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AC-47幽靈式炮艇機
- 外文名:AC-47 Spooky
- 機種:炮艇機
- 乘員:7-8人
- 發動機:2具R-1830活塞發動機
- 起源時間:1926-1927年
- 製造商:道格拉斯飛機公司
發展沿革,研製背景,研製歷程,測試過程,性能數據,服役動態,夜間作戰,作戰失敗,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炮艇機是人類航空史上極為特殊的一小群飛機,是一種在特定歷史時期為特定戰場定製的專用武器。它只適用於己方掌握絕對制空權且敵方防空能力低下的作戰環境,在防空飛彈日益擴散,其作戰使用已經受到極大的限制。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它就會退出歷史舞台。但我們不應該忘記這群在夜空中噴灑死亡彈幕的老飛機,因為它們代表著永不停止的思考和創新。重溫炮艇機從概念到實戰的全過程,我們或許更能體會到,技術固然重要,但人的智慧才是最具決定性的東西。
研製歷程
安裝側射武器系統的C-131測試結果引起了艾格林空軍基地戰鬥部隊飛行員的興趣,他們希望航炮和機槍能否以側射武器形式安裝在其他飛機上。他們特別的希望能用這種方式來改裝C-47和C-123運輸機(這兩種飛機是美國空軍特種單位較早部署在南越的軍用飛機)。泰里上尉欣然接受了這個偶然的機會,他成功的為1架測試用的C-47運輸機安裝了3挺加特林機槍,飛行測試在1964年9月進行,將C-131的成功重演了一遍。這一成功促使空軍仔細權衡了C-47安裝側射武器系統的優勢和缺陷。C-47儘管老舊,但仍然可用,而且具備有雙發飛機的高安全性、遠程預警能力;超長滯空時間。它可以攜帶大量彈藥和照明彈執行攻擊任務,也可進行部隊、貨物運輸任務。
泰里非常清楚安裝側射武器系統的C-47在類似越南戰場的情況下的作戰潛力。他相信老信天翁可以以其持續不斷的火力支援一個村莊,阻擊敵軍進攻,直到更多的空中或地面支援到達。泰里根據他作為戰鬥機飛行員的經驗,描繪了炮艇機在實戰中會遇到的主要問題——能否應付惡劣的地形、氣候、夜間低能見度乃至於在友軍位置不明的情況下能否精確投送火力。戰鬥機飛行員主要通過前線空中管制官(FAC)獲取目標信息和友軍方位。而一旦他開始獨立行動,越南海洋一般的叢林會嚴重阻礙他的目標定位。而C-47在這方面具有優勢,一旦進入“燈塔盤旋”,它就能精確投送火力,而假如首次射擊失誤,地面或空中觀察員可以迅速提供修正信息。而且側射武器系統的精確性能將可能的誤傷降到最低限度。而且使用凝固汽油彈、火箭彈或者炸彈雖然也能達到擊退敵人進攻的效果,但其毀傷面積過大,往往傷及非軍用設施,炮艇機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儘管炮艇機也有易受地面輕武器攻擊的弱點,但由於其飛行高度比較高,面臨的威脅至少要比直升機小得多。
泰里上尉繼續向有關方面講述改裝C-47的戰機潛力,並定期向空軍高層遞交報告。1964年11月2日,泰里和薩薩奇中尉獲得了向空軍總參謀長柯蒂斯·E·李梅將軍及空軍參謀部其他高級將領陳述的機會。李梅的反應相當親切和積極,他直接指示測試小組帶上改裝後的1架C-47去越南,進行實戰測試。當然,李梅的這種反應也可能是他實在厭煩了側射武器項目小組無休無止的報告,他或許想讓這些狂熱分子在越南受到挫折。因為在私下裡,李梅說過:“這不是一個好平台,它不能攜帶太多彈藥、航程和滯空能力都成問題,而且太易受攻擊,無論地面還是空中火力都能對它造成致命傷害。”儘管如此,李梅仍然是第一個正式將炮艇機帶入空軍戰鬥序列的人。
