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曉義

廖曉義

廖曉義,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創辦人兼主任; 1954年出生於重慶,1986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哲學系,獲碩士學位,是知名民間環保事業倡導者和活動家。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研究生社會公益導師

2017年3月,被評為2016年度中國十大社工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廖曉義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54年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
  • 職業:教師
  • 出生地:重慶
  • 性別:女
個人簡介,環保人士,樂和家園,地球村,基本概述,主要工作,相關貢獻,出版圖書,所獲榮譽,

個人簡介

廖曉義,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創辦人兼主任。圖為著名環保人士廖曉義。
1954年出生於重慶巫溪。
1977年畢業於四川大學哲學系並留校任教。
1986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哲學系,獲碩士學位。
1993年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系國際政治專業做訪問學者,並自費拍攝《地球的女兒》。
1995年回國,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創辦了非營利性的民間環保組織——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建立了面積為2800畝山地的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培訓基地。
1996—2001年中央電視台“環保時刻”專欄獨立製片人。
1998年美國總統柯林頓訪華期間,廖曉義作為中國七位民間環保人士代表之一參加了總統的圓桌會議
2005年12月6日至16日,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邀請2005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年度人物獎”20名候選人和“年度社會公益獎”5名候選人參加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交大舉行的2005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創新論壇。
廖曉義
著名環保人士廖曉義
2005年廖曉義當選中央電視台經濟年度人物社會公益人物,2006年當選綠色中國年度人物之一,被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聘為環境顧問。
2011中國全面小康傑出貢獻人物。

環保人士

廖曉義是知名民間環保事業倡導者和活動家,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創辦人兼主任。她曾自費拍攝電視片《地球的女兒》,1996—2001年中央電視台“環保時刻”專欄獨立製片人。她是中國第一位獲得有“諾貝爾環境獎”之稱的“蘇菲環境大獎”的民間環保人士,澳大利亞最高環境獎“班克西亞國際環境獎” 獲得者。十七年來,在綠色環保的道路上,作為中國文化的堅守者、環保事業的守望者,廖曉義親手創辦了中國本土化的NGO——“地球村”。在艱難的創辦道路之後,她提出了影響中國的綠色生活方式,倡導“綠色生活”、“綠色社區”、“綠色傳媒”、“綠色奧運”,鼓勵人們一起來傾聽“地球村”背後的故事,一起踏上綠色生活之路。
廖曉義
廖曉義獲獎
廖曉義認為節約是最大的環保,而節約就是減少沒有必要的消耗。在節約型社會講話中,溫家寶總理曾專門提到過“26度空調節能行動”,這個影響全國的“26度空調節能行動”就是廖曉義等人首先發起的。
廖曉義是我國環保事業的先行者、守望者,她以具體細微的角度,從身邊小事實施環保大題,對我國的環保事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樂和家園

樂和家園”是一個幫助地震後災區重建新的家園和社會保障的項目。5·12地震後,受災地區聚焦了全國人民的目光,受災民眾的生活和醫療保障受到了全國人民的牽掛。
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曉義在深入地震重災區考察後,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申請了建設“樂和家園”項目。2009年8月6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撥了180萬元人民幣在彭州通濟鎮大坪村建設“樂和家園”,包括兩個村43戶村民的房屋建設補助和相應的社會環保醫療等設施的建立。中國生態民居首席專家劉加平、昆明冶金建築設計院的周偉、西南交大的董靚,還有台灣建築業世界級的“腕”林憲德博士都參與了“樂和家園”的設計,最終“樂和家園”將建設節能、節地、節材的節約型生態民居。

地球村

基本概述

北京地球村(也稱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成立於1996年,位於朝陽區北苑路86號嘉銘園內,包括15名全職工作人員。地球村的創辦人和負責人廖曉義女士1986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曾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人員,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國際環境政治專業訪問學者。
北京地球村是一個致力於公眾環保教育的非營利民間環保組織,是聯合國環保署的中國民間聯絡站。北京地球村的宗旨是通過營造大眾環境文化,促進中國可持續發展。
北京地球村撰寫和出版了一系列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的讀物,包括與國家環保總局合作的《公民環保行為規範》《兒童環保行為規範》以及《綠色社區指導手冊》《綠色之聲環保歌曲集》和環境教育培訓的系列光碟。

主要工作

北京地球村的工作在中央電視台獨立製作環保電視節目;獨立製作環保影視欄目和影片;撰寫推廣環保讀物和宣傳品;在延慶縣井莊鎮碓臼石村建立環境教育培訓基地,讓公民在親近自然的同時接受環境教育;編輯《草根之聲》;舉辦環保論壇;推動綠色社區理論與實踐;組織“綠天使工程”“地球日中國行動”“綠色奧運綠色生活”“護根行動”等公民環保行動;同時開展了綠色列車、綠色能源、循環經濟、綠天使藝術團、國際交流和耗材回收等環境保護項目。
北京地球村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公民環保的實踐者、資助者和支持者之間的交流,促成中國民間組織、社區、學校與國際環保界更多的溝通與合作。並組織了“地球村之旅”,讓國際人士通過參加研討會、參觀培訓基地、走訪綠色社區試點和參與大眾交流活動。
北京地球村工作所涉及的領域有:可持續消費的理論與實踐;綠色社區的建設與發展;生態修復與保護;青少年的環境教育與交流。

