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G理論

ERG理論

ERG理論是生存、相互關係、成長三核心需要理論的簡稱。因這三個英語單詞的字頭E、R、G而得名。它是美國耶魯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奧德弗在大量實證研究基礎上對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加以修改而形成的一種激勵理論。他於1969年在《人類需要新理論的經驗測試》一文中指出,在管理實踐中將職工的需要分為以下三類較為合理和有效:(1)生存(existence)需要。即提供一個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這包括馬斯洛認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項目。(2)相互關係(relatedness)需要。即維持人與人之間友善關係的願望。這與馬斯洛的愛的需要和尊重需要里的外部因素相一致。(3)成長(growth)需要。即人們希望得到發展的內心愿望。這包括馬斯洛的尊重需要的內在因素和自我實現需要的各項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ERG理論
  • 提出人:克雷頓·奧爾德弗
  • 基礎:需要層次理論
  • 類別:學術理論
定義,生存的需要,相互關係的需要,成長發展的需要,差異化,評價,原則,意義,

定義

美國耶魯大學的克雷頓·奧爾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的基礎上,進行了更接近實際經驗的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人本主義需要理論。奧爾德弗認為,人們共存在3種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關係(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長發展(Growth)的需要,因而這一理論被稱為 ERG理論。

生存的需要

生存的需要與人們基本的物質生存需要有關,即生理和安全需求(如衣、食、行等),關係到人的存在或生存,這實際上相當於馬斯洛理論中的前兩個需求。  
ERG理論模型ERG理論模型

相互關係的需要

相互關係的需要,即指人們對於保持重要的人際關係的要求。這種社會和地位的需要的滿足是在與其他需要相互作用中達成的,與馬斯洛的社會需要和自尊需要分類中的外在部分是相對應的。

成長發展的需要

奧爾德弗把成長發展的需要獨立出來,它表示個人謀求發展的內在願望,包括馬斯洛的自尊需要分類中的內在部分和自我實現層次中所包含的特徵。
即個人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需求,這種需求通過創造性地發展個人的潛力和才能、完成挑戰性的工作得到滿足,這相當於馬斯洛理論中第四、第五層次的需求。

差異化

除了用3種需要替代了5種需要以外,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不同的是,奧爾德弗的“ERG”理論還表明了:人在同一時間可能有不止一種需要起作用;如果較高層次需要的滿足受到抑制的話,那么人們對較低層次的需要的渴望會變得更加強烈。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是一種剛性的階梯式上升結構,即認為較低層次的需要必須在較高層次的需要滿足之前得到充分的滿足,二者具有不可逆性。而相反的是,“ERG”理論並不認為各類需要層次是剛性結構,比如說,即使一個人的生存和相互關係需要尚未得到完全滿足,他仍然可以為成長發展的需要工作,而且這3種需要可以同時起作用。
此外,“ERG”理論還提出了一種叫做“受挫——回歸”的思想。馬斯洛認為當一個人的某一層次需要尚未得到滿足時,他可能會停留在這一需要層次上,直到獲得滿足為止。相反地,“ERG”理論則認為,當一個人在某一更高等級的需要層次受挫時,那么作為替代,他的某一較低層次的需要可能會有所增加。例如,如果一個人社會交往需要得不到滿足,可能會增強他對得到更多金錢或更好的工作條件的願望。與[[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相類似的是,“ERG”理論認為較低層次的需要滿足之後,會引發出對更高層次需要的願望。不同於需要層次理論的是,“ERG”理論認為多種需要可以同時作[激勵因素而起作用,並且當滿足較高層次需要的企圖受挫時,會導致人們向較低層次需要的回歸。因此,管理措施應該隨著人的需要結構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改變,並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需要制定出相應的管理策略。
ERG需要理論圖片ERG需要理論圖片

評價

阿爾德弗的ERG理論在需要的分類上並不比馬斯洛的理論更完善,對需要的解釋也並未超出馬斯洛需要理論的範圍。如果認為[[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是帶有普遍意義的一般規律,那么,ERG理論則偏重於帶有特殊性的個體差異,這表現在ERG理論對不同需要之間聯繫的限制較少。

原則

(1)需要並存原則:ERG理論並不強調需要層次的順序,認為某種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對行為起作用,而當這種需要的得到滿足後,可能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也可能沒有這種上升趨勢。
(2)需要降級原則:ERG理論認為,當較高級需要受到挫折時,可能會降而求其次。
(3)ERG理論還認為,某種需要在得到基本滿足後,其強烈程度不僅不會減弱,還可能會增強,這就與馬斯洛的觀點不一致了。

意義

需要就是激發動機的原始驅動力,一個人如果沒有什麼需要,也就沒有什麼動力與活力可言了,反之,一個人只要有需要,就表示存在著激勵因素。作為一名領導者,不僅要掌握充滿活力的需要理論,還要善於將滿足員工需要所設定的目標與企業的目標密切結合起來,同時應特別注重下屬較高層次需要的滿足,以防止“受挫——回歸”現象的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