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玉(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玉,男,1944年1月30日出生,山東濟南人,漢族,中共黨員,現為吉林農業大學菌物學教授等。

1967年畢業於山東農學院。中科院理學碩士,日本筑波大學理學博士,原吉林農業大學校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玉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濟南
  • 出生日期:1944年1月30日
  • 性別:男
人物經歷,擔任職務,榮譽獎項,科研成果,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67年畢業於山東農學院。中科院理學碩士,日本筑波大學理學博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其院士增選工作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增選名額不超過60名。此次增選後,中國工程院院士已達756名。目前吉林省“兩院”院士人數為30人,而從省屬單位走出的院士,李玉還是第一人。
原吉林省省長韓長賦在考察吉林農業大學食藥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時說,李玉教授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吉林農業大學的光榮,是吉林省屬高校的光榮,也是吉林省農業的光榮、吉林省全省的光榮。

擔任職務

吉林省食用菌產業化技術總負責人。
博士生導師、菌物研究所所長,俄羅斯農業科學院外籍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第四屆、五屆成員,中國菌物學會理事長,中國食用菌協會副會長,食藥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兼資源收集與繁殖利用功能實驗室主任。《菌物研究》主編,《Intenational Medicinal Mushroom》編委。
吉林省政府首屆高端智庫專家團主任

榮譽獎項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管理)專家、優秀教育工作者,
1992年獲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
先後4次當選吉林省省管優秀專家和高級專家。
2011年9月,榮獲“第六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稱號。

科研成果

在科學研究上,李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部“863”項目、農業部“948”項目等40餘項。
在國內外收集、評價上萬份菌種和憑證標本,報導了45個新種,100餘個國內新記錄種。篩選並培育出39個食用菌品種,有6個品種通過國家認定,獲得發明專利5項,集成創新了6個北方主要食用菌標準技術體系,指導培訓技術骨幹8000多人,帶動農戶3萬戶,累計推廣面積50多億袋,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近60億元。
研究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13篇,其中34篇被“SCI”收錄或引用,出版著作17部。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獲得專利6項,對我國的菌物事業做出突出貢獻。
在產業化理論方面,李玉率先提出了食用菌產業是“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中重要的產業一環,提升了食用菌產業的地位。針對吉林省地處黃金玉米帶、產量高效益低這一“新東北現象”,提出了“南菇北移”、“東木西草”、“建設百公里食藥用菌長廊”等合理化建議,被省政府採納,並付諸實施成為新的產業亮點。
在人才培養方面,李玉甘當人梯,培養了菌物學領域的碩士研究生100餘名,博士研究生40餘名,博士後40餘名。在我國創建了較完整的菌物科學與食用菌工程人才培養體系。
在產學研平台建設方面,李玉建立了“食藥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食用菌創新中心”、“中俄菌物資源保育中心”、“中國白俄羅斯菌物資源保育中心”。創辦了《菌物研究》雜誌。創建了食用菌專科專業和套用生物科學(食藥用菌方向)本科專業、建成相關的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並成為省部級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在國內率先形成了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的較完整的菌物學科體系。建設了21個產業化示範基地。主持召開了“第八屆海峽兩岸菌物學學術研討會”、“中日及泛亞太地區菌物學論壇”、“ 第五屆國際藥用菌大會”等多次國內外大型學術會議,擴大了吉林農業大學及菌物學科在國際上的影響,為菌物學科搭建了良好的產學研平台。

人物評價

李玉是世界上第一個為黏菌新種定名的中國人,也是我國第一個對黏菌屬、科、目級進行系統分類的學者。他30餘年來致力於菌物科學與食用菌工程技術和產業化研究,建成了位居國內前列水平的菌類種質資源庫,其中僅黏菌就報導了400餘種,發表新種36個,此前尚無中國人命名的新種。在食用菌領域篩選培育出39個品種,6個通過國審;創新改進了全日光栽培黑木耳等8項關鍵技術,改變了傳統栽培模式;累計推廣50多億袋(菌包),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近60億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