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iamino Gigli

Beniamino Gigli

Beniamino Gigli(貝尼亞米諾·吉里) 是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20世紀前半段最偉大的歌劇歌手之一。1890年3月20日出生於義大利雷卡那蒂(Recanati),卒於1957年11月30日。曾主演博伊托的歌劇《梅菲斯托費爾》 ,代表作有《卡門》、《諾瑪》和《猶太女》等。

基本介紹

個人簡介,早年時期,音樂生涯,1916年,1918年,1919年,1924年,30年代,1939年,二戰之後,1954年,

個人簡介

Beniamino Gigli, 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生於雷卡那蒂(Recanati)一個鞋匠家庭。曾入羅馬聖西西莉亞音樂學院學習聲樂,師從於安·羅薩蒂(E.Rosati)。1914年在帕爾瑪國際聲樂比賽中獲首獎。同年,還在羅維戈首次登台,扮演彭奇埃利(A.Ponchielli)的歌劇《歌女》(La Gioconda)中的恩佐(Enzo Grimalo)。1915年主演了博伊托的歌劇《梅菲斯托費爾》。此後,在義大利和西班牙等西歐主要城市演唱君獲成功。1918年被著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承認,在其指揮下於斯卡拉歌劇院扮演《梅菲斯托費爾》中的浮士德。1920年受聘於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此後連續12年作為該劇院主要男高音演唱了近30個歌劇角色。30年代,先後在英國、美國、南美和歐洲各地演出。晚年返回義大利。1956年告別舞台。他的嗓音柔和、甜美、流暢,半音唱法優佳,藝術表現完整。擅唱義大利和法國歌劇,如貝利尼、威爾第、普契尼古諾馬斯內等作曲家的作品。吉利典型的義大利美聲唱法被公認為卡魯索的繼承人,最傑出的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
20世紀初,出現了三位義大利籍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魯索、吉利與斯基帕,三人的風格各有千秋,但藝術生命最長,影響最大的卻是吉利,直到20世紀50年代,吉利依然活躍於世界聲樂舞台,當時卡魯索已經去世將近20年,斯基帕也早已息影舞台。吉利被認為是義大利美聲學派的隨後一代大師,卡魯索很了不起,但去世過早,沒有留下系統的方法,斯基帕依靠技巧取勝,但後世對他的方法也所知甚少,只有吉利不僅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經典唱片供後學借鑑,而且還為後來者開拓了新的義大利美聲學派法門,特別是他精湛的半聲技術更是難以超越的顛峰,從這一層意義上說,吉利當之無愧是20世紀義大利美聲學派的終結者。

早年時期

1890年3月20日,吉利出生於義大利北部小鎮雷卡納第,他的父親是個鞋匠,母親沒有文化也沒有工作,吉利是家中6個子女中最小的孩子,家境十分貧困。吉利自幼喜歡唱歌,他有一副甜潤的好嗓子,高音區很有質感,接近女聲。7歲時,吉利找到了一份小工,到家鄉的教堂敲鐘,在教堂,他結識了管風琴師拉查里尼,後來他成為了吉利的第一位音樂老師。拉查里尼吸收吉利參加教堂唱詩班的活動,雖然吉利年齡很小,但美妙的童高音卻令一起唱歌的大齡孩子敬佩不已。但是,由於家境貧窮,吉利不得不到處做學徒,他學習過木工、裁縫、藥劑,這些職業都是為了餬口不得已而為之,吉利並不喜歡。15歲時,湊巧有一群大學生想演一出小歌劇叫《安傑卡逃跑》,缺少一個女高音參加,吉利自告奮勇首次登台展示出他華麗的音色,觀眾為之瘋狂。
17歲時,吉利再也無法忍受家鄉的沉悶氣氛,隻身來到羅馬,希望能夠拜師學藝。結果,在哥哥的介紹下,吉利來到當時小有名氣的教師斯苔法尼家試唱,斯苔法尼教學經驗豐富,他對吉利的美妙音色印象深刻,於是答應吉利在他家一邊打工以便學習。斯苔法尼與後來的吉利的老師馬爾迪諾一樣,都教授吉利傳統的義大利美聲唱法,沒有繁瑣的練習和強加於人的方法,而是誘導學生自己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然而,正當吉利的學業突飛猛進的時候,他不得不去服兵役,所幸因為他的聲樂特長,部隊特別安排他在司令部當電話兵當時他常常在電話查線的時候唱詠嘆調,在部隊里很有名氣。

