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聞

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聞

人民法院報編輯部評選出的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聞於2021年1月7日發布。

基本介紹

事件背景,事件內容,社會影響,

事件背景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裡,人民法院用司法為民書寫忠誠,用公正司法詮釋擔當,在艱巨考驗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本次評選注重新聞事件的大局性、新聞性、影響力等因素,力求從新聞的角度全面展示人民法院在2020年取得的積極進步和豐碩成果。

事件內容

獲評的十大新聞包括:
  • 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最高法黨組工作匯報
2020年1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工作匯報。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毫不動搖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履職盡責,切實加強黨組自身建設,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專家點評·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
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聞
張建偉
黨對司法工作的領導,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大政方針的領導,即在司法方向和基本政策方面的領導;二是組織人事方面的領導,即保障優秀政法人才履行司法職能;三是發揮糾錯作用,匡正工作中的偏差,保障司法工作的正確性。
對於司法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思路以及實現“努力讓人民民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黨的領導必不可少。在司法改革中,要保證改革目標明確、改革步伐穩健、改革成效顯著,離不開黨的領導。
2020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工作匯報,既是黨中央關懷司法工作的體現,也是黨對司法工作進行領導的體現。最高人民法院作為國家最高審判機關,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深入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加強組織建設和職能發揮,自覺帶動整個司法體系強化黨性觀念,為司法工作順利開展和取得成效提供了有力保障。黨中央充分肯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為今後司法工作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更激發了廣大法院幹警對於司法工作的熱情。
對人民法院來說,2020年的“開門紅”,無疑是實現全年工作“滿堂紅”的一個政治助力。
  • 全國法院開展線上服務確保防疫與審執兩不誤
疫情防控期間,智慧法院建設成果紅利充分釋放。指尖立案、雲端辦案、智慧執行……全國法院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將司法服務從線下搬到線上,確保疫情防控與審判執行工作兩不誤,在此次疫情大考中交出了優秀答卷。
人民法院通過“中國移動微法院”等平台規範有序開展線上訴訟活動,為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打擊涉及疫情犯罪、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專家點評·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呂艷濱
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聞
呂艷濱
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回響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要求,高度重視推進法院信息化工作,將信息化與司法改革作為法院工作的“車之兩輪、鳥之雙翼”。智慧法院建設立足服務審判執行、服務辦公管理、服務人民民眾、服務國家治理,成效顯著。依託移動網際網路,廣大幹警和人民民眾在電腦前、手機端就可以參與訴訟活動,打破了時空限制,提升了辦案效率和服務水平。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人員往來交流的阻隔,智慧法院大顯身手,有效保護了當事人訴權,為疫情之下的公正司法提供了重要解決方案,為有序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疫情期間的套用成效進一步提升了各級法院乃至全社會對加快智慧法院建設的共識,還有助於進一步發現與實際需求之間的差距,為智慧法院的疊代更新找到更明確具體的方向。
步入2021年,智慧法院立足於2020年的建設套用成果邁向“十四五”,必將抓住新一輪信息技術革新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進一步推進審判執行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積極構建中國特色、世界領先的網際網路司法模式,為維護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作出更大貢獻。
2020年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服務與保障的意見》,明確提出“構建流域司法機制,形成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合力”,這是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次在規範性檔案的層面上,明確提出構建流域司法機制的要求。
同年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狀況》及長江流域水生態司法保護典型案例。這是中國法院首部關於流域司法保護的白皮書。
專家點評·天津大學法學院教授孫佑海
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聞
孫佑海
所謂流域管理,是指以自然流域為單元進行的水資源管理。所謂區域管理,是指以行政區域為單元進行管理。流域管理往往更趨向於對水的自然屬性的管理,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目標是使全流域的水資源得到整體有效的利用。而區域管理通常趨向於對水的社會屬性的管理,從行政區域的局部出發,目標是利用好本轄區內的水資源,以服務於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在司法方面,基本上實行的是區域司法機制,但這種司法機制不完全適合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的實際情況。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服務與保障的意見》和《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狀況》兩個關於流域司法保護的檔案。上述司法檔案按照流域司法保護的系統性、協同性要求,充分匯聚司法改革成果和經驗,緊緊圍繞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需要,從審判機構、集中管轄、司法協作、協調聯動、多元解紛、信息共享、公眾參與、隊伍建設等方面,就司法服務保障的重點制度和機制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路徑。
流域各地方法院按照檔案要求統籌推進各項司法工作,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必將形成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2020年9月1日至2日,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召開,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目前,以訴訟服務中心為主體、十大訴訟服務信息平台為支撐的一站式建設總體框架已基本建成,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工作從重點突破向整體躍升不斷邁進,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日益完善。目前,全國98%的法院建立訴訟服務大廳,運行訴訟服務網,逐步將線下一站式服務項目拓展到線上。
