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礦

712礦

712礦,坐落在湖南衡東縣大浦一片褐色丘陵之中,生產鈾礦,為新中國第一次核試驗提供了大量的核原料。1958年建礦,號稱十里礦山,有六個工區,最輝煌時期有一萬多人,地師級,是二機部直屬大型企業。1985年停產,2003年正式破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712礦
  • 始建時間:1958年
  • 停產時間:1985年
  • 級別:地師級
  • 信箱:衡陽市20號信箱
  • 類型:鈾礦
籌建背景,建設時期,停產階段,

籌建背景

新中國成立初期,內憂外患不斷,在朝鮮戰場上又多次受到美國的核威脅。毛主席結合國際形勢提出:“我們還要有核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在此背景下,發展核武器計畫在全國鋪開了。
1955年8月,中南309隊第四航測隊發現大堡礦區,隨後在面積約8.6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進行地質勘探。1956年,中蘇簽訂“第三協定”,擬在大浦建設鈾礦山。
712礦位置

建設時期

1958年5月31日,經鄧小平批准,712礦誕生。
1961年,經過3年的準備,國營712礦正式投入生產。
1965年開始,712礦的條件慢慢好起來,待遇也提高了,礦工(以留守礦工謝高就為例)每個月有白酒一斤、白糖一斤半、茶油一斤半、豬肉八斤,每天有一杯牛奶。
“712”只是一個秘密代號,為地師級,建礦之初有一個連的部隊駐紮守衛,自己的武裝部還配發了三門迫擊炮、100多支槍,當時每天有兩趟聯通國內主要城市的特快列車在大浦站停靠。礦區距離京廣鐵路五公里左右,一條水泥路從大浦街伸出,像蛇一樣在山坡和稻田間蜿蜒,一直到大明、新莊。
712礦礦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被稱作是“十里礦山”,6個採礦工區散布在幾公里的周圍,中間有一個四方的像縣城一樣的生活區,有學校、郵局、銀行、醫院、供銷社、室內和室外兩個電影院、冰棒房、機關食堂和老乾活動中心,周圍是農村。生活區最多時生活了1萬多居民,抵得上一個縣城的人口。但在地圖上卻永遠找不到它的位置,寄信的地址是神秘的“衡陽市20號信箱”,只有郵政局和家屬知道這個信箱位於衡東縣大浦鎮。

停產階段

20世紀80年代,隨著國家將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核試驗慢慢減少,核原料的需求也減少,712礦逐漸減產,最終停產時將井口全部封閉。712礦跟很多軍工企業一樣,開始了“軍轉民”的歷程:在婁底建過大理石廠,投資9千萬建設了金屬鎂廠,卻最終都因領導管理不善沒有維持下去;原二工區的廠房被改成一家“鈣廠”,1996年,二工區的“鈣廠”也倒閉了。1986年712礦封井後,在軍轉民的20多年時間裡,礦里沒有一分錢的產出,但單位還會每月發放75%的工資,國家每年總共要撥幾百萬用於發放工資和醫療。
礦里的職工和家屬從最高峰時候的幾萬人,縮減到幾千人,現已陸續遷移到位於衡陽市珠暉區苗圃街道的安置房712小區。小區占地170畝,有居民3088戶,6567人,建有住宅房37棟,1694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