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2月,Jagdpanzer IV - 4式自行反坦克炮正式定型,沃馬格(Vomag)公司被要求立刻開始生產。1944年1月,第一輛正式生產車離開了生產線,它使用的是改進過的F型4式坦克的(短)底盤,並被命名為F型4式自行反坦克炮,編號Sd.Kfz.162。早期預生產型裝備的是身管較短的39型43倍口徑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39 L/43)而且不帶
炮口制退器,後期預生產型和量產型裝備的是39型48倍口徑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39 L/48)且帶炮口制退器。兩種型號的火炮都只能向左側或右側偏轉10度。同時早期型號安裝有兩挺 7.92mm MG42機槍而後期型號僅安裝一挺。開始時,計畫在4式自行反坦克炮上安裝KWK公司的42型70倍口徑的75毫米坦克炮(75mm KwK 42 L/70,與豹式坦克的主炮相同),但由於生產上的問題,最終採用了39型43倍口徑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39 L/43)來代替。4式自行反坦克炮的裝甲傾斜度很理想,為四人乘員組提供了非常好的防護。4式自行反坦克炮首先裝備了獵坦克營(坦克殲擊營),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是1944年與赫爾曼·戈林師一起在義大利作戰,低矮的外形、良好的機動性、強大的火力使它成為盟軍的可怕對手。編號Sd.Kfz.162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的生產結束於1944年11月。隨著生產的進行,各種改動使不同時間生產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看上去有些微小的差別。1944年9月,還曾經試驗過剛性連線方式安裝的39型48倍口徑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39 L/48),共製造了兩輛原型車,但實驗中暴露出了許多問題,最後沒有採取這種安裝方式。(試驗沒有白作,最後“追獵者”坦克殲擊車Jagpanzer 38(t) Hetzer採用了這一方案。)當編號Sd.Kfz.162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生產結束時,還有26輛車體未經使用,最後都被改裝成其他特種車輛了。
編號Sd.Kfz.162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
1944年8月,42型70倍口徑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42 L/70)開始被安裝在車體上以取代舊的39型48倍口徑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39 L/48),主要目的是加強火力(裝甲穿透力),新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編號為Sd.Kfz.162/1。也曾經試驗過在車體上以剛性連線方式安裝42型70倍口徑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42 L/70),但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新車大體上沒有太大變化,但採用了新的H型4式坦克的底盤,裝甲厚度增加到80毫米。加長的身管和加厚的前裝甲使得車體前部重量太大,整車的機動性和操作性能也明顯下降。其實4式自行反坦克炮(其他突擊炮/無炮塔坦克也一樣)最主要的缺點是由於缺乏炮塔,開火時一定要將車頭對準目標,使操作很困難,也容易暴露目標。1944年12月時,編號Sd.Kfz.162/1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徹底取代了以前的產品,在沃馬格(Vomag)公司一直生產到1945年3月(4月?)。隨著生產的進行,各種改動使不同時間生產的這種4式自行反坦克炮看上去也有些微小的差別。沃馬格公司生產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被命名為Jagdpanzer IV/70(V) (V代表(Vomag)公司),也有人乾脆叫它V/70型4式坦克(Panzer IV/70(V))。編號Sd.Kfz.162和編號Sd.Kfz.162/1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經常安裝有裝甲裙板(Schurzen)以提高防護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