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延安),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辦的政治理論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解放》(延安)
- 創辦時間:1937年4月24日
- 創辦地點:延安
- 停刊時間:1941年8月31日
《解放》(延安),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辦的政治理論刊物。
《解放》(延安),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辦的政治理論刊物。辦刊歷史1937年4月24日在延安創刊。初為周刊,後改半月刊。欄目有時評、論著、翻譯、文藝和來件專載等。主要宣傳中國共產黨關於抗日戰爭的方針政策,...
中共中央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機關刊物。1937年4月24日在延安創刊。周刊,不定期出版,由延安解放社編輯,延安新華書店出版,共出134期。本刊曾在上海、西安建立翻印所,使之得以在國民黨統治區和淪陷區發行。1941年秋停刊。作為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公開出版的政治理論刊物,《解放》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解放》是2007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王朝柱。內容簡介 《解放(上下)》是紅色經典系列電視劇《長征》、《延安頌》、《解放》、《開國領袖毛澤東》的第三部。劇本以革命領袖為主要人物,以重大歷史事件為主要內容,通過對中原突圍、延安保衛戰、千里躍進大別山、孟良崮戰役、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直至...
解放,jiě fàng,漢語辭彙。指解除束縛,得到自由或發展。語出北魏 賈思勰《齊民要術·安石榴》:“十月中,以蒲藳裹而纏之;二月初乃解放。”漢語辭彙 基本解釋 1、[liberate;emancipate;free;set free] 解除束縛,得到自由或發展。解放生產力。2、《解放》周刊。1937年4月24日,《解放》周刊在延安創刊。
延安《解放日報》整風是中國共產黨黨報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延安《解放日報》創刊後的半年多,由於教條主義的束縛和缺乏在農村根據地辦黨報的經驗,每天用不少篇幅刊登來自外國通訊社的新聞,而對於各抗日根據地的鬥爭和建設事業報導較少,被讀者批評是“為別人當宣傳員”、“主觀主義和黨八股”。1942年延安開展了整風...
《解放:解放戰爭報紙號外》選編的解放戰爭時期的報紙號外,就是筆者從珍藏的400多張報紙號外中精選出來的。這些報紙號外,多數是近年來首次面世、鮮為人知的。圖書目錄 歷史不會忘記(代序)前言 毛主席重慶談判後返回延安 《抗戰日報》(1945年10月11日)高樹勛將軍起義 《新華日報》(1945年11月4日)平漢線上我...
首先,領導地位和領袖地位不完全一樣,歷史資料顯示,用“領袖”一詞來稱呼毛澤東是到1940年以後才出現在延安的報刊雜誌上。該年5月3日,王明在延安“澤東青年幹部學校”作了《學習毛澤東》的講演,其中說到毛澤東是“公認的領袖”,但在前面加了“在黨的工作中”的限制詞。1941年4月,《解放》周刊的一篇署名文章...
延安《解放日報》改版是指1941年5月16日創刊以後,每天大量刊載國外通訊社的訊息,卻很少刊載黨所領導的八路軍、 新四軍英勇奮戰的報導和陝甘寧邊的訊息,並且不登在一版顯著位置,緊密聯繫國內形勢的社論、時評也很少,文風也較死板枯燥,被讀者批評是”為別人當宣傳員”、 “主觀主文和黨八股”。1942年延安開展了...
北京市黨史研究室宣教處處長劉岳認為《解放——人民的選擇》呈現出三大特點:“一是資料挖得深。從史學研究上講,資料是基礎、前提。該片文字檔案力透紙背,影像資料彌足珍貴,口述採訪印證豐富;二是故事講得活。如老百姓將‘人民救星’的字匾送給毛澤東的故事,占領延安的胡宗南設立了所謂的‘國軍為人民服務處’,...
《解放日報》副刊(延安),現代報紙副刊。自1941年9月16日至1942年3月30日,《解放日報》開闢《文藝》副刊,共出111期。在這前後,雖然不標明副刊名目,但辟有專門發表文藝創作和評論的版面。源起 《解放日報》(1941年5月16日~1947年3月27日)為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延安出版的機關...
關於《白毛女》這部作品,請參看孟悅的《〈白毛女〉演變的啟示——兼論延安文藝的歷史多質性》,孟悅認為在歌劇《白毛女》當中存在著國家政治話語與民間倫理邏輯這兩種話語之間的交鋒和妥協,這兩種話語最終統一在一起,這無疑是這部作品獲得成功的關鍵所在。興起因素 首先,社會、人的解放。解放區文學思潮產生的的母體...
延安保衛戰於1947年3月13日開始。 戰爭是由國民黨為了攻占延安,摧毀中共黨、政、軍指揮中樞的目的,在西北地區集結了34個旅25萬多人的兵力而起。中國共產黨根據戰場態勢決定:先誘敵深入,適時放棄延安,在延安以北的山區創造戰機,逐步消滅國民黨軍有生力量。戰役背景 解放戰爭時期,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被譽為“...
