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發行了這單曲I’ve Never Been To Me,很快銷聲匿跡。82年無意中被定購一發不可收拾,竟躍居全美排行第三位,也成為 Charlene 唯一的一首成名曲。仔細理解歌詞會發現這是一個女人在悔恨自己因為追求自由而付出了太多的代價。它唱出了Charlene自己的心聲 。
I'VE NEVER BEEN TO ME
來自好萊塢的夏琳,出生於1950年六月,跟大部分的歌手一樣,少女時代就開始熱愛歌唱。1973年,在她二十三歲的時候,她獲得了Motown唱片的契約,因為向來以黑人音樂為專業的該公司企圖拓展事業版圖,介入白人的搖滾與鄉村市場。1973年,Motown為她推出首支單曲「All That Love Went to Waste」,以「夏琳鄧肯」(Charlene Duncan)的藝名發表,但由於公司正好忙著促銷艾德溫史塔(Edwin Starr)的「Ain't It Hell Up in Harlem」跟傑克森五人組(Jackson Five)的「Dancing Machine」,根本無暇照顧她,因此沒有受到多少注意。可能是為了補償她吧,Motown在三年之後安排她跟肯克許與朗納米勒(Ken Kirsch and Ronald Miller)這兩位創作搭檔合作,在公司副牌Prodigal旗下推出另外一首單曲「It Ain't Easy Comin' Down」,這回以「夏琳」的名義發表,總算勉強擠進排行,但只拿到第九十七名,同名的「Charlene」專輯則全軍覆沒。1977年五月,公司把那張專輯重新包裝,以「Songs of Love」的標題推出,並且將其中一首歌曲「I've Never Been to Me」重新錄製,但是在剪輯的時候卻不小心遺漏了其中一段口白的部分,同時當作單曲發行,結果又成了吊車尾的情形,拿到第九十七名。1980年,在另外一首單曲未能成功之後,公司決定與她解約,而她也在落寞之中遠赴英國,在一個小鎮充當女店員。只是,命運的安排是很奇妙的。1982年,一位DJ偶然心血來潮,播放了她五年前的「I've Never Been to Me」,沒想到引起了熱烈的反應,迫使Motown不得不趕緊順勢重新推出這首歌的單曲,這回特別重新剪輯,把原先「失落」的口白部分放回去,結果一炮而紅,拿到全美第三名,在英國更勇奪冠軍。Motown把夏琳請回來,錄製了「I've Never Been to Me」專輯,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只可惜,夏琳的星運顯然有欠亨通,儘管公司接著安排史提夫汪達(Stevie Wonder)與她合唱了一首「Used to Be」,但是名次並不理想,只拿到第四十六名,同時成了她最後一次出現在排行榜的作品。連續兩張專輯慘敗之後,她在1985年退出Motown唱片,從此銷聲匿跡,幾乎再也沒有人知道她的訊息了。不過,她的「I've Never Been to Me」倒是成了經典,仍然深受喜愛,多次成為電影插曲,除了「沙漠妖姬」(Priscilla, Queen of Desert)之外,甚至還有一部電影乾脆就用這首歌來當作標題。在動人的旋律下,這首歌其實有著相當發人深省的內容。它描述一個歷盡滄桑的女人,看見另外一個已婚婦女在悲嘆自己的命運,忍不住提出了一些忠告。她曾經有過放浪形骸的過往,走遍整個世界,憑著自己的青春美貌,享受著幾乎有如天堂一般的快樂時光,王公貴族、甚至神職人員,都曾經是她的「入幕之賓」,但是到頭來,她卻只落得一場空,不但走投無路,連個肯友善相待的人都沒有。天堂是什麼?那只是人們用來欺騙自己的幻想,她勸那個彷徨的婦女,好好珍惜自己擁有的,懷抱中的寶寶,還有那個雖然有時會吵架、但真心愛她的男人,才是真正珍貴的,那才是愛。或許她到過天堂,但是她從未找到過自我,請不要重蹈她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