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魯道夫·路德維希·卡爾·菲爾紹
- 外文名:Rudolf Ludwig Karl Virchow
- 出生:1821年10月13日
- 死亡:1902年9月5日
魯道夫·路德維希·卡爾·菲爾紹( Rudolf Ludwig Karl Virchow)簡稱Rudolf Virchow,中文譯微爾嘯,魏爾嘯,菲爾紹等。生於:1821年10月13日,死於:1902年9月5日, ...
Jeffrey Virchow是一名導演,代表作品有《麵包屑》、《夏日復仇計畫》等。...... Jeffrey Virchow是一名導演,代表作品有《麵包屑》、《夏日復仇計畫》等。...
魏爾嘯淋巴結(Virchow node)通常指腫瘤向左側鎖骨上窩淋巴結群轉移,因此處系胸導管進頸靜脈的入口,這種腫大的淋巴結稱為Virchow淋巴結,常為胃癌、胰腺癌、食管癌...
在此基礎上,1858年,德國的魏爾肖(R.L.C. Virchow)總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他的名言是:“所有的細胞都來源於先前存在的細胞”,這個斷言,至今仍未...
血管周圍間隙,即Virchow-Robin腔(VRS),是神經系統內的正常解剖結構,具有一定的生理和免疫功能。血管周圍間隙是在一個多世紀前由德國病理學家R.Virchow和法國生物學...
魯道夫·魏爾肖 (Rudolf L.K. Virchow,1821-1902),德國病理學家、政治家和社會改革家。1858年出版了重要著作《細胞病理學》,被譽為“病理學之父”。...
法爾綜合徵即紋狀體-蒼白球齒狀核鈣化。1855年Virchow和Bamber首先在病理上證實基底神經節鈣化。1935年Fritzschie及Kasanin等首次在放射學上對此進行描述,1939年Eaton...
魯道夫·魏爾嘯(Rudolf Virchow 1821~1902),德國病理學家、政治家和社會改革家。...... 魯道夫·魏爾嘯(Rudolf Virchow 1821~1902),德國病理學家、政治家和社會...
19世紀著名醫學家 魏爾嘯(VIRCHOW)提出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液滯緩,靜脈壁的損傷和高凝狀態。左下肢血栓形成遠遠高於右下肢,特別是原發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
2002年在德國洪堡大學Charite醫學院,Virchow醫院圍產醫學中心學習產前診斷,2003年10月回國接任婦產科副主任,產科主任。2003年12月再次受德國之邀,以訪問學者身份赴...
魯道夫·菲爾紹,全名魯道夫·路德維希 ·卡爾·菲爾紹(Rudolf Ludwig Karl Virchow,1821年10月13日-1902年9月5日) 德國醫學家、人類學家、公共衛生學家、病理學...
阿爾博特·漢斯坦(Albrecht Hanstein),細胞學博士,德國布雷斯勞大學教授。早年曾為病毒學教授豪貝爾的助手。漢斯坦教授在德國病理學家R.Virchow提出的細胞病理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