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北美洲是
西半球 北部大洲。
哥倫布 於1492年—1504年間曾4次率領西班牙船隊到
西印度群島 探險,4次航行分別到達
巴哈馬群島 、
安的列斯群島 和
中美地峽 沿海地帶。1497年,卡博特父子到達
紐芬蘭島 並進至聖勞倫斯河口沿岸。約40年後,卡提埃率法國軍隊沿
聖勞倫斯河 上溯,到達
蒙特婁 一帶。歐洲人“發現”新大陸後,相繼占領和殖民,對印第安人殘酷掠奪、肆意屠殺,並把他們從世居的土地上趕往西部乾旱地區。
英國 從17世紀初才在維吉尼亞建立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此後,
荷蘭 、
芬蘭 和
瑞典 在大西洋沿岸地區相繼殖民。至18世紀早期,北美大陸的殖民勢力基本上是三分天下。英國占領了從新斯科舍到佛羅里達的大西洋沿岸狹長地帶;
法國 占領了從
聖勞倫斯河 、五大湖到
密西西比河 流域遼闊而肥沃的中部平原;
西班牙 占領了
佛羅里達 、
德克薩斯 、新墨西哥以及西至太平洋沿岸的廣闊的遠西地區。
英國 殖民勢力在大陸東部紮根不久,英國移民及其後裔舉行武裝起義,並於1776年脫離英國,建立
美利堅合眾國 。與此同時,一些親英皇室的反獨立者紛紛北遷加拿大
安大略 和
魁北克 兩省定居。這就是北美大陸兩個大國美國和加拿大的雛形。
19世紀中葉,美國領土擴張至太平洋岸。1867年
加拿大 成為自治領,其版圖也於19世紀70年代推進到太平洋沿岸。橫貫大陸的鐵路幹線建成後,掀起了開發中西部的熱潮。至此,北美大陸主體部分基本上已為
英國 殖民勢力所控制。
法國 只剩下
紐芬蘭島 南面的
聖皮埃爾島 和密克隆島兩組小島嶼。
美國 在其領土擴展到
墨西哥灣 沿岸後,開始向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擴張,占領波多黎各、控制
巴拿馬運河 區、購買
維京群島 的3個小島,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又接管了幾個英屬殖民地。由此,早期拉丁語系宗主國壟斷統治的北美大陸南部、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美國的影響已日趨增長。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地理概況 地形 全洲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約占20%,海拔200-500米的平原和丘陵約占2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占58%,全洲平均海拔700米。大陸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南北走向的山脈分布於東西兩側與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於中部。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區。
西部山地和高原: 屬
科迪勒拉山系 的北段,從
阿拉斯加 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條平行山地,東帶為海拔2000-3000米以上的
落基山脈 ,南北延伸5000千米,是北美洲氣候上的重要分界線;西帶南起美國的海岸山嶺,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的沿海島嶼,海拔一般為500-1000米;中帶包括北部的
阿拉斯加山脈 、加拿大的海岸山脈、美國的
內華達山脈 和喀斯喀特嶺等。美國
阿拉斯加州 的
麥金利山 海拔6193米,為北美洲最高峰。
東帶和中帶之間為高原和
盆地 ,大盆地底部海拔800-1300米,盆地南部的
死谷 低于海平面86米,為西半球陸地的最低點。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火山與地震 水系 氣候
由於所有的山脈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從太平洋來的濕潤空氣僅達西部沿海地區;從
北冰洋 來的冷空氣可以經過中部平原長驅南下;從熱帶大西洋吹來的濕潤空氣也可以經過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氣候很不穩定,冬季時而寒冷,時而解凍,墨西哥灣沿岸的
亞熱帶 地區,冬季也會發生嚴寒和下雪的現象。
北美洲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低於0℃的地區,約占全洲面積的3/4,整個北極群島(北美大陸以北、
格陵蘭島 以西眾多島嶼的總稱)及
