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963年Lloyd和Dennis等,首先報告一種全身各臟器多發化生性和錯構瘤性病變的疾患,並以最初被報告的患者家族之姓——Cowden命名。其後,Weary又提出多發性錯構瘤綜合徵的概念。這2種命名一直沿用至今。
病因與病理
本徵病因目前尚無定論,因有約1/3的患者在家族內發生,按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故一般認為屬先天性疾患,但其遺傳背景尚未明確。1981年Ruschak報導本徵可見免疫系統異常,表現為T淋巴細胞缺乏和功能低下。1985年小森報告,患者肢端血淋巴細胞分類。OKT3、OKT4和具有輔助功能的淋巴細胞比正常人顯著降低,組織相溶抗原複合物HLA、A2、B53例患者中有2例相一致,也提示本徵的免疫異常及其遺傳背景。1989年Violaine等也報告了T淋巴細胞功能低下及減少,且從免疫組織學上研究了牙齦、子宮的活檢組織,發現本徵組織免疫力亦低下,推測這可能是腫瘤性病變頻率高的原因。此外因上皮生長因子(EGF)具有促進皮膚、消化道黏膜、乳腺、甲狀腺等上皮細胞增生的作用,所以Carlson推測EGF局部產生增加或受體細胞的感受性亢進與本徵病變有關。
臨床表現
1.消化道病變:本徵消化道病變的發生率很高,歐美報導為35%~70%,日本報導為94%。其發生部位據1987年Chen報導為胃36%、小腸31%、結腸60%;鈴木報導的則更高,為食道67%、胃89%、小腸67%、結腸100%。
(1)大腸:
息肉主要分布於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結腸的其餘部分亦可發生。呈大小不等的半球狀,密集分布,呈群生貌,亦可見到多個結腸孤立性息肉。且常與幼年性息肉、脂肪瘤樣息肉、直腸平滑肌瘤、結節樣淋巴樣增生及腸腺癌等共存。
(2)食道、胃、小腸:食道息肉多為白色扁平小隆起,類似於糖原的棘皮症(glycogenicakantosis);胃內有直徑為1.0~30.0mm、呈丘疹樣大小不等的息肉,表面為正常黏膜,多發於幽門至胃底,息肉間黏膜凹凸不平;全小腸可見多發性息肉,以十二指腸為最多。
2.消化道外病變:
(1)皮膚黏膜病變:發生率極高,好發於面、頸部,如口周、鼻孔、耳輪、前額部,為多發性扁平隆起性小丘疹。口腔黏膜、牙齦多見細小的圓石樣丘疹、疣狀小丘疹。有時可見舌體肥厚增大、龜裂、陰囊舌等。四肢末端除見丘疹外,尚有點狀半透明的凹形角化性和小圓石樣病變。其他皮膚病變有白斑、黃色腫瘤、咖啡牛乳色斑,亦有少數合併惡性黑色素瘤、扁平上皮癌、基底細胞癌、肉瘤等。
(2)甲狀腺:約70%的患者可見甲狀腺病變,其中以甲狀腺腫脹及腺瘤多見,還可有甲狀腺炎及甲狀舌骨囊腫,偶爾見青少年發生甲狀腺癌者。
(3)乳房:女性約80%合併某些乳房病變,以纖維性及囊腫性為主,如纖維腺瘤等。還可有乳頭、乳暈畸形。約30%的患者合併乳腺癌,往往呈雙側性,發病年齡較低。
檢查
1.鋇劑灌腸造影:可發現結腸內有多發性息肉。黏膜線顯示為粗糙的波浪形,平面上的黏膜殘跡的輪廓為一系列雜亂無章的蹤跡;或者在黏膜基底部形成特徵性的黏膜帶。
2.
內窺鏡檢查:可做纖維結腸鏡或乙狀結腸鏡檢查,發現結直腸內有多發性息肉存在。
3.病理學檢查:大腸息肉可證實為錯構瘤。除此之外,消化道病變在病理學上還可見炎性及化生性改變,但不是本徵的特徵。
診斷
根據本徵的特徵,結合鋇劑灌腸造影和內窺鏡檢查,發現結直腸內的多發性息肉,再經病理活檢證實為錯構瘤病變,即可確診。
1983年Salem在研究了46例患者的皮膚黏膜病變後,提出以皮膚、口腔病變為主,以肢端角化症為次的診斷標準。具體如下。
1.主要的臨床標準:①皮膚表面丘疹;②口腔黏膜乳頭狀瘤。
2.次要的臨床標準:①肢端角化症;②掌角化症。
3.有Cowden綜合徵的家族史:
(1)確診為Cowden綜合徵所具備的條件是:主要臨床標準中的2條均具備;或主要臨床標準中的任何1條再加上次要臨床標準中的任何1條;或主要臨床標準中的任何1條加上Cowden綜合徵的家族史;或次要標準之2條加上Cowden綜合徵的家族史。
(2)極有可能為Cowden綜合徵所需具備的條件是:主要臨床標準中的任何1條或次要臨床標準中的任何1條再加上Cowden綜合徵的家族史。
(3)有可能為Cowden綜合徵所需具備的條件是:具有次要的臨床標準或其中的任何1條。
本徵須與化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相鑑別。
治療
可在纖維結腸鏡或乙狀結腸鏡直視下,行息肉摘除或套扎術。個別患者,必須行結腸部分切除乃至全結腸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