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背景
防震減災是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礎性、公益性事業,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防震減災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對防災減災救災和防震減災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防震減災提供根本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對防震減災工作作出部署,為防震減災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編制和實施《規劃》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和防震減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好滿足包括地震安全在內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融入“全災種、大應急”體系,服務“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思路和目標
《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和防震減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健全完善體制機制,推動防震減災事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夯實監測基礎、加強預報預警,摸清風險底數、強化抗震設防,保障應急回響、加強公共服務,創新地震科技、推進現代化建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規劃》基本原則是做到六個堅持。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服務高質量發展。三是堅持預防為主,防範重大風險隱患。四是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協調。五是堅持改革創新,依法治理。六是堅持開放合作,融合發展。
《規劃》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體制機制逐步完善,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地震應急回響服務能力顯著提高,地震科技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地震預報預警取得新突破,地震災害防禦水平明顯增強,防震減災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社會公眾防震減災素質進一步提高,大震巨災風險防範能力不斷提升,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更加有力。到2035年,基本實現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基本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實現重點突破,基本實現防治精細、監測智慧型、服務高效、科技先進、管理科學的現代智慧防震減災。
《規劃》圍繞2025年目標,聚焦社會關切,聚焦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能力、水平及效能,形成地震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地震應急回響服務能力3類8項主要指標。
重點任務
《規劃》圍繞發展目標,部署8方面重點任務:
一是提升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包括夯實監測基礎,最佳化測震觀測和地球物理觀測站網,著力提升西部地區和近海海域地震監測能力。完善水庫、核電等專業監測台網,提升非天然地震事件的監測能力。發展空間對地觀測技術套用,探索無人機探測和船載綜合物理觀測技術。實施地震台站改革,推動業務轉型升級。加強地震預報,最佳化地震長中短臨和震後趨勢預報業務。構建區域斷層模型,探索地震數值預測和綜合機率預測。建設全國一體化分析會商技術平台,完善地震預測評價機制。組建地震預報分析首席專家團隊。建立新時代專群結合模式。強化預警服務,建成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引導社會力量共建中國地震預警“一張網”。建設多終端立體化傳播平台,精準發布地震預警信息,為社會公眾和高鐵等行業用戶提供預警服務。
二是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包括摸清風險底數,繼續推進全國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查清地震災害危險源與風險源,形成地震災害風險資料庫並建立常態化更新機制。夯實地震活動斷層探測等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基礎業務,建設國家級業務平台。建立完善地震區劃分級管理機制,編制新一代地震區劃圖。強化抗震設防,深化地震安全性評價“放管服”改革,依法加強抗震設防要求管理。推動提升地震災害防禦工程標準和重點基礎設施設防標準。針對重大工程、一般建設工程、人員密集場所等,形成差別化的抗震設防要求制度體系。繼續實施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增強城市韌性,推動國土地震區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推動建設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災害危險源監測系統和重大風險源健康診斷與風險預警技術系統。建立京津冀地區地震災害防範聯防聯控機制,開展大震災害情景構建。推動構建城市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責任體系。
