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遇學正沈平之是明代于謙的一首五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鄭州遇學正沈平之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于謙
作品全文,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一從分袂後,兩地各悽然。道路千山隔,音書幾度傳。
相逢成感慨,欲別更留連。清話休辭久,重來又隔年。
注釋
學正
(1). 宋 、 元 、 明 、 清 國子監所屬學官,協助博士教學,並負訓導之責。
(2).地方學校學官。 宋 元 路、州、縣學及書院設學正; 明 清 州學設學正,掌教育所屬生員。 宋 洪邁 《夷堅支甲志·林學正》:“ 王瞻叔 參政帥 閩 ,公言 林 平生行義,不妄取予,使加禮重。 王 訪其所止,遣五兵一車,齎錢三萬,聘以為學正。”《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當初吾在 沂州 做學正,他是童生新進學,家裡甚貧,出那拜見錢不起。”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曝書雜記》:“﹝ 錢泰吉 ﹞官 海寧州 學正。”
一從
(1).全都服從。《韓非子·揚權》:“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萬民一從。” 陳奇猷 集釋:“一從猶言皆從也。”
(2).一概聽從或遵從。《晉書·盧志傳》:“陛下今日之事,當一從右將軍。”《晉書·成恭杜皇后傳》:“今山陵之事,一從節儉,陵中唯潔掃而已,不得施塗車芻靈。”
(3).完全聽任。 唐 高適 《重陽》詩:“豈有白衣來剝啄,一從烏帽自敧斜。” 元 喬吉 《即事》曲:“一從鞍馬西東,幾番衾枕朦朧。”
(4).自從。 唐 王昌齡 《寄穆侍御出幽州》詩:“一從恩遣度 瀟湘 ,塞北江南萬里長。” 宋 王安石 《少年見青春》詩:“一從鬢上白,百不可見喜。”《紅樓夢》第六八回:“妹子年輕,一從到了這裡,諸事都是家母和家姐商議主張。” 毛澤東 《和郭沫若同志》詩:“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分袂
離別。 晉 乾寶 《秦女賣枕記》:“﹝ 秦女 ﹞取金枕一枚,與 度 ( 孫道度 )為信,乃分袂泣別。” 唐 李山甫 《別楊秀才》詩:“如何又分袂,難話別離情。”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早食後,與送客出寺,至 慈姥岩 前徘徊,皆不忍分袂。” 孫中山 《倫敦被難記》:“ 康 孟 二君為予往來奔走營救,至是晚(即星期日)下午七點鐘時,始各分袂。”
兩地
(1).兩處;兩個地方。 南朝 梁 何遜 《與胡興安夜別詩》:“念此一筵笑,分為兩地愁。” 唐 元稹 《齊煚饒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俾分兩地之憂,佇聽二天之諺。”《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想我 何玉鳳 遇見這位 安伯父 ,兩地成全,一丘合葬,可見‘不求人’的這句話斷說不起。” 魯迅 許廣平 有《兩地書》。如:他們分居兩地多年了。
(2).猶兩府。借指中書省、樞密院。 宋 無名氏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子京兩地》:“ 宋子京 在 蜀 有詩三百篇,名曰《猥藁》。常吟曰:‘碧雲自有三年信,明月長為兩地愁。’以公之才望,竟不登兩地,愁憤而薨,人以為此詩之讖也。” 宋 范仲淹 《答手詔條陳十事》:“ 范仲淹 、 富弼 皆在兩地,所宜盡心,為國家諸事建明,不得顧避。”
千山
(1).極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宋 王安石 《古松》詩:“萬壑風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
(2).山名。在今 遼寧省 西南部,為 長白山 的支脈。上有 月芽 、 缽盂 、 筆架 等十餘峰。奇峰迭聳,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稱。參閱《嘉慶一統志·奉天府·山川》。
音書
音訊,書信。 唐宋之問《渡漢江》詩:“ 嶺 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三折:“都做了一春魚雁無訊息,不甫能一紙音書盼得。” 明高明《琵琶記·丹陛陳情》:“況隔千山萬水,生死存亡,雖有音書難寄。”李大釗《南天動亂適將去國憶天問軍中》詩:“風塵 河 北音書斷,戎馬 江 南羽檄紛。”
相逢
彼此遇見;會見。 漢張衡《西京賦》:“跳丸劍之揮霍,走索上而相逢。” 唐韓愈《答張徹》詩:“及去事戎轡,相逢宴軍伶。” 宋 王易簡《水龍吟》詞:“看明璫素襪,相逢憔悴,當應被,薰風誤。” 清 徐士鑾《宋艷·奇異》:“舉世無知音,今夕相逢,豈天假真緣耶。”
感慨
1.謂情感憤激。《史記·季布欒布列傳論》:“夫婢妾賤人感慨而自殺者,非能勇也,其計畫無復之耳。” 唐韓愈《送董邵南序》:“ 燕 趙 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
2.感觸,感嘆。《古今小說·吳保全棄家贖友》:“所以 陶淵明 欲息交, 嵇叔夜 欲絕交, 劉孝標 又做下《廣絕交論》,都是感慨世情,故為忿激之譚耳。”寧調元《燕京雜詩》之四:“河山元氣入殘秋,感嘅時艱涕暗流。” 老舍《駱駝祥子》三:“老者連連的點頭,似乎有無限的感慨與牢騷。”
2.感觸,感嘆。《古今小說·吳保全棄家贖友》:“所以 陶淵明 欲息交, 嵇叔夜 欲絕交, 劉孝標 又做下《廣絕交論》,都是感慨世情,故為忿激之譚耳。”寧調元《燕京雜詩》之四:“河山元氣入殘秋,感嘅時艱涕暗流。” 老舍《駱駝祥子》三:“老者連連的點頭,似乎有無限的感慨與牢騷。”
留連
(1).猶滯留,滯積。《素問·生氣通天論》:“邪氣留連,乃為洞泄。”《素問·疏五過論》:“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並。”
(2).猶流離,流浪。 漢 焦贛《易林·訟之蹇》:“留連多難,損其食糧。”
(3).耽擱;拖延。《後漢書·劉陶傳》:“事付主者,留連至今,莫肯求問。”《魏書·宗欽傳》:“既承雅贈,即應有答,但唱高則難和,理深則難訓,所以留連日月,以至於今。” 郭沫若《長春集·跨上火箭篇》:“工農文章遍天下,作家何得再留連?”