格陵蘭島 的大部分地區都低於-32℃,格陵蘭島中部低達-50℃,成為西半球的寒極區。夏季全洲普遍增溫,最熱月(7月,沿海多為8月)平均氣溫格陵蘭島中部為0~3℃,成為北半球夏季最涼的地區;其餘廣大地區都在0-32℃之間,其中20℃以上的地區約占全洲面積一半以上,30℃以上的地區面積較小。美國西南部的死谷,極端最高氣溫曾達56.7℃,為全洲最熱地區。北美洲東部地區降水較多。
北美洲年均降水量
加拿大 和
格陵蘭島 的東南部、美國的東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年降水量約為500~300毫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高達2000毫米以上,為北美洲降水最多的地區;
佛羅里達半島 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落基山脈 東麓及
大平原 、
育空高原 年降水量250~100毫米;
加勒比海 地區屬
熱帶雨林氣候 ,終年高溫多雨。降水量最少的地區是美國
大盆地 西南部、
科羅拉多河 下游以及北極群島和
格陵蘭島 的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都不到100毫米。每年5月,北美洲東南部常受颶風侵襲,往往造成嚴重災害。北美洲中部和北部冬季常吹寒冷而強烈的暴風和陸龍捲風。西風在翻越
落基山脈 後,於東麓形成
欽諾克風 。
海岸線 大陸海岸線長約6萬千米。西部的北段、北部和東部海岸比較曲折,多島嶼和峽灣;南半部海岸較平直。
半島與島嶼 半島總面積約為210萬平方公里。島嶼總面積約400萬平方公里,居各洲之首。
格陵蘭島 為世界最大島,80%覆蓋冰川,為丹麥殖民地。
地理中心 2015年發表在學術期刊《專業地理學家》(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上的論文中,羅傑森提出了一個定義空間實體中心的新方法。這種方法改進了過去的技術,他說,將地球的曲率考慮進去,利用定義(合理的數學方法)來識別地理中心。羅傑森使用了一種地理學家稱為等距方位投影的技術,當把地球的一個圓形三維部分投影成二維平面時,該技術使圖上面積和相應的實際地面面積相等。
2016年末,他用這種方法找到了北美洲的中心 。結果是偶然發現的:根據他的計算,北美大陸的中心是在一個名叫森特(Center:英文名字中心的意思)的地方,這是北達科他州一個570人的小鎮。
區域劃分 綜述 東部地區 東瀕大西洋,海岸曲折,有很多港灣,北美洲大部分港口集中在這
一 地區,
聖勞倫斯河 谷以北為
拉布拉多高原 ,海拔300-600米,多冰川湖,有湖泊高原之稱;以南為
阿巴拉契亞山脈 ,一般
海拔 1000-1500米,山脈西側為
阿巴拉契亞高原 ,山脈與大西洋問有狹窄的山麓高原和沿海平原。眾多短小湍急的河流經山麓硬、軟岩層的交接處,形成瀑布,因而從紐約向西南至
哥倫布 一線有“瀑布線”之稱。本區是北美洲工業和農業發展最早的地區,也是重要的工商業和金融中心。
中部地區 位於
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亞山脈與
落基山脈 之間,北起
邱吉爾河 上游,南達
墨西哥灣 ,長約3000千米,寬約2000千米的地區。是北美洲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最集中的產區及肉用畜牧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西部地區 由高大的山脈和高原組成,屬美洲
科迪勒拉山系 的北段,
落基山脈 是本區地形的骨架。多火山、溫泉,地震頻繁。內地氣候乾旱,以畜牧業為主,太平洋沿岸地區種植亞熱帶果品的園藝業十分發達,本區採礦業占重要地位,製造工業以飛機、造船等為重要。
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 位於北美洲西北部。大陸部分,山脈分列南北,中部為育空高原,太平洋沿岸地區多火山,地震頻繁。礦物主要有石油、金、錫、銅、煤等。經濟以採礦業、漁業和皮毛業為主。阿留申群島是阿拉斯加西南的一群火山島,地震頻繁。有皮毛獸的馴養和漁業。
加拿大北極群島 是北美大陸以北,格陵蘭島以西眾多島嶼的總稱。面積約160萬平方公里。人口稀少,主要居民是因紐特人。各島之間有許多海峽,其中
巴芬島 與
拉布拉多半島 之間的
哈得孫海峽 ,是
哈得孫灣 通大西洋的海上交通要道。各島堅岩裸露,多為海拔500-1000多米的山地,長期受冰川作用,多冰川地形和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沿海平原狹窄,海岸曲折多峽灣。氣候嚴寒,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居民以捕魚和捕海獸為生。
墨西哥 位於北美洲的南部,是
劍麻 、
銀膠菊 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
中美洲 是中亞美利加洲的統稱,指墨西哥以南、
