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88年,東晉太元十三年,北魏登國三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388年
- 中國紀年:東晉太元十三年
- 歷史大事:翟遼自稱魏天王
- 歷史記載:戊子,公元三八八年
中國紀年,本年年表,歷史大事,歷史記載,
中國紀年
公元388年,東晉太元十三年
本年年表
庫莫奚族稱始見於公元388年(北魏(386年—557年)登國三年),然而這一稱號的出現,應在4世紀中葉宇文部被慕容皝攻破後不久。自此以後,史書上有了不間斷的記載,直到13世紀其族名才消失,前後存在近千年。庫莫奚族源出東胡,為鮮卑宇文部之後,與契丹本是同族異部,北魏登國年間與契丹分離後,各自形成為一族。然而史書對其族源的記載並不完全一致,因此後人眾說紛壇,至今尚無一致認識,綜合史載可歸納為二種說法,一種是“東胡之種”,“東部鮮卑之別種”,“東部宇文之、別種”,可列為鮮卑說;另一說即“本匈奴之別種”的匈奴說。實際史書的不同記載並無實質性的差別,只是強調的側重點不同。因為宇文部為東部鮮卑的一支,鮮卑源出東胡;而宇文部內確有不少人出自匈奴血統,但他們早在2世紀時已自號鮮卑,在後來數百年鮮卑族的發展進程中,他們已完全鮮卑化了。
公元388年,北破庫莫奚部於弱落水(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破解如部於女水(今河北灤河)。公元389年又破叱突鄰部於女水。公元390年與後燕軍討賀蘭、紇突鄰、紇奚諸部,大破之。公元391年10月大破柔然於大磧南林山下(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賽爾烏蘇西南),平望川(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雅台南方)、涿邪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阿爾泰山東麓),將柔然各部降眾徙於雲中(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西)。
十六國時期西秦政權建立者---乞伏國仁之弟,西秦高祖武元王。
公元388年六月即位,公元412年六月去位。
歷史大事
翟遼自稱魏天王
西秦乞伏乾歸為河南王
西秦遷都金城
後燕破張申王祖
後燕建興三年(388)十二月,後燕太原王慕容楷、趙王慕容麟與高陽王慕容隆在合口(今河北滄州市西)會合,共同討伐壁壘主張申。王祖率諸壘前來援助張申。夜襲後燕軍隊。慕容隆判定這些壁壘主不過是烏合之眾,沒有嚴格的紀律約束,只要乘勢追擊,一定可以獲全勝。遂與平幼分道追擊,天將亮時,大功告成,張申投降,王祖亦隨之降。
歷史記載
列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三年(戊子,公元三八八年)
春,正月,康樂獻武公謝玄卒。
二月,秦主登軍朝那,後秦主萇軍武都。
翟遼遣司馬眭瓊詣燕謝罪;燕主垂以其數反覆,斬瓊以絕之。遼乃自稱魏天王,改元建光,置百官。
燕青州刺史陳留王紹為平原太守辟閭渾所逼,退屯黃巾固。燕主垂更以紹為徐州刺史。渾,蔚之子也。因苻氏亂,據齊地來降。
三月,乙亥,燕主垂以太子寶錄尚書事,授之以政,自總大綱而已。
呂光之定涼州也,杜進功居多。光以為武威太守,貴寵用事,群僚莫及。光甥石聰自關中來,光問之曰:“中州人言我為政何如?”聰曰:“但聞有杜進耳,不聞有舅。”光由是忌進而殺之。
光與群寮宴,語及政事,參軍京兆段業曰:“明公用法太峻。”光曰:“吳起無恩而楚強,商殃嚴刑而秦興。”業曰:“起喪其身,鞅亡其家,皆殘酷之致也。明公方開建大業,景行堯、舜,猶懼不濟,乃慕起、鞅之為治,豈此州士女所望哉?”光改容謝之。
苑川王國仁破鮮卑越質叱黎於平襄,獲其子詰歸。
五月,秦太弟懿卒,謚曰獻哀。
翟遼徙屯滑台。
秦、後秦自春相持,屢戰,互有勝負,至是各解歸。關西豪傑以後秦久無成功,多去而附秦。
河南王乾歸立其妻邊氏為王后;置百官,仿漢制,以南川侯出連乞都為丞相,梁州刺史悌眷為御史大夫,金城邊芮為左長史,東秦州刺史秘宜為右長史,武始翟勍為左司馬,略陽王松壽為主簿,從弟軻彈為梁州牧,弟益州為秦州牧,屈眷為河州牧。
魏王珪密有圖燕之志,遣九原公儀奉使至中山,燕主垂詰之曰:“魏王何以不自來?”儀曰:“先王與燕並事晉室,世為兄弟,臣今奉使,於理未失。”垂曰:“吾今威加四海,豈得以昔日為比!”儀曰:“燕若不修德禮,欲以兵威自強,此乃將帥之事,非使臣所知也。”儀還,言於珪曰;“燕主衰老,太子暗弱,范陽王自負材氣;非少主臣也。燕主既沒,內難必作,於明乃可圖也,今則未可。”珪善之。儀,珪母弟翰之子也。
九月,河南王乾歸遷都金城。
張申攻廣平,王祖攻樂陵;壬午,燕高陽王隆將兵討之。
冬,十月,後秦主萇還安定。秦主登就食新平,帥眾萬餘圍萇營,四面大哭;萇命營中哭以應之,登乃退。
燕太原王楷、趙王麟將兵會高陽王隆於合口,以擊張申;王祖帥諸壘共救之,夜犯燕軍,燕人逆擊走之。隆欲追之,楷、麟曰:“王祖老賊,或詐走而設伏,不如俟明。”隆曰:“此白地群盜,烏合而來,徼幸一決,非素有約束,能壹其進退也。今失利而去,眾莫為用;乘勢追之,不過數里,可盡禽也。申之所恃,惟在於祖,祖破,則申降矣。”乃留楷、麟守申壘,隆與平幼分道擊之,比明,大獲而還,懸所獲之首以示申。甲寅,申出降,祖亦歸罪。
秦以潁川王同成為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