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NGINEER英文2001版教程》是2004年7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詹友剛。
基本介紹
- 書名:Pro/ENGINEER英文2001版教程
- 作者:詹友剛
- ISBN:9787302090427
- 定價:86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07.01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1.1 CAD產品設計的一般過程
1.2 Pro/ENGINEER解決方案
1.2.1 Pro/ENGINEER的基本模組
1.2.2 業外觀造型強有力的工具
1.2.3 複雜零件的曲面設計工具
1.2.4 複雜產品的裝配設計工具
1.2.5 運動仿真模組
1.2.6 結構強度仿真模組
1.2.7 疲勞分析工具
1.2.8 塑膠流動分析工具
1.2.9 熱分析工具
1.2.10 公差分析及最佳化工具
1.2.11 基本數控編程包
1.2.12 多軸數控編程包
1.2.13 通用數控後處理
1.2.14 數控鈑金加工編程
1.2.15 NC仿真及最佳化
1.2.16 模具設計
1.2.17 次開發工具包
1.3 瓶塞開啟機簡介
第2章 參數化的Pro/ENGINEER三維模型概述
2.1 三維模型
2.1.1 基本的三維模型
2.1.2 複雜的三維模型
2.2 基於特徵的三維模型
2.2.1 關於"特徵"
2.2.2 用"特徵"添加的方法創建三維模型
2.3 基於特徵的全參數化的Pro/ENGINEER三維模型
2.3.1 截面的全參數化
2.3.2 零件的全參數化
2.4 基於特徵的全參數化軟體Pro/ENGINEER的優勢
第3章 Pro/ENGINEER軟體的安裝以及使用前的準備與配置
3.1 Pro/ENGINEER軟體系統的安裝
3.1.1 硬體要求
3.1.2 作業系統要求
3.1.3 計算機設定
3.1.4 查找計算機(伺服器)的網卡號
3.1.5。單機版Pro/ENGINEER軟體的安裝
3.1.6 網路版Pro/ENGINEER軟體的安裝
3.2 創建用戶檔案目錄
3.3 啟動並進入Pro/ENGINEER軟體環境
3.4 設定工作目錄
3.5 Pro/ENGINEER軟體的配置檔案config.pro
3.5.1 關於Pro/ENGINEER的config.pro配置檔案
3.5.2 創建一個全新的配置檔案
3.5.3 改變config.pro檔案中一個選項的值
3.5.4 刪除config.pro檔案中的選項
3.6 定製Pro/ENGINEER用戶界面
3.6.1 Pro/ENGINEER用戶界面簡介
3.6.2 用戶界面的定製(用戶自定義)
3.7 Pro/ENGINEER軟體的環境設定
第4章 截面草繪模組
4.1 概述
4.2 理解Pro/ENGINEER草繪環境中的關鍵術語
4.3 進入草圖環境
4.4 熟悉Pro/ENGINEER草繪環境中的工具列圖示
4.5 熟悉Pro/ENGINEER草繪環境中的下拉選單
4.6 草繪前的必要設定和草圖區的調整
4.7 使用Pro/ENGINEER2001版的目的管理器
4.8 截面圖的繪製
4.8.1 在草繪環境(即草繪器)中創建幾何
4.8.2 繪製直線
4.8.3 繪製中心線
4.8.4 繪製矩形
4.8.5 繪製圓
4.8.6 繪製橢圓
4.8.7 繪製圓錐弧
4.8.8 繪製圓弧
4.8.9 繪製圓角
4.8.10 繪製橢圓圓角
4.8.11 繪製樣條曲線
4.8.12 在草繪環境中創建坐標系
4.8.13 創建軸點
