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邊緣(2013)》的主人公保爾斯泰納是事業有成的作家和編劇,本應享受陽光般的生活,卻在不惑之年經歷了人生的巨大危機。他和妻子離了婚,卻仍對她一往情深,對孩子的思念也與日俱增。儘管寫作上小有成就,可以出入巴黎的文藝圈,但他又與這樣的圈子格格不入。他內心總有點自卑,因為他爸爸是工人,爺爺是清潔工。他那么喜歡日本,曾經在那裡度過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可是一場海嘯卻將那裡的一切摧毀殆盡……保爾從小生活在城市邊緣,長大後他急切地逃離這個曾造就了他的地方,而如今又因故不得不回到這裡,面對父母、哥哥、前妻、孩子、同學、朋友、情人,甚至他那剛出生便匆匆離世的雙胞胎弟弟的相片,一種生活在世界邊緣的感覺時時縈繞著保爾……
基本介紹
- 書名: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邊緣
- 作者:奧利維埃·亞當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頁數:409頁
- 開本:32
- 外文名:LES LISIERES
- 譯者:陸洵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人民文學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奧利維埃·亞當,法國作家。生於1974年,在巴黎郊區長大,後定居於聖馬洛小城。先後發表的作品有《我很好,別擔心》(2000)《在西邊》(2001)《輕量級》(2002)《過冬》(2004,獲得龔古爾短篇小說獎)《懸崖》(2005)《無依無靠》(2007,法國電視台獎和民眾主義者獎)《對吹的風》(2009,RTL/《讀書》獎)和《平常的心》(2010)等。
序言
《邊緣》是奧利維埃·亞當的第十部小說。繼《無依無靠》在2007年與龔古爾文學獎失之交臂之後,《邊緣》依然未獲文學評審的垂青,但這並不妨礙這部小說被法國廣大讀者追捧,它牢牢占據法國各大書店銷售排行榜前列。在奧利維埃身上,大眾的喜愛與學院派的品位似乎總是難以調和。不過在今年6月20日,他憑藉這部小說獲得了法國布列塔尼文學獎。這或許也是學院派評審對這位才華橫溢的青年作家的某種補償與肯定。
《邊緣》的主人公保爾·斯泰納是一名事業有成的作家和編劇,本應享受陽光般的生活,不想卻在不惑之年經歷了人生的巨大危機。他和妻子離了婚,卻仍對她一往情深,對孩子的思念也是與日俱增。儘管寫作上小有成就,可以出入巴黎的文藝圈,但他又與這樣的圈子格格不入。他的內心總有點自卑,因為他的爸爸是工人,他的爺爺是道路清潔工。他那么喜歡日本,曾經在那裡度過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可是,一場海嘯卻將那裡的一切摧毀殆盡……這一切,都將保爾推向了生活的邊緣。
主人公小時候在城市的邊緣成長,長大之後他迫切地逃離了這個曾經造就了他的地方。但如今他又不得不回到了這裡,在這裡面對他的父母,他的哥哥,他的前妻,他的孩子,他的同學,他的朋友,他的情人,甚至是他那剛出生便匆匆離世的雙胞胎弟弟的相片,一種生活在世界邊緣的感覺時時縈繞著保爾,他非常想弄清楚這樣的感覺從何而來。
在《邊緣》這部小說里,奧利維埃以自己的成長經歷為藍本,生動勾勒出當今法國社會中生活在城郊的平民階層的眾生相。非常巧合的是,現實中的奧利維埃和他筆下的主人公保爾年齡相仿,職業相同。即便作者本人不承認,我們也可以推斷說保爾身上有奧利維埃的影子。奧利維埃從小在小說中所描繪的邊緣之地長大,這個地方並不確指某個城市,只是泛泛地稱為巴黎郊區。他就來自這個地方,可是他對這個地方絲毫沒有依戀感。與流光溢彩的巴黎市不同,這片環繞市中心的郊區其實充斥著無趣的住宅與廠房,沒有喧囂,遠離繁華。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大都是平民階層,或勉強步人中產階級。既然他們住在城外,住在郊區,他們也便生活在了邊緣。他們的生活始終遠離中心:遠離五光十色的都市中心,遠離政治決策的中心,也遠離媒體關注的中心。沒有人在政治七替他們代言,即便有人在媒體上介紹他們,卻連他們自己都很難認同。在文學中或電影中時常能見到他們的身影,但裡面往往是以俯視的視角去看待他們,充斥著凌駕於他們之上的優越感。這對他們而言,顯然是拒絕他們,否定他們。
