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路通

e路通

建行“e路通”杯全國大學生網路商務創新套用大賽是由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主辦的全國性的一類賽事,是工信部“陽光綠色網路工程”的重要構成,得到了工信部的指導。 近年來,我國網際網路正從信息傳播和娛樂消費為主,向商務服務領域延伸。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網際網路開始逐步深入到國民經濟的更深層次和更寬領域。

基本介紹

產品介紹,大賽簡介,相關新聞,建行e路通大賽成大學生成功就業“練兵場”,千萬學生軍的“飯碗”,亟需建設“就業緩衝帶”,網商大賽成“練兵場”,相關報導,

產品介紹

建行e路通電子銀行分為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簡訊銀行
網上銀行又分為個人網上銀行和企業網上銀行。個人網上銀行是建行客戶通過網際網路享受的綜合性個人銀行服務,包括賬戶查詢、轉賬匯款、繳費支付、信用卡、個人貸款、投資理財(基金、黃金、外匯等)等傳統服務,以及利用電子渠道服務優勢提供的網上銀行特有服務,合計有八大類、百餘項服務。高級版企業網上銀行服務:可進行賬戶信息查詢、資金劃轉、財務人員許可權管理等。
電話銀行又分為個人電話銀行和企業電話銀行。個人電話銀行,通過電話撥打95533,操作金融服務。企業網上銀行用電話機並在建行擁有結算類賬戶
建行手機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攜手移動運營商推出的新一代電子銀行服務。將手機號與建行賬戶綁定,就能享有一個掌上的銀行櫃檯,體驗各項金融服務。
簡訊銀行又稱手機簡訊金融服務是指基於中文短訊息技術,通過建設銀行簡訊平台,並依託建行業務系統,以手機簡訊的方式為客戶提供的建行相關金融信息通知的服務。

大賽簡介

為進一步促進兩岸青年學子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為兩岸大學生搭建創新商業實踐與交流的平台,在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的指導下,中國台灣網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於2011年3月-2011年9月共同主辦“建行e路通杯首屆海峽兩岸大學生網路商務創新套用大賽”。台灣中華國際經貿研究學會是台灣的組織方,將組織政治大學、台灣大學等30餘所高校參與兩岸的大賽。
大賽以兩岸的傳統企業或網際網路企業的實際商業問題、商業項目或社會文化的宣揚為比賽內容,鼓勵大學生利用網際網路工具提出解決方案,並予以實施。來自企業和業界的專家評審將根據參賽團隊的競賽方案及其實施效果評出大賽的優勝者。通過兩岸大學生對大賽的參與,可以客觀反映兩岸的商業環境和文化內涵,並加深參賽者對此的了解,同時也可以促進兩岸高校對於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的交流、反思和彼此促進。
除了企業的商業問題及其網路創新套用的策略,大賽尤其鼓勵兩岸大學生選擇有利於兩岸文化展示和弘揚的題目,如歷史、風俗、文化遺產、手工藝品、藝術、活動、旅遊、現象、兩岸人文差異與認同、網路文化與商業文化等題材均可作為大賽的題目或參賽商業項目。
大賽分為初賽、複賽、分地區決賽(在大陸和台灣分別舉行的選拔賽)、兩岸總決賽四個階段。不限制參賽選手的年級、所在院校和專業,對網際網路有興趣的大學生均可免費報名組隊參加,每個團隊人數為1-5人。在學生參賽過程中,各校可以指定指導老師對參賽團隊提供指導。大賽分別對學生、高校、老師、企業設定獎項。

相關新聞

建行e路通大賽成大學生成功就業“練兵場”

已經成功舉行四屆,第五屆比賽正在進行中。
“以賽練兵”使得大學生在成功就業前有了一個“練兵場”和“緩衝帶”,大學生通過網路商務大賽鞏固了知識、解決了企業實際問題,高校的就業實踐真正落到實處,網商企業和地方企業也因“嫁接”大學生的網路智慧而事業蒸蒸日上。

千萬學生軍的“飯碗”