4.8.14 在草繪環境中創建文本
4.8.15 創建點
4.8.16 使用以前保存過的圖形創建當前草圖
4.9 草圖的編輯
4.9.1 刪除圖元(包括文本)
4.9.2 直線的操縱
4.9.3 圓的操縱
4.9.4 圓弧的操縱
4.9.5 點、坐標點和軸點的操縱
4.9.6 圓角的操縱
4.9.7 樣條曲線的操縱與高級編輯
4.9.8 比例縮放和旋轉圖元(包括文本)
4.9.9 複製圖元(包括文本)
4.9.10 鏡像圖元(包括文本)
4.9.11 相互裁剪圖元
4.9.12 創建構造圖元
4.10 草圖的標註
4.10.1 概述
4.10.2 標註線段長度尺寸
4.10.3 標註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
4.10.4 標註一點和一條直線之間的距離
4.10.5 標註兩點間的距離
4.10.6 標註直徑
4.10.7 標註對稱尺寸
4.10.8 標註半徑
4.10.9 標註兩條直線間的角度
4.10.10 標註圓弧角度
4.10.11 標註橢圓圓角或橢圓
4.10.12 創建周長尺寸
4.10.13 創建參照尺寸
4.10.14 創建坐標尺寸
4.10.15 標註樣條曲線
4.11 修改標註
4.11.1 移動尺寸
4.11.2 將弱尺寸變成強尺寸
4.11.3 控制尺寸的顯示
4.11.4 修改尺寸值
4.11.5 替換尺寸
4.11.6 輸入負尺寸
4.11.7 修改尺寸中的小數位數
4.12 草圖中的幾何約束
4.12.1 約束的顯示
4.12.2 約束的禁用、鎖定
4.12.3 Pro/ENGINEER軟體所支持的約束種類
4.12.4 創建約束
4.12.5 刪除約束
4.12.6 將弱約束轉化為強約束
4.12.7 使用系統提示創建約束
4.12.8 使用約束,讓Pro/ENGINEER捕捉設計意圖
4.12.9 解決約束衝突
4.13 修改整個截面
4.13.1 縮放和旋轉一個截面
4.13.2 鎖定或解鎖截面尺寸
第5章 零件模組
5.1 創建零件三維模型概述
5.2 創建零件模型的一般過程及拉伸(Extrude)特徵
5.2.1 命名一個新的零件三維模型
5.2.2 創建零件的基礎特徵
5.2.3 添加零件的其他特徵
5.2.4 保存零件三維模型
5.2.5 刪除舊檔案版本
5.3 模型樹
5.3.1 模型樹概述
5.3.2 將模型樹顯示為獨立視窗
5.3.3 模型樹界面簡介
5.3.4 模型樹的作用與操作
5.4 Pro/ENGINEER軟體中的層
5.4.1 層的基礎知識與操作
5.4.2 靈活運用默認層
5.4.3 層狀態檔案
5.4.4 層的嵌套
5.5 設定零件模型的屬性
5.5.1 概述
5.5.2 零件模型材料的設定
5.5.3 零件模型單位設定
5.5.4 設定用戶參數
5.6 特徵的修改、重定義及其他
5.6.1 修改特徵
5.6.2 動態修改特徵
5.6.3 查看模型信息及特徵父子關係
5.6.4 刪除特徵
5.6.5 特徵的隱含與隱藏
5.6.6 特徵的重定義
5.6.7 退出不完整特徵草繪截面及其重定義
5.7 零件模型創建與拉伸特徵的練習
5.7.1 練習1
5.7.2 練習2
5.7.3 練習3
5.7.4 練習4
5.7.5 練習5
5.7.6 練習6
5.7.7 練習7
5.7.8 練習8
5.7.9 練習9
5.8 旋轉特徵
5.8.1 旋轉特徵簡述
5.8.2 旋轉特徵創建的一般過程
5.8.3 練習1
5.8.4 練習2
5.8.5 練習3
5.8.6 練習4
5.9 構造特徵--孔特徵
5.9.1 孔特徵簡述
5.9.2 孔特徵(直孔)創建的一般過程
5.9.3 "草繪"孔創建過程介紹
5.9.4 "標準孔"創建過程介紹
5.9.5 練習1:添加螺孔(1)
5.9.6 練習2:添加螺孔(2)