測試過程
泰里上尉帶領測試小組和足夠安裝2架飛機的機槍在1964年12月2日到達邊和空軍基地(西貢近郊,C-47運輸機的行動基地),瞄準具和彈藥在12月9日運到。測試小組估計整個飛行測試和評估將在60-90天內完成。
空軍參謀部將C-47的測試項目告知了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CINCPACAF)總司令,並描述了側射武器系統適應山地叢林作戰和反暴亂行動的潛力。太平洋空軍司令部總司令又將之轉告了美國太平洋司令部(CINCPAC)和美國對越軍事援助司令部(COMUSMACV)。1964年11月12日,美國空軍研究與發展部副部長詹姆斯·費格森中將寫信給在越南的第2航空隊司令約瑟夫·H·摩爾少將,要求後者親自評估側射武器系統,尤其是在執行夜間任務方面的價值。在信中,費格森強調了C-47和7.62毫米加特林機槍在艾格林空軍基地測試中表現出打擊叢林地形目標的高效率。有了這樣的官方背景,C-47的測試一路綠燈。儘管如此,空軍內部的反對仍然沒有停止。戰術空軍司令部總司令沃爾特·C·斯維尼將軍公開懷疑炮艇機能否從敵人的防空火力中生還。
不僅如此,炮艇機項目的實戰測試也將空軍司令部推進了一個兩難局面,因為後者曾反對在越南無限制的裝備測試。反對的原因是因為陸軍曾用這種手段為其項目爭取經費和高層關注。但炮艇機又必須通過實戰才能證明其價值。為此,空軍不得不選擇了一個折中方案,即宣稱炮艇機是空軍研究與發展部的一個特別項目,將受到嚴密控制。空軍還告知對越軍事援助司令部,他們對炮艇機測試的興趣更多的是因為它可以立即在越南投入使用,而不是僅僅驗證這種裝備的技術可行性。這種避免各方激烈反應的中間路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最終,空軍總參謀部開始力挺炮艇機方案,代理空軍參謀長約翰·P·麥康內爾將軍駁斥了戰術空軍司令部的意見,他向斯維尼將軍指出:安裝側射武器系統的C-47運輸機將被評估其在特別的反暴亂任務中的價值。而很多東西都顯示它很適合東南亞的情勢。他強調炮艇機的預期任務是在保護村莊和哨所不受夜間攻擊。在這裡,他也含蓄批評了戰術空軍攻擊機部隊的遲緩反應,在保護己方地面部隊方面能力的低下。至少,C-47可以削弱甚至阻擋敵軍的進攻,直到攻擊機群到達。麥康內爾將軍也承認這些老運輸機存在可靠性問題,但他也認為作為反暴亂條件下的測試還是很值得的。
隨著設備到齊,C-47的測試歸屬聯合研究與測試機構(JRATA)領導,該機構成立於1964年4月13日。泰里立即著手檢查第1特別行動中隊(Special Operation Squadron)的C-47運輸機維護檔案。這架編號43-48579的C-47被送回邊和,隨後泰里和他的同事們把3挺通用電氣公司的加特林機槍裝在了C-47的貨艙里。其中2挺機槍安裝在左舷靠近尾部的2個舷窗上,第3挺機槍則直接裝在貨艙門的位置,從打開的貨艙門向外開火。1具M-20Mod4槍炮瞄準具被裝在駕駛員左側的座艙玻璃上,該型瞄準具也在A-1E天空襲擊者攻擊機上使用。開火按鈕裝在了飛行員的駕駛盤上,它可單獨控制一挺機槍,也可操縱3挺機槍同時開火,其間只需要一個切換。每挺7.62毫米機槍的射速都可在3000發/分和6000發/分之間調節。貨艙門上安裝了簡單的手動照明彈投擲裝置。貨艙前部也做了改裝,可儲存24000發7.62毫米機槍彈和45枚20萬燭光照明彈。