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203在異氟醚預處理保護術後認知功能中的作用機制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曹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miR-203在異氟醚預處理保護術後認知功能中的作用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曹林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miR-203在異氟醚預處理保護術後認知功能中的作用機制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曹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功能主治:用於各種手術的麻醉。也可酌情選用於分娩麻醉及頸部手術麻醉等。短期可以重複套用。用法及用量:由於昂貴,常用緊閉法吸入,往往和氧化亞氮混合套用。本品有專用蒸發瓶,可以控制吸入濃度。 吸入:用於誘導麻醉一般為1.5%-3%;維持麻醉時氣體內濃度為1%-1.5%。臨床套用 臨床適用於各種手術的麻醉,尤其是癲癇...
我們針對圍手術期腦缺血損傷可預見性的特點,在國際上首先發現並報導高壓氧、異氟醚及低頻電針刺激等非缺血預處理措施可誘導腦保護,為術前預防提供了新方法。然而,如何在術前客觀評價預處理措施的有效性是非缺血預處理廣泛套用於臨床必須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本項目以建立準確反映非缺血預處理腦保護效應的監測體系為...
明確節律性改變;通過在麻醉前1周對小鼠行褪黑素灌胃預處理、麻醉前3天調整小鼠光照方案為24hr完全黑暗或24hr持續光照、麻醉前1-2周干預小鼠飲食時間來調製晝夜節律,明確認知功能改變;通過中樞和外周給予NR2B、5-HT7R拮抗劑、激動劑,探討NR2B和5-HT7R在異氟醚麻醉後晝夜節律和認知功能改變中的機制關聯。
麻醉藥預處理:用吸入和靜脈麻醉藥處理大鼠,發現具有一定的急性保護作用。但在體(in vivo)研究尚未能夠把這種作用與NMDA受體的表達聯繫到一起。與離體實驗相比,這部分實驗耗時,變異較大,成本較高,很難取得充分的數據,在一年的計畫內難以實現。 簡單動物預處理模型:為解決在體大鼠研究遇到的困難,我們利用NIH推...
《miR-203在異氟醚預處理保護術後認知功能中的作用機制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曹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術後認知功能障礙(POCD)尚無有效防治方法。神經炎症反應是POCD的主要機制。異氟醚預處理(IP)具有神經保護作用。前期已發表文章證明IP可引起大鼠腦中miR-203增加,且miR-203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