5.9.7 練習3:添加螺釘過孔
5.10 構造特徵--倒角特徵
5.10.1 倒角特徵簡述
5.10.2 倒角特徵創建的一般過程
5.10.3 練習1
5.10.4 練習2
5.10.5 練習3
5.11 修飾特徵
5.11.1 螺紋修飾特徵
5.11.2 草繪修飾特徵
5.11.3 槽修飾特徵
5.12 構造特徵--圓角特徵
5.12.1 圓角特徵簡述
5.12.2 創建簡單圓角的一般過程
5.12.3 簡單圓角的練習
5.12.4 創建高級圓角的一般過程
5.13 構造特徵--抽殼特徵
5.13.1 抽殼特徵創建的一般過程
5.13.2 綜合練習
5.14 特徵的重新排序及插入操作
5.14.1 概述
5.14.2 重新排序的操作方法
5.14.3 特徵的插入操作
5.15 調整特徵的父子關係
5.15.1 改變標註的參照基準
5.15.2 特徵的重定次序
5.16 特徵生成失敗及其解決方法
5.16.1 特徵生成失敗的出現
5.16.2 特徵生成失敗的解決方法
5.17 特徵的操作工具
5.17.1 特徵的複製
5.17.2 特徵的陣列
5.17.3 特徵的成組
5.17.4 練習
5.18 筋特徵
5.19 拔模特徵
5.19.1 拔模特徵簡述
5.19.2 創建一個中性平面、不分離拔模的特徵
5.19.3 創建一個中性曲線、分離拔模的特徵
5.20 掃描特徵
5.20.1 掃描特徵簡述
5.20.2 掃描特徵創建的一般過程
5.20.3 練習
5.21 混合特徵
5.21.1 混合特徵簡述
5.21.2 創建平行混合特徵
5.22 可變截面掃描特徵
5.22.1 可變截面掃描特徵簡述
5.22.2 創建一個可變截面掃描特徵
5.23 掃描混合特徵
5.23.1 掃描混合特徵簡述
5.23.2 創建一個掃描混合特徵
5.24 螺旋掃描特徵
5.24.1 螺旋掃描特徵簡述
5.24.2 創建一個螺旋掃描特徵
5.24.3 練習1
5.24.4 練習2
5.25 基準特徵
5.25.1 基準面
5.25.2 基準軸
5.25.3 基準點
5.25.4 坐標系
5.25.5 圖形特徵
5.25.6 分析特徵
5.25.7 參照特徵
5.25.8 基準曲線
5.26 創建剖截面
5.26.1 剖截面概述
5.26.2 創建一個"平面"剖截面
5.26.3 創建一個"偏距"剖截面
5.26.4 剖截面的練習
5.27 零件模組綜合練習--顯示器
5.28 零件模型的分析
5.28.1 空間距離、角度等的測量
5.28.2 模型的質量屬性分析
5.28.3 曲線分析
5.28.4 曲面分析
5.29 模型的渲染
5.29.1 模型的外觀處理
5.29.2 光線的調整
5.29.3 渲染空間
第6章 曲面造型模組
6.1 曲面模組功能概述
6.2 創建曲面
6.2.1 曲面特徵的"開放"與"閉合"
6.2.2 曲面格線顯示
6.2.3 創建平整曲面
6.2.4 創建邊界曲面
6.2.5 偏距曲面
6.2.6 複製曲面
6.3 曲面的裁剪
6.3.1 基本形式的曲面裁剪
6.3.2 用"使用面組"命令裁剪面組
6.3.3 用"使用曲線"命令裁剪面組
6.3.4 用"頂點倒圓角"命令裁剪面組
6.3.5 用"側面影像"命令裁剪面組
6.4 薄曲面的裁剪
6.5 曲面的操作
6.5.1 曲面的合併
6.5.2 曲面的延拓
6.5.3 曲面的轉換
6.5.4 曲面的拔模偏距
6.5.5 曲面的區域偏距
6.6 將曲面面組轉化為實體或實體表面
6.6.1 使用"使用面組"命令創建實體
6.6.2 使用面組"替換"創建實體
6.6.3 使用"曲面片"創建實體
6.7 曲面模組綜合練習--座椅
第7章 裝配模組
7.1 概述
7.2 裝配約束
7.2.1 匹配
7.2.2 對齊
7.2.3 插入
7.2.4 相切