其他輔助設備包括1台甚高頻和1台超高頻電台,1台用於飛機與地面部隊聯絡協調的調頻指令電台,加上軍機上必備的塔康導航系統和敵我識別裝置。隨後泰里向來自第1空中突擊中隊的兩名飛行員:機長傑克·哈維上尉和李·詹森上尉介紹了炮艇機的概念和運用。哈維在43-48579號機在芽莊運送郵件時就已經是機長了。泰里向兩位飛行員詳細的介紹了側射武器系統概念以及它的所有優點和問題。哈維上尉認為這是他聽到過的主意中最荒謬可笑的一個,但是他對於駕駛一架無武裝運輸機在空中時刻提心弔膽早已厭倦透頂,因此很高興得到這么一個可以開火還擊的機會。
測試小組在12月11日完成了第1架C-47的改裝,15日完成第2架,但第3架C-47的改裝被擱置,因為第1架C-47在行動中有2挺機槍出現故障。這些改裝的C-47被空軍賦予的正式編號為FC-47,FC代表戰鬥/運輸機。但這個名稱遭到了戰鬥機飛行員的強烈抵制,他們非常痛恨把C-47這樣一種老掉牙的運輸機稱為戰鬥機,不管它上面裝了什麼武器。哈維上尉回憶到:“無論你在哪裡提到FC-47,立刻就會聽到100碼外戰鬥機飛行員咬牙切齒的聲音”。戰鬥機飛行員的咒罵和牢騷終有一天傳到了空軍高層某位高官耳朵里,於是FC-47被重新命名為AC-47。
泰里特彆強調要對瞄準具做精心調試,因為炮艇機經常會向離友軍很近的目標開火。測試中的第一步驟是將機槍下壓10度,射程設定在2500英尺左右。飛行員應操縱飛機在2000英尺高度傾角20度圍繞照明彈投擲海域做盤旋機動。在粗略瞄準後,飛行員將盡力保持飛機與照明彈煙柱平行,然後用1挺機槍瞄準照明彈煙柱頂端做一次三秒急促射,並與地面觀察員一起觀察子彈激起的水柱。隨後飛行員將駕駛飛機做順風和逆風通過以抵消風向的影響,最後調整瞄準具消除風偏。飛行員要根據這挺機槍的調試調節其他幾挺機槍。總的來說,這些軸線校準測試帶來的密位設定精度足以應付實戰需要。
在2500英尺高度,觀察員幾乎無法看到子彈射入水面的彈著點,除非天氣和海況都特別好。每架飛機上都在瞄準具旁邊貼有距離方位換算表,但在實戰壓力下,大多數飛行員都不會記得它。為了簡化作戰模式同時又兼顧射擊精度,只好確定了一個固定的開火高度。
泰里上尉通過這些水上飛行測試教會了C-47飛行員如何獲取目標、如果進入攻擊航路並開火。接近目標區域後,飛行員應當讓目標一直在AC-47的左舷,當視野里的目標通過左舷發動機艙下方時,立即向左傾斜,並保持這個姿態以使瞄準具能抓住目標。此時飛機已自然進入“燈塔盤旋”狀態,跟蹤幾秒後即可開火,通常是3-5秒的急促射。絕大多數開火高度都在3000英尺左右,斜距5000英尺,空速大約120節。盤旋過程中,副駕駛有義務觀察儀表並隨時警告飛行員。如果條件不滿足,飛機必須再做一次進入。訓練課程進展試飛順利,幾次試飛後,飛行員們就已掌握了基本技術要領。
AC-47的機組乘員包括7名空軍人員和1名南越觀察員。機長負責飛行和射擊,副駕駛輔助他,2名炮手負責為加特林機槍裝彈並排除槍械故障,裝填手負責投擲照明彈,南越觀察員則負責對地聯絡。空中機械師和領航員的責任不言自明。
性能數據
翼展:28.96米
機長:19.63米
機高:5.16米
最大起飛重量:19470公斤
最大速度:373公里/小時
巡航速度:281公里/小時
攻擊速度:216公里/小時
滯空時間:7小時(常規戰鬥時間5-6小時)
最大升限:7450米
發動機:2台普-惠 R-1830發動機,單台最大輸出功率1200馬力
乘員:7或8人(飛行員、副駕駛、領航員、空中機械師、裝填手、2名炮手和1名南越空軍觀察員)
武備:3挺SUU-11A 7.62毫米加特林機槍(最大射速6000發/分)。AC-47D的典型彈藥攜載模式為16500發機槍彈和48枚MK-24 Mod 3照明彈(2百萬燭光,3分鐘持續燃燒時間)。
