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石刻文獻叢考》是2015年11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鵬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經注》石刻文獻叢考
- 作者:張鵬飛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09767757
《《水經注》石刻文獻叢考》是2015年11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鵬飛。
《《水經注》石刻文獻叢考》是2015年11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鵬飛。內容簡介本書在施蟄存《水經注碑錄》一書基礎上,選取《水經注》所載石刻文獻二百三十餘處,以石刻所涉及內容及其用途為標準,分為陵墓、...
《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蹟、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由於書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獻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經注》保存了許多...
【目錄類二、金石之屬】集古錄、金石錄、法帖刊誤、法帖釋文、籀史、隸釋、隸續、絳帖平、石刻鋪敘、法帖譜系、蘭亭考、蘭亭續考、寶刻叢編、輿地碑記目、寶刻類編、古刻叢鈔、名跡錄、吳中金石新編、金薤琳琅、法帖釋文考異、金石林時地考、石墨鐫華、金石史、欽定重刻淳化閣帖釋文 求古錄、金石文字記、...
眾多文獻記載;黃帝活動的中心地域就在具茨山。《莊子·徐無鬼》載:“黃帝見大隗於具茨之山。”酈道元在《水經注》里更明確指出:“黃帝登具茨山,升於洪堤上,受《神芝圖》於華蓋童子,即是山也。”《莊子》還有一段記載:“黃帝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崆峒山上,往見之。”巧合的是,具茨山...
中國湖北人說尹吉甫是西周房州青峰(今湖北十堰青峰)人的依據是---成書於南宋理宗嘉熙三年的《方輿勝覽》中就說尹吉甫為房陵人。尹吉甫死後,葬於十堰青峰山,今碑文尚存。明嘉靖間,知縣夏維寧為其專修一坊,曰:“忠孝故里”。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重修十堰房州縣城,曾石刻“忠孝名邦”四字鑲嵌東門...
2002年至今在陝西師大文學院主要從事古代文學與古典文獻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2003年7月晉升教授。2005年4月增列為古代文學專業博士導師。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文學。出版圖書 主要貢獻 一、主要著作 1.《〈搜神譜〉校注》(合作),三秦出版社1989年11月。2.《〈水經注〉選譯》,巴蜀書社1990年6月。3.《...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7月至1961年10月任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先後執教《隋唐五代史》《唐代石刻文選讀》《兩漢西域學》《蒙古初期史》《隋唐史》等課程。1961年10月在廣州病逝。岑仲勉在先秦史、隋唐史、文獻學、中外關係、邊疆史地、突厥史、蒙元史等多個領域建樹卓越,與陳寅恪並稱“唐史雙子星”。其所著《...
其中明鈔宋本《水經注》曾被王國維譽為《水經注》諸版本中第一,章太炎、王國維二先生先後為此書作跋,許壽裳、汪東二先生為此書題簽,後來胡適之先生也為此書寫了考證文章。也正因此書,朱希祖替自己的藏書室取名“酈亭”,並請章太炎書匾。酈亭藏書以南明史料和地方志為主,以史書、文集、奏議、乃至古本、稿本為...
先生生平志存文獻,思為《黔志》一書,潤色邊裔。道光中,偕鄭珍同撰《遵義府志》,博採漢唐以來圖書地誌,荒經野史,援證精確,體例謹核,成書四十八卷。時論以配《水經注》《華陽國志》。又輯明代黔人詩歌,因事存人,因人考事,為《黔詩紀略》三十二卷。貴州文獻始燦然可述。居金陵,得唐寫本《說文》...
東漢的摩崖石刻《石門頌》記“高祖受命,興於漢中,道由子午”,即劉邦南去漢中時走的是子午道。《水經注·沔水》亦把張良護送劉邦去漢中途中燒絕的棧道指為池水上源子午道上的“蓰閣”。但作為官道,開通子午道的時間應是西漢平帝元始五年至孺子嬰居攝元年,即公元5年至6年。據二十四史中的《漢書·王莽傳》...