7.2.5 坐標系
7.2.6 線上點
7.2.7 曲面上的點
7.2.8 曲面上的邊
7.2.9 默認
7.2.10 固定
7.3 創建新的裝配體模型的一般過程
7.3.1 命名一個新的裝配體的三維模型
7.3.2 裝配第一個零件
7.3.3 裝配第二個零件
7.4 元件的包裝
7.4.1 創建元件的包裝
7.4.2 完成包裝元件
7.4.3 有關元件的包裝、移動的配置檔案選項
7.5 允許假定和強制對齊
7.5.1 允許假定
7.5.2 強制對齊
7.6 元件的複製
7.7 元件的陣列
7.7.1 創建元件的"參考陣列"
7.7.2 創建元件的"尺寸陣列"
7.8 練習
7.8.1 練習1
7.8.2 練習2
7.8.3 練習3
7.8.4 練習4
7.9 裝配體中元件的打開、刪除、修改等操作
7.9.1 概述
7.9.2 修改裝配體中零件的尺寸
7.10 裝配體中的"層"的操作
7.11 簡化表示
7.11.1 創建簡化表示
7.11.2 設定不同的簡化表示
7.12 在裝配體中創建零件
7.13 裝配體的分解狀態
7.13.1 創建裝配體的分解狀態
7.13.2 設定當前狀態
7.14 裝配體干涉檢查
7.15 元件的替換
7.15.1 元件替換的一般操作過程
7.15.2 替換失敗的處理
7.16 骨架零件模型簡介
7.16.1 概述
7.16.2 骨架零件模型的創建和使用
第8章 工程圖模組
8.1 Pro/ENGINEER軟體的工程圖模組概述
8.2 開始一張新的工程圖,進入工程圖環境
8.3 工程圖基礎
8.3.1 工程圖的設定檔案pro.dtl
8.3.2 要程圖的格式
8.3.3 關於工程圖中的比例
8.3.4 多頁面工程圖
8.3.5 關於工程圖模組中的再生命令
8.3.6 關於工程圖的保存
8.4 程圖視圖
8.4.1 創建視圖(基礎)
8.4.2 移動視圖
8.4.3 拭除視圖與刪除視圖
8.4.4 修改視圖的顯示模式
8.4.5 創建視圖(高級)
8.4.6 修改視圖
8.4.7 相關視圖
8.4.8 多模型工程圖
8.4.9 工程圖簡化表示
8.5 工程圖中的二維草繪圖
8.5.1 單個圖元的繪製與捕捉參照對話框
8.5.2 連續圖元的繪製與鏈
8.5.3 參數化關聯
8.5.4 草繪圖的編輯工具
8.5.5 草繪圖的填充(草繪圖的剖面線)
8.6 尺寸標註
8.6.1 概述
8.6.2 創建被驅動尺寸
8.6.3 創建草繪尺寸
8.6.4 尺寸操作工具
8.6.5 尺寸公差
8.7 創建注釋文本
8.7.1 關於注釋及注釋選單簡介
8.7.2 創建無方向(無箭頭)導引注釋
8.7.3 創建有方向(有箭頭)指引注釋
8.7.4 注釋的編輯
8.8 基準
8.8.1 創建基準
8.8.2 拭除與刪除基準
8.9 幾何公差
8.9.1 創建幾何公差
8.9.2 幾何公差拭除、刪除與清除
8.10 表面光潔度(粗糙度)
8.11 創建產品的BOM(材料明細表)
8.12 定製工程圖模板
8.12.1 工程圖模板概述
8.12.2 創建工程圖模板的步驟
8.13 Pro/ENGINEER軟體的列印出圖
8.13.1 概述
8.13.2 列印前的必要設定
8.13.3 工程圖列印步驟
第9章 機械運動仿真
9.1 概述
9.2 連線與連線類型
9.2.1 連線
9.2.2 銷接頭
9.2.3 圓柱接頭
9.2.4 滑動接頭
9.2.5 平面接頭
9.2.6 球接頭
9.2.7 軸承接頭
9.2.8 剛性接頭
9.2.9 焊接接頭
9.3 "機械"選單與工具命令圖示
9.3.1 "機械"選單
9.3.2 "機械"模組的工具列按鈕
9.4 主體
9.4.1 關於主體
9.4.2 加亮主體
9.4.3 重定義主體
9.4.4 定義主體為基礎
9.5 拖移
9.5.1 概述
9.5.2 拖動對話框簡介
