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雜詩

燕京雜詩

《燕京雜詩》是清代鄭板橋所作的一組詩。

基本介紹

創作背景,作品原文,注釋譯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創作背景

這組詩作於1725年(雍正三年),為鄭板橋出遊北京時所作。詩中表達了他對仕途的鄙棄、對家鄉的思念,也抒寫了對閒居情趣的嚮往。這段時間,鄭板橋每天放言高論,評議人物,無所顧忌,因此有狂名。很快,鄭板橋的狂傲引起了那些利祿之徒和庸俗之輩的攻擊。京師的“強勁風沙”對鄭板橋來說,無異於當頭棒喝,將其雄心和熱情吹得隱隱作痛。初出茅廬便遭受挫折,遂使鄭板橋心生厭倦。《燕京雜詩》便表露了這種心態。

作品原文

燕京雜詩
(一)不燒鉛汞不逃禪,不愛烏紗不要錢。①
但願清秋長夏日,江湖常放米家船。
(二)偶因煩熱便思家,千里江南道路賒。②
門外綠楊三千頃,西風吹滿白蓮花。③
(三)碧紗窗外綠芭蕉,書破繁陰坐寂寥。
小婦最憐消渴疾,玉盤紅顆進冰桃。④

注釋譯文

注釋

①燒鉛汞:指煉丹術。道士把鉛汞等物投入爐中燒煉,謂可成“靈丹妙藥”。逃禪:逃避世事,禮佛參禪。烏紗:古時官帽,這裡指做官。
②賒:遙遠。
③這兩句是想像家園風光。
④小婦:少婦,可能指鄭板橋妾饒氏。饒氏為京師人,乾隆二年嫁鄭板橋。消渴疾:中醫學病名,症狀為口渴、消瘦等。鄭板橋詩云:“渴疾由來亦易消。”玉盤:精美的食盤。冰桃:原為仙果名,這裡形容清涼爽口的櫻桃。鄭板橋在《滿江紅·思家》中也說過:“更紅鮮冷淡不成圓,櫻桃顆。”

譯文

我既不相信道教煉丹之術,也不借參禪逃避世事,我既不想做官也不愛財。但願我能清秋或是夏日,坐在載滿書畫的船上在江湖上飄蕩。偶爾因為煩熱便思念家鄉,可是千里之外的江南道路遙遠。家鄉的門外有三千頃的綠楊林,西風吹動湖面的白蓮花。蒙著碧紗的窗外有翠綠的芭蕉,讀書寫字打發光陰,坐著百般無聊。少婦最心疼我,因為我的消渴病她特意用玉盤端上櫻桃。

作品鑑賞

第一首詩中鄭板橋明確地表示了他的鄙棄和追求。“不燒鉛汞不逃禪,不愛烏紗不要錢”,無疑表達出鄭板橋的憤激之情。當然鄭板橋並非真的“不愛烏紗”,但他的確鮮明地表示了對時人的鄙棄和不同流俗的決心。他不信道,不奉佛,不愛官,不貪財,只願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結尾兩句詩瀟灑放逸,又有些自負的口氣。其實內心所隱藏的難言的苦處,更向何人說?
第二首詩主要表現詩人對於家鄉的思念。由於作者是由煩熱而生思鄉之情,所以思念的景物也是清涼暢快的。“門外綠楊三千頃,西風吹滿白蓮花”,境界開闊,畫面優美,色彩的搭配也十分宜人。
第三首詩寫家居情趣。作者筆調流暢,寫出了居家生活的情致,特別是“玉盤紅顆進冰桃”一句,可以想見詩人對於生活中美的熱愛。

作者簡介

鄭板橋(1693~1765),即鄭燮(xiè),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
鄭板橋有多方面的文學、藝術才能,擅畫竹、蘭、石。又工書法,用隸體參入行楷。他的詩、書、畫,人稱為“三絕”。生平狂放不羈,多憤世嫉俗的言論與行動,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
鄭燮所作詩,如《悍吏》《私刑惡》《逃荒行》《姑惡》《孤兒行》等篇反映社會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富有現實意義;《揚州》《自遣》《游焦山》《野老》等篇自抒所見,表現真率性情;大量提畫詩都有寄託。他詩歌的特點是,不傍古人,多用白描,明白流暢,通俗易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