專家點評·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劉榮軍
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聞
劉榮軍
司法為民,需要通過看得見、用得著、有效果的制度來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創新為民謀利、為民辦事、為民解憂的機制,讓民眾的聰明才智成為社會治理創新的不竭源泉”。人民法院系統推進的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將更多來自人民民眾的調解員納入司法解紛機制,將以往“單向性”的司法為民與人民民眾的參與相結合,形成了“雙向性”的司法為民。
隨著新時代司法為民基本理念和實踐要求的不斷發展,“當事人主義”的內涵從強調當事人對抗機制向強調當事人通過司法程式早日解決糾紛的方向變化,並對司法制度產生深遠影響。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設緊緊圍繞糾紛的早期解決,高效化解社會矛盾,讓人民民眾尤其是當事人進一步享受司法改革帶來的公正便利,同時擴大了司法視野,拓寬了司法職能,提高了司法質效,將司法與人民民眾的利益更為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進一步踐行了司法為民宗旨,踐行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憲法理念。
我們相信,以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為代表的一系列變革,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帶來常新的發展動力。
截至2020年8月30日18時,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突破1億篇,訪問總量近480億次。目前,中國裁判文書網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公開網站,世界各國都能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及時了解中國司法狀況。2020年12月4日,中國庭審公開網公開庭審總量突破1000萬場,網站總訪問量超過307億人次。中國庭審公開網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政務視頻直播網站。
專家點評·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沈福俊
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聞
沈福俊
我國的三大訴訟法都規定了審判公開原則,它要求除了法律規定的特殊情形之外,審判活動一律要公開進行。為什麼要這么規定?因為審判公開是保障司法公正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是消除司法神秘、展現司法文明的最重要途徑。
目前,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大發展背景下的審判公開,不僅做到了“全覆蓋”,而且還將審判公開的範圍擴展到了全世界。“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突破1億篇,訪問總量近480億次”“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三級法院已全部實現生效裁判文書上網公布,實現了案件類型全覆蓋、法院全覆蓋”“中國庭審公開網公開庭審總量突破1000萬場”等成績,讓公眾真切感受到了司法的陽光,一個公開透明的司法審判體系正在公眾面前展現。
努力讓人民民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不僅在每一個案件的審判過程中得到實現,而且還能藉助現代科學技術,通過裁判文書上網、網上公開庭審等方式將司法的過程直接置於公眾面前。它的結果必然是——公平正義用看得見的方式來實現。這也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司法審判領域的真實體現。
2020年是掃黑除惡收官決勝之年。在2020年掃黑除惡“百日攻堅”行動中,全國法院堅決落實“六清”行動部署要求,統籌疫情防控與專項鬥爭,2020年3月底前一審存量案件結案率達79.90%,“案件清結”進展迅速,“黑財清底”成效顯著。
為明確法律政策界限,最高人民法院牽頭起草多份規範性檔案,並就進一步規範辦案程式、強化權利保障及加強涉案財產處置工作制定下發通知,有力保障了審判執行工作質效。
專家點評·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劉仁文
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聞
劉仁文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全國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嚴格依法辦案,審理了一批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黑惡犯罪案件,取得了顯著成效。為確保專項鬥爭始終沿著法治軌道進行,最高人民法院針對司法實踐中的疑難問題,相繼出台多份規範性檔案,有效提升了辦案質效。
如在《關於辦理惡勢力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將已經具有黑社會性質組織的部分特徵但尚未發展成為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惡勢力作為從重量刑情節加以規定,並從組織程度、行為特徵、危害程度等角度界定了惡勢力的範圍,從而劃清黑社會性質組織與惡勢力之間的界限,既防止將惡勢力犯罪拔高為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也防止將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降格為惡勢力犯罪。
在《關於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等規範性檔案中,釐清了“套路貸”與民間借貸、非法放貸與民間借貸之間的本質區別,對維護民間借貸市場的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這是最高人民法院及時跟蹤、動態評估、敢於擔當的表現,是從職能上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從技術層面上加強機制引領和規範指引的積極作為。
2020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最高人民法院黨組第一時間傳達學習貫徹,組織機關開展全員覆蓋的學習培訓,還專門下發通知部署全國法院系統深入學習貫徹。
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法院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提出明確要求,堅決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人民法院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做到真學真信篤行,忠實履行職責使命。
專家點評·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教授漆彤
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聞
漆彤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有科學理論作指導。順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而生的習近平法治思想,創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我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動指南。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公正司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保障,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應始終以人民呼聲為第一信號,加強民生司法保障,充分運用司法手段推動解決民眾關注的難點堵點問題。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的司法服務作為保障。