備註:最初3架AC-47由於加特林機槍缺貨而改裝12挺M-2機槍,後來AC-47均改裝了通用電氣公司的新型加特林機槍。1964年和1965初,AC-47攜帶的照明彈為30枚MK-6照明彈(75萬燭光)。戰爭後期少數AC-47將MK-24照明彈換成了1百萬燭光的MK-33火箭照明彈和MLU-32/B99 5百萬燭光照明彈。
服役動態
夜間作戰
12月15日這天對於炮艇機項目而言具有重要意義,這是AC-47的首次晝間戰鬥任務。泰里和他的機組與一位前線空中管制官密切合作,攻擊了敵軍的舢板、建築、鐵路等目標。8天后的12月21日,AC-47接到前線空中管制官的召喚,出擊攻擊一座建築物,據報告有14名越共游擊隊員在裡面。短促射擊後,地面部隊報告建築物被打成了篩子,同樣被打成篩子的還有21具屍體。
AC-47的首次夜間攻擊任務在12月23日和24日夜間,接到戰鬥警報後,AC-47徑直飛往(湄公河三角洲芹苴以西),在那裡他們扔下了17枚照明彈,發射了4500發機槍彈,地面部隊報告游擊隊進攻被打退。隨後AC-47又前往春祿以西20英里的一處陣地救火,當時1架越南空軍的C-47已經投下了70枚照明彈,AC-47用4500發機槍彈構成的瞬間彈幕再次擊退了游擊隊的進攻。AC-47成功的證明了它在夜戰中的非凡價值。這一點對於美國和南越政府意義非凡,因為當時南越空軍不具備夜間作戰能力,越共游擊隊總是在夜幕掩護下對南越政府宣稱的“絕對安全區”內的村莊或哨所展開進攻。游擊隊在夜戰中的成功將南越政府遭遇嚴重的信任危機,並使其民心士氣都大受挫折。南越政府曾指望剛剛到達的美國空軍突擊隊提供幫助,但南越空軍很快就發現後者也不具備夜間攻擊能力,只起到一點輔助防禦作用。他們開始使用50000燭光的照明彈,後來改用300萬燭光的照明彈。這些“照明飛機”在實戰運用中獲得成果遠遠超過了預期。它的出現對於防守者來說是一個幫助和安慰,對於越共游擊隊來說卻是最不受歡迎的人,照明彈對夜間進攻的破壞作用讓越共游擊隊頭疼,以至於有多次,越共游擊隊僅僅因為聽到“照明飛機”的引擎聲就中止了預定的夜間作戰行動。1963年11月,C-47和C-123運輸機共投下了超過7000枚照明彈以幫助防禦作戰。按照《新聞周刊》(Newsweekmagazine)當時發表的一篇文章的說法,這些照明彈至少阻止了越共70%的攻擊行動。但實際情況是,越共游擊隊對於這種照明戰術已經研究出適當的應對之策,他們會在照明飛機到來時停止行動,安靜的等待飛機用完燃料離去,然後再投入戰鬥,畢竟,“照明飛機”數量有限,不可能無休止的在空中盤旋。而炮艇機的作用就不同了,AC-47可以在3秒內用普通實心彈和曳光燃燒彈覆蓋足球場大小的目標區域內的每一平方碼的地面。而且,只要24000發的彈藥貯備量沒有用完,那它就可以長時間在目標區域上空盤旋,反覆進行攻擊。這對於當時缺乏重武器和有效防空的越共游擊隊來說其影響是災難性的。
截止1964年12月26日,AC-47炮艇機執行了7次訓練飛行和16次戰鬥出擊,消耗了179710發機槍彈,經歷了33次故障。
1968年12月28日,美國駐越南聯合研究和測試局局長約翰·K·波里斯準將作為觀察員親自參加了炮艇機出擊。泰里駕駛AC-47飛往距離邊和基地37英里的NGAIGIAO。那裡正遭到越共游擊隊攻擊。炮艇機到達時是夜裡20:30,他們發現這個三角形哨所的外圍到處火光沖天。AC-47立即投下MK-6照明彈,並用機槍掃射。為延長支援時間,泰里上尉每次只操縱1挺機槍開火。在超過1小時20分鐘時間裡,AC-47共投下80枚照明彈,發射了7000發機槍彈,游擊隊的輕武器也沒有傷到它。波里斯準將在備忘錄中記下:“在即將返航前,地面部隊報告由於空中支援,游擊隊的進攻已被打退,他們對這樣的支援非常感激。”深夜22:30,飛機在西貢完成了彈藥裝填,隨後被召喚去支援另一處遭攻擊的陣地。但在他們趕到之前,游擊隊就已經收兵了。午夜,任務結束,炮艇機再次向空軍高層展示了它在夜戰中的價值。
