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原理在清華大學出社出版的《個體經濟學》(英文影印版)【羅伯特·H.弗蘭克,本·S.伯南克著2007年1月第1版】中被描述為個體經濟學的七大核心原理之一。它的英文原文為“The Incentive Principle",其主要內容為“A person(or a firm,or a society) is more likely to take an action if its benefits rises, and less likely to take it if its cost rise”其意為“當一項行動的收益上升時,人們(企業,社會)更可能採取這一行動,如果該行動的成本上升,則採取它的可能性變小”
它是實證經濟學的最主要的最明顯的例子。它像是人們經濟行為的照映,它總是影響著人們的消費行為。從中可以驗證“人人都是天生的經濟學家”的觀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激勵原理
- 出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 來源:《個體經濟學》
- 類型:原理
定義
人的行為過程
激勵的性質
激勵理論
需要層次理論
- 人是有需要的動物,只有沿未滿足的需要才能影響行為
- 城廂具有層次性,較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後較高層次的需要才出現
- 高級需要不同,越得到滿足越具有工作熱情
需要層次 | 需要類別 | 性質 | |
5、自我實現需要 | 成就感,個人抱負 | 超我 | 社會必屬性 |
4、尊重需要 | 自尊自豪,受人尊重 | 自我 | |
3、社交需要 | 友情,愛情,歸屬感 | ||
2、安全需要 | 保險,社會保障,福利 | 本我 | 自然 屬性 |
1、生理需要 | 衣,食,住,行 |
雙因素理論
後天需要論
- 成就需要
- 依附(友誼)需要
- 權力需要
公平理論
期望理論
強化理論
激勵理論歸納
- 需要層次論 1943(A,Masiow)
- 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 1959(F.Herzberg)
- 後天在(成就)需要論 1966(D.McClelland)
- ERG理論 1969(奧爾德弗Alderfer)
- 公平理論 1947 (J.S.Adams)
- 期望理論 1964 (Victor.H.Vroom)
- 波特與勞勒的激勵模式 1968
- 目標設定理論 60年代(E.Locke/G.Latham)
- 強化理論 1956 (B.F.Skinner)
- 挫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