記錄
我國古代天象觀測和記錄的優良傳統
天象記錄趨於齊備
天象記錄趨於詳盡精細
七 東漢偉大科學家張衡的貢獻
張衡的生平簡介
張衡在天文學上的貢獻
張衡的候風地動儀
張衡的其他科技成就
第三章 地學的新進展
一 地圖的製作
馬王堆出土的地圖
裴秀的製圖六體
二 地理著作的編撰
《漢書·地理志》
《水經》和《水經注》
第四章農業科學技術和水利工程
……
第三編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高峰
(隋唐到元代)
第四編 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緩慢發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入
(明清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