所幸的是“闞城”這一地名仍然保留著,文獻資料尚多,明清兩代河湖圖也都標識出了蚩尤冢的大體位置。九公墓之數個墓冢封土高十餘米,現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這些都為將來尋找古闞城和蚩尤冢提供了豐富的歷史地理信息。菏澤巨野縣亦被確認為蚩尤冢(肩髀冢)。台前縣蚩尤墳亦有史料記載。南北朝時《水經注》卷...
據此,羅香林特撰《國父家世源流考》,此書深得孫中山先生哲嗣、前國民政府立法院院長孫科之肯定,開為之作序。9月,中大由雲南遷返粵北。羅香林曾率領文科研究所部分研究員,先抵桂林考察文物古蹟,於桂林西山觀音峰發現唐高宗調露元年(679)阿佛造象及其有關石刻。嗣後又在廣州將光孝寺內所見前代遺蹟如經典譯述,...
千佛山最早記載於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稱為歷山,後因隋朝建千佛寺得名千佛山。元代千佛山廟會興起。明成化四年(1468年),千佛山寺廟重修。清朝時期頒布“禁采千佛山山石告示”,並對千佛山進行了兩次修建整改。1934年,為紀念國民革命烈士在千佛山修建辛亥革命烈士陵園。1959年,濟南市人民政府決定正式闢建千佛...
據後世的學者考證,《水經注》中所說的“河”,是指寧夏境內這段西來北流的黃河;“渾懷障”和“臨戎縣”,是黃河沿岸、賀蘭山近旁的原寧夏陶樂縣和內蒙古磴口縣;那類似戰馬圖畫的“畫石山”,可能就是賀蘭山上刻下的馬或其他動物的岩畫。這可能是中國和世界上有關岩畫的最早的文獻記錄。賀蘭山岩畫大規模地...
炳靈寺石窟,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西南約四十公里處的積石山的大寺溝西側的崖壁上,存石窟189個、窟龕184個、雕塑776身、壁畫約900平方米、石刻4處、石碑1塊。積石山西麓,循化縣一側道幃藏族鄉境內,有安崗瀑布、喜饒嘉措大師故居,孟達天池景區。夕春瀑布,又名安崗瀑布,位於道幃鄉政府向北2公里處...
其石壁上題刻和後來的題詞,在文獻與書法上均有一定的價值。相關畫像石是研究中國漢代歷史、社會生活的重要參考。1961年,孝堂山郭氏墓石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大致建造於東漢初年(1世紀左右)。酈道元《水經注》對郭氏墓石祠已有記載,稱之為“孝子...
明萬曆四年《重修吾老洞碑》,碑額有“終南福地”四字,洞額嵌漢白玉匾,上鐫“吾老洞”三字,洞內東側有“藏丹神洞”石刻,洞內供奉明代老子石像一尊。吾老洞側有老子祠遺址,始建唐初,香火極盛,後毀於北宋時火災,明代重建,清時復修,文革時被毀。後雖有修復,但規模較小,是歷年農曆二月十五日老子誕辰祭祀活動的...
文獻記載 黃帝活動的中心地域就在新鄭(始祖山)具茨山!《莊子·徐無鬼》載:“黃帝見大隗於具茨之山。”酈道元在《水經注》里更明確指出:“黃帝登具茨山,升於洪堤上,受《神芝圖》於華蓋童子,即是山也。”《莊子》還有一段記載:“黃帝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崆峒山上,往見之。”巧合的是,...
國內關於岩畫的記載,最早見於公元五世紀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其後在一些歷史文獻和地方志中有零星記載。1915年,黃仲琴對福建省華安縣汰溪岩畫進行調查;1928年,瑞典人貝克曼對新疆庫魯克山岩畫作以調查;1949年以後,岩畫有了大量的發現,50年代對廣西花山崖壁畫的調查,60年代雲南滄涯岩畫和內蒙古陰山...
今庭院西廊北端建“會友亭”,其典出自《論語》“以文會友”之句。南廊正中為碑廳,廳東臨水建小亭,名“得月”,與閣南池北岸石刻“近水樓台”四字相協。名士閣內,設“龍潭畫廊”,經常進行名人書畫展,並一年兩度舉行“龍潭詩會”。西北側三廳於1985年闢為“武中奇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室”,陳列當代書法家...
