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TAN,北京大華時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2023年12月,擬認定為新一批中華老字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TIANTAN
- 所屬公司 :北京大華時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IANTAN,北京大華時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2023年12月,擬認定為新一批中華老字號。
天壇公園(Temple of Heaven),原名“天地壇”,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天壇內東里7號,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為“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總面積273公頃,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民國七年(1918年)1月1日,闢為天壇公園,對外開放 [3-5]。 天壇公園由...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簡稱“北京天壇醫院”;英文名:BEL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TTAL MEDICAL UNIVERSITY)位於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19號,始建於1956年,是一所以臨床神經科學發展為引領、綜合學科全面發展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A類定點醫療機構。截至2024年12月醫院官網信息顯示,醫院占地面...
南京天壇,即大祀壇,位於南京市玄武區。明初,朱元璋建圜丘於正陽門外,鐘山之陽;建方丘於太平門外,鐘山之陰。洪武十年,朱元璋下旨,天地合祀,也就是將對天地的祭拜活動合在一起,都在圜丘舉行。天壇(圜丘)是一座圓形建築,共有兩層,四面各有九級台階,台面和台腳都用琉璃磚砌成,四周為琉璃欄桿。明...
王屋山主峰天壇山(又瓊林台)海拔1715米,是中華民族祖先軒轅黃帝設壇祭天之所,世稱“太行之脊”,“擎天地柱”。“黃帝於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經》《陰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黨,自此天壇之始也”。自黃帝始,歷代皇帝來此祭天,直到明成祖朱棣礙於交通不便,就在地球同一軸線上在...
劉備郊天壇位於武漢東湖風景區磨山景區東一峰,三面環水,風景優美。東面隔湖,可遠望東湖落雁景區,西面與楚天台相鄰;山腳下是磨山新三景:清河橋、煙浪亭、摩崖石刻(刻的是宋代詩人袁說友游東湖的詩)。劉備郊天壇始建於東漢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距離今天已經1800多年歷史。據《清一統志》、《湖北通...
天壇大佛是全球最高的戶外青銅坐佛,巍峨趺坐于海拔482米的香港大嶼山木魚峰上。這尊由寶蓮禪寺籌建,歷時12年落成的莊嚴宏偉大佛,寓意香港穩定繁榮,國泰民安,世界和平。天壇大佛由200塊青銅鑄件組成,高26公尺,重達220公噸,是全球最大的戶外青銅坐佛。大佛面相參照龍門石窟的盧舍那佛,衣服的紋理和頭飾則參照...
天壇街道,北京市東城區下轄街道,地處東城區西南部,介於東經116°23′31″~116°24′53″,北緯39°52′15″~39°53′30″之間。東依磁器口大街、天壇東路與體育館路街道為鄰,南臨護城河與永定門外街道毗連,西至前門大街(南段)、天橋南大街、永定門內大街與西城區天橋街道接壤,北靠珠市口東大街與前門...
天壇傳說,北京市東城區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11年5月23日,天壇傳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Ⅰ-85。文化特徵 天壇初建是合祀天地的場所,故名天地壇,這從現今天壇壇牆的形狀仍可看出。其壇牆有內外兩重,都是南方北 圓,正符合中國古代天圓...
天壇演藝區,位於北京天壇的演藝聚集區,大劇院的開工建設,將推動東城區的演藝文化產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標誌著北京天壇演藝區建設正式拉開帷幕。兩園,指北京遊樂園和龍潭湖公園,可用地面積42.5萬平方米,可建設大劇院5座、中劇院4座、小劇院6座。新建34座劇院、容納觀眾2萬餘人、總面積近百萬平方米……...
天壇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面積約273萬平方米,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天壇環牆呈“回”字形,北圓南方,象徵“天圓地方”之說,為中國最大的壇廟建築。它的建築布局、結構、裝飾,不僅在中國建築史上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現存古建築的珍貴遺產。內容提要 天壇分內壇和外壇兩...
天壇座(Arae,Ara),星座名,是南天星座之一,也是托勒密最早劃分出的48星座之一。天壇座面積較小,處在銀河中,在天蠍座的正南方,主要是由二等和三等星構成。其中最明亮的星是天壇座β(杵三,視星等+2.84)。在現代星座誕生之前,天壇座曾是半人馬座和豺狼座的一部分。簡介 天壇座是南天星座之一。夏天的...
天壇遺址,位於西安市雁塔區,1957年5月31日被公布為陝西省重點保護文物名單。天壇遺址位於南郊的長延堡村和瓦胡同村之間,始建於隋代而後毀,唐初重建,壇為圓形,又稱圜丘,是唐代諸帝祭祀天神祈禱風調雨順的場所。該壇四層,壇底直徑54米,每層高1.5~2.3米不等,每層有台道12階。頂層面徑20米,設昊天...
天壇山總仙宮位於王屋山天壇極頂,古稱瓊林台。相傳軒轅黃帝曾在此設壇祭天,道教稱其為“五嶽、四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神仙朝會之所”。2023年,王屋山景區提升工程正式啟動。建築銅裝飾由朱炳仁領銜杭州金星銅工程完成。在王屋山景區改造提升工程中,全新開放的總仙宮是核心。唐代,天壇頂建有三清殿、東西廊廡...
