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歐人才論壇

作為中關村論壇平行論壇之一,2020中歐人才論壇於2020年9月17日首次在京舉辦。論壇主題為“共享、共生、共贏——構建全球人才流動治理新體系”。國內外大咖聚焦人才流動治理,緊扣疫情下全球人才交流合作面臨的挑戰機遇開展對話,為構建全球人才治理體系建言獻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0中歐人才論壇
  • 舉辦城市:北京
  • 舉辦時間:2020年9月17日
論壇介紹,出席嘉賓,

論壇介紹

中歐人才論壇由中國駐瑞士使館和瑞士德科集團於2018年發起,前兩屆在瑞士蘇黎世舉辦。本屆論壇由市人才局和瑞士德科集團共同主辦,採取“線上+線下”形式召開。
據了解,目前已邀請外方嘉賓包括:聯合國代理駐華協調員洪騰,國際移民組織駐華代表柯吉佩,瑞士駐華大使羅志誼,蘇黎世大學校長麥可·舍普曼,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讓-皮埃爾·索維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米歇爾·馬約爾,德科集團執行長阿蘭,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布魯諾。中方嘉賓包括:中國駐瑞士大使王世廷,北京大學校長郝平,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王中林,中國科學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王松靈及其他4名院士。
論壇期間,市人才工作局與德科集團簽署《關於聯合舉辦中歐人才論壇合作備忘錄》,建立論壇長期合作機制,努力打造國際化、專業化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拓寬本市引才引智渠道。北京外企服務集團與德科集團簽署《關於聯合培養高層次人才合作協定》,整合雙方優勢資源,重點開展高層次人才培訓培養業務。德科集團還發布最新研究成果,介紹人工智慧在人才招聘中的套用。與此同時,北京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北京外企服務集團現場聯合發布《城市人才粘性指數報告(2020)》。

出席嘉賓

讓-皮埃爾·索維奇
法國化學科學家,斯特拉斯堡大學教授,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
與詹姆斯·弗雷澤·斯托達特爵士和伯納德·L·費林兩位科學家在“合成分子機器”方面,發明了“全世界最小的機器”,分子合成在一起,使其成為極微小的電機和傳動裝置,這些機器比一根頭髮絲的1000分之一還要細。因此,他們獲得了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
米歇爾·馬約爾
瑞士天體物理學家,日內瓦大學天文學系名譽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與吉姆·皮布爾斯(Jim Peebles)和迪迪爾·奎洛茲(Didier Queloz)共同獲得了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對我們理解宇宙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的貢獻,並發現圍繞太陽系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王中林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和首席科學家
歐洲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韓國科學技術院外籍院士,北京市戰略科學家。國際公認的納米科技領域領軍型科學家,納米能源領域的創立者和奠基人,國際綜合性科技大獎—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2019年)和國際能源與環境領域最高獎—埃尼獎(2018年)的唯一華人獲獎者。
王松靈
中國科學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
中華口腔醫學會副會長、北京醫學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督學。獲威廉蓋茨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何梁何利獎。從事唾液腺與牙發育再生研究。發現人細胞膜硝酸鹽轉運通道及硝酸鹽對機體的重要保護作用;再生生物牙根修復牙齒缺失;研發牙髓幹細胞新藥;發現乳恆牙發育替換模式及分子調控機制。
麥可·舍普曼
蘇黎世大學校長
2003年,被任命為瓦格寧根大學(荷蘭)環境科學系地理信息科學教授,2009年,擔任蘇黎世大學地理系的遙感學教授。他的研究重點包括地球觀測,遙感學和以測量太空中的生物多樣性為目的的光譜學。2017年以來,一直擔任大學執行董事會成員,負責研究、創新和學術職業發展相關的事務。
郝平
北京大學校長
2005-2009年擔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2009-2016年擔任教育部副部長,期間自2013-2015年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7屆大會主席。2016-2018年擔任北京大學黨委書記兼校務委員會主任。2018年至今擔任北京大學校長。
阿蘭
瑞士德科集團執行長
布魯塞爾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商業工程師畢業生。2009年加入德科集團,2015年9月出任執行長。在塑造未來勞動力市場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擔任全球學徒網路(GAN)和國際勞工組織未來工作前景全球委員會成員,擔任世界經濟論壇系統倡議“塑造教育、工作和性別的未來”的統籌人。
布魯諾·朗文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執行董事
擔任智慧城市天文台主席,D&L Partners的創始人兼執行長,以及Portulans Institute的聯合創始人和董事。2002年起,與人合著《全球信息技術報告》,目前是全球創新指數報告的合編者,也是《全球人才競爭力報告》、智慧城市指數等其他重要的全球指數和報告的創始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