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矛”是美陸軍研製的第二代地地戰術飛彈系統。於1972年裝備部隊。由於中導條約簽訂後,美“潘興”2飛彈屬“中導條約”銷毀之列,因此,“長矛”將繼續服役。此飛彈系統由兩輛M-113履帶運輸車運送。
主要特點:成本低,精度好;具有很好的抗干擾能力;發射準備時間短;操作方便,易於訓練;運輸車有兩棲機動能力,越野性能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矛”地地飛彈
- 服役時間:1972年
- 定型時間:1964年
- 類型:飛彈
- 代號:長矛
- 所屬國家:美國
“長矛”是美陸軍研製的第二代地地戰術飛彈系統。於1972年裝備部隊。由於中導條約簽訂後,美“潘興”2飛彈屬“中導條約”銷毀之列,因此,“長矛”將繼續服役。此飛彈系統由兩輛M-113履帶運輸車運送。
主要特點:成本低,精度好;具有很好的抗干擾能力;發射準備時間短;操作方便,易於訓練;運輸車有兩棲機動能力,越野性能好。
“長矛”是美陸軍研製的第二代地地戰術飛彈系統。於1972年裝備部隊。由於中導條約簽訂後,美“潘興”2飛彈屬“中導條約”銷毀之列,因此,“長矛”將繼續服役。此飛彈系統由兩輛M-113履帶運輸車運送。主要特點:成本低,精度好...
“長矛”是美國陸軍第二代地對地戰術飛彈,用來取代“誠實的約翰”和“中士”飛彈,作為師級和軍團級戰術火力支援武器。名詞解釋 兵器名稱 中文名稱: 長矛MGM-52C 英文名稱: Lance 研製國別: 美國 分類: E927 關鍵字: 飛彈 簡介 詳...
據說它與美國的MGM-52“長矛”飛彈相似,只是彈徑略大一些,達600mm,彈長7m,總重量1400kg,用主動雷達制導。6. 朝鮮勞動-1飛彈是在飛毛腿-B飛彈的技術基礎上由朝鮮自行研製的中程彈道飛彈,該型號為單級液體推進,其推進劑質量比...
1972年MGM-52“長矛”(Lance)開始替換MGM-29A,1977年5月最後一枚“中士”飛彈從美國陸軍退役。為美國陸軍總計生產了約500枚MGM-29飛彈。性能參數 註:數據來自有輕微差距的多個來源。以下數據因此可能不精確!MGM-29A數據:
MGM-51反坦克飛彈,又稱“橡樹棍”反坦克飛彈,是美國陸軍地面部隊部署的第一枚炮射飛彈。20世紀50年代,美軍為現代戰場尋找改進的反裝甲武器系統,1958年,戰車武器系統計畫獲得批准。該計畫要求開發新型戰車,以及中短程飛彈型反坦克武器...
1966年,美軍在M551“謝里登”坦克上裝備了MGM-51A“橡樹棍”飛彈。20世紀70年代 進入20世紀70年代,美軍用M60A2和“謝里登’,坦克發射的“橡樹棍”飛彈準確擊中2000米的試驗坦克,此距離超過了當時主戰坦克的直射距離,引起世界各國極大...
NO.24 美國AGM-158聯合空對地防區外飛彈047 NO.25 俄羅斯9K720“伊斯坎德爾”彈道飛彈049 NO.26 美國UGM-27“北極星”彈道飛彈051 NO.27 蘇聯/俄羅斯RT-23洲際彈道飛彈053 NO.28 美國MGM-140陸軍戰術飛彈055 NO.29 蘇聯/...
陸射、潛射或艦射巡弋飛彈 (CM : Cruise Missile)巡弋飛彈是依靠噴氣發動機的推力和彈翼的氣動升力,主要以巡航狀態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飛彈,曾被稱為飛航式飛彈。它可從地面、水面或水下發射,攻擊地面,水面固定目標或移動目標。* MGM-...
MGM-140戰術飛彈系統(英文:MGM-140 Army Tactical Missile System,縮寫:ATACMS),又稱陸軍戰術飛彈系統是一種近程地地戰術彈道飛彈,由美國陸軍負責整個研製計畫,主承包商是LTV公司。1991年1月開始裝備美國陸軍。已經部署了ATACMS1型...
LGM-118彈道飛彈(英文:LGM-118 Blastic Missile,綽號:Peacekeeper,譯文:和平衛士;又稱:Missile-eXperimental,譯文:MX彈道飛彈;亦曾稱為:LGM-118A/MGM-118A彈道飛彈,原名:先進洲際彈道飛彈(AICBM)),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
MGM-1飛彈,暱稱鬥牛士(Matador),是美國第一種自行研製的地對地巡航飛彈。它的設計類似納粹德國的V-1飛彈,但增設了用於修正航線的無線電控制系統,鬥牛士飛彈上使用了體積更小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取代了V-1飛彈上笨重低效率的脈衝式...
MGM-134A彈道飛彈(英文:MGM-134A Ballistic Missile,英文代號:Midgetman,譯文:侏儒),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美國研製的陸基機動發射洲際彈道飛彈。MGM-134A彈道飛彈又稱為小型洲際彈道飛彈(Small 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縮寫:...
MGM-31C彈道飛彈(英文:MGM-31C Ballistic Missile,英文綽號:Pershing 2,譯文:潘興2飛彈),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研製的一種固體燃料中程彈道飛彈。MGM-31C彈道飛彈是在MGM-31A/B(潘興1)的基礎上研製,主要用於打擊原華沙條約國...
MGM-31A彈道飛彈,又稱潘興1,是美國陸軍的固體機動地對地戰術飛彈,用於取代PGM-11彈道飛彈(紅石液體飛彈),對戰區進行快速支援或對前線部隊進行一般性支援,飛彈代號為MGM-31A。1958年3月美國陸軍選定了馬丁·瑪麗埃塔航空航天公司作為...
因而在1953年沃特公司獲得了研發SSM-N-8/RGM-6“天獅星”巡航飛彈的超音速後繼型號的契約。該新飛彈被命名為“天獅星”II(儘管是種全新的飛彈而非“天獅星”的發展型號)並獲得代號SSM-N-9。SSM-N-9代號之前被臨時賦予MGM-18“長...
③射程遠,可實施精確打擊。射程為300千米,彈道高30千米,命中精度圓機率誤差僅5米,是美國軍一級縱深打擊的重要武器。④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便於維護。改型武器 MGM-140A - Block I 以前的M39彈頭,INS飛彈包含950 M74殺傷人員/反...
NO.81 美國SM-65“阿特拉斯”洲際彈道飛彈 153 NO.82 美國AGM-86巡航飛彈 154 NO.83 美國PGM-17“雷神”彈道飛彈 156 NO.84 法國ASMP空對地飛彈 157 NO.85 蘇聯/俄羅斯RT-2PM“白楊”彈道飛彈 159 NO.86 美國MGM-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