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梁換柱(漢語成語)

偷梁換柱(漢語成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偷梁換柱,漢語成語,讀音為 tōu liáng huàn zhù,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二十五計,意思為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偷梁換柱
  • 外文名:steal the beams and pillars and replace them rotten timber-perpetrate a fraud
  • 拼音:tōu liáng huàn zhù
  • 近義詞: 借屍還魂、偷天換日、移花接木、以假亂真、偷龍轉鳳
  • 反義詞:光明磊落、正大光明
  • 出處:《紅樓夢》
  • 注音:ㄊㄡ ㄌㄧㄤˊ ㄏㄨㄢˋ ㄓㄨˋ
  • 釋義: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優
成語出處,成語用法,成語典故,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七回:“偏偏鳳姐想出一條偷梁換柱之計,自己也不好過瀟湘館來,竟未能少盡姊妹之情,真真可憐可嘆。”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以假代真
示例
他採取偷梁換柱的手法,將別人的科研成果據為己有。

成語典故

淵源
偷梁換柱,指用偷換的辦法,暗中改換事物的本質和內容,以達矇混欺騙的目的。“偷天換日”、“偷龍換鳳”、“調包計”,都是同樣的意思。在軍事上,聯合對敵作戰時,反覆變動敵軍陣線,藉以調換其兵力,等待敵軍一敗塗地、有機可乘之時,將其全部控制。
此計歸於第五套“並戰計”中,本意是乘敵軍作戰不利,凶巴遙戒藉機兼併他的主力為己方擊罪婚所用。此計中包含爾虞我詐、乘機控制別人的權術,所以也往往用於政治謀略和外交謀略。秦始皇稱帝,自以為江山一統,是子孫萬代的家業了。但是,他自以為身體還不錯,一直沒有去立太子,指定接班人,宮庭內,存在兩個實力強大料提付的政治集團。一個是長子扶蘇蒙恬集團,—個是幼子胡亥趙高集恥再仔團。扶蘇恭順好仁,為人正派,在全國有很高的聲譽。秦始皇本意欲立扶蘇為太子,為了鍛鍊他,派他到著名將領蒙恬駐守的北線為監軍。幼子胡亥,早被嬌寵壞了,閥寒格在宦官趙高教唆下,只知吃喝玩樂。
偷梁換柱之計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達平原津(今山東平原縣附近),突然一病不起。此時,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將至.於是,連忙召丞嫌糊燥兵相李斯,要李斯傳達秘詔,立扶蘇為太子。當時說腿掌管玉璽和起草詔書的是宦官頭兒趙高。趙高早有野心,看準了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故意扣壓秘詔,等待時機。
幾天后,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廣宗縣境)駕崩。李斯怕太子回來之前,政局動盪,所以秘不發喪。趙高特此去找李斯,告訴他,皇上賜給扶蘇的信,還扣在我這裡。現在,立誰為太子,我和你就可以決定。狡猾的趙高又對李斯講明利害,說,如果扶蘇做了皇帝,一定會重用蒙恬,到那個時候,宰相的位置你能坐得穩嗎?一席話,說得李斯果然心動,二人合謀,製造假詔書,賜死扶蘇,殺了蒙恬。
趙高未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梁換柱的手段,就把昏庸無能的胡亥扶為秦二世,為自己今後的專權打下基礎,也為秦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