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H18榴彈炮

SFH18榴彈炮

SFH 18(德語:schwere Feldhaubitze 18)榴彈炮,德軍暱稱“Immergrün”(常綠樹),為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主力重型榴彈炮,每個步兵師皆配置了12門作為師重火力支援。雖然實際口徑只有149.1毫米,但是因為前身sFH 13榴彈炮也是同口徑以15厘米命名,因此延續這種命名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SFH18榴彈炮
  • 外文名:schwere Feldhaubitze 18
  • 原產國: 納粹德國
  • 服役期間:1935 - 1970
  • 參與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
概述,歷史資料,

概述

為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主力重型榴彈炮,每個步兵師皆配置了12門作為師重火力支援。雖然實際口徑只有149.1毫米,但是因為前身sFH 13榴彈炮也是同口徑以15厘米命名,因此延續這種命名方式。 類型 榴彈炮
原產國 納粹德國
服役期間 1935 - 1970
參與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
生產歷史
研發者 克虜伯
研發日期 1920年後
生產日期 1934 - 1945
製造數量 5403
總重量 5530公斤
槍管長度 30倍徑(4.45米)
炮彈 149.1 mm
口徑 149 mm × 260 mm
後膛閉鎖系統 水平滑契式炮栓
后座緩衝系統 液壓機械複合式
炮架或載具種類 雙輪開腿式炮架
最大射擊仰角 -3 - +45度
最大迴旋角度 中心線左右30度
槍口初速 515米/秒
最大距離 13325米(SFH 18、8號榴彈)
15100米(SFH 18-32L、SFH 18M、特殊8號榴彈)
18200米(SFH 18M、15 cm R. Gr. 19 FES火箭推進榴彈

歷史資料

此裝備於1920年代後期開始開發,預定取代當時已經過時的sFH 13榴彈炮;為了逃避國際監視,德國一方面采多公司合作(炮架以及底盤為克虜伯研發,炮身為萊因金屬公司製造,另一方面以18年式命名,讓國際間認為此裝備是大戰結束前設計以迴避凡爾賽條約的限制。
此裝備於1930年代初期研發完成,於1935年5月23日開始在德國國防軍服役[2] ,隨後在希特勒擴軍政策下大量生產成為二戰前德國的陸上重火力支援裝備並持續生產至二戰結束,展量高峰期為1944年的2295門,在戰爭結束停產前德國總共生產了5403門sFH 18.。
雖然德國在戰爭中大量採用這門火炮,但是與各國的主力榴彈炮相比sFH 18不能算是優秀裝備,蘇聯當時主力A-19式122毫米榴彈炮最大射程可達20公里,這種射程劣勢使得德國面對蘇聯炮兵無法有效回擊;由於德國在開發此炮後之後研發的新型大口徑榴彈炮都不成功,為了增長sFH 18的射程,因此在1941年設計出火箭推進榴彈( 15 cm R. Gr. 19 FES)並配發至前線,此炮也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火箭推進榴彈的榴彈炮,不過使用火箭推進榴彈一方面程式繁瑣,另一方面準確率不高,雖然可以增加3000米的射程,因此配發後不受好評而快速的退出第一線。
除了火箭推進榴彈以外,後續改良仍回歸至炮身以及裝藥的改進。藉由特殊7號以及8號裝藥,sFH 18的射程成功延伸至15公里,但是伴隨而來的后座力增加以及磨損問題使得研發廠商在火炮上安裝炮口制退器以及更改炮身製造工序以符合火炮壽命需求,新造的火炮被賦予sFH 18M之代號並成為後期德國陸軍炮兵主力。
雖然說sFH 18是為了閃擊戰之需求而設計製造,但是一方面德國自身機械化能量不足不可能讓火炮通通使用半履帶車拖曳,因此真正上戰場不少sFH 18還是使用馬拖弋因此推進速度無法追上真正的機械化部隊;加上sFH 18並沒有安裝懸吊系統,就算用機械車輛拖弋時速仍然無法讓德軍滿意,所以sFH 18在戰爭中期也積極的進行自走化開發安裝至車輛上,1942年德國將sFH 18搬到三號坦克以及四號坦克的底盤上並量產這款自行火炮,這款自行火炮被稱為野蜂式自行火炮
戰後,大量sFH 18作為戰利品服役於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與捷克陸軍中,捷克陸軍的sFH 18炮管口徑被磨成15.2厘米以符合紅軍的彈藥口徑,此種改變口徑的火炮編號為vz 18/4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