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農業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在慶元設立的農業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農業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 屬性:農業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農業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在慶元設立的農業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農業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在慶元設立的農業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發展歷史2023年6月,為更好保護利用傳承好“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這一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慶元縣食用菌產業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
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2022年11月4日在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專家會議上,成功通過專家評審,正式獲批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保護名錄。發展歷程 “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位於浙江省的西南部,歷史可追溯至13世紀。數百年來,麗水慶元當地菇農通過利用森林資源科學發展...
“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獲授“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慶元甜橘柚”國家地理標誌獲準註冊,保護和開發荒野茶園6000畝。全年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6.5%,快於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個百分點。2023年,慶元縣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96個,其中新開工項目110個。固定資產...
2014年,“浙江慶元香菇文化系統”入選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5年1月底,投資逾16億元的新慶元香菇市場投入使用。2016年初,以香菇市場為中心的慶元香菇小鎮成功列入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慶元香菇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麗水市慶元縣所轄濛洲街道、松源街道、屏都街道、黃田鎮...
慶元縣香菇博物館(中國慶元香菇博物館),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詠歸路6號,是1997年創建的綜合類香菇業專題博物館 。 慶元縣香菇博物館創建於1997年,1998年12月21日正式對外開放。1999年完成了慶元縣史與革命史展示廳的建設,於2000年5月18日正式開放。2005年完成了廊橋展示廳的建設,於11月11日正式開放。
2023年11月,河北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安徽銅陵白姜種植系統和浙江仙居古楊梅群複合種養系統通過專家評審,正式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截至當月,我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共22項,數量保持世界首位。項目緣起 在許多國家,一代代農民、牧民、林農和漁民以多樣化的物種及其相互作用為基礎,利用適用...
李強還首次系統闡述浙江特色小鎮的發展理念。特色小鎮是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結合自身特質,找準產業定位,科學進行規劃,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形成“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重要功能平台。首先,產業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強”。“產業選擇決定小鎮未來,必須...
浙菜走進高科技的發展時代,從實踐中逐步進入理論化、系統化,採用產品家常話,價格低廉化,原料流通化,烹製多變化,走以科學相結合,飲食文化相結合,烹飪技藝相結合,隨著祖國物質文明和科學文化的進步,以更大更快的步伐開拓進步。烹飪技術的提高,有賴於歷代廚師的科學研究和創新,改革是時代的必經。特別是市場經濟...
福建福州茉莉花和茶文化系統 福建福州茉莉花和茶文化系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3年,福州茉莉花種植與茶文化系統被列入中國首批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一年後,福建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平均海拔接近3000米的扎尕那村,隸屬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鎮。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造就了特殊的農業文化,即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在這一系統中,農耕種植青稞和蔬菜,牧業供給肉和奶類,森林既提供建材,也生長菌菇和藥材。2017年11月,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被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作物、藥材、家禽等合理配置的複合種養體系。背景介紹 當地居民因地制宜創造了立體種養、樹體修剪管理、水土資源合理利用等技術體系,有效保護了當地農業物種和生物多樣性。發展歷史 河北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已有3000多年歷史。2023年11月,河北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正式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發展歷史 安徽銅陵白姜種植系統已有2000餘年歷史。 銅陵白姜塊大皮薄,汁多渣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當地居民創造了姜閣保種催芽、高畦高壟種植、芭茅搭棚遮陰等三項獨特的傳統生產技術。社會價值 2023年11月,安徽銅陵白姜種植系統通過專家評審,正式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因其獨特的傳統生產方式和知識體系,在食物與生計安全、重要的農業生物多樣性、社會價值與文化以及傑出的生態價值、景觀等方面具有顯著特點和全球重要性。發展歷程 2022年5月20日,中國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系統簡介 數百年來該系統不僅保留了豐富的傳統作物品種和環境友好的耕作技術確保了山區惡劣條件下的農業生產發展還創造了山地梯田景觀,見證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傳承保護 2014年,被認定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9年,被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21年9月,入選“生物多樣性100+全球典型案例”。2022年...
2010年6月,江西“萬年稻作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命名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2013年,入選入選首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展歷史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萬年大源一個被稱為仙人洞的溶洞被發現;30年後,在這個洞穴遺址中出土了世界最早的栽培稻植矽石標本,將浙江河姆渡發現的中國稻作歷史一下子提前了...