歷史上曾有很多有識之士對齊長城遺址進行過考察研究,但由於綿延千餘里、人跡罕至、山巔峽谷荊棘叢生,歷史文獻始終沒有對它進行過全程實地考察的記載。儘管《管子》《史記》《左傳》《戰國策》《括地誌》《水經注》《泰山郡記》《泰山道里記》等許多古籍對它都有過記載,卻都是寥寥數語、謬誤很多。為了弘揚...
金沙江在歷史上雖然在清代銅運時期曾開修金沙江航運通舟至巧家蒙姑,但從永善黃草坪至巧家蒙姑,有白鶴灘等15灘一直未曾通航。京銅運輸時採取盤駁過灘。白鶴灘摩崖石刻《安瀾吉水》題賦七絕云:“金江自古不通舟,水急天高一望愁。何日天人開一線,聯檣銜尾往來游。”(2)亞洲第一高渡——鸚哥溜渡 鸚哥溜渡...
清代大書法家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一書中對曹植墓碑(即隋碑)評價:“快刀斬陣,雄快勁者,莫若《曹子建碑》矣”。另兩方石刻也較為珍貴。其一是明傳碑,惜因年久風化,字跡漫漶不清,僅能辯出碑冠“魏陳思王傳碑”6個小篆體大字標題;另一方為明弘治八年(1495年)山東按察司洽陽九皋子章草狂書七律...
石刻碑群 在軒轅廟北邊,是歷代名人登山拜祖頌黃帝的石刻碑群。傳說,歷代名人和百姓每年三月三登山拜祖,延續至 今。近年來有韓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地華人組團登山拜祖。盤山公路直達山頂。遍山野的黃帝文化遺址,如軒轅宮、南崖宮、黃帝避暑宮、黃帝御花園、大鴻屯兵處以及少典祠、黃帝自然山飲馬泉、嫘祖廟、...
殿內有老子石刻像,相傳為唐代著名雕刻家元伽兒所制。像座花紋流麗大方,有頗高的藝術價值,現已移存陝西省博物館石刻藝術室。老君殿向上即老母殿,供奉的是驪山老母。山頂為烽火台,其實本為唐華清宮後門外的望京樓。據說登臨其上,可以望見唐都長安。詩人杜牧在《過華清宮絕句》中有云:“長安回望繡成堆,...
關於契丹小字《耶律糺里墓志銘》的若干問題 劉浦江 2010-10-12 祖宗之法:再論宋太祖誓約及誓碑 劉浦江 2010-10-12 說阜昌石刻《禹跡圖》與《華夷圖》 辛德勇 2010-8-24 掩映之間——宋代尚書內省管窺 Deng Xiaonan 2010-5-21 出土材料與唐宋女性研究 Deng Xiaonan 2010-5-21 The Soviet Impact on "...
除外圈檐柱每柱下只置一石外﹐其餘諸圈礎石皆用上下三重平石疊砌而成﹐包砌在夯土層中﹐最上重的平石刻有榫槽以使立柱固定。在第四圈礎石內﹐築成土坯壘砌的方形實心體﹐為木塔的中心柱﹐邊長20米﹐殘高3.6米。在其東﹑西﹑南三面各開5龕﹐每龕都設在兩柱之間﹐寬約1.8米﹐進深20~30厘米﹐呈弧形...
院內碑碣石刻,林立有次。紅梅與綠竹爭勝,奇花與異草鬥豔。葛藤攀老樹,暮鴉嗚晚鐘。曲徑通幽,從來即墨客騷人詩酒盤桓的妙處;殿閣嵯峨,自古為信土朝聖拜祖之佳境。偶有童子嬉戲於荷花叢內,時來老翁垂釣於綠柳蔭中。加之晨鐘暮鼓,裊裊香菸,宛然一幅絕妙的山水畫。可惜,這一風景秀麗的古建築群,多毀於歷代...
1984年冬修護一新。此處為徒步登山的第一休息點。在此可俯視田園風光、觀賞牛耳寨、“八字石刻”、搖搖石、壘壘石、甘露池等。牛耳寨位於登山便道一、二道門之間的南、北兩嶺相夾之處。自甘泉峰頂,南沿五怪嶺,北沿便道北側,西至甘露池,迤邐而下,寨牆沿山脊用片石乾砌而成。寨的腹部為一深谷,東西長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