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

聖旨,出自《三國志·魏志·張遼傳》的漢語辭彙,原文:“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遼奉聖旨,豨必不敢害故也。”是指中國封建社會時皇帝下的命令。

聖旨是中國古代帝王權力的展示和象徵,其軸柄質地按官員品級不同,嚴格區別: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聖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為上好蠶絲製成的綾錦織品,圖案多為祥雲瑞鶴,富麗堂皇。

聖旨兩端則有翻飛的銀色巨龍作為防偽標誌。作為歷代帝王下達的文書命令及封贈有功官員或賜給爵位名號頒發的誥命或敕命,聖旨顏色越豐富,說明接受封贈的官員官銜越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旨
  • 外文名:imperial edict 
  • 拼音:shèng zhǐ
  • 近義詞懿旨
  • 注音:ㄕㄥˋ ㄓㄧˇ
釋義,例句,樣式材料,內容規定,聖旨品級,防偽標記,民間遺存,明代聖旨,成化聖旨,

釋義

封建社會時皇帝下的命令或發表的言論,今常用於比喻。

例句

1、帝王的意旨和命令。
【漢】蔡邕 《陳政事七要疏》:“臣伏讀聖旨,雖周成遇風,訊諸執事,宣王遭旱,密勿祗畏,無以或加。”
【漢】荀悅《漢紀·元帝紀下》:“延壽、 湯 承聖旨,倚神靈,總百蠻之軍,攬城郭之兵,出萬死之計,入絕域之地。”
《三國志·魏志·張遼傳》:“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遼奉聖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唐】杜甫江陵望幸》詩:“甲兵分聖旨,居守付宗臣。”
【宋】王讜《唐語林·品藻》:“上曰:‘李林甫之材不多得。’士淹曰:‘誠如聖旨,近實無儔。’”
《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上皇》:“使命口宣上皇聖旨:‘教俞良到德壽宮見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平少保得了聖旨,星飛出京,到了松藩駐劄。
《花月痕》第四六回:“ 劍秋 口才,本是好的,對答如流。是日奏對,洋洋灑灑,大稱聖旨,就放個 岳鄂 節度。”
老舍《寶船》第二幕:“皇上有聖旨,大伙兒用心聽!”
2、今多用於比喻不能違反的意見或話語,有諷刺意。
浩然《艷陽天》第七章:“他把馬之悅的每一句話都當聖旨來念。”
魏巍東方》第一部第五章:“我想撈兩條小魚兒,咱爺兒倆喝兩盅兒!剛下上網,忽聽聖旨到,就把我給提溜來啦。”
3、聖人的意旨,有時專用於孔子
【漢】蔡邕《玄文先生李子材銘》:“ 休少以好學,游心典謨,既綜七經,又精群緯,鉤深極奧,窮覽聖旨。”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淮水》:“蓋丘明親承聖旨,錄為實證矣。”
【南朝 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若乃尊賢隱諱,固尼父之聖旨,蓋纖瑕不能玷瑾瑜也。”
【唐】歐陽詹懷州應宏詞試片言折獄論》:“夫子之言,蓋非於季路之雲也。後之人不窮聖旨,以為夫子美於 季路 ,任一時之見輕而折獄者十有八九焉。迂哉!斯人也!”
4、佛教徒稱佛諭。
《金石續編·北齊宋顯伯等造像龕記》:“朝尋聖旨。”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大乘者,正理也,宜改先執,務從聖旨。”
【唐】高墉《龍華寺窣堵波塔銘》:“彌勒佛前,親承聖旨。”

樣式材料

聖旨是中國古代帝王權力的展示和象徵,其軸柄質地按官員品級不同,嚴格區別: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
聖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為上好蠶絲製成的綾錦織品,圖案多為祥雲瑞鶴,富麗堂皇。聖旨兩端則有翻飛的銀色巨龍作為防偽標誌。作為歷代帝王下達的文書命令及封贈有功官員或賜給爵位名號頒發的誥命或敕命,聖旨顏色越豐富,說明接受封贈的官員官銜越高。