2021年5月7日,以“生態:景觀、空間與茶”為主題的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踏勘與工作交流會在安溪縣舉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泉州師範學院中國泉州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孫華,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社會學與人類學系副教授李耕等多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從農業遺產的屬性出發,探討安溪縣茶業從業者有關生產性...
敖漢旗原始地理環境和自然風貌沒有大的改變,仍保留原始農業種植形態,是旱作農業系統的典型代表。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也面臨著被拋棄的危險。赤峰市敖漢旗政府按照農業部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要求,編制了專門的保護與傳承規劃以及管理辦法,使這一重要農業生產系統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為當地帶來更好的社會...
“慶元香菇文化系統”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牌匾 “慶元香菇文化系統”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牌匾,近現代文物。慶元縣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發源地,延續至今形成了獨特的香菇文化系統,是慶元縣農耕文化的重要體現方式。2014年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現收藏於慶元縣香菇博物館。
同時,解讀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全球典型代表: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保護名錄,填補菌類的世界空白,全球唯一一項以食用菌為主的農業文化遺產。主創團隊 紀錄片《菌物王國》導演、攝影團隊負責人:周勇 播出信息 2023年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紀錄片《菌物王國》在杭州正式發布...
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數量,居世界首位。該片對眾多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得到細緻解讀,如延續8000年耕作傳奇的內蒙古敖漢旱作農業系統;在全世界最早實現香菇人工栽培的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現今所知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遺存之一——江西萬年稻作文化系統;實現稻魚鴨共生、魚米鴨同收的貴州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
產業扶貧的路上。(《吉林日報》評)李玉為推動中國食用菌產業及菌物學科的快速發展作出貢獻。(中國網評)人物影響 李玉院士科技獎金 2010年,李玉與浙江省慶元縣簽約,建立了“院士企業工作站”,他將政府獎勵他個人的480萬元無償捐出,設立“李玉院士科技獎金”,用於獎勵為慶元食用菌作出貢獻的科技專家。
食用菌類,順昌縣山區鄉村都有出產,據記載在清代和民國期間主要是浙江慶元、龍泉等到地菇農來順昌到深山老林中,砍雜木鑿花培育香菇,將此技術傳入順昌縣。20世紀70年代前當地人都沿襲用人工鑿花培育法,70年代後主要採用段木接種培育法和木屑接種袋栽培育,香菇是順昌縣傳統特產之一,品優質高。1994年順昌縣委、縣...
2023年末,全市文化系統共有公共圖書館13個,文化館12個,博物館12個,國有藝術表演團體3個。 [67] ...梅林戲,俗稱“泰寧大戲”,是流行閩贛邊陲,相傳清乾隆年間,由徽班經江西、浙江傳至閩而形成的一種鄉土
台湖山,位於浙江省慶元、龍泉兩縣市,黃田、小梅兩大鎮的交界處,亦在黃真與黃南之間。主峰海拔1114.9米。龍慶橋 龍慶橋,是一座五孔36間,長140米,高14米,寬5米的石木結構屋式橋,原名小梅“濟川橋”。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建,更名為“通福橋”,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改名為“壽川橋”。...
興化垛田是以本土農民為主體,以農業生產為主導維繫的一個活態系統,具有重要的生態、農業和文化價值。興化垛田灌排工程體系是國內外唯一、里下河腹地獨有的、分布在興化湖盪區的高地旱田灌排工程體系,在灌溉與排水工程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獨特的代表性。垛田灌排工程體系創建後,改善了區域自然環境、經濟社會發展條件,...
農業文化 2013年5月佳縣古棗園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首批、陝西第一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並在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的指導下,由中國農業出版社編輯出版的“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列讀本——《陝西佳縣古棗園》2014年4月佳縣古棗園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這是中國西北地區唯一...
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位於中國山東。2017年11月24日上午,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羅馬總部舉行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組會議上,對本次申遺的世界多個項目進行了審議,中國山東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申遺項目獲得原則通過。所獲榮譽 2017年11月24日上午,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羅馬總部舉行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組會議對本...
宣化城市傳統葡萄園位於河北宣化古城,有1300多年的葡萄栽培歷史,以庭院式栽培為主,獨特的漏斗架型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景觀,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2013年成為全球第一個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試點地的城市農業文化遺產。內容簡介 宣化傳統葡萄園至今仍沿用傳統的漏斗架栽培方式。漏斗架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