9.5.3 點拖移
9.5.4 主體拖移
9.5.5 使用"快照"作為機械裝置的分解狀態
9.5.6 在拖移操作之前鎖定主體
9.6 運動仿真範例
9.6.1 裝配一個機械裝置--啟蓋器
9.6.2 連線軸設定
9.6.3 定義槽從動機構
9.6.4 定義伺服電動機
9.6.5 運行運動
9.6.6 結果回放、動態干涉檢查與製作播放檔案
9.6.7測量
9.6.8 軌跡曲線簡介
9.6.9 修復失敗的裝配
9.6.10 模型樹
第10章 鈑金件模組
10.1 概述
10.2 新建一個新的鈑金件三維模型
10.3 創建第一鈑金壁
10.3.1 創建平整類型的第一鈑金壁
10.3.2 創建拉伸類型的第一鈑金壁
10.3.3 將實體零件轉變成鈑金件
10.4 創建附加鈑金壁
10.4.1 概述
10.4.2 使用"平整"命令創建附加鈑金壁
10.4.3 使用"用半徑平整"命令創建附加鈑金壁
10.4.4 使用"用半徑拉伸"命令創建附加鈑金壁
10.4.5 使用"用半徑掃描"命令創建附加鈑金壁
10.4.6 創建止裂槽
10.4.7 鈑金壁的延拓
10.4.8 鈑金壁的合併
10.5 鈑金切削、切口和沖孔
10.5.1 鈑金的切削
10.5.2 創建鈑金切口
10.6 鈑金印貼特徵
10.6.1 創建Die印貼
10.6.2 Punch印貼與Die印貼的區別
10.6.3 平整印貼
10.6.4 印貼練習
10.7 鈑金折彎
10.7.1 鈑金的一般折角折彎
10.7.2 鈑金捲曲折彎
10.7.3 鈑金平面折角折彎
10.7.4 帶過渡區的捲曲折彎
10.8 鈑金展開與折彎回去
10.8.1 一般形式的鈑金展開
10.8.2 一般形式的折彎回去
10.8.3 含過渡區的鈑金展開
10.8.4 含過渡區的鈑金折彎回去
10.8.5 鈑金的展平狀態
10.9 鈑金設定
10.9.1 概述
10.9.2 折彎半徑的設定
10.9.3 鈑金展開長度的計算公式
10.9.4 用折彎表計算鈑金展開長度
10.10 創建鈑金工程圖
10.11 鈑金件設計範例
第11章 模具模組
11.1 概述
11.2 模具創建的一般過程
11.2.1 新建一個模具製造模型,進入模具模組
11.2.2 建立模具模型
11.2.3 設定收縮率
11.2.4 創建模具分型曲面
11.2.5 在模具中創建特徵
11.2.6 構建模具元件的體積塊
11.2.7 抽取模具元件
11.2.8 生成澆注件
11.2.9 定義開模動作
11.2.10 關於模型的精度
11.3 設計顯示器的模具
11.3.1 新建一個模具製造模型
11.3.2 建立模具模型
11.3.3 設定收縮率
11.3.4 定義主分模面
11.3.5 定義滑塊分模面
11.3.6 用滑塊分模面創建滑塊體積
11.3.7 用主分模面創建上下兩個體積腔
11.3.8 由體積塊生成型芯及上下腔
11.3.9 生成澆注件
11.3.10 定義開模動作
第12章 高效使用Pro/ENGINEER軟體
12.1 模型屬性--關係
12.1.1 "關係"基礎
12.1.2 創建關係
12.2 自定義特徵
12.2.1 概述
12.2.2 創建UDF
12.2.3 放置UDF
12.3 Pro/ENGINEER軟體中的族表
12.3.1 族表基礎
12.3.2 創建零件族表
12.3.3 創建裝配族表
12.4 創建快捷鍵
第13章 定製標準化的Pro/ENGINEER套用環境
13.1 工作環境設定
13.2 創建實體零件模型的模板
13.2.1 概述
13.2.2 創建實體零件模板的詳細操作步驟
13.3 創建裝配體模板
13.3.1 概述
13.3.2 創建裝配體模板的詳細操作步驟
13.4 創建工程圖圖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