三是提升地震應急救援能力,包括完善體系建設,健全全國地震應急預案和指揮體系,進一步理順抗震救災指揮機制。推進大震巨災等極端條件下空天地一體化應急通信體系建設。加強地震災害緊急救援訓練基地建設與升級改造。推進地震專業救援隊伍標準化建設。加強規範和引導社會應急力量參與地震救援。保障應急回響,制定重特大地震應對方案。構建地震應急信息服務統一平台。開展年度地震重點危險區、重點省份地震災害損失預評估,組織開展地震災害快速評估。推進地震現場應急隊伍標準化建設。組織開展地震現場調查、災害損失評估和烈度評定。組織開展地震應急科學考察。強化大震應急物資儲備能力。
四是提升防震減災公共服務能力,包括構建服務框架,形成防震減災決策服務、公眾服務、專業服務和專項服務體系。面向政府地震應急管理,提供決策服務。面向社會公眾,拓展地震速報等公眾服務。面向重點行業和國防建設,強化地震安全性評價等專業服務。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和重要活動,強化地震安全保障等專項服務。增強服務供給,制定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產品清單和服務標準。提升地震數據精準度,推進服務產品規劃、設計和研製。建設公共服務平台。創新公共服務工作機制,促進防震減災相關產業發展。
五是加強地震科技支撐,包括強化科技攻關,繼續實施地震科技創新工程,開展相關物理模型和新技術新方法研究。做好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野外科學觀測站以及局屬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野外科學觀測站體系建設。開展大地震孕育發生過程監測與預測預報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發。加強區域研究所建設。完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地震科技體制改革,完善“前店後廠”工作格局。地震科技體制改革突出創新、結果和實績導向。科技成果評價突出實際貢獻和原創性。加強開放合作,強化資源共建共享。加強創新團隊建設,持續實施地震人才工程,人才評價堅持“破四唯”“立新標”,激發創新活力。深化國際合作,深化對外開放合作,以“一帶一路”為重點強化合作機制,強化基礎建設和科技合作。
六是加強數位技術賦能,包括聚焦智慧防震減災,強化數位技術套用。依託應急管理平台和信息資源,構建國家級綜合地震災害風險基礎數據中心,構建雲架構下統一的地震數據環境,保障數據安全,實現地震數據治理科學化。加快地震業務系統更新換代。
七是加強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包括做好重點時段科普宣傳,繼續推進“六進”。繁榮科普創作。強化科普陣地建設。整合全國科普資源,建設融媒體中心,利用新媒體傳播優勢,推進科普品牌體系建設,擴大社會影響力。推動防震減災科普產業化發展。
八是加強防震減災法治建設,包括推動防震減災法、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修訂,完善地震預警管理、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監管、地震災害風險隱患排查等法律制度。制修訂防震減災業務和服務標準。按照深化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等要求,運用“網際網路+監管”手段,提升執法效能。提高社會各界防震減災法治意識。
推動落實
《規劃》從加強組織領導、健全投入機制、建立協同機制、強化隊伍建設、實施監測評估5個方面提出保障措施,推進重點任務和工程順利實施,確保《規劃》目標完成。
規劃全文
“十四五”國家防震減災規劃
防震減災是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內容,也是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和防 (本文發布時有刪減)震減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進防震減災事業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和《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綱要(2019—2035年)》等法律法規和檔案,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環境
(一)發展成就。
“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防震減災工作取得了明顯成就。地震監測預報預警能力持續增強,全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到2.5級,國內地震實現2分鐘自動速報,部分地區具備地震預警服務能力。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穩步提升,全面實施第五代全國地震區劃圖,開展全國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推動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作,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惠及數千萬農村村民。地震應急救援實現重大變革,有效應對四川九寨溝7.0級、四川長寧6.0級等強震。防震減災公共服務紮實推進,完成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900餘項,減隔震技術套用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1300餘項建設工程。地震科技創新不斷拓展,高鐵核電地震預警技術研究取得新突破,成功發射“張衡一號”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震監測基礎設施。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深入落實,與“全災種、大應急”體系相適應的防震減災治理體系初步形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地震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明顯下降,地震災害對經濟社會影響明顯減輕,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地震安全服務。
