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PH法於1958年被提出,廣泛用於定量測定生物試樣、純化合物、提取物的體外抗氧化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DPPH法
- 外文名:DPPH assay
- 分子式:C18H12N5O6
- 分子量:394.32
- 名稱: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
名稱,性狀、危害與用途,DPPH清除法的原理,DPPH清除法的缺陷,
名稱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 2,2-Diphenyl-1-(2,4,6-trinitrophenyl)hydrazyl; α,α-Diphenyl-β-picrylhydrazyl radical.
性狀、危害與用途
DPPH自由基為一穩定的自由基,外觀為暗紫色大稜柱形晶體。mp127~129度(分解)。一般試劑含量不小於98% 。該品具有刺激性。吸入、口服或皮膚接觸有害。大量使用應穿適當的防護服和戴手套。主要用途是阻聚劑。也常用於抗氧化成分的體外抗氧化性評價,稱為DPPH清除法。
DPPH清除法的原理
作為一種穩定的自由基,DPPH能在有機溶劑中穩定存在,其醇溶液呈紫色,且需低溫避光儲藏,具有單一電子,故能接受一個電子或氫離子,在波長為517nm下具有最大吸收。有自由基清除劑存在時,DPPH的單電子被捕捉而使其顏色變淺,在最大光吸收波長處的吸光值下降,且下降程度呈線性關係,吸光度水平的降低表明抗氧化性的增加,從而以評價試驗樣品的抗氧化能力。此抗氧化能力用抑制率來表示,抑制率越大,抗氧化性越強。
DPPH清除法的缺陷
由於DPPH是親脂的,因而,缺乏生物相關性。PTIO自由基清除法被認為是理想的替代法。此法既可在水溶液中、也可以在pH7.4緩衝溶液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