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性質,檢測分析,計算化學數據,毒理學數據,急救措施,消防措施,製備方法,用途,套用,臭氧氧化技術,氧化機理,技術套用,危害,對人體的危害,其他危害,污染防治,臭氧污染來源,臭氧污染監測,臭氧的預報,控制對策,
理化性質
臭氧,化學式為O
3,又稱三氧、超氧,因其類似魚腥味的臭味而得名,在常溫下可以自行還原為氧氣。比重比氧大,微溶於水,易分解。臭氧由氧分子攜帶一個氧原子,因此它只是一種暫存狀態,攜帶的氧原子除氧化用掉外,剩餘的又組合為氧氣進入穩定狀態,所以臭氧沒有二次污染。臭氧主要是由
氮氧化物(NO
x)和
揮發性有機物(VOCs)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光化學反應生成。
臭氧密度2.144 g/l(氣)、1.614 g/ml(液,-185.4℃),熔點-192.7℃,沸點-111.9℃,臨界溫度-12.1℃,臨界壓力5.31 MPa。氣態時為淺藍色,液化後為深藍色,固態時為紫黑色。分子呈V形,不穩定。常溫下分解較慢,在164℃以上或有催化劑存在時或用
波長為25 nm左右的紫外線照射臭氧時加速分解成氧氣。其氣體微溶於水,不溶於液氧,但可溶於
液氮及
鹼液。液態臭氧在常溫下緩慢分解,高溫下迅速分解,產生氧氣,受撞擊或摩擦時可發生爆炸。
臭氧在水溶液中的分解速度比其在氣相中的分解速度快。臭氧在水中分解半衰期與溫度及pH值有關。隨著溫度升高,分解速度加快。溫度超過100℃時,分解劇烈;溫度達到270℃時,可立即轉化為氧氣。pH值越高,分解就越快。在常溫常態常壓的空氣中分解,半衰期約為15~30 min。
臭氧的
嗅閾值為0.02 mL/m,如果濃度達到0.1 mL/m時,就會刺激黏膜,濃度達到2 mL/m時會引起中樞神經障礙。
強氧化性
臭氧可使大多數色素褪色,可緩慢侵蝕橡膠、軟木,常用於飲料的消毒和殺菌,空氣淨化、漂白、水處理及飲水消毒、糧倉殺滅黴菌及蟲卵;可與不飽和有機物反應生成臭氧化物,這些臭氧化物在水的存在下可分解,原來的不飽和鍵開鏈,生成
醛、酮和
羧酸等;還可用於確定不飽和有機物結構。
臭氧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和殺菌性能,是自然界最強的氧化劑之一,在水中氧化還原電位僅次於氟而居第二位。同時,臭氧反應後的產物是氧氣,所以臭氧是高效的無二次污染的氧化劑。作為強氧化劑,其特點如下:①可用作選擇性氧化、使主產品產率較高;②氧化溫度低,在常壓下氧化能力也較強,且對敏感物質的氧化有利;③反應速度快,可定量氧化;④使用與製造方便。
檢測分析
臭氧分析主要有
光譜分析和
電化學分析。常用檢測方法主要為
碘量法、靛藍二磺酸鈉分光光度法、紫外吸收法和化學發光法。實驗室常用的是碘量法。將臭氧通入碘化鉀溶液中,可使碘游離出來,這一反應可用作臭氧的定量分析。
碘量法利用臭氧與KI生成I2,以澱粉為指示劑,用硫代硫酸鈉滴定,也可用澱粉試劑顯色後,根據顏色深淺,在550 nm處比色測定。
計算化學數據
1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1.7
2. 氫鍵供體數量:0
3. 氫鍵受體數量:2
4.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0
5. 互變異構體數量:無
6.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41.1
7. 重原子數量:3
8. 表面電荷:0
9. 複雜度:4.8
10. 同位素原子數量:0
11.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2.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3.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4.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5. 共價鍵單元數量:1
毒理學數據
中毒分級:中毒
急性毒性:吸入-大鼠 LC504800 ppm/4小時;吸入-小鼠 LC50:12.6 ppm/3小時
刺激數據:眼睛-兔 2 ppm/4小時
急救措施
吸入:將患者移到通風處呼吸新鮮空氣,半直立體位休息,及時就醫。