(二)機遇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對防災減災救災和防震減災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防震減災提供根本遵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為防震減災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人民對包括地震安全在內的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對防震減災提出新任務。新興數位技術賦能地震科技創新,為實現現代智慧防震減災注入新動力。融入“全災種、大應急”體系,豐富對外開放內涵,提升開放合作水平,為防震減災拓展新空間。
地震多、強度大、分布廣、災害重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地震監測站網布局需要進一步最佳化,地震預報依然是世界性難題,地震預警服務剛剛起步,科技創新對事業支撐引領作用不夠,防震減災宣傳教育不夠普及,社會力量參與和市場機制尚未得到充分發揮,防震減災事業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
總體上看,“十四五”時期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並存,必須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的新變化新要求,著眼“兩個大局”,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落實“兩個堅持,三個轉變”工作方針,認識和把握防震減災事業發展規律,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和化解可能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重大地震災害風險,推動防震減災事業高質量發展。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和防震減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健全完善體制機制,推動防震減災事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夯實監測基礎、加強預報預警,摸清風險底數、強化抗震設防,保障應急回響、加強公共服務,創新地震科技、推進現代化建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加強黨對防震減災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制度優勢轉化為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堅強保障,以防震減災高質量發展成效踐行“兩個維護”。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服務高質量發展。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把保護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著力提升防震減災服務能力,以高水平發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人民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預防為主,防範重大風險隱患。牢固樹立地震災害風險防治理念,科學認識和把握地震災害規律,堅持底線思維,注重防禦重大地震災害,堅持關口前移,主動防禦,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風險和損失。
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協調。提升防震減災高質量發展的整體性和協同性,推動科技創新、業務建設和公共服務等各環節有效銜接和高效協同。更好發揮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積極性,統籌推進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推進區域防震減災協調發展。
堅持改革創新,依法治理。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防震減災體制機制,大力推進地震科技創新,持續增強事業發展活力和動力。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持續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全面提高全社會防禦地震災害能力和水平。
堅持開放合作,融合發展。堅持防震減災工作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防震減災工作,完善風險防控機制,不斷推進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積極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國際交流合作,著力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中展現新作為。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體制機制逐步完善,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地震應急回響服務能力顯著提高,地震科技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地震預報預警取得新突破,地震災害防禦水平明顯增強,防震減災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社會公眾防震減災素質進一步提高,大震巨災風險防範能力不斷提升,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更加有力。到2035年,基本實現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基本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實現重點突破,基本實現防治精細、監測智慧型、服務高效、科技先進、管理科學的現代智慧防震減災。
三、主要任務
(一)提升地震監測預報預警能力。
