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cocutaneous,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形容詞,作形容詞時譯為“黏膜與皮膚的”。
基本介紹
- 外文名:mucocutaneous
- 詞性:形容詞
- 發音:[ˌmjuːkəʊkjuːˈteɪnɪəs]
- 釋義:黏膜與皮膚的
mucocutaneous,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形容詞,作形容詞時譯為“黏膜與皮膚的”。
黏膜皮膚淋巴結綜合徵(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MCLS)又稱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由日本紅十字中心的川崎(Kawasaki)於1967年首先報導,故又稱Kawasaki綜合徵。本綜合徵好發於兒童病原未明,為一種獨立的急性傳染病。主要臨床表現為持續發熱、眼結膜充血、嘴唇潮紅及皸裂、手足硬性紅腫、全身多形性皮疹及頸部...
小兒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徵(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又稱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醫師首選報導,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本病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急性發熱出疹性小兒疾病。高發年齡為5歲以下嬰幼兒,男多於女,成人及3個月以下小兒少見。臨床多表現可有發熱、皮疹、頸部非膿性淋巴...
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症(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又稱川崎病(Kawasakidisease),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變為主要病理特點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小兒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醫生首次報導。由於本病可發生嚴重心血管病變,引起人們重視,近年發病增多,1990年北京兒童醫院風濕性疾病住院病例中,川崎病67例,風濕熱27例;...
皮膚黏膜出血 ( mucocutaneous hemorrhage )是因機體止血或凝血功障礙所引起,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膚黏膜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後難以止血為臨床特徵。定義 皮膚黏膜出血 發病機制 皮膚黏膜出血的基本病因有三個因素:即血管壁功能異常,血小板數量或功能異常及凝血功能障礙。血管壁功能異常 正常情況下在血管破損時,局部小...
黏膜皮膚血管炎 黏膜皮膚血管炎(mucocutaneous vasculitis)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定義 一組與黏膜皮膚血管壞死及炎症有關的疾病。多數病因不明,相對明確的病因有血清病、藥物變態反應和感染。出處 《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慢性皮膚黏膜念珠菌病(chronic mucocutaneous candidiasis)是皮膚、黏膜、毛髮和指甲持續性念珠菌感染的細菌免疫缺陷病。本病與其他細胞免疫缺陷病不同,僅對白色念珠菌和少數抗原相關性真菌缺乏反應,而對病毒、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免疫則正常。本病系一些疾病的綜合徵,可合併各種內分泌器官功能減退、腫瘤和其他慢性衰竭...
肛門黏膜皮膚反射 肛門黏膜皮膚反射(anal mucocutaneous reflex)是2014年公布的物理醫學與康復名詞,出自《物理醫學與康復名詞》第一版。定義 當輕劃會陰區域的皮膚時,可以見到肛門外括約肌收縮的現象。其反射中樞位於骶2到骶4節段。出處 《物理醫學與康復名詞》第一版。
皮膚黏膜出血(mucocutaneous hemorrhage)是因機體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礙所引起,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膚黏膜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後難以止血為臨床特徵。臨床表現 皮膚黏膜出血表現為血液淤積於皮膚或黏膜下,形成紅色或暗紅色斑。壓之不褪色,視出血面積大小可分為瘀點(亦稱出血點,直徑不超過2mm)、紫癜(直徑3-5mm)和瘀斑...
皮膚黏膜皰疹 皮膚黏膜皰疹(mucocutaneous herpes)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定義 由人類皰疹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臨床表現為皮膚、黏膜局限性成簇的小水皰。多見於唇、鼻、面頰及外生殖器。全身症狀輕,易復發。出處 《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