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839年3月16日,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富有的家庭。父親去世後,生活的重擔讓他的母親變得十分憂鬱,整個家庭生活蒙上一層陰影,這使得蘇利·普呂多姆也變得沉默寡言,但這種家庭境況卻使他養成了獨立思考、主動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中學畢業時,以全班數學第一的成績考入
巴黎理工學院,準備像父親一樣做一名機械製造工程師。
1857年,獲得理科業士,隨後進了綜合工科學校的科學系,準備考試時,一度受到母親的影響,想成為
多明我會修士;同年,由於眼炎中斷了學習,打碎了他成為機械工程師的夢想,但這段學業加強了他對方法、次序的感受力以及對事物精確的看法。
1858 年,獲得文學業士,蟄居里昂母親家中,這短暫的居留期間,他產生了一種
神秘主義的觀點,並接受
理性主義;同年,病癒後以工程師的資格進了克勒佐的施奈德企業中,當了個小職員,但總感到這個工作與他的理想格格不入,於是便改行攻讀法學,期間,閱讀了大量的社會科學著作。
1860年,畢業後轉而投身法律並在巴黎一家公證處謀到了職位,得到了一筆遺產,經濟上獲得獨立,工作之餘開始文學創作;同年,認識了一群自稱為“帕納斯派”(即
高蹈派)的年輕人,並加入了他們的行列,辭去了律師工作,專事文學創作和理論研究。
1865年,在一位朋友資助印行了詩集《長短詩集》,包括詩歌《破碎的花瓶》《我再也見不到她》《所有的紫丁香都已死在地上》,這些托情詩作表現出深思、憂傷的氣氛,對人生之短暫的哀傷和快樂進行思考,該作品得到批評家查理·奧古斯丁·聖·佩甫的肯定,這使它一舉成名。
1866年,出版了抒情詩集《考驗》,集中包括一些以愛情、懷疑和行動為主題的十四行詩。
1868年,出版了配畫詩集《義大利筆記》。
1869年,出版抒情詩集《孤獨》,其主題是反映孤獨的個人對愛的欲求;同年,用詩體翻譯了
盧克萊修的《
物性論》的第一部,改用了《盧克萊修·物之性》這一標題,含有心理學、哲學和玄學含義。
1870年,
普法戰爭爆發,法國的國力被削弱,也使這蘇利·普呂多姆熱愛和平的願望受到打擊,被占領的屈辱、艱苦的生活又使他的健康遭受了損害,導致半身癱瘓,創作也由抒情詩轉向了哲理詩;同年,出版了詩集《戰爭印象》,該作品充滿和平主義觀點的;同年,發表了組詩《法蘭西》,這是一組洋溢著
愛國主義情調的十四行詩;同年,被確認為高蹈派成員。
1872年,出版了一首哲理長詩《命運》,探究了聖地亞哥慘案的含義;從此以後,開始越來越多地創作長詩。
1874年,出版詩集《法蘭西》。
1875年,出版最後一部抒情詩集《徒然的柔情》,討論了對愛情毫無希望的追求。
1878年,完成長詩《正義》,顯示人對社會進步的關心。
1881年,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
1883年,出版散文集《散文集》。
1886年,出版詩集《稜鏡》。
1888年,完成長詩《幸福》,指出幸福僅僅存在於犧牲之中,這兩部長詩都是關於理想的人類行為的長篇道德諷喻詩,出版後受到推崇。
1892年,出版散文集《詩的考察》《詩歌藝術沉思錄》,其中,《詩歌藝術沉思錄》探索了人類知識的界限。
1897年,出版散文集《詩誡》,繼續探索人類知識的界限。
1901年,出版詩集《詩的遺言》;12月10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並將42000法郎的獎金捐獻出來設立“蘇利·普呂多姆詩歌獎”,由法國作家協會負責頒發,該獎項至1907年停頒。
1905年,出版散文集《從斯巴卡得到的真信仰》《帕斯卡爾教理真義》,其中,《帕斯卡爾教理真義》研究法國哲學家
帕斯卡。
1907年9月7日,在妹妹的陪伴下在夏特內寓所的花園辭世。
個人生活
蘇利·普呂多姆的父親是工程師,2歲時,父親去世,蘇利·普呂多姆便與寡活的母親和一個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南部的夏特內。
蘇利·普呂多姆與表妹青梅竹馬,情同手足。在他心目中,表妹就是他的終身伴侶,結婚生子的妻子,周圍的大人們也常拿他們開玩笑。但他考入巴黎理工大學之後,表妹與別人訂了婚,且很快嫁了人。他從迷戀中被驚醒,終身陷於憂傷。此後,在他的人生中再也沒有對任何女子產生過戀情,以致終生未娶。
主要作品
時間 | 中文名 | 原文名 | 體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a Vraie Religion selon Pascal | |
| |
| | | |
| | | |
| | |
(參考資料:)
創作特色
蘇利·普呂多姆在早期創作顯示出鮮明的內向特點。與同時代別的詩人想像力主要轉向外部、反映周圍的生活和世界不同,蘇利·普呂多姆具有更為轉向內心的特質,從一開始就表明自己對哲學的關注,他畢生都希望能在生活中發現某種意義,使他得以擯棄自己的悲觀主義。他詩歌的創作主題是人們精神的愛、懷疑、內心騷亂,通過具有雕塑美的形式表達出來,沒有冗餘詞句,他的詩沒有豐富色彩,但是具有音樂特質。在蘇利·普呂多姆的創作生涯中,早期的抒情詩得到了最高評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主要基於其抒情短詩。
普法戰爭之前,蘇利·普呂多姆在尋求對他的社會加以觀察分析,由此尋找生活的意義。他在抒情詩中,討論人類內心的種種悲劇。普法戰爭給蘇利·普呂多姆留下了深遠的影響。他同其他高蹈派詩人一樣,在對戰爭恐怖的害怕和對祖國的熱愛的困擾中徘徊。戰事初起,蘇利·普呂多姆詩作中充滿
和平主義觀點,然而,經歷了戰爭、圍城以及最終的戰敗、被占領的屈辱之後,他的創作開始洋溢著愛國主義情調。
普法戰爭之後,蘇利·普呂多姆就上帝是否存在、上帝是否公正等提出了質問,他在作品中表示,他無法理解上帝怎么會允許發生聖地亞哥教堂大屠殺,在長詩《命運》中,作者探究了聖地亞哥慘案的含義,從此,蘇利·普呂多姆越來越多地創作這類哲理長詩。他的哲理詩充滿寓意和象徵,但有時不免有說教的成分。
蘇利·普呂多姆後期創作了大量散文,表現出他對玄學和美學的興趣,如《詩歌藝術沉思錄》《詩誡》《我知道什麼?感性研究》等。蘇利·普呂多姆去世後,另幾部理論著作也出版了。
獲獎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