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械師

德械師

德械師,是接受了德式(仿製德式)裝備、按德國顧問建議編組、接受德國顧問系統訓練與指導的部隊。

1930年代,中德合作期間,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德國軍事顧問的指導下按照德國的軍事訓練標準所改編和組建國民革命軍,故對其統稱為德械師。當時能達到德式標準的有:國民革命軍第3師、第6師、第9師、第14師、第36師、第87師、第88師和國軍教導總隊,以及不屬於正規軍系統的稅警總團。這些部隊堪稱當時國軍主力。

作為國軍主力的德械師參加了整個松滬會戰,僅1937年10月5日至9日,5天的時間德械師就損失過半。但作為淞滬會戰中堅力量的德械師,硬是憑著血肉之軀挫敗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妄想,上海失守後德械師均退至南京休整,隨後又參加了南京保衛戰,戰鬥之激烈,損失之慘重,至此德械師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此後再無德械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國民黨德械步兵師
  • 國家:中華民國
  • 信仰:三民主義
  • 職業:陸軍步兵師
  • 裝備:德國裝備或仿製德國裝備
  • 年代: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
組建背景,1927年援助,1933年合作,整軍方案,具體過程,概念提出,新編師特點,整軍計畫,武器裝備,輕武器,重武器,火炮,通訊,個人裝具,三種軍裝,士兵裝具,編制序列,教導總隊,新式中央軍,後續,

組建背景

1927年援助

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後,蔣介石的國民政府便迅速驅逐了蘇聯軍事顧問,開始向德國尋求軍事援助。德國適逢一戰戰敗,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只能擁有一支十萬人的軍隊,大量職業軍人被迫離開軍隊,這些除了軍事知識以外對於其他領域知識、技術一無所知的軍人,便成為各國爭相聘用的名師。但是,凡爾賽條約有明確規定不允許德國公民在外國軍隊擔任軍事顧問,而德國軍方則希望他們去外國擔任軍事顧問,以使這些退役人員能利用在國外軍隊服務的機會,獲取最新發展的軍事知識和技術,使德國軍隊不至於在軍事學術方面出現斷層,同時更含有希望這些人員在以後歸國後能繼續在德國軍隊中服務的深意,所以德國軍方對這些人員遠赴國外擔任軍事顧問是暗中鼓勵與支持的。國民政府確立了“從德國聘請軍事顧問,改革軍制,編練新軍,協定防務,籌措軍火”的國防改革方針。
德械師在高呼抗戰口號德械師在高呼抗戰口號
1927年11月,蔣介石正式會見了曾經當過德國名將魯登道夫高級助手的兵工炮兵專家——馬克斯·鮑爾上校。鮑爾接受經濟事務顧問委任,並且回國挑選了46名德軍退役軍官來華,組成了一個精簡而又實用的軍事顧問團(後在歷任軍事顧問團團長的發展下,陣容擴大到120人)。在鮑爾的居中聯絡下,德國著名的軍火商哈布羅(又稱合步樓)、西門子、克虜伯、法本公司紛紛與國民政府簽訂軍火貿易契約。中國也在鮑爾的牽線下,派遣軍事、經濟代表團訪問德國,中德軍事合作正式開始。

1933年合作

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國大選中獲勝,出任德國總理。在中德軍事合作領域,阿道夫·希特勒見蔣介石政府驅逐蘇聯顧問、與蘇聯交惡、發動四一二事變、圍剿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等行動與其堅決反共的立場非常合拍,同時中國蘊藏的豐富自然資源(特別是如鎢、銻等戰略資源)和廣闊的工業品市場,也正是德國復興的重要便利條件,而且作為蘇聯的鄰國,完全可以作為有效的牽制力量和共同反蘇的政治盟友,加之他上台之後廢除了凡爾賽條約的種種限制,因此來華德國軍事顧問的級別與規模逐漸提高,原先帶有遮掩耳目的私人性質而逐漸轉為公開的官方援助。
德械師單兵德械師單兵
中德軍事合作因此漸入高潮,不僅雙方簽署了《五年軍事工業發展計畫》,德國開始幫助中國建立軍事工業,並在中國軍事工業尚未建成前向中國提供軍事裝備,而且第四任德國軍事總顧問前德國國防軍總司令漢斯·馮·塞克特上將在協助中國整軍建軍方面,提交《陸軍改革建議書》,提出了以有限的物力財力,首先建立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小型核心示範武裝,再分批分期完成全國60個師的整編,他認為中國有這樣60個師的精銳常備軍就足以應付各種狀況了,這就是國軍30年代60個整編師方案的來源。