夯實監測基礎。最佳化測震觀測和地球物理觀測站網,初步完成基準站布局調整與建設,推進基本站建設與完善,著力提升四川、雲南、西藏、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區和近海海域的地震監測能力。強化京津冀地震安全風險監測業務一體化。完善水庫、核電、火山、煤礦等專用監測台網,提升非天然地震事件的監測能力。發展LiDAR、InSAR、重力和電磁等空間對地觀測技術套用,探索無人機探測和船載綜合物理觀測技術。形成覆蓋我國海陸及周邊地區的現代化綜合地震監測體系。實施地震台站改革,構建“國家地震台、省地震台、中心站、一般監測站”四級監測預報預警業務架構,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和標準體系,最佳化業務流程,推動地震台站業務轉型升級。
加強地震預報。最佳化地震長中短臨和震後趨勢預報業務,健全完善地震預報責任體系和業務體系。構建區域斷層模型,探索地震數值預測技術。按照地震構造分區,健全完善地震大形勢預測、危險區確定和短臨預測指標體系,形成基於預測指標的地震綜合機率預測業務能力。加強區域震情跟蹤,完善震情跟蹤會商機制,建設全國一體化分析會商技術平台,完善地震預測評價機制。加強地震預報人才隊伍建設,組建地震預報分析專家團隊。完善新時期群測群防工作體系,加強地震短臨預報實踐,力爭取得減災實效。
強化預警服務。建成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形成部門聯合、上下銜接、管理規範的地震預警體系,完善信息發布政策和制度,引導社會力量共建中國地震預警“一張網”,強化預警信息服務,實現重點區域震後秒級地震預警信息發布能力、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能力。重點地區充分利用應急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手機等手段,建設多終端立體化傳播平台,精準發布地震預警信息,實現到村到戶到個人。拓展地震預警示範套用,為高鐵、核電、水庫、危化等行業領域用戶提供預警信息。
(二)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
摸清風險底數。繼續推進全國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查清地震災害危險源與風險源,掌握地震災害風險底數,形成地震災害風險資料庫並建立常態化更新機制。加強地震構造環境精細探測,夯實地震活動斷層探測、風險隱患調查、災害隱患監測,以及災害風險預警、評估、區劃等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基礎業務,建設國家地震災害風險防治業務平台。建立完善國家、省地震區劃分級管理機制,構建相應的地震區劃業務體系,編制新一代地震區劃圖。
強化抗震設防。深化地震安全性評價“放管服”改革,依法加強抗震設防要求管理,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構建建設單位、地方政府、行業部門和地震部門全鏈條監管體系。推動提升地震災害防禦工程標準和重點基礎設施設防標準。針對重大工程、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房屋建築和城市基礎設施、一般建設工程、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等,形成差別化的抗震設防要求制度體系。繼續協調推進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協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設防地區農房抗震改造,強化農村民居抗震設防服務和指導。加強雄安新區、川藏鐵路等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技術保障。推進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建設。完善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布局,推進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推進提升通信、交通、供水供電等生命線工程防震抗震能力。推動重大工程建立地震安全監測和健康診斷系統,推廣減隔震等抗震新技術套用。
增強城市韌性。推動國土地震區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推動建設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災害危險源監測系統和重大風險源健康診斷與風險預警技術系統,加強重點地區與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評估不同地震作用下的災害風險,推動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災害風險精準治理。推動城市重要建築、基礎設施系統及社區抗震韌性評價及加固改造。建立京津冀地區地震災害防範聯防聯控機制。開展京津冀地區大震災害情景構建,為國土空間規劃、城市韌性建設、應急救援準備、大震巨災應對等提供決策信息。依託智慧城市建設地震災害風險信息系統,面向政府、行業、企業、公眾開展精準地震災害風險信息服務。推動構建權責清晰、管理有序、規範科學、多元共治的城市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責任體系。
(三)提升地震應急救援能力。
完善體系建設。提高防大震救大災應急能力,健全全國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完善統一指揮、回響迅速的應急指揮體系,進一步理順抗震救災指揮機制,提升各級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協調能力。實施地震應急救援裝備現代化工程,推進大震巨災等極端條件下空天地一體化應急通信體系建設,強化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應急救援能力。加強地震災害緊急救援訓練基地建設與升級改造,提升地震應急救援培訓能力。推進地震專業救援隊伍標準化建設,開展救援隊伍能力分級測評,提升四川、雲南、西藏、新疆等地震易發高發區區域地震災害救援能力。加強規範和引導社會應急力量參與地震救援。