天壇文化圈的主體部分在空間上以天壇公園為中心,形成“一場、一園、一大道”布局,沿順時針方向形成“五點、五街(路)”的格局。在文化分布上呈現出傳統文化“疊暈式”分布格局,即中心地帶傳統文化氛圍最為濃厚,邊緣地帶現代元素不斷增多。前門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龍潭湖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北京南中軸現代服務業...
神樂署坐落北京天壇西門內稍南側,坐西向東,是天壇五組大型建築之一,是專司明清兩代皇家祭天大典樂舞的機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又名神樂觀,清乾隆八年(1743年)稱神樂所,乾隆十九年改今名。神樂署是管理祭天時演奏古樂的機關,是專門用來培訓祭祀樂舞人員的機構。基本介紹 神樂署在圜丘壇西天門外西北,...
西安天壇遺址公園位於位於西安市雁塔區天壇路,陝西師範大學雁塔校區南側,是隋唐時期天壇遺址公園。結構 西安天壇初建於隋,唐代作為皇帝祭天活動的禮儀建築,沿用了近300年。天壇遺址占地約19.7畝,共四層,全部為土質結構,高約8米,由下向上逐層遞減,最底層直徑約54米,各層高1.5米至2.3米不等。1999年3月...
齋宮位於天壇西壇門內,占地約四萬平方米,雙重圍牆,內牆四周有廊167間,是衛士們避風雨處,正殿為五間無梁殿,是京城著名建築之一。頂部用藍色琉璃瓦覆蓋,表示在天之前不敢稱尊。殿前露台上設有時辰碑亭和齋戒銅人亭,銅人高1.5尺,身穿古代文官服,手持一刻有“齋戒”二字的銅牌,相傳是仿唐朝宰相魏徵而制...
天壇鎮,隸屬山西省臨汾市浮山縣,地處浮山縣中部,東與寨圪塔鄉接壤,南、西與張莊鎮相連,北與北王鎮毗鄰,為縣人民政府駐地。行政區域總面積108.75平方千米。1949年,屬浮山縣第一區。1956年,屬城關鎮。1959年,設城關公社。1984年,城關公社改城關鎮。1992年,城關鎮更名天壇鎮。2001年3月,東腰鄉併入天壇...
天壇北宰牲亭是天壇公園的一個建築群,位於東側,西側是北神廚建築,北宰牲亭、北神廚建築共兩個院落五個殿。建設修復 五壇八廟的祭品及陳設等塵封了100多年 經過兩年大修,天壇北神廚、北宰生亭建築群將於11月初對遊客開放。這不但是該建築群30年來首次全面開放,作為天壇內規格最高的展館,北京五壇八廟的...
《天壇秘聞》是北京精典博雅旅遊圖書有限公司所著的一本書,在1970-1出版,《天壇秘聞》中的天壇位於北京正陽門外東側,是明清兩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場所。自建成之後,天壇作為祭祀皇天上帝專用祭壇的作用一直延續近500年。這座古老的壇廟集中國古代建築學、聲學、歷史、天文、音樂、舞蹈等成就於一體,是...
天壇極頂峰位於國家級4A級風景名勝區河南濟源王屋山景區內。極頂峰在王屋山主峰天壇山峰頂,海拔1715米。相傳是中華民族祖先軒轅黃帝設壇祭天之所,據說為軒轅黃帝祭天之所,“黃帝於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經》《陰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黨,自此天壇之始也”。世稱“太行之脊”,“擎天地...
天壇整裝,金隅集團天壇家具旗下裝飾品牌,秉承“因做好,而美好”的企業發展理念,傳承天壇家具68年國企品牌品質和百年紅木文化的經典技藝,依託金隅集團強大的供應鏈和天壇家具工業4.0智慧型化生產快速交付體系,率先開創品質整裝2.0時代。2024年8月28日,正式成為2024中國網球公開賽白金贊助商。品牌簡介 天壇整裝,...
五壇分別是: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天壇 位於北京城區的東南,東西長1700米,南北寬1600米,共占地273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壇廟建築群。天壇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跟社稷壇是同一年建的。它最初叫天地壇。當初,天壇有兩道壇牆,分為內壇牆和外壇牆。圜丘壇,也叫祭天台,是天壇的主要建築...
圜丘遺址(隋唐天壇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天壇路與雁展路之間(隋唐長安城明德門外東1千米處)。“圜丘”又稱“圓丘”,俗稱天壇,因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所以天壇建成圓形丘狀。隋唐天壇是隋唐皇帝祭天的地方。包括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等在內的20多位皇帝曾在此登壇祭天。隋唐天壇建於...
圜丘,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天壇路甲1號天壇公園內,為漢白玉製成的橢圓形石建築。圜丘通高5.17米,各層台面均用艾葉青石鋪設並在壇緣環以漢白玉欄桿。其上層壇高1.87米,直徑23.65米,中心的圓形石板被稱為天心石,天心石有石板九重,每重石板用九或九的倍數,合計石板405塊。中層壇高1.63米,壇寬7.83米,皆...
西安天壇為隋唐天壇,比北京明清天壇早1000多年,北京天壇圜丘是清乾隆年間在明和清初圜丘的基礎上改建的。中國社科院文物專家安家瑤指出,和北京的天壇相比,西安的唐天壇更具有價值,北京天壇只有5.4米高,西安天壇高8米,北京天壇只在四面有台階,西安天壇12面都有台階,更符合周禮禮治。隋唐帝王包括隋文帝、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