整軍方案

具體過程

1928年北伐勝利時,鮑爾向蔣介石提出《改組中國軍隊的備忘錄》,改革了中國軍隊的中樞指揮體系。繼任團長格奧爾格·魏采爾將軍則在1933年提出了《關於整理中國陸軍的建議書》,他的重點是改革軍官的培養制度,使當時的中國軍隊完善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通信兵的專業培訓,並推動中國裝甲兵的發展進程。而真正推動中國軍隊改革的,則是第三任團長漢斯·馮·塞克特將軍。
長城抗戰結束後,國民政府就計畫整建軍隊,擴充軍備。按照德國軍事總顧問塞克特的提議,準備組建60個國防師,每個國防師直屬一個炮兵團。全師人員編制為11423人(野炮挽馬師)或11579人(山炮馱馬師),裝備野(山)炮12門、小炮24門、82迫擊炮24門、重機槍74挺、輕機槍336挺。這些部隊稱為調整師,它的特點是步兵連為9班混合制,班增編輕機槍;原來的團屬迫擊炮分屬各營為排,增強戰術單位火力;原來的營屬小炮排集中成連,由團直轄,作為戰防火力。在編制上,調整師的步兵、炮兵數目與日軍的師團接近,師直屬部隊則較日軍師團略小,全師人數相當於一個日軍常備師團的75%—80%左右。而沒有列入調整師的部隊,則從中挑選出60個,按照1932年6月頒布的《陸軍師暫行編制表》進行整理,這60個師稱為整理師。
蔣介石接受了塞克特的建議,並挑選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為試點部隊,接受德國軍事顧問的訓練和改編。同時,國民政府與德國政府官方正式簽訂了多項軍火購買契約,以國內特產的鎢、鋅、錫等戰備物資作為購買“資金”,從德國進口裝備。截止到1935年11月,中國從德國進口到的、可用於裝備步兵部隊的輕武器計有1924年式毛瑟步槍一萬支(含一億發子彈)、ZB26輕機槍5000挺、M1932型毛瑟自動手槍(俗稱盒子炮或駁殼槍)5000把(含500萬發子彈),20門Pak35/36型37mm戰防炮、迫擊炮240門及其他若干單兵裝備,這些裝備悉數撥給了第一批入選為“調整師”的10支部隊。
但因財力有限以及軍工業薄弱。國民政府無法組建60個國防師。到了1935年在德國軍事總顧問法肯豪森接替塞克特,法肯豪森不僅繼續推進塞克特的改革計畫,還倡導國民政府自行發展軍工業,以最終完成自給自足的目標。
按照法肯豪森的建議,國民政府需要整改60個師及10個重炮兵團。每個師管轄1個炮兵營、1個戰車防禦炮連、1個高射炮連,團直屬1個步兵炮連、1個小炮連。
完成這一整改,光150毫米重型榴彈炮就需要240門,這還不算別的輕、中型火炮,這些武器絕大部分要從德國進口。輕武器上,根據德國毛瑟1924式步槍的圖紙仿製出了的中正式步騎槍。之後,國民政府又成功仿製出捷克式ZB26輕機槍、馬克沁重機槍(二四式重機槍)和二十式82毫米迫擊炮等步兵武器。但由於綜合國力限制,截至抗戰全面爆發前,國民政府僅調整了30個步兵師。這30個步兵師因接受德國軍事顧問的訓練,官兵頭戴德國M35鋼盔並裝備及少量的德式武器,因此日後被稱為“德械師”。
在整軍過程中,對各種不同編制的部隊有著不同的名稱,主要有整編師、調整師、整理師、新編師等四種稱謂。
根據塞克特的《陸軍改革建議書》之方案,全國60個師稱之為整編師。1935年下半年開始進行第一批10個師的整編計畫,由於此時這10個師的德械裝備尚未運抵中國,只得在編制體系和武器裝備方面進行一些內部調整,故稱調整師。除中央軍校教導總隊全部按照德國陸軍步兵師的編制編成,與國軍其他師級部隊全不相同。
德械師