“我們十分關注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我們一年安排的新就業職工最多也就是1100—1200萬,通常在900萬,而大學生就占到600多萬。”溫家寶總理兩會前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一個人能有工作,不僅解決生存問題,也能體現一個人的尊嚴。大學生是有知識的勞動者,政府始終把大學生就業擺在重要位置”。
“大學生的尊嚴與就業之間仍拉開了一條難以彌合的鴻溝”社會科學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陳乃醒認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成為歷次兩會的熱點在於其影響的核心群體太龐大。據教育部統計數據表明:201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631萬人,比2009年增長了20萬人。不少專家認為,雖就業整體人數增長趨緩,但加上2009年遭受金融危機影響及累計未實現就業的大學生高達1000萬人左右。相比較900萬的新增工作崗位數量,就業機會明顯呈現僧多粥少。
千萬大學生就業大軍如何實現就業?最近,教育部頒發了《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點》,檔案指出“鞏固和完善促進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就業和自主創業的長效機制。大力加強就業創業教育。”其中,大力加強就業創業教育,切實抓好就業指導和服務成為一個就業破題點。

亟需建設“就業緩衝帶”

“現在的大學生仍然是一種稀缺資源,但所學和所用的對接存在差距”陳乃醒指出,大學生缺乏實習平台導致了學和用之間的脫節。“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教育不是一個空泛的所指,需要一個有形的平台去承接。據稱,9成以上的大學生假期實習已經名不副實,我們需要提供一個由大學生主動參與、快速成長的鍛鍊平台,相當於給他們的就業和創業提供一個練兵場”。
北大縱橫職業發展問題專家李燕稱,高校缺乏一個有效的組織和領導,讓大學生切實從中得到職業教育,一頭走出學校、一頭就意味著失業,缺乏就業緩衝帶,導致一般的大學生需要2-3年的社會磨礪才能夠基本進入職業狀態。大學生本質上需要一個就業的緩衝帶。例如通過到用人單位、創業孵化園、大學創業基地等實習、帶項目均是一種有效的就業緩衝方式。
目前,中央已經推進“特崗計畫”、“三支一扶”和“西部計畫”等項目工作,不斷創造了大學生進入社會工作的崗位層次和不同的緩衝方式。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企業也將自身存在的問題,拋向大學生群體,利用大學生所具有的創新性、網路商務的熟悉程度等特徵進行了有效“嫁接”,通過實戰網路商務比賽的形式,讓大學生主動參與到就業創業的大練兵當中。

網商大賽成“練兵場”

“以和訊部落格、酷六網路視頻為手段,以建行手機銀行為可選支付方式,建立B2B(中國製造網買麥網)、B2C(淘寶網)網路交易平台,促進蔬菜線上銷售和實體銷售,推動壽光蔬菜名優農產品規模化發展”。山東濰坊學院將參與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建行E路通杯商務創新大賽為實現就業的“練兵場”和“緩衝帶”。他們結合自身實際,將山東壽光蔬菜的網上推廣作為了成功創(就)業的“試水項目”。

相關報導

山東濰坊學院指呂貴興認為,“我們通過組織E路bravo團隊,對壽光蔬菜網路貿易進行了策劃推廣,不但鍛鍊了新的行銷思維、積累了就業的成功經驗,而且經過數月來的努力,已經實現了給壽光三元朱寶泉蔬菜公司達成了實際交易五筆,達成交易額52.4萬元。”
據悉,呂貴興所指導學生參加的e路通商務創新大賽為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所發起的大學生網路商務創新比賽,以企業的實際問題為“考題”,讓大學生結合所學的電子商務知識,創造性地去解決系列問題,實現大學生創業就業能力的提升,完成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瓶頸問題,既是一場大學生群體比賽,更是一場商務實戰的推演。
“像E路bravo一樣的通過“以賽練兵”的大學生團隊正逐漸增加,有近2000餘所高校的近數十萬名網路商務領域的精英參與其中,他們通過網路行銷實現了當地企業品牌的提升,通過網路銷售實現了產品銷售提升”,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高新民指出,大學生就業就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比賽去實現,建造一個層次豐富的就業“緩衝帶”。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E路通杯網商大賽組委會負責人劉芳告訴記者稱:組委會對首屆大賽的獲獎選手的追蹤訪談結果顯示,參賽成員首次就業比率達五成,創業比率達到了7.05%;近八成擔任團隊負責人的學生實現了成功就業。“大賽在促進大學生與企業交流、提升其職業能力的價值幾乎成了進入這個鍛鍊平台的大學生所具有的共識”。“以賽練兵”已成為國家倡導的大力加強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試點新途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