內容規定

“受命於天,天意之所予也,故號為天子者,亦視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春秋繁露·深察名號》。這是“奉天”的來源。至於“承運”,又牽扯到鄒衍的“五德始終說”。鄒夫子認為五行相生相剋,五行又配之五德,每一個朝代都代表其中一德,如黃帝尚土德、夏尚木德、殷尚金德、周尚火德。五德循環往復,朝代便興亡絕續。“奉天成運皇帝,詔曰”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奉上天之命而承世運之道的皇帝下詔書說”。欽此就是皇家專用名詞,就是到這裡結束的意思。其實真實的皇帝聖旨並沒有奉天成運,皇帝詔曰和欽此的這些套話,這主要是古代戲文中是這么唱的,電視也這么演,大家就認為是這樣的。一般古代聖旨分兩種:聖旨開頭是昭曰,是由皇帝口述旁人代寫的;而開頭為制曰,是由皇帝親手所寫的。

聖旨品級

聖旨均為捲軸形式,軸柄質地按官員品級不同而有嚴格區別: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五品為黑牛角軸。據介紹,聖旨的寬度一般在33厘米左右,它的長度歷代並沒有硬性規定,長的可達5米,短的也有約兩米。
聖旨的材料看上去十分考究,均為上好蠶絲製成的綾錦織品,圖案多為祥雲瑞鶴,十分富麗堂皇。聖旨兩端則有翻飛的銀色巨龍作為防偽標誌。聖旨的顏色也很有講究:顏色越豐富說明接受封贈的官員的官銜越高。根據明清的定製,給五品以上官員的聖旨顏色相對比較豐富,有三色、五色和七色的,五品以下的顏色一般為單一的純白綾

防偽標記

有些聖旨還有另一個防偽絕招,聖旨的絹布上印滿了祥雲圖案,而且所有的聖旨開頭的第一個字,必須寫在右上角第一朵祥雲上。

民間遺存

明代聖旨

河北邱縣文史工作人員日前在一位名叫孫登選的老人家中,發現一道“巨長”的明萬曆年間聖旨,長達360餘厘米,保存大致完好。
這道聖旨原件為青黃兩色絹本,通體有織錦雲紋,長度達到360餘厘米,寬度約為33厘米。兩頭無軸,略有破損,但字跡清晰可辨。聖旨前端為青色絹布,上有銀色雙龍圍繞“奉天誥命”四字。正文內容大意為:皇帝感激一位名叫孫維城的官員及其家人為國盡心盡力,讚揚孫維城為國事日夜操勞,表揚其成績顯著,敕封其為山西布政使
聖旨文中列舉出孫維城歷經十三任官職。頒旨時間為萬曆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聖旨全文700餘字,字型為風格端莊的小楷,氣度雍容,圓潤飄逸,聖旨整篇布局工整嚴謹,跌宕有致,字跡筆畫突兀。聖旨中段及末端均蓋有皇家“制誥之寶”和“廣運之寶”的方形印章。
據邱縣文史專家楊鳳奎介紹,聖旨中所指的孫維城,字宗甫,是孫登選老人的先人,邱縣孫莊村人。他學識淵博,見多識廣,尤其精通聲律,善於寫詩填詞。1570年中舉人,後中進士。曾任湖廣道監察御史,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布政使。他為官期間清正廉明,愛民如子,這道聖旨正是孫維城被提為山西布政使時收到的。
2022年,武安文物保護管理所挖掘整理家風家訓文化時,在邑城鎮東三里村冀姓農戶家中發現一件明朝萬曆年間的聖旨。

成化聖旨

2018年5月23日,河北省南宮市文物部門在文物調查時,在南宮市紫冢鎮一戶白姓人家發現一件明成化年間聖旨,雖已歷經500多年的風雨滄桑,但大體保存完好,如圖4所示。
這道聖旨為明成化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對明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白圭進行的誥封,內容為對白圭生前功績的褒揚,並封贈其為榮祿大夫少傅,諡號為恭敏。
此聖旨材料為七彩祥雲瑞鶴提花錦緞,現存總長2.5米、寬0.29米,聖旨正文部分用楷書書寫,行款從右至左,總計25行,145個漢字。尾處蓋有篆書“制誥之寶”璽印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