1935年3月1日,陳誠被任命為陸軍整理處處長,負責具體的“調整”事宜。但要在100多個陸軍師中挑選出10個師進行“調整”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中央軍嫡系部隊最好是全部入列,但又不能不兼顧那些雜牌部隊。畢竟不能落人口實,不然今後還有什麼雜牌部隊會為中央軍賣命呢?在這種想法下,每一期的調整師都會留出一個名額給雜牌軍,以堵眾軍之口。同年7月,經過陳誠的“嚴格篩選”,第一批調整師應運而生。
第一批入選的師有第2師(師長黃杰)、第11師(師長黃維)、第14師(師長霍揆彰)、第25師(師長關麟征)、第36師(師長宋希濂)、第57師(師長阮肇昌)、第67師(師長李樹森)和第87師(王敬久),以上總計8個師。
在這8個師中,第11師、第14師、第67師屬陳誠的土木系,第36師和第87師出自國民政府警衛軍系統,第2師和第25師源自黃埔軍校教導團,這7個師都是中央軍嫡系中的嫡系,而第57師則是孫傳芳五省聯軍的余脈,因師長阮肇昌向陳誠“靠攏”而得以成為第一支入選的雜牌軍。
1935年10月,第二批10個師挑選完成,雖然第一批和第二批總計20個部隊已經根據德國軍事顧問的要求開始整編和接受新的訓練,但實際的武器換裝僅有第一批10個部隊的輕武器,而且因數量不足,而沒能完全更換完畢。至於重武器以及第二批10個部隊的所需裝備,因無存貨,只能先行根據編制要求整編部隊。
為了加快調整師的“調整”進程,國民政府派往德國的代表團於1936年5月續下訂單,其中用於步兵部隊的裝備計有22萬頂德式M1935鋼盔、步槍子彈1億3000萬發(其中3000萬發為鋼芯彈),子彈盒600萬套、馬克沁重機槍1131挺、高射機槍120挺、37mm戰防炮224門、戰防炮炮彈124000發。1937年3月又續訂馬克沁重機槍900挺、手槍30000把、手槍子彈1200萬發、37戰防炮124門、戰防炮炮彈50000發、le.IG18型75mm步兵炮60門。這些訂單大部分都在抗戰全面爆發前夕到貨並撥給調整師各部,但也有因故而無法運抵的事例。
根據計畫,1936年有兩批計20個部隊接受“調整”,但由於陳濟棠和李宗仁於同年6月聯合發起“兩廣事變”,導致國民政府不得不調兵南下平變。事變平息後,張學良、楊虎城又在12月聯合發起“西安事變”,部隊又都紛紛北調。這么一來,1936年度的“調整”計畫被迫全部中止,甚至連陸軍整理處也被裁撤。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國民政府軍政部直接擔負起“調整”職責,並於1937年3月挑選出第三批的10個部隊進行整編。這10個師是由軍政部長何應欽親自挑選並呈報蔣介石批准的,它們的成分也相對複雜。比如第1師和第78師是代表黃埔標桿的胡宗南嫡系,第98師是陳誠土木系部隊,第51師原是軍政部補充第1旅,第58師原為由浙江省保全部隊改制為國防部隊的實驗性部隊,第5師、第13師、第16師和第85師都是由雜牌演變而來的中央軍旁系部隊,第56師則是標準的皖系雜牌。
和第二批調整師所要面對的問題相同,部隊無裝備可換,只是先調整部隊編制,裝備需要由已經具備仿製能力的兵工廠以及與德國的後續訂單,在之後的半年到一年中陸續解決。有鑒於此,國民政府不得不繼續追加訂單,如再次訂購10萬支步槍、1.2萬挺輕機槍,另外又訂購了50萬套防毒面具。但由於抗戰全面爆發,這些裝備或是減少訂單(如防毒面具降為僅需10萬套),或是因中德合作中止而無法運抵中國。
1937年6月,在第三批調整師因裝備問題無法完成“調整”之際,第四批調整師根據年初的計畫開始調整了。全部從被中央收編的東北軍中挑選。同第三批調整師一樣,第四批的10個師依然是從編制著手。但一個月後抗戰即全面爆發,第四批的10個師僅調整完編制,武器裝備全無更換。原本計畫的60個調整師,只有20個完成了“調整”,10個“調整”到一半,10個剛開始就夭折,後兩批則再無“調整”可能。