相關貢獻

1996年北京地球村幫助西城區大乘巷家委會建立了垃圾分類試點,並向各級政府送交垃圾分類提案,努力推動垃圾分類和循環經濟的公眾教育和公眾參與;從1996年到2001年在中央電視台開班每周一期的電視專欄“環保時刻”,以可持續消費可持續生產的大眾教育為主題,並製作環境教育培訓的系列光碟。
1998年,地球村與國家環保總局合作製作出版了《公民環保行為規範》《兒童環保行為規範》,為環保走進生活和提高公民素質提供了大眾教育的普及讀物。
1999年初,與宣武區政府和物業公司合作,在建功南里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綠色社區試點,為環保走進社區進行了理論和實踐的探索,並編寫出版《綠色社區指導手冊》;在延慶縣井莊鎮碓臼石村,租了2800畝山林作為環境教育基地。農戶實行垃圾分類,使用太陽能燈,種植無公害食品,摸索了“生態保護、環境教育、鄉村建設、民俗旅遊”四位一體的鄉村可持續發展模式。
2000年,地球村與全國諸多民間組織共同發起和組織的“地球日2000年中國行動”舉辦一系列的公民論壇和“中國地球周等公民行動”;與中國音樂周報合作的全國首屆環保歌曲徵集活動,在音樂界颳起了一股綠色旋風;出版環保歌曲集“綠色之聲”,並出版發行環保歌曲光碟“地球村組歌——環保金曲”、“地球村組歌——綠天使專輯”;發起“綠天使行動”組建“綠天使藝術團”,北京83萬小學生和他們的父母填寫了由地球村和少工委發放的環保承諾卡,讓綠色奧運綠色生活的理念走進家庭。
2001年北京市奧申委採納了地球村提出的綠色社區推廣策劃方案,使其成為綠色奧運行動計畫的內容;並在綠色社區試點接待國際奧委會評估團,為北京申奧成功貢獻力量;地球村與中國消費者協會共同策劃的《千萬個綠色志願者在行動調查承諾卡》對全國的消費者產生了影響。
2002年,與中國消費者協會和太平洋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合辦首屆“中國可持續消費論壇”,討論節約型循環型社會的可行性道路和消費者教育,促進消費者和生產者的綠色生活交流,幫助綠色產業的發展;主辦《關於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的NGO座談》,英副首相出席,並在眾多草根組織的支持協助下,組織了中國草根環保組織代表團參加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為中國在國際社會的新形象起到積極的作用。
2003年,地球村在宣武區政府支持下發起將廚餘垃圾分類投放的“綠袋子行動”,並幫助椿樹園社區建立居民環境議事會。同年與東四奧林匹克社區共同推動綠色社區行動,讓奧運精神走進社區;與能源基金會合辦可持續能源論壇,相繼舉辦了關於快速交通、燃油經濟性、家電節能等論壇;提供了記者與專家對話的平台,提升記者在推動國家可持續能源政策方面的專業能力。
2004年冬在奧組委支持下將環保節能卡送進80家奧運簽約酒店的四萬多個房間,幫助酒店進行節能教育,配合綠色奧運計畫的實施。
2005年1月在鐵道部、奧組委和保護國際的支持下共同實施“綠色列車”活動,將列車便成綠色奧運和綠色生活方式的流動課堂;2004年與其他環保組織繼共同發起了“26度空調節能行動”活動後,2005年發起“26度空調節能行動——2005我們承諾”活動,倡導了夏季使用空調,推進節約型社會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廖曉義 著,溫鐵軍,潘家恩 編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23年12月

所獲榮譽

北京地球村綠色社區的理念和經驗得到了政府和社會比較廣泛的認可,受邀在全國十幾個省市進行綠色社區的講演和培訓。
北京地球村作為一個具有理論研究、影視製作、社區教育和國際交流綜合能力的中國民間組織,地球村的工作受到國際社會和國際媒體廣泛關注。美國CNN有線電視、新聞周刊、英國路透、日本、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士等國家的媒體多次予以報導。
北京地球村創辦人廖曉義女士代表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榮獲2000年度蘇菲獎,2001年獲澳大利亞“班克西亞國際獎”,並成為十位“2001 年《中國婦女》時代人物”之一。其全部獎金已被用以設立地球村的“綠色文明獎”,以分享國際社會給予中國公民的榮譽,並承擔共同的環保責任。
北京地球村編寫的“綠色社區指導手冊”得到國家環保總局的正式推薦。
北京地球村受美國環保署資助的“美國環保之旅”和美國農業部資助的“美國可持續農業”受到廣大民眾的好評。美國農業部和美國駐華大使館還專門組織了新聞發布會。
北京地球村的工作曾得到聯合國前副秘書長莫里斯斯特朗的高度讚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