(4).留戀不捨。 三國 魏曹丕《燕歌行》之二:“飛鳥晨鳴聲可憐,留連顧懷不自存。” 北魏《元暉墓誌》:“密勿禮闈,留聯台閣。” 唐李白《友人會宿》詩:“滌盪千古愁,留連百壺飲。” 明 高瑞南《金落索·題情》曲:“我就生也留連,死也留連,愛你心生死都不變。” 朱自清《南京》:“ 南京 是值得留連的地方,雖然我只是來來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
(2).猶流離,流浪。 漢 焦贛《易林·訟之蹇》:“留連多難,損其食糧。”
(3).耽擱;拖延。《後漢書·劉陶傳》:“事付主者,留連至今,莫肯求問。”《魏書·宗欽傳》:“既承雅贈,即應有答,但唱高則難和,理深則難訓,所以留連日月,以至於今。” 郭沫若《長春集·跨上火箭篇》:“工農文章遍天下,作家何得再留連?”
(4).留戀不捨。 三國 魏曹丕《燕歌行》之二:“飛鳥晨鳴聲可憐,留連顧懷不自存。” 北魏《元暉墓誌》:“密勿禮闈,留聯台閣。” 唐李白《友人會宿》詩:“滌盪千古愁,留連百壺飲。” 明 高瑞南《金落索·題情》曲:“我就生也留連,死也留連,愛你心生死都不變。” 朱自清《南京》:“ 南京 是值得留連的地方,雖然我只是來來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
清話
(1).高雅不俗的言談。 晉陶潛《與殷晉安別》詩:“信宿酬清話,益復知為親。” 唐岑參《虢州臥疾喜劉判官相過水亭》詩:“見君勝服藥,清話病能除。” 明 蔣一葵《長安客話·摩訶庵》:“又 江夏 郭正域《法藏寺》詩:‘……清話逢玄度,論文有辨才。’”
(2).猶言風涼話。《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時外邊都曉得庫里失了銀子,盡來探問,到拌得口乾舌碎。內中單喜歡得那幾個不容他管庫的令史,一味說清話,做鬼臉,喜談樂道。”
(3).閒談。《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小生從縣間至此,見天色已晚,特來投宿庵中,與師父清話。”
(4).滿語。《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他們在那裡翻 清 話,咕嚕咕嚕,我們不懂。”
(2).猶言風涼話。《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時外邊都曉得庫里失了銀子,盡來探問,到拌得口乾舌碎。內中單喜歡得那幾個不容他管庫的令史,一味說清話,做鬼臉,喜談樂道。”
(3).閒談。《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小生從縣間至此,見天色已晚,特來投宿庵中,與師父清話。”
(4).滿語。《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他們在那裡翻 清 話,咕嚕咕嚕,我們不懂。”
重來
(1).再來;復來。 晉陶潛《雜詩》之一:“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宋秦觀《望海潮·洛陽懷古》詞:“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事事堪嗟。” 劉大白《丁寧·春雪》:“讓寒飆卷將凍雨,重來稱霸。”
(2). 漢 樂曲名。《宋書·樂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廟樂……加宗廟食舉《重來》、《上陵》二曲,合八典為上陵食舉。”《宋書·樂志一》:“ 漢 太樂食舉十三曲:一曰《鹿鳴》,二曰《重來》。”
(2). 漢 樂曲名。《宋書·樂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廟樂……加宗廟食舉《重來》、《上陵》二曲,合八典為上陵食舉。”《宋書·樂志一》:“ 漢 太樂食舉十三曲:一曰《鹿鳴》,二曰《重來》。”
作者簡介
【生卒】:1398—1457
【介紹】: 明浙江錢塘人,字廷益,號節庵。永樂十九年進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雪冤囚數百。遷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前後在任十九年。正統末年召為兵部左侍郎。十四年,尚書鄺野從英宗北征,留謙理部事。土木之變,英宗被俘,郕王監國,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遷尚書,為中外倚任。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為帝。瓦剌兵逼京師,身自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少保。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上皇(英宗)得歸。英宗復辟,石亨等誣謙議改立太子,又謀迎立襄王子,被殺害。弘治謚肅憫,萬曆改謚忠肅。有《于忠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