概念提出

所謂整理師是根據1934年12月整軍計畫分批進行編組,未輪到編組部隊根據1932年6月軍委會頒布的《陸軍師暫行編制表》的四團制師為標準進行整理,故名整理師。這種師編制為兩旅四團,師直屬騎兵1個連、炮兵1個團、工兵、通信、輜重各1個營、衛生隊1個、特務連1個。
操作德制戰防炮的德械師官兵(淞滬會戰)操作德制戰防炮的德械師官兵(淞滬會戰)
1936年,軍事委員會對整軍方案作了進一步的規劃,確立了減少大單位、充實小單位特別是充實團以下部隊的戰鬥力以及人事、經費等方面的整軍原則,根據這一規劃整編的部隊稱為二十五年調整師(1936年即民國二十五年),初步計畫年內完成20個師的整編。
整編先從中央系和東北軍中開始,中央系37個師共186個團,除正在圍剿紅軍的一線部隊外,其餘部隊一律改為四團制的整理師。各軍師直屬的騎兵、炮兵、工兵等兵種,則集中進行整訓。預定中央系參與整軍的135個團中先整編出18個四團制的整理師,再將其餘63個團合編為32個團,在此基礎上組建8個新編師,新編師基本上以2個整理團合併為1個團。
東北軍18個師54個團計畫整軍為10個整理師(由原來40個團組成)和2個新編師(由原來8個團組成)。

新編師特點

整理師的各級軍官基本還是以原來的各級軍官為基礎,而新編師則完全打破原來的人事,由來自不同部隊的各級軍官進行混合編組,以徹底清除軍隊內部派系林立的現象,建立一支完全新型的國家軍隊。
1942年雜誌封面上的德械師1942年雜誌封面上的德械師
整軍過程中,當時擔任第五任德國軍事顧問團團長的法肯豪斯對該計畫提出了建議:各師應以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的編制和裝備為標準,如果暫時沒有條件組建工兵營和通訊營的,可以先組建工兵連和通訊連;加強炮兵建設,各師應儘量配屬一個轄3個炮兵營的炮兵團(山炮營、野炮營和105毫米榴彈炮營各1個);輕武器方面應統一武器制式,並在師建制里組建一個修械所負責武器的保養維護和修理。

整軍計畫

至1937年7月抗戰爆發前,整軍計畫一共進行了兩期,計20個師,第三期10個師正在進行之中。實際在已完成整軍的20個師中,其接受德式裝備和德國顧問的訓練程度也各有不同,實際接受過德國顧問系統訓練與指導的部隊只有下述各師:第3師、第6師、第9師、第14師、第36師、第87師、第88師和教導總隊,以及不屬於正規軍系統的稅警總團。
淞滬會戰中,正持輕機槍作戰的德械師淞滬會戰中,正持輕機槍作戰的德械師
至1937年7月,國軍中中央系共調整35個師、整理24個師,東北軍調整10個師,運用調整方式而未完成的有5個師,另有粵軍10個師、川軍26個師、9個獨立旅被整理。在中央系的30個師里,基本上都接受了一些德式裝備,其中還有幾個師是接近全部實現了德式裝備,並接受德國顧問的系統訓練。以經過這樣的整軍而面貌一新的中央軍,堪稱為中國近代史上最現代化的陸軍。在抗戰初期,就是以這些經過整軍的德式師擔當起中流砥柱的作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武器裝備