如果說“郊區”是小說表達的一種邊緣,那么“社會階層”便是小說所表達的另一種邊緣。誠如主人公保爾所坦言:他的父母來自非常普通的階層。他們勉強擠進了通往中產階級的狹小通道內,卻依然只能住在巴黎郊區的普通住宅里。當工人的父親省吃儉用,只是為了讓他的兩個孩子除了上學之外,還能學樂器、練網球,能夠外出度假,能夠享受明媚的陽光和蔚藍的海洋。後來由於學習與工作的關係,保爾來到了巴黎,跨入了文學圈。但這個五光十色的巴黎,這個充滿格調與風範的巴黎,卻與出身貧寒的保爾格格不入,總讓他難以融入其中。社會階層的變化使得保爾不禁捫心自問:“我究竟屬於什麼地方?”《邊緣》這部小說也正是對這一疑惑的回應。這樣跌宕的人生際遇,讓我不禁想起台灣作家龍應台的感悟,她說像她這一代的“社會精英”,儘管看起來仿佛頭角崢嶸,虎虎生風,其實內心深處都隱藏著土裡土氣、卑微樸素的原鄉。在她眼裡,她們那一代人的父母,不是工人,便是農民,個個都是飽經風霜滿臉溝壑的面容,和身邊那些優遊從容、洞悉世事的中年兒女,就是兩個階級、兩個世界的人。對同一家庭中社會階層的戲劇性差異和對都市化進程中父母與子女關係的探討,也正是《邊緣》這部小說的主旨之一。
奧利維埃·亞當在十多年的小說創作中,既能挖掘人性,又能剖析社會,法國當代小說家鮮有人能像他這樣洞察現實。他的小說最好地詮釋了“社會小說”這一文學概念,包括《邊緣》在內的一系列作品實現了全景展現當今法國社會現狀的文學雄心。他描寫中產階級,描寫普羅大眾,描寫外省風貌,描寫城市郊區。他筆下的人物,有贏弱的父親,有孤單的孩子,有失業的青年,有分手的夫妻,有許許多多行走在社會邊緣的男男女女。非常矛盾的是,這些描寫的對象,既是他作品的中心,也是現實中的邊緣。《邊緣》這部小說在社會不同階層人物的刻畫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奧利維埃在借鑑自己個人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把一個離了婚、行走在社會邊緣的男人的個人生活,與法國平民階層和中產階級的情感共鳴糅合在了一起。法國評論界也因而盛讚他為“社會型作家”。他的寫作洶湧澎湃,收放自如,與敘事的形式緊密貼合。閱讀他的作品,開始會略帶艱難,但越往後讀,便會漸入佳境。壓抑許久的閱讀快感會徹底釋放,讀者最終會為這個故事動容不已。雖然《邊緣》這部作品帶有強烈的個人印記,但我感覺作者並非只是發出“個人的吶喊”,而是在用洪亮的集體聲音敘述。作者對人物所處的社會階層觀察細緻,表達準確,這部小說讓我們看到個人在家庭背景下的喜怒哀樂,看到個人在社會變革半的命運轉折。在他的小說里,我們讀不到“躲進小樓成一統”的閉塞情感,我們為之觸動的是作者“常懷千歲憂”的博大情懷。
回想我們自己,人生三四十載已經悄然而過。由於學習、工作、生活,我們從童年的故鄉逃入了一個又一個異鄉。在那裡,我們尋找到了故鄉沒有的精彩,但也觸碰到了故鄉沒有的無奈,一種缺失的無奈。我們常常在奔忙中忘卻了內心的自我,忘卻了生活的本義。其實,讓我們處於邊緣的,不是物質的缺失,而是情感的淡漠。奧利維埃在《邊緣》一書中把“疾病”(1a Maladie)一詞大寫,意在強調這正是現代人所共有的一種社會病,一種群體症。這樣的逃避,這樣的冷漠,也是一種矛盾的心緒。當我們回到帶有我們成長印記的故土,我們發現自己已經不再屬於那裡。若干年前,我們會想,我不要在那裡待一輩子。若干年後,當我們回首往事,我們卻發現自己對那片故土是如此眷戀,因為那裡有自己的親人、同學、朋友。這正是《邊緣》深深觸動我們情懷的地方,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隱藏在自己內心的那份真實。
當同為“70後”的我拿到這部小說準備翻譯時,我的內心.始終戰戰兢兢,生怕理解不了故事的背景,生怕明白不了人物的感情。雖然曾經在那個遙遠的國度遊覽過,學習過,生活過,也工作過,但我依然未曾深層次地接觸過璀璨奪目的艾菲爾鐵塔背後的另一副面容。比起復古奢華、光鮮逼人的亮麗外表,這副面容更加真實,更加生活,更顯焦慮,更接地氣。當我在仲夏之夜譯完《邊緣》的最後一段時,我不禁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我想,這何嘗不是我們的故事?這何嘗不是我們的人生?我們總覺得別人更好,他鄉更美,總覺得生活在別處,總覺得只有頂著午後的陽光,在巴黎左岸喝著咖啡,看日貫長虹,看芸芸眾生,那才會此生無憾。其實,生活不在別處,生活就在此地。生活就在我們的腳下,就在我們摯愛著的人的身上。
真正的生活,就是和你在一起,從容不迫,細水長流;真正的生活,就是無論生活如何邊緣,還有你我手手相攜,心存愛念;真正的生活,便是雖有百般焦灼,萬千迷茫,但仍然充滿明淨的曙光。——這正是《邊緣》這部法國小說灑向讀者的暖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