《陝甘寧邊區施政綱領》的制定和發布(1941年5月—11月)延安《解放日報》的創辦與改版(1941年5月16日—1942年4月1日)陝甘寧邊區縣市長聯席會議召開(1941年5月31日—6月5日)中共中央制定《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1941年7月1日)延安大學的創建、改組與發展(1941年7月—1945年10月)中共中央《關於調查...
指日軍於1938年11月至1941年10月三年間對延安的轟炸。據1946年3月10日《解放日報》的統計,日機共轟炸延安17次,投彈1690枚。日軍轟炸延安的原因 全面抗戰爆發後, 日軍憑藉航空部隊的優勢, 對延安實行了長時間無差別的轟炸。究其原因, 主要可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首先, 對中國共產黨抗日軍事行動的報復。九一八事變...
民國三十年(1941年)11月和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陝甘寧邊區政府和參議會曾兩次決定在延安建立陝甘寧邊區革命歷史博物館,後均因戰爭原因未能實現。全國解放後,西北軍政委員會決定在延安建立延安革命紀念館。1950年6月6日,延安革命紀念館(初稱延安革命博物館)籌備處在延安南關原陝甘寧邊區交際處成立;同...
延安! ”這位同志點了點頭就走了。袁牧之和吳印鹹帶著電影器材到達延安,在八路軍總政治部 下成立了“延安電影團”。發展 過去時 解放區紀錄片1945-1949 抗日戰爭勝利後,“延安電影團”的全體人員被分配到東北解放區,接收“滿映”建立了東北電影製片廠。解放區電影創作的新聞紀錄片以《民主東北》為代表,全方位...
朱德為七大起草了《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和撰寫了《中國共產黨與軍事戰爭》、《克服困難,向前邁進》等文章,1947年4月5月在《解放日報》發表了著名散文《母親的回憶》。1947年3月初,蔣介石調集了34個旅23萬軍隊,向延安和陝甘寧邊區發動“重點進攻”,並出動了大批飛機轟炸延安。毛澤東鎮定自若地坐在窯洞工作...
延安精神是紅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國共產黨創造的一種革命精神。因在革命聖地延安誕生,故名。主要內容包括: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本質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延安是舉世聞名的中國革命聖地。從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在這裡領導、指揮了抗日戰爭...
1942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之後,解放區的文藝工作者開始按照毛主席所指出的文藝方向深入生活和向民間藝術學習.在延安地區很快便形成了學習秧歌、研究秧歌、加工發展秧歌,並用秧歌的形式進行新的藝術創造的熱潮,優秀劇目《兄妹開荒》。中文解釋 中國現代革命文藝史上一次向民間藝術學習的熱潮.1942...
陳伯達花了三天三夜,寫出了《評蔣介石先生〈中國之命運〉》一文。全文對《中國之命運》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批評。在審稿時,毛澤東將題目中的“蔣介石先生”去掉,再稍作修改,並將署名改為陳伯達一個人的名字,刊發在7月21日的延安《解放日報》上。中共中央宣傳部借這篇文章進行了一次黨內黨外的擴大宣傳。大後方印...
毛澤東始終不曾忘記過這位“五四運動時期的總司令”。他再三講過,陳獨秀對他的影響“也許超過其他任何人”。而王明、康生之流不斷在延安《解放》周刊施放暗箭,造謠中傷陳獨秀是日本人的走狗,每月從日本人那裡拿300元津貼。1942年5月27日,陳獨秀在貧病交加中於江津石牆院溘然長逝。儘管陳獨秀晚年窮困潦倒,政治上...
1947年2月6日,《晉綏日報》刊登了劉胡蘭英勇就義的詳細報導,並發表評論,號召全體共產黨員和解放區軍民向劉胡蘭學習。同日,延安《解放日報》也發表題為《只要有一口氣活著,就要為人民乾到底——女共產黨員劉胡蘭慷慨就義》的文章。中共中央晉綏分局追認劉胡蘭為中共正式黨員。1947年3月下旬,毛澤東帶領中共中央機關轉戰...
為此,延安《解放日報》頭版發表了題為《長期偵察和堅決突擊,太行我軍收復馬坊》的訊息,並配發社論稱這一仗是典型的殲滅戰。解放戰爭時期,李德生同志於1945年8月任太行縱隊第4支隊769團(後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第3縱隊7旅19團)團長,率部參加了上黨、邯鄲戰役。1946年12月後,任晉冀魯豫野戰軍、中原野戰軍第6...
1933年,鄭律成來到中國首都南京參加朝鮮人的抗日革命組織“義烈團”,開始了一邊革命,一邊學習音樂的生活。1939年,鄭律成創作《延安頌》一舉成名,並於1939年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期創作的《八路軍進行曲》被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1950年,鄭律成正式加入中國國籍,定居北京。1976年12月7日,鄭律成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