輕武器

步槍:
德式師主要單兵武器是國造7.92毫米中正式或德制1924年式標準型毛瑟系列步槍,K98k的前身。由於種種原因,在德械師里有其他各式型號的步槍,如漢陽造等。
輕機槍:
德式師裝備的輕機槍多是國造仿製捷克ZB26,也有少量的比利時和法國的輕機槍。但是德國陸軍在二戰中最為出名的MG-34通用機槍卻沒有採購裝備,中國也沒有仿製生產。輕機槍裝備數量基本能達到每班一挺的標準。
手槍:
德式師裝備的手槍自然是名聞遐邇的駁殼槍,也叫盒子炮、快慢機或二十響,在很多電影和小說中經常可以見到的。其真正的名稱應是7.63毫米毛瑟M1932型全自動手槍,歐洲多稱為C96手炮。德式師裝備的毛瑟手槍可不同其他部隊里由中國兵工廠、修械所甚至私人制槍作坊仿製的,全都是正宗從德國進口的原裝貨。

重武器

重機槍:
多採用仿製馬克沁的二四式水冷式重機槍,該槍是根據1934年由德國兵工署向中國免費提供的馬克沁重機槍全套製造圖紙生產的,二四式馬克沁重機槍與德國陸軍裝備的1908式重機槍稍有不同,確切地說應是1909式外銷型號,採用250發帆布彈帶供彈。一般情況下,重機槍的裝備數量是每個步兵營建制里設有一個重機槍連,共3個排6挺。配置標準只相當於德國陸軍標準步兵營的一半。

火炮

這是現代化軍隊所必不可缺的武器裝備,可惜中國由於技術和財力所限,連號稱最現代化的德式師在此方面與現代化軍隊的差距都是非常懸殊的。德式部隊中,除了教導總隊擁有自己獨立的直屬重炮部隊,其他各德式師都沒有師屬重炮部隊,就以裝備最好的第36、第87、第88師為例,也只有1個師屬炮兵營而已(在最初的計畫中應是1個轄3個營的炮兵團)外加戰防炮連和高射炮連各1個。炮兵營下轄3個榴彈炮連,每連裝備4門德制75毫米克虜伯山炮(或75毫米博福斯山炮),全營共12門,戰防炮連裝備4門德制37毫米Pak35戰防炮,高射炮連裝備6門20毫米高射炮(高射炮型號較多,主要有瑞士的奧力根(Oerlikon)、丹麥的麥迪森(Madsen)、德國萊茵公司瑞士子公司的索羅通(Solothurn)等)。除了師屬炮兵營外,每個步兵團還有迫擊炮連和小炮連各1個,迫擊炮連裝備6門仿製法國81毫米布郎得(Brandt)迫擊炮的20年式82毫米迫擊炮,小炮連裝備6門20毫米索羅通機關炮。
德械師
為彌補炮火不足的缺陷,德國顧問建議將少量先進火炮集中編成獨立炮兵旅或炮兵團,統一使用,由火力的集中調配,來達到支援作戰的目的。為此組建了一些裝備重炮的獨立炮兵旅或炮兵團,如裝備75毫米瑞典制L/14博福斯(Bofors)山炮的炮兵第2旅、裝備75毫米德制L/29克虜伯(Krupp)野炮的炮兵第六旅。火炮性能最好當屬裝備24門150毫米德制L/32sFH18萊茵公司(Rheinmetall)重榴彈炮的炮兵第10團(1934年採購)和裝備24門150毫米德制L/30sFH18克虜伯重榴彈炮的炮兵第14團(1936年採購)。

通訊

在法肯豪斯將軍的強烈要求下,德式師在師通信營的建制內設立一個無線電通信排,配備15瓦無線電台,並在各步兵團團部建立一個配備5瓦無線電台的無線電通信班,構成了師團兩級的無線電通信系統。