人民法院應依法履職盡責,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是建設法治強國的必然要求。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求我們加強涉外司法工作和國際法治合作,善用維護國家主權完整和發展利益,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加大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力度,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關於設立海南自由貿易港智慧財產權法院的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海南自由貿易港智慧財產權法院審判庭的設定,由最高人民法院根據智慧財產權案件的類型和數量決定。海南自由貿易港智慧財產權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的抗訴案件,由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法律有特殊規定的除外。海南自由貿易港智慧財產權法院對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2020年12月3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智慧財產權法院正式揭牌辦公。
專家點評·深圳大學法學院教授朱謝群
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聞
朱謝群
2014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智慧財產權法院。與之相比,新設立的海南自由貿易港智慧財產權法院不僅同樣以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建設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市場環境為己任,而且更加凸顯高水平開放特色,是黨中央著眼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實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試驗最高水平開放政策中的重要舉措,為將海南自貿港打造成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提供基礎性支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海南自由貿易港智慧財產權法院率先在全國範圍內實現智慧財產權審判“三合一”,成為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頂層設計中的又一“亮點”。智慧財產權法院管轄案件拓展至刑事司法領域,不僅涉及到智慧財產權司法審判管轄的改革,也直接涉及到公安、檢察、審判三機關辦理智慧財產權案件的協同性、協調性。
對這項重大課題的積極探索,將推動海南自貿港智慧財產權法院成為解決國際智慧財產權爭端的“優選地”,並不斷積累動態適應國際經濟合作競爭的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中國經驗。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切實實施民法典的重要講話精神,確保民法典統一正確實施,最高人民法院專門成立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及時部署開展司法解釋全面清理和新的配套司法解釋制定工作,並於2020年12月30日發布首批司法解釋。
同時,全國法院開展民法典學習培訓和普法宣傳。最高人民法院啟動“人民法院大講堂”活動,最高人民法院院領導、法學專家等通過視頻為全國法院幹警授課,在全國法院掀起學習貫徹民法典熱潮。
專家點評·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李建偉
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聞
李建偉
我國“民法典時代”的開啟,亦是“民法解釋時代”的到來。最高人民法院早作部署,運籌帷幄,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成立專班梳理、清理、修正存量巨大的民商事司法解釋檔案,以及制訂新的司法解釋檔案,並在民法典施行之時及時發布,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一舉解決了我國民事法律規範體系由諸法並存到統一民法典的重大轉型中的法律適用前後無縫銜接這一重大法治難題。這項工作難度之大、強度之高、壓力之巨,幾乎難以用語言描述與形容,體現了最高審判機關為更好貫徹實施民法典所迸發的高度責任感與使命感,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最新精品之作。
人民法院的基本職能在於司法,涉及民法典施行的一系列司法解釋檔案的出台,為今後民商事司法審判活動供給了更充分的裁判規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涉及民法典施行的一系列司法解釋檔案的出台,體現出人民法院“以民為本”“司法為民”的初心與宗旨,勢將助力提高民商事案件審判質量和效率,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彰顯民法典作為全體人民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的時代特徵。
2020年7月,中央政法委宣布啟動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歷時5個月獲得圓滿收官。作為試點單位之一,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查糾問題作為自我革命的重要契機,建立了防止干預司法、嚴格訴訟迴避、規範減刑假釋、防控“套路貸”虛假訴訟等7項長效機制,建成離任法官及其親屬代理案件、暫予監外執行到期、案件久押不決三個自動預警平台,探索了新時代政法戰線自我革命的有效實現形式,探索了鍛造新時代政法鐵軍的新路子,為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提供了樣本。
專家點評·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莫紀宏
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新聞
莫紀宏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審判機關是社會公平正義的終極捍衛者。審判機關執法司法水平如何,審判人員素質高低直接決定了審判機關能否堪此大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司法審判本來應該具有終局性的作用,如果司法不公、人心不服,這些功能就難以實現。”政法機關是老百姓平常打交道比較多的部門,是民眾看黨風政風的一面鏡子。如果不努力讓人民民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人民民眾就不會相信政法機關,從而也不會相信黨和政府。
為了杜絕司法腐敗、提高司法公信力,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推出了諸多司法體制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強調完善檢察機關行使監督權的法律制度,依法規範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係人、中介組織的接觸、交往行為,堅決破除各種潛規則,絕不允許法外開恩,絕不允許辦關係案、人情案和金錢案。對司法領域的腐敗實行零容忍,堅決清除司法隊伍中的害群之馬。
徐州中院在提高司法審判人員素質上敢於動真格、身體力行,展現了人民法院自身的良好形象,提升了審判機關的公信力,其經驗值得學習和推廣。

社會影響

人民法院報特邀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呂艷濱、天津大學法學院教授孫佑海、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劉榮軍、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沈福俊、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劉仁文、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教授漆彤、深圳大學法學院教授朱謝群、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李建偉、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莫紀宏對十大新聞進行了點評。
專家學者們充分肯定了人民法院工作取得的成績。他們一致認為,在過去的一年中,人民法院勇於擔當、忠誠履職,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切實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了人民民眾的合法權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