皮膚接觸液體:引起凍傷時,用大量水沖洗,不要脫去衣服,及時就醫。
眼晴接觸:先用大量水沖洗幾分鐘,及時就醫。
食入:漱口,禁止催吐,及時就醫。
消防措施
滅火劑:用水、二氧化碳、泡沫、乾粉滅火劑滅火。
應避免使用直流水滅火,直流水可能導致可燃性液體的飛濺,使火勢擴散。
危險特性:具有強氧化性。與易燃物(如苯)和有機物(如糖、纖維素等)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受熱,接觸明火、高熱或受到摩擦震動、撞擊時可發生爆炸。
滅火方法: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製備方法
1. 臭氧易分解,不能貯存與運輸,必須在使用現場隨用隨制。人工生成臭氧有化學法、紫外法、輻照法和無聲放電法;水處理常用無聲放電法。
2. 實驗室製備一般是使乾燥的空氣或者氧氣通過幾千伏電壓的兩個電極而產生。用空氣製備的臭氧濃度一般在1%~2%,而用氧氣製備的濃度則能達到3%~4%。
用途
1.臭氧可用於殺滅細菌和病毒;
2.刺激機體白細胞增值及吞噬功能;
3.活氧對紅細胞的作用;
4.調節免疫系統;
5.增強機體抗氧化能力。
套用
臭氧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手段在歐美已經越來越多的被醫生們引起重視。德國、西班牙的醫生採用臭氧自體血回輸療法治療急性期中風患者,使患者致殘率大大降低;在義大利用於急性椎間盤突出的治療,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古巴、俄羅斯用臭氧水、臭氧油治療燒傷、燙傷、糖尿病足,都取得了顯著療效。經過十幾年的不斷發展,臭氧醫學逐步從單一治療椎間盤突出症發展到治療骨科、肝病科、心腦血管科、燙傷科、糖尿病內分泌科、腫瘤科等臨床科室的套用,臭氧治療也從微創介入向自體血回輸治療、臭氧熏蒸、臭氧水沖洗、臭氧油塗抹等方向進行全面發展。
臭氧氧化技術
氧化機理
臭氧具有的強氧化性是因為臭氧分子中的氧原子具有強親電子或親質子性。臭氧分解後可在水中形成具有強氧化作用基團-羥基自由基,可快速除去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而自身分解為氧,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認為臭氧與有機物的反應有2種途徑:
(1) 臭氧以氧分子形式與水體中的有機物直接反應。該方法選擇性較強,一般攻擊帶有雙鍵的有機物,更易與芳香烴類和不飽和脂肪烴發生反應。
(2) 鹼性條件下,臭氧在水體中分解後產生氧化性很強的羥基自由基等中間產物,中間產物與有機化合物發生氧化反應。
技術套用
1、廢水處理
臭氧氧化技術用於廢水處理有以下2種情況:(1)臭氧作為預處理或後處理,與其他方法聯合使用,如絮凝+臭氧、臭氧+生物濾池(生物活性炭法等)、臭氧+膜處理;(2)臭氧自身氧化處理,如:臭氧、臭氧-雙氧水、臭氧-雙氧水/UV光氧化、臭氧/UV光氧化、臭氧-固體催化劑(固體催化劑如活性炭等)。
2、混凝-臭氧氧化技術
混凝-臭氧氧化技術中,臭氧能改變水中懸浮物的性質,從而改變混凝操作單元去除效果,此方法可使水中懸浮顆粒變大,使處於溶解狀態的有機物變成可混凝膠體顆粒,從而減少混凝劑投加量,降低化學藥劑耗量。
3、臭氧-生化法
利用此法處理廢水的專利近幾年有較多報導,利用臭氧預處理廢水、破壞水中難降解有機物,提高可生化性,再利用活性炭生物濾池進一步處理。該技術充分利用了臭氧的強氧化性、也利用了生物濾池的成本優勢,兩者結合後處理效果良好。
4、臭氧直接曝氣處理
採取二級生化出水經兩級臭氧催化氧化處理方法,即一級臭氧催化氧化池底部與二級臭氧催化氧化池相連,二級臭氧催化氧化池設有總出水口,實現節能和降低成本,能提高COD去除率到20%。
5、臭氧-雙氧水聯合氧化作用
臭氧-雙氧水系統是污水處理的一種高級氧化方法。臭氧和過氧化氫協同作用可以產生具有極強氧化作用的羥基自由基,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此外,臭氧-雙氧水工藝對於去除天然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也很有效。
6、臭氧-雙氧水-UV光氧化
氧化聯合催化氧化技術UV光氧化-臭氧法是將臭氧與紫外光輻射相結合的一種高級氧化過程,始於1970年。臭氧-雙氧水-UV光氧化法對處理難氧化物質比較有效,可使氧化速度提高10~10000倍。