個人裝具

三種軍裝

中央系德式師的軍裝分三種,春秋為黃綠色駝絨袷衣常服,夏季為草綠色卡其布衫(又分長褲短褲兩種),冬季為棉布。軍官配呢軍裝和呢大衣,質地也就是被稱作“甲種呢”的呈斜橫紋走向的呢質橫織布,軍服式樣基本就是中山裝。
佩戴M35鋼盔的年輕中國軍人佩戴M35鋼盔的年輕中國軍人
頭戴圓筒軍常帽,也叫軍小帽,據說其款式是根據歐洲滑雪小帽改進而來的,也有說是從土耳其的圓筒帽變化而來。軍帽整體採用適合東方人頭形的正圓筒形,而不是歐洲的橢圓形。在帽圍上有折圍式護面布,平時摺疊起來用兩顆銅扣連線在正面,必要時可以放下,遮住面部和後頸部,可以起到防寒、放風、防塵、隔音等作用。在護面布上緣到上帽檐之間鑲有一顆直徑2.8厘米的青天白日國徽。作戰時,則戴德制M—35型鋼盔,這也是德式師最明顯的服裝特徵,鋼盔上同樣也鑲有一顆青天白日國徽。據說中國德式師所佩帶的M—35鋼盔還是德國工廠里最早生產出來的一批,根據目前的資料,截止到1936年,中國總共從德國進口了31.5萬頂M—35鋼盔。
因為中國軍隊的機動方式主要還是步行,綁腿可以有限減輕長途步行的疲勞,因此綁腿成為中國軍隊不可或缺的個人傳統裝具,德式師也不例外,打綁腿,士兵配發黑色膠底布鞋,軍官配發皮鞋,高級軍官配發高筒皮靴。

士兵裝具

每個士兵標準個人裝具包括彈帶、水壺、乾糧袋和防毒面具,彈帶為帆布長條形,不同於德軍的皮製彈包,通常是一條長彈帶由肩上斜繞一周至腰間再繞一圈,最後以布條打結紮緊,可以攜帶20個子彈夾。也有少量採用兩條短彈帶或在胸前如X型交叉,或在兩肩下如V型分叉,或在肩上腰上各一條。很遺憾,德式師沒有配發二戰中德軍標誌性的個人裝具Y形背帶。水壺一部分是從德國採購,一部分是由國內仿製,橢圓形木塞蓋,肩背帶。這與德軍所採用的系在腰帶上的金屬蓋水壺略有不同。乾糧袋為方形,背帶跨肩,也與德軍系在腰帶上不同。防毒面具是採購德國的1930式面具,也有部分仿製的,但與德軍不同的是裝在帆布袋中,而非裝在圓筒中。但是不少照片資料上可以看到德式師士兵攜帶的防毒面具是裝在圓筒中,其實那是仿製法國的防毒面具圓筒容具,兩者區別在於德軍圓筒容具上是直向形增強條紋,而仿製法國的則是橫向形增強條紋。
德械師士兵和下級軍官服飾德械師士兵和下級軍官服飾

編制序列

教導總隊

德式師的編制主要有兩大類,一是中央軍校教導總隊,這是一支裝備最齊全,訓練最正規的精銳之師,1937年11月擴編為3旅6團的甲種師,總兵力達三萬餘人,其中3個團即第1、第3、第5團為全德式裝備,另3個團(多為新兵)則在整訓之中。
基本編制如下:
師直屬炮兵營、騎兵營、工兵營、通信營、軍士營、特務營、輸送營各1個。
師轄3個旅,旅轄2個團。
以全德式裝備的第1團為例:
團直屬榴彈炮連、戰防炮連、通信連、輸送連各1個。
團轄3個步兵營
步兵營轄3個步兵連(9挺輕機槍)、1個重機槍連(6挺重機槍)、1個迫擊炮排(2門82毫米迫擊炮)