哥倫比亞 以北的美洲大陸中部地區。東臨
加勒比海 ,西瀕太平洋,是連線南、北美洲的橋樑,包括
瓜地馬拉 、宏都拉斯、
貝里斯 、薩爾瓦多、
尼加拉瓜 、
哥斯大黎加 和巴拿馬。面積約5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984萬,全區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山地緊靠太平洋岸,屬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中段,最高處海拔達4000米以上,多火山,有活火山40餘座,地震頻繁(詳見中美諸國圖幅文字說明)。中美洲是甘薯的原產地。
西印度群島
格陵蘭島〔丹〕 位於北美洲東北,介於北冰洋與大西洋之間。面積約217.56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島。常被稱為格陵蘭
次大陸 。人口80%是格陵蘭人。全島約4/5的地區處於北極圈內,面積84%為冰雪所覆蓋。中部偏東最高海拔3300米,邊緣地區海拔1000-2000米。氣候嚴寒。礦物有
冰晶石 、鐵、鋅、鉛、鋯、褐煤等。在南部發現鉬、鈾、釷等礦物。著名的動物有
麝牛 、
馴鹿 、
北極熊 等,居民以漁業為主,南部地區有少量牧羊業、魚類加工、採礦業尤以南端冰晶石的開採最重要。首府
戈特霍布 (
努克 )。
行政區劃 北美洲現有23個獨立國家,見下表。
人口民族 人口總數 總人口為528,720,000人(2008年),約占世界總人口的8%。全洲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絕大部分分布在東南部和西南部沿岸地區,其中以
紐約 附近和
伊利湖 周圍人口密度最大,每平方千米在200人以上。面積廣大的北部地區和美國西部內陸地區人口稀少,有的地方甚至無人居住,每平方千米不到1人。
民族及語言 宗教 經濟 北美洲國家中除美國和加拿大為已開發國家外,都為開發中國家。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之一,農作物以玉米、小麥、棉花、大豆、菸草為主。中美洲和
加勒比海 諸國主要產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熱帶農作物。
工業 美國 和
加拿大 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工業基礎發達、生產能力巨大、科學技術先進。農、林、牧、漁業也極為發達。北美洲其他國家除墨西哥有一些工業基礎外,多為單一經濟國家。北美洲採礦業規模較大,主要開採煤、原油、天然氣、鐵、銅、鉛、鋅、鎳、硫黃等,而
錫 、
錳 、鉻、
鈷 、鋁土礦、金剛石、硝石、
銻 、
鉭 、鈮以及
天然橡膠 等重要的戰略原料幾乎全部或大部靠進口。主要工業品產量在世界總產量中的比重為:生鐵、鋼、銅、鋅等均占20%左右,鋁占40%以上,汽車約占37%。
農業 美國和加拿大農業也極為發達,農業生產專門化、商品化和機械化程度都很高。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之一,農作物以玉米、小麥、水稻、棉花、大豆、菸草為主,其大豆、玉米和小麥產量在世界農業中占重要地位。中美洲、西印度群島諸國和地區主要生產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
熱帶作物 。
自然資源 北美洲大部分地區已經過勘查。主要礦物是石油、天然氣、煤炭、鐵、銅、鎳、鈾、鉛、鋅等。北美洲的森林面積約占全洲面積的30%,約占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8%。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盛產達格拉斯黃杉、巨型金針柏、奴特卡花柏、糖槭、松、紅杉、鐵杉等林木。草原面積占全洲面積14.5%,約占世界草原面積的11%。北美洲可開發的水力資源蘊藏量約為2.48億,占世界水利資源蘊藏量的8.9%,已開發的水利資源為5360萬千瓦,占世界的34.7%。
北美洲沿海漁場的面積約占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20%,西部和加拿大東部的邊緣海區為主要漁場,盛產鮭、鰈、鱈、鯖、鰻、鯡、沙丁、比目、薩門等魚類,在加拿大東部邊緣海區還產鯨魚。北部沿海有海象、海豹以及北極熊等。
交通運輸 北美洲鐵路總長42萬多千米。內河通航里程約5.5萬多千米。公路四通八達。美國東北部是交通最發達的地區,其次是美國中部、東南部、西部沿海地區;加拿大東南部;墨西哥東部,以公路和鐵路運輸為主。古巴的糖廠鐵路專用線較發達。加拿大中部地區的夏季河運、冬季雪橇運輸也很重要。北部沿海地區以雪橇運輸為主。
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