保障應急回響。制定重特大地震應對方案,強化重點危險區監視與重特大地震應對準備。構建地震應急信息服務統一平台,將地震應急回響輔助決策信息和應急處置流程等可視化呈現。加強餘震監測和震後趨勢研判,防範次生衍生災害。開展年度地震重點危險區、重點省份地震災害損失預評估,完善地震應急救援和災後重建技術支撐。組織開展地震災害快速評估,完善震情災情緊急快報工作機制,快速提供災情速報、趨勢判定和災情實時動態信息。規範地震現場應急處置工作,推進地震現場應急隊伍標準化建設。組織開展地震災害現場調查和烈度評定。組織開展地震應急科學考察。強化大震應急物資儲備能力。
(四)提升防震減災公共服務能力。
構建服務框架。形成防震減災決策服務、公眾服務、專業服務和專項服務體系。面向政府地震應急管理,提供震前防禦、震時回響和震後救災與恢復重建的決策服務。面向社會公眾,拓展地震速報、預警信息、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等公眾服務。面向高鐵、橋樑、大壩、核電等重點行業和國防建設,強化監測預警、結構健康診斷和地震安全性評價等專業服務。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和重要活動,強化地震安全保障等專項服務。
增強服務供給。制定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產品清單,實施動態管理。深化公共服務業務和科技支撐,提升地震數據精準度,推進服務產品規劃、設計和研製。建設公共服務平台,整合地震數據資源和公共服務產品,統一服務視窗。創新公共服務工作機制,深化部門合作,激發社會力量活力,培育市場,推動多元供給,力爭實現智慧服務,促進防震減災相關產業發展。
(五)加強地震科技支撐。
強化科技攻關。堅持科技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繼續實施地震科技創新工程,強化地震基礎理論探索,開展重要地震帶孕震機理研究,開展相關物理模型和新技術新方法研究。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開展大地震孕育發生過程監測與預測預報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發。重組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強國家級野外科學觀測站。健全中國地震局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野外科學觀測站體系。加強區域研究所建設,開展火山、海洋等有區域特色的地震科學研究。
完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地震科技體制改革,完善地震業務中心、省級地震局和科研院所“前店後廠”的工作格局,突出創新導向、結果導向和實績導向,建立高效運行管理機制。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更加突出對防震減災現代化的實際貢獻和成果的原創性。深化與部門、地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合作,推動科技創新資源共建共享。加強創新團隊建設,持續實施地震人才工程,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堅持“破四唯”“立新標”並舉,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激發創新活力。
深化國際合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路,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構建“一帶一路”多層次防震減災合作機制,強化“一帶一路”地震觀測台網建設、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地震科學基礎研究、技術和標準示範套用合作。廣泛宣傳我國防震減災成就和經驗,積極參與防震減災國際合作和全球科技治理,參與和組織國際大科學計畫。鞏固並深化雙多邊合作,夯實合作機制,聯合開展重大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六)加強數位技術賦能。
強化數位技術在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地震災害風險防治、防震減災公共服務等領域套用,助力智慧防震減災。依託應急管理大數據套用平台,推進地震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提升地震信息化基礎支撐能力,實現數位技術與地震業務的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利用國家應急管理信息資源,構建國家級綜合地震災害風險基礎數據中心。基於應急管理雲平台,構建雲架構下統一的地震數據環境,建立地震數據治理體系,完善各類地震數據流,加強數據質量控制,保障數據安全,實現地震數據治理科學化。加強網路安全防護體系和能力建設,加快地震業務系統更新換代,確保各類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合規。建立數字地震檔案館。
(七)加強防震減災科普宣傳。
做好全國防災減災日等重點時段的科普宣傳,推進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學校、進機關、進企事業單位、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提升公眾防震減災科學素養和應急避險、自救互救技能。繁榮科普創作,聯合社會各界力量共同研發推廣科普精品。強化科普陣地建設,推進防震減災科普納入地方綜合科普場館建設。整合全國資源,建設融媒體中心,利用新媒體傳播優勢,推進科普品牌體系建設,擴大社會影響力。推動防震減災科普產業化發展。
(八)加強防震減災法治建設。
健全完善防震減災法律法規體系,研究推動防震減災法、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修訂,完善地震預警管理、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監管、地震災害風險隱患排查等法律制度。制修訂防震減災業務和服務標準。深化地震行政執法改革,融入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體系,推動執法力量向市縣下沉,完善執法制度和標準,開展執法培訓,規範執法程式,統一執法制服、標誌、裝備等。推行“網際網路+執法”“網際網路+監管”,提升地震行政執法效能。積極組織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提高社會各界防震減災法治意識。
四、重點工程項目