音樂生涯

退役後,吉利沒有了工作,只好到處找兼職度日。走投無路之際,他來到羅馬著名的聖塞西利亞音樂學院準備報考,在17名考生中只有他一個不會彈鋼琴,而當時音樂學院規定不會彈鋼琴是沒有資格入學的。但是,當主考老師們聽完了吉利演唱的《瑪爾塔》、《露易莎.米勒》之後都驚呆了,他們決定破格錄取吉利並給予他獎學金。在音樂學院的求學歲月里,吉利上午在柯托尼的聲樂班上課,下午到教育部攝影局當兼職技術員,半工半讀,對於這個沒有一點正規聲樂基礎的學生柯托尼因材施教,他給吉利打下了堅實的發音、吐字基礎,然後,這位沒有門戶之見的教師把吉利推薦給了當時著名的聲樂大師羅扎蒂,他是一位對義大利美聲唱法有精深研究的專家,正是羅扎蒂發現了吉利在聲音上的致命弱點,吉利掌握呼吸的技術不夠好,往往用很大的力氣唱高音,結果還是上不去,羅扎蒂就此因勢利導,他故意當吉利放棄歌劇曲目,專門唱17世紀的古代歌曲,從而鍛鍊吉利獲得了彈性的半聲技術,也就是說用平衡均勻的呼吸唱出弱音,這樣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舞台效果。同時,這樣使吉利的所有聲區非常統一,轉換起來毫不費力,且不露痕跡。1914年吉利以第一名成績從音樂學院畢業。
在老師羅扎蒂的鼓勵下,吉利參加了1914年在帕爾瑪舉行的聲樂比賽,這是對吉利幾年寒窗生涯的檢驗,記過,吉利不負眾望以《非洲女》奪得第一名。這次成功為吉利的職業生涯開了個好頭,同年10月,維羅納歌劇院邀請吉利演出彭奇埃利的歌劇《歡樂的歌女》,這部歌劇第二幕中的詠嘆調《天空、海洋》是男高音經典曲目,難度很高,尤其是結尾處那個艱難的降B,是考驗男高音水平的試金石。首演當晚,由於過分緊張,吉利沒有能夠如願唱出那個降B,但第二天,恢復了狀態的吉利將最高音穩穩地停留在降B上,全場為之歡呼雀躍。獲得成功之後的吉利接受賽拉芳的邀請到熱那亞演唱了馬斯涅的《曼依》,這是他與賽拉芳合作的開始。

1916年

吉利在維羅納相續演出了《拉美莫爾的露契亞》和《梅菲斯托菲勒》,後者是義大利作曲家博伊托的名作,在技術上難度比較高,特別是兩個不同年齡段的浮士德需要用完全不同的音色來表現,吉利把浮士德這個複雜矛盾的人物演澤的聲情並茂,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1917年,吉利手著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邀請到米蘭參加紀念博伊托逝世的演出,在斯卡拉歌劇院,吉利以完美的《梅菲斯托菲勒》贏得了挑剔的米蘭人的讚賞,托斯卡尼尼也對吉利的演唱方法推崇備至,至此,吉利名揚四海。吉利的演唱遵循了義大利美聲唱法的優秀傳統,甜美、流暢,善於變化,但沒有持強的不控制的音量和音色,即使是需要強烈的情感爆發,他依然以優雅、清晰為第一原則。而他的半聲技術更是令人難忘,他可以輕鬆地唱到降B和High C,同時又能在高音區使用半聲,他總是試圖用最節儉的呼吸發揮出最大的音量,吉利的半聲輕巧、溫柔,有時他還使用假聲,好象沒有用力,卻有驚人的表現力,他還有一個絕活,他可以很輕鬆唱到降B,20世紀恐怕很少有人能後做到。

1918年

吉利還在羅馬演唱了《阿德里安娜.菜科夫勒爾》,這部作品的難度也很高,需要抒情男高音演唱重抒情的詠嘆調,吉利的聲音適應力很強,他近乎完美的拿下了這個角色,同時征服了羅馬觀眾。同年,吉利為HMV公司灌錄了自己的首張唱片,其中收入了他最拿手的《歡樂的歌女》、《托斯卡》、鄉村騎士》中的10首詠嘆調。

1919年

2月,吉利到那不勒斯演出,上演的劇目是喬爾達諾的《費多拉》,在演唱著名的詠嘆調《愛情拒絕了你》時,吉利激情澎湃,放足了音量演唱,他已經很久沒有用這樣的方法來演唱了,觀眾簡直瘋狂起來,他們不停地鼓掌不讓吉利繼續演出下去,結果,吉利不得不違反劇院的規定,將這首詠嘆調重唱了一遍。當時,吉利的技術已經十分嫻熟,他可以根據劇情、人物的需要改變音量、變化音色,他甚至在1919年唱了生平唯一的一次《羅恩格林》。可見他的聲音的適應程度多么驚人。同年,吉利到歐洲、南美巡演,就在里約熱內盧他接到了一封夢寐以求的電報,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終於向吉利發出邀請,當時擔任大都會經理的是加蒂.卡薩扎,他對吉利傾慕已久,這次邀請也在意料之中。當時,大都會歌劇院依然是卡魯索的時代,在這樣的氣氛下吉利能夠得到邀請可見其實力1920年11月26日,吉利以保留劇目《梅菲斯托菲勒》初登大都會舞台,此前,這部歌劇是卡魯索與夏利亞平的專利,吉利與俄國男低音歌唱家迪杜爾組成了新的黃金搭檔,首演當晚吉利異常緊張,因為卡魯索與夏利亞平是那樣不可戰勝,他要贏得美國觀眾是多么困難的事情。首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紐約音樂評論界認為吉利的聲音是卡魯索之後紐約聽到過的最漂亮的男高音,紐約人對義大利美聲唱法並不陌生,卡魯索堅定的高音是他們崇拜的偶像,而吉利抒情優美的音色一夜之間成為了紐約人的新寵,因為吉利的演唱是那樣柔美,簡直可以把觀眾的心融化。隨後,吉利開始參加與到大都會繁忙的演出季中,機緣巧合的是,1920年卡魯索的身體狀況江河日下,於是,許多重要的演出只能由吉利來代替,紐約觀眾對這位個子不高的抒情男高音更加喜愛了,1921年8月2日,偉大的男高音歌王卡魯索去世,吉利同樣悲傷不已。9月14日,大都會歌劇院演出季如期開幕,以前首場演出的榮譽總是給予卡魯索,歌劇院把首演的榮譽給了吉利,當晚,吉利與卡莉.庫契一起演唱了《茶花女》,觀眾為有如此傑出的男高音而驕傲。