危害
對人體的危害
國際環境空氣品質標準(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NAAQS)提出,人在一個小時內可接受臭氧的極限濃度是260 μg/m。在320 μg/m臭氧環境中活動1 h就會引起咳嗽、呼吸困難及肺功能下降。臭氧還能參與生物體中的
不飽和脂肪酸、
氨基及其他蛋白質反應,使長時間直接接觸高濃度臭氧的人出現疲乏、咳嗽、胸悶胸痛等症狀。
其他危害
臭氧也會使植物葉子變黃甚至枯萎,對植物造成損害,甚至造成農林植物的減產、經濟效益下降,還會造成染料褪色、照片圖像層脫色、輪胎老化等。
污染防治
臭氧污染來源
臭氧的來源分為自然源和人為源。自然源的臭氧主要指平流層的下傳。在波長小於240 nm紫外線的輻射條件下,平流層中的臭氧會分解,產生的氧原子與氧分子結合產生臭氧,平流層臭氧向下傳輸到對流層,成為對流層中臭氧的源。
人為源的臭氧主要是由人為排放的NOx、VOCs等污染物的光化學反應生成。當空氣中存在大量VOCs等污染物時,VOCs等產生的自由基與一氧化氮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此反應與臭氧和一氧化氮的反應形成競爭,不斷取代消耗二氧化氮光解產生的NO、HO2、RO2、H、OH引起了NO向NO2轉化,使上述動態平衡遭到破壞,導致臭氧逐漸累積。
臭氧污染監測
我國2012年2月發布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規定,臭氧的日最大8小時平均值二級濃度限值為160 μg/m。我國目前測定臭氧的標準方法主要有《環境空氣臭氧的測定 靛藍二磺酸鈉分光光度法》(HJ 504-2009)和《環境空氣臭氧的測定 紫外光度法》(HJ 590-2010)兩種手工分析方法,自動監測方法主要有紫外螢光法和差分吸收光譜分析法。
2018年2月22日,為貫徹落實《2018年重點地區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環境空氣臭氧前體有機物手工監測技術要求(試行)》(環辦監測函〔2018〕240號),進一步規範環境空氣臭氧前體有機物手工監測工作。
臭氧的預報
隨著臭氧污染程度的加重以及人們對臭氧危害認識的加深,對臭氧的準確預報顯得尤為重要。上海、廣東等省市已連續多年開展臭氧預報。2018年1月16日,中國氣象局負責人表示,2018年將開展全國臭氧氣象預報,為生態環境部門提供支撐。
控制對策
我國對於臭氧污染的控制防治尚處於起步階段。臭氧污染與霧霾不同,其產生機制複雜,治理難度很大。在公眾層面,不僅要注意個人健康防護,而且應積極參與到臭氧防治工作。臭氧污染時,戴口罩基本阻擋不了臭氧的吸入。因此,在臭氧污染嚴重時,兒童和老人等敏感人群應儘量避免在午後日照強烈時外出,遠離馬路邊、裝修污染嚴重的地方。在國家層面,目前主要要建立臭氧和PM2.5協同控制機制,制定行之有效的臭氧污染防治對策。
揮發性有機化合污染物和氮氧化物是臭氧形成的重要前體物,控制臭氧污染,就要協同控制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如:使用天然氣、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整治各類散亂污企業,限制煤炭等的消費總量;最佳化發展方式,改進工藝設計,在火電、鋼鐵、水泥建材、焦化、有色、石油煉製、化工、農藥醫藥、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實施清潔生產,減少污染物排放;控制城市機動車數量,進一步嚴格尾氣排放標準,鼓勵購買和使用清潔能源汽車,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量。
按《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通過採取綜合防治措施,堅持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配合、區域協作與屬地管理相協調、總量減排與質量改善相同步,形成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大氣污染防治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