(一)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工程。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集野外觀測、數值模擬、科學驗證及成果轉化套用全鏈條的科技創新平台。在川滇菱形地塊東邊界帶和重點地區,建成國際領先的多學科高時空解析度地震科學觀測網、地震預測與防震減災套用分析平台和地震災害鏈觀測實驗平台,提高地震預測能力,服務國家戰略和重大工程安全,為提升城市地震韌性提供科學依據,促進應急管理、地震及相關地球學科發展,服務和保障經濟社會發展。
(二)國家地震監測台(站)網改擴建工程。
改擴建地震固定監測站,升級觀測設備。擴建已有的國家和省級地震預報、預警、速報、編目等業務處理系統,新建運行監控和業務測試平台。擴建國家和省級地震信息服務系統,新建業務評估系統。擴建地震數據質檢、計量檢測、裝備保障等,新建統一調度管理系統。形成布局科學、技術先進、功能完備、流程集約、協同高效的地震監測台(站)網體系,為實現地震觀測的自動化、技術裝備的現代化、業務套用的智慧型化和公共服務的精準化奠定堅實基礎。
(三)第六代地震災害風險區劃工程。
開展重點地區大地震震源探測、深厚沉積層探測,建立完善潛在震源模型、地震活動性模型、地震動預測模型、地震動參數調整模型等,形成地震災害風險模型庫和資料庫,按照寬頻帶、高精度、多機率、陸海一體的新一代技術思路,編制新一代地震區劃圖,修訂國家強制性標準《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編制省級地震區劃工作指南及技術規程,建設地震災害風險信息服務平台,完善地震區劃業務體系,為防控新生風險、降低存量風險和應對巨災風險提供支撐。
(四)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大震災害情景構建及風險防控工程。
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城市群開展地震災害危險源與重點風險源調查,構建工程結構地震易損性精細化模型,編制特大城市和城市群抗震韌性標準,開展抗震韌性評價,促進城市抗震韌性整體提升。拓展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網路城市地震安全服務,推進建設城市與重大基礎設施地震安全防範運行系統,實現地震災害風險實時監測與預警。開展京津冀地區大震情景構建,建立可視化大震巨災情景構建模擬系統,基於設定地震開展大震災害情景模擬與套用分析,展現區域地震災害情景演化過程,評估應對能力的短板和不足,提供有針對性、可操作的防災減災備災措施。對接智慧城市建設,實現城市地震災害風險智慧化管理“一張圖”。
(五)防震減災公共服務信息化工程。
圍繞決策服務、公眾服務、專業服務、專項服務,建設統一標準、開放接口、雲端部署的公共服務平台,匯集大數據、人工智慧、情景模擬等高新技術,建設產品管理、產品展示、地震數據資源目錄服務、產品推廣等系統,提供集約化、便捷化、智慧型化防震減災公共服務,提升精細化、精準化、個性化服務水平。建設防震減災融媒體中心,打造防震減災宣傳科普網路和新媒體傳播平台,形成新媒體傳播矩陣。建設中國數字地震科普館,實現三維數字影像展示,開發防震減災科學實驗、情景視頻、動漫遊戲等產品,提供體驗式、沉浸式、互動式科普服務。
(六)“一帶一路”建設地震安全保障工程。
推動與“一帶一路”國家地震減災合作機制建設,共同開展地震災害風險區劃、活動斷層探測、地震監測台網建設以及地震安全保障技術、標準、規範的交流,提高地震監測預警能力和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基礎能力。
(七)新疆、西藏防震減災基礎能力提升工程。
加密地震監測站網,融合地質地貌填圖、流動觀測台陣、連續與流動GNSS、InSAR、水準、大地電磁、地溫等技術,提升南天山-帕米爾地區、川藏鐵路沿線和西藏綜合地震監測能力;對地震重點地區的重點活動構造和縣域開展地震災害風險評估,建立活動斷層專題資料庫,完善地震災害防治業務體系,提升新疆、西藏防震減災基礎能力。
(八)地震應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面向我國西北地區和“一帶一路”國家地震應急救援培訓需求,建設新疆喀什國際地震救援實訓基地。升級改造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訓練基地、蘭州陸地搜尋與救護基地和山東地震應急救援訓練基地。建立國家地震災害救援培訓服務網路。建設重特大地震精準救援指揮調度輔助決策平台,構建全球地震災害快速評估系統、災情獲取網路,救援作業現場安全預警裝備體系,快速定位震後重點搜尋救援區域,有效提升地震應急救援回響速度、搜尋效率、救援實效和作業安全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把黨對防震減災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到實處,健全規劃實施工作機制,細化目標、分解任務、明確責任,發揮防震減災相關部門和行業各單位的積極性創造性,確保規劃目標如期實現。加強宣貫,營造規劃實施的良好氛圍。
(二)健全投入機制。
最佳化防震減災資金投入,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加大防震減災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科普宣傳等方面的經費投入。完善經費保障機制,引導社會資金支持,加強資金使用的管理與監督。
(三)建立協同機制。
建立區域防震減災發展協調聯動機制,促進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防震減災一體化建設,加強成渝等城市群防震減災能力建設。建立東西部優勢互補的交流共建機制,加大援藏援疆力度,強化對中西部防震減災基礎薄弱地區工作的支持。
(四)強化隊伍建設。
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踐行“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重要訓詞精神,加強幹部人才培養,完善激勵機制,建設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防震減災幹部人才隊伍。
(五)實施監測評估。
建立健全評估制度,與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評價相結合,開展規劃實施情況動態監測、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加強評估結果的套用,將規劃實施情況納入年度評價體系,促進規劃目標任務的全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