新式中央軍

德式師的另一類是以第36師、第87師和第88師為代表的所謂新式中央軍,基本編制如下:
(一)師直屬部隊:
1個炮兵營:
3個榴彈炮連(12門75毫米山炮)
1個戰防炮連(4門37毫米戰防炮)
1個高射炮連(4門20毫米高射炮)
1個工兵營
1個通信營(2個有線通信連,1個無線通信排)
1個輜重營
1個特務營
1個衛生隊(平時為師醫院)
(二)師轄2個步兵旅:
旅轄2個步兵團:
團直屬部隊:
1個迫擊炮連(6門82毫米迫擊炮)
1個小炮連(6門20毫米機關炮)
1個通信連
1個特務連
團轄3個步兵營:
步兵營直屬部隊:
1個機炮連(6挺重機槍,2門82毫米迫擊炮)
營轄3個步兵連:
連轄3個步兵排:
排轄3個班(每排3挺輕機槍,30支步槍)
(三)師轄2個補充團:採用換裝德式裝備時淘汰下來的舊式裝備。
全師總兵力約1.4萬人。
附:
教導總隊各級主官:(組建於1931年1月,最初編制僅為由兩個步兵營和炮兵連、工兵連、騎兵連、迫擊炮連、特務連及通信連各一個組成的團級單位,人員主要是從教導第2師中抽調,主要用於德式步兵團編制和裝備試驗。1933年6月桂永清出任總隊長後才擴編成師級單位)
總隊長桂永清,參謀長邱清泉。(1933年6月)
第1旅周振強,參謀主任馬連桂,轄第1團秦士銓、第2團謝承瑞
第2旅胡啟儒,參謀主任廖耀湘,轄第3團李西開、第6團劉子淑;
第3旅馬威龍,轄第4團睢友蘭、第5團馬威龍。
第36師各級主官:(1933年9月由87師和88師補充旅組成,1936年12月完成整編,1937年1月獲頒軍旗)
師長宋希濂,副師長鐘彬,參謀長向賢鉅;
第106旅陳瑞河,轄第212團顧葆裕、第213團李志鵬
第108旅楊光鈺,轄第215團劉英、第216團胡家驥
第87師各級主官:(1931年12月由原國民警衛第1師改編,1936年12月完成整編,1937年1月獲頒軍旗)
師長王敬久,副師長錢倫體,參謀長夏聲
德械師炮兵德械師炮兵
第259旅沈發藻,轄第517團劉曼天、第518團羅哲東;
第261旅劉安祺,轄第521團陳頤鼎、第522團易安華
第88師各級主官:(1931年12月由原國民警衛第2師改編,1936年12月完成整編,1936年10月獲頒軍旗)
師長孫元良,副師長馮聖法,參謀長陳素農
第262旅彭鞏英,轄第523團吳求劍、第524團韓憲元
第264旅黃梅興,轄第527團廖奇齡、第528團朱赤

後續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調整師根據所處的不同位置分別開赴不同的戰場。最先與日軍交手的調整師,是奉命參加淞滬會戰的第36師、第87師、第88師和獨立第20旅(原第2師補充旅改稱,會戰期間又擴編為第61師)。按照原先的構想,裝備德械的調整師應該完全能夠承擔起對抗日軍的任務,然而在缺斤少兩的“調整”以及戰術思想依然落後的情況下,調整師並不占據任何優勢。調整師不僅無法完成殲滅日軍駐上海海軍陸戰隊的任務,更加暴露出種種戰術弱點,比如不懂坦步協同作戰,任由戰車部隊落單被日軍步兵逐一消滅,又如進攻作戰時不知選擇重點,導致處處都在進攻,處處都無法取得進展。
中國和日本的軍隊源源不斷開赴上海。在調整師方面,陸續投入到上海戰場的已完成調整的部隊計有第3師、第6師、第9師、第11師、第14師、第57師、第67師和教導總隊,中斷調整的部隊計有第1師、第13師、第16師、第51師、第56師、第58師、第78師和第98師。這些部隊在同占據優勢火力的日軍鏖戰了三個多月,最終都以損失慘重的代價不得不陸續撤出戰場,它們的德式裝備,尤其是重裝備也大都喪失。南京保衛一役,更是斷送了大量調整師,如第36師、第51師、第58師、第87師、第88師和教導總隊。
在華北戰場上,第4師和第89師在南口;第2師和第25師在保定;第10師、第83師和第85師在忻口、第27師在娘子關先後與日軍交鋒,同樣遭到重創。抗戰才開始四個多月,28個調整師因損失過大,又無裝備可作補充而不得不宣告結束。剩下的第80師因位於福建戰場傷亡不大,第5師因駐防重慶而幸免於難,但到1938年時,也因中德軍事合作的中斷、德國軍事顧問團的解散而在歷次作戰的消耗中改用起了國械。
到了1939年,中國再次與蘇聯展開軍事合作,蘇械師隨即應運而生,德械師則徹底退出歷史舞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