1924年

成功征服了美國的吉利開始了自己在歐洲的巡迴演出,他首站到達柏林,演出《藝術家的生涯》。這也是他終生的保留劇目之一。作為義大利人他知道德國歌劇院的規定與義大利有所不同,在一幕進行之間是禁止鼓掌的,而且對喝彩也持保留的態度,因此,一開始他就有冷場的思想準備,然而,等到詠嘆調《冰涼的小手》一結束,女高音還沒張嘴,觀眾席里卻爆發出暴雨般的掌聲,吉利簡直驚呆了。第二天唱《托斯卡》,其中《星光燦爛》剛結束,原先正襟危坐的觀眾們竟然鼓掌20分鐘不讓他繼續唱下去,結果吉利只能重新唱一遍《星光燦爛》,第三天,《女人善變》不得不重唱兩遍,嚴肅的德國觀眾竟會做出如此出格的舉動,可見人們對吉利的喜愛。 1928年,吉利第四次草男美巡演,回到美國之後,他繼續參加大都會歌劇院演出季,知道1932年,大蕭條壟擊美國,大都會歌劇院被迫緊縮開支,吉利的薪水被削減了四分之一,加之卡薩扎離職,大都會的德國風重新抬頭,於是,心灰意冷的吉利於四月返回義大利,並且發誓永不參加大都會演出季。

30年代

是吉利職業生涯中最忙碌的一段時間,他開始嘗試演唱新的角色。1935年,他演出了貝利尼的早期歌劇《海盜》,這部作品要求男高音寬廣的音域,尤其是那些從低音區到高音區毫無過度的轉換,因此,自從首演之後很少有人問津,即使演唱也大多需要移調,吉利卻堅持使用原調唱了《海盜》,在當時引起轟動。另一個角色是拉達梅斯,眾所周知,這個角色需要唱32個降B,許多抒情男高音都對《阿依達》望而卻步,然而,吉利卻做到了角色的擴展,以至於後來他甚至演唱了《游吟詩人》中曼里科這種重抒情角色。30年代中期,吉利拍攝了許多電影,大多扮演歌唱家,同時他還還為HMV灌錄了他最經典的劇目《藝術家的生涯》和《托卡斯》全劇。

1939年

吉利違反了自己的誓言,重新回到大都會歌劇院舞台演出了《阿依達》。美國觀眾給予了吉利瘋狂的歡迎,當時他已經47歲,但聲音依然處於顛峰狀態。50歲之後他連續創下記錄,在52歲、55歲和56歲時分別演唱《卡門》、《諾瑪》和《猶太女》,這些角色都是以前他未曾嘗試過的,在功成名就之後,又過了天命之年依然保持旺盛的創造力,吉利堪稱聲樂史上的奇蹟之一。

二戰之後

吉利繼續到世界各地演出,他幾乎走遍了歐洲所有國家,包括他以前沒有去過的葡萄牙等國。1950年,吉利為了慶祝自己的60大壽,在埃及的開羅演出了《拉美莫爾的露契亞》和《愛之甘醇》
人們無法相信舞台上的納莫里諾已經是花甲老人,等他唱完〈偷灑一滴淚〉,觀眾全體起立向他鼓掌致敬。

1954年

已經64歲的吉利終於打算告別舞台了,他策劃了規模宏大的系列告別音樂會,10月他從阿姆斯特丹開始了自己的告別之旅,在經過了柏林、維也納等整整28座城市的演出之後,1955年5月25日,吉利在華盛頓結束了自己的告別音樂會,同時也結束了長達41年的歌唱生涯。
退休之後的吉利專心與寫作,1957年他出版了自傳《吉利回憶錄》,再也不能登台的吉利生命很快耗盡,1957年11月30日,吉利在羅馬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