另一次更加戲劇性的夜戰表演發生1965年12月8日,炮艇機被派往BONG SON地區支援守衛一個高地的南越軍隊。從下午18:50到午夜23:10分,加特林機槍就幾乎沒有停止過射擊,總共20500發子彈雨點般澆在游擊隊頭上,大約300名游擊隊員陣亡。
炮艇機的戰鬥技巧除了使用照明彈外,夜間和晝間行動本質上是一樣的。夜間行動中飛行員常常在“燈塔盤旋”攻擊後改出在最短時間內回到最佳照明彈投擲位置。但是夜間行動還是暴露出一些問題。波里斯準將特別提到落到地面的照明彈往往容易將木材、稻草堆和房屋引燃,這樣的火堆很容易與照明彈光線混淆,他提到在NGAIGIAO的支援行動中就有6-8堆這樣的火焰。這會使炮艇機乘員為目標定位變得困難甚至完全無法定位。波里斯準將建議,使用空中照明系統(安裝在飛機上的探照燈)代替照明彈。作為對波里斯將軍建議的回應,空軍在C-47的貨艙門上安裝了大功率探照燈並進行了測試。在3000英尺的常規開火高度,探照燈的光線太弱,無法幫助飛行員識別地面目標。而在模擬測試中顯示,如果把探照燈與瞄準具並排安裝,會影響瞄準效果。看起來,最好的辦法是將改良的探照燈安裝在另一架飛機上,伴隨炮艇機出動。
與此同時,空軍也在尋求更有效的照明彈,此前,空軍普遍使用的照明彈為MK-24MOD3型,亮度為200萬燭光。但是MK-24的投彈高度如果低於2500英尺就無法在空中達到最大亮度。因此絕大多數飛行員都選擇在3000英尺以上投彈,這個間隔使照明彈有時間點燃,也使飛行員在進入“燈塔盤旋”的攻擊航路前可以俯瞰目標區域,確認攻擊目標。這樣,飛機壓下左翼,開火,恢復水平,再次壓下左翼,再開火,再次水平改出。2-4次開火(2.5-3分鐘)後,飛機回到最初的投放照明彈的位置。然後扔下更多的照明彈,保持對目標區域的持續照明。
作戰失敗
1966年3月9日,第4空中突擊中隊的1架炮艇機(編號幽靈-70)與第1空中突擊中隊的A-1攻擊機一起出動支援一支陷入苦戰的地面部隊。戰鬥地點在離寮國邊境僅僅2英里的AShau兵營,這個兵營在一個1英里寬的山谷里,四周山峰環抱。北越方面出動了2000名正規軍,20名美國特種部隊士兵和375名南越士兵被包圍。在北越軍隊的猛攻下,他們被迫退守防禦圈東北角的1個碉堡內。子彈、迫擊炮彈雨點般的落下,他們隨時都可能支撐不住。
3月9日上午11:20,威拉德·柯林斯上尉和他的AC-47炮艇機機組(副駕駛德爾貝特·佩特森中尉。其他成員是J·L·米克中尉、領航員J·G·布朗上士、空中機械師和J·特納、炮手R·E·福斯特上士)在前一晚剛執行過任務,疲憊的他們被從床上叫起來,立即從峴港起飛,支援A Shau兵營。
那天,AShau地區雲層籠罩,柯林斯和佩特森駕駛飛機兩次試圖穿雲而沒能成功。最後,他們冒險將飛機降到很低的高度,才在雲蓋中穿出一個洞來。此時他們飛行在樹梢高度,在飛臨戰鬥地域上空後,AC-47沿著兵營的周界傾瀉了18000發機槍彈,3挺加特林機槍打出了一道火牆,有效阻止了北越軍隊的進攻。當柯林斯駕駛他的“幽靈-70”盤旋機動,第二次飛越北越的交叉火力圈時,任何可能存在的能保護他們的奇襲的要素都沒有了。當AC-47接近碉堡時,3挺機槍一起開火,但是這次北越的地面火力還擊了,一時間,數千發子彈在空中交錯。空中突擊隊一向的好運氣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可能保護柯林斯機組了。AC-47在笨拙地穿越叢林密布的山谷時被擊中,它的飛行高度實在太低了,遠遠低於正規的炮艇機3000英尺的盤旋攻擊高度。右發動機被步槍和機槍火力擊中,子彈將整個發動機艙同機翼撕開來。當左發動機也被打掉時,柯林斯再也無法控制飛機了。
美國空軍直升機仍然試圖救出4名倖存的機組成員,但在它最後一次試圖接近墜機地點時,它自己也遭到地面炮火的猛烈射擊。更糟糕的是,直升機發出的噪音激怒了北越軍隊,他們發起了最後的進攻。北越軍隊的重機槍已經不斷前移,近到離AC-47殘骸只能以碼計了,佩特森中尉可以清晰的看見槍口的火焰。他們被火力完全壓制,如果這挺機槍不停止射擊,那么直升機在救起4名機組成員之前很可能就被擊落了。德爾貝特·佩特森在這最後時刻向世人展示了一個美國軍人的獻身精神,這位炮艇機副駕駛從隱蔽處跳出來,迎著逼近的北越軍隊衝過去,一邊衝鋒一邊用M-16步槍猛烈開火,居然打啞了北越的重機槍,隨後,直升機成功降落,救走了米克、布朗和特納,佩特森沒有機會上飛機,他的命運無人知曉。佩特森一直作為美國空軍失蹤人員,直到1978年2月確認他已在1966年的行動中陣亡。他被追授了少校軍銜並和柯林斯一起獲得了美國空軍十字勳章。
1966年6月,有4架AC-47炮艇機在戰鬥中被擊落。除了在AShau的損失的1架,其他3架都是在寮國境內執行對胡志明小道的封鎖任務時被地面防空火力擊落的。無論是在支援地面戰鬥過程中遭遇北越地面部隊的機槍火力,還是在遍布37/57毫米高炮(其中一些有雷達制導)的低境內執行任務,笨重、緩慢的AC-47都是易受攻擊的目標。由於在寮國境內的損失過大,炮艇機被召回南越,直到1969年才重返寮國。封鎖胡志明小道的任務扔給了A-26攻擊機和B-57轟炸機以及後來的AC-130和AC-119K炮艇機。在對地支援任務中,第4空中突擊中隊遭到了很高的損失率實在不足為奇。飛行員們駕駛的飛機比他們的年齡還大,而且這些飛機還總是超載。加上夜間行動固有的危險性:撞機、地面火力(友軍和敵軍)、迷失方向和越南式的惡劣氣候,每一個因素都可能導致高損失率。
AC-47經常與其他飛機一起協同作戰。由於它出色的滯空時間,它常被用做照明彈投擲或者作為空中前線指揮部,調度其他戰鬥機或B-57轟炸機。使用AC-47投擲照明彈,A-1E攻擊機和FAC 0-2 飛機可以輕鬆的發現地麵點目標。AC-47還常與海軍的OV-10飛機一起在湄公河三角洲水域巡邏。
總體評價
在越南戰爭期間,總共有53架C-47D運輸機被改裝成炮艇機。儘管AC-47是非常有效的武器系統,但同時也有其固有的弱點。它是一種易受攻擊的飛機,在1965年12月到1969年9月的作戰中,共損失15架。1969年,AC-47被更大,更先進的繼承者——AC-130、AC-119G鬼影和AC-119K利刺取代。18架AC-47全部被移交給南越空軍。至少有11架後來為寮國皇家空軍服役。少數幾架進入了泰國和高棉空軍。AC-47保持了一個驚人的紀錄,在它的戰鬥出動中支援了6000個村落的戰鬥——據說一個也沒有失守。最好的稱讚總是來自於接受過它援助的地面部隊。軍用無線電里傳出的最後信息都是一樣的——感謝你,幽靈!如果沒有你,我們無法堅守。
值得尊敬的老信天翁早在它成為炮艇機之前的二戰期間就已經成為了一個航空界傳奇,越戰期間它又贏得了另一項桂冠,它是給美國空軍作戰理念帶來巨大衝擊和變化的側射武器系統概念當之無愧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