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2002年11月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05年收入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報告指出,黨的十六大的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報告指出,黨的十六大的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鬥。報告共十個部分:一、過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經驗;二、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
《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鬥:黨的十六大以來大事記》是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著的政治理論著作,於2007年10月首次出版。 [1] 該書記述了黨的十六大以來的五年間(2002年—2007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面對中國國內改革發展穩定的...
大會通過的報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即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大會...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審議和通過了江澤民代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報告。根據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要求,在深刻分析黨和國家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的基礎上,大會確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意見》指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哲學社會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須進一步提高對哲學社會科學重要性的認識,大力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檔案全文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
江澤民同志代表黨的十五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報告,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行動指南,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把各級工會組織和廣大工會幹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六大...
第二,這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國經濟發展階段也在發生歷史性變化,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就是發展質量不高的表現。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必須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要重視量的發展,但更要重視解決質的問題,在質的大幅...
實現現階段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共產主義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和重要組成部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也是為實現共產主義最高理想而奮鬥。重要作用 共產主義理想是黨的先進性的靈魂,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精神支柱。由於共產主義理想和共產黨員先進性有著內在的一致性,因此只有執著共產主義...
2002年11月8日,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做的政治報告的題目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2007年10月15日,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做的政治報告的題目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2012年11月8日,胡錦濤在...
《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200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吳松。本書主要闡述了“三個代表”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等內容。內容簡介 本書的內容和特點主要有:一是重點論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指導方針。全面建設小康,開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必須高舉鄧小平理論...
大會的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鬥。江澤民代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報告。報告共十部分:(1)過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
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為幫助廣大黨員幹部和民眾學習和理解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成,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不懈奮鬥,我們...
關於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新局面,胡錦濤指出,必須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全面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必須貫徹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加快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全面加強、協調推進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第二十一篇 改革是中國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 第三部分 江澤民著作 第一篇 不斷根據實踐的要求進行創新 第二篇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第三篇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第四篇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第五篇 正確...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大革命運動”“土地革命戰爭”“全民族抗日戰爭”“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等10章;下冊聚焦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包括“偉大歷史轉折和改革開放潮流的興起”“進入新階段的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2008年3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涉及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重大理論問題,還包括巨觀調控、金融改革、對外貿易、城市化建設、宗教問題、文壇現狀和政治學、史學、...
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
全會研究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認為總結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豐富實踐和寶貴經驗,研究部署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對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二)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綱領 (三)努力把握經濟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 第八講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鬥——學習《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一)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
抓住了黨的先進性,就拆住了黨的建設的核心和根本。縱覽當今世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根本原因在於我們澡始終保持了先進性,保持了旺盛行的生機和活力;展望美好未來,全而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於我們黨始終堅持先進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賦予黨...
關於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意見》,決定從2008年9月起,用一年半左右時間,在全黨分批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通過開展學習實踐活動,進一步增強黨的先進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力量,為實現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大會批准了江澤民同志代表十五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報告,批准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這次大會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奮進的大會,極大地振奮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
《十六大報告輔導讀本》是200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介紹 本輔導讀本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上所作的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報告的全文。第二部分是胡錦濤同志對十六大報告所作的整體的闡釋,總結了十六大報告的四個突出特點,並指出十六大報告“是...
總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面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需要大力發展我國科技事業。為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對科技進步和創新提出的迫切要求,在黨...
堅決抵制各種錯誤思想的影響,始終保持立場堅定、頭腦清醒;如何最廣泛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參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中等,都需要我們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這個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凝聚力量,把人們的思想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為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提供...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科學分析我國基本國情,全面判斷我國戰略需求,把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使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
全會研究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認為總結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豐富實踐和寶貴經驗,研究部署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對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國家財政整體實力不斷壯大,增強了綜合國力,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促進經濟 財政巨觀調控體系不斷健全,促進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財政巨觀調控方式隨著市場化進程不斷探索創新。特別是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
全面分析形勢和任務,認為在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之際,進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對於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