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 外文名: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 簡稱:OSI/RM
- 制定組織:ISO,CCITT
- 套用學科:計算機、通信
OSI/RM模型一般指本詞條
該模型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為網路通信制定的協定,根據網路通信的功能要求,它把通信過程分為七層,分別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套用層,每層都規定了完成的功能及相應的協定。OSI-RM ISO/OSI ...
OSI參考模型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提出的概念模型,可以為各種計算機互連構成網路提供標準框架。在用 OSI模型實現融媒體平台網路組建的過程中,相關主體需要認識到網路面臨的安全威脅,通過合理運用網路安全策略保證平台安全、穩定運行,為各種媒體...
然而,OSI/RM是理想的網路模型,現實中TCP/IP參考模型占據了網路的大部分江山。其簡述如下:TCP/IP參考模型共分為四層 1.套用層(application layer)2.傳輸層(transport layer)3.互連層(internet layer)4.主機-網路層(host-to-...
TCP/IP 網路體系結構的套用層確定套用進程之間的通信性質以滿足用戶需要,為用戶提供不同的業務。套用層對應了OSI/RM中的三層:套用層、表示層和會話層。使用的協定種類很多,常用的包括以下幾種:(1)檔案傳輸協定(File Transfer ...
OSI參考模型的一個成功之處在於,它清晰地分開了服務、接口和協定這3個容易混淆的概念。服務描述了每一層的功能,接口定義了某層提供的服務如何被高層訪問,而協定是每一層功能的實現方法。通過區分這些抽象概念,OSI參考模型將功能定義與...
ISO/OSI七層協定 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SI/RM(簡稱OSI)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於1984年提出的一種標準參考模型。OSI包括了體系結構、服務定義和協定規範三級抽象。需要強調的是, OSI/RM並非具體實現的描述,它只是一個為制定標準而提供...
OSI七層參考模型 為把在一個網路結構下開發的系統與在另一個網路結構下開發的系統互聯起來,以實現更高一級的套用,使異種機之間的通信成為可能,便於網路結構標準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於1984年形成了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SI/RM(...
當前使用的統一的國際標準化網路體系結構即“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ISO/OSI—RM,簡稱為OSI模型,將網路的體系結構劃分為7層:即物理層PH(Physical)、數據鏈路層DL(Data-link)、網路層N(Network)、傳輸層T(Transport)、會話層S(...
數據報服務與OSI的無連線網路服務類似。網路層的功能 網路層是OSI參考模型的第三層,介於數據鏈路層和傳輸層之間。其任務是分組轉發、路由選擇和流量控制,最主要的功能是實現端到端通信系統中中間節點的路由選擇。從OSI/RM的通信角度來看...
為了使不同計算機廠家生產的計算機能夠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範圍內建立計算機網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1978年提出了“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將計算機網路體系...
集線器工作於OSI/RM參考模型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的MAC(介質訪問控制)子層。物理層定義了電氣信號,符號,線的狀態和時鐘要求,數據編碼和數據傳輸用的連線器。因為集線器只對信號進行整形、放大後再重發,不進行編碼,所以是物理層的...
3.1 OSI基本參考模型 3.1.1 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SI/RM)概述 3.1.2 標準化組織 3.1.3 我國的國家標準 3.2 OSI/RM的設計原理 3.2.1 分解 3.2.2 抽象 3.2.3 OSI子模組(層)劃分的原則 3.2.4 OSI的層次 3...
2.1 OSI/RM體系結構24 2.1.1 OSI/RM模型的層次結構24 2.1.2 OSI/RM模型26 2.1.3 實體、協定、體系結構、服務和服務訪問點32 2.1.4 面向連線服務和無連線服務33 2.2 TCP/IP模型34 2.2.1 TCP/IP協定棧35 2.2.2 ...
當然藍牙協定與802.11不同,但它們在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ISO-OSI/RM)的物理層以上協定可以兼容。兩種網路結構如圖3所示。IEEE802.11和IEEE802.3類似,其標準化工作主要集中於物理層(PHY,PHYsicallayer